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培养方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2-11-06

 

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40108
一、培养目标
以硕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准则,以全面提高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目标,为职业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与一定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双师型”人才
1、在本专业领域掌握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以及与职业教育实践有直接联系的知识、技能;
2、具有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理论素养,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熟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教育专业领域科学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能够按照职业教育基本规律正确地分析、评价和设计本专业的教学过程,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教学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培训等各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职业教育学校管理、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多媒体课程与教学论开发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
三、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
根据教职成司[2000]5号、19号文件的规定和职业学校教师的实际工作、专业知识情况,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兼读制方式,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集中进校学习不少于六个月,其余时间利用周六、日集中授课。课程学习时间为三年(含论文答辩时间),个别情况经审核批准可延至四年。
中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格(2012版)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4
2
2
考试
 
 
 
 
 
研究生英语
48
3
1、2
考试
职业技术教育学
36
2
1
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
36
2
1
考试
专业学位课程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54
2
1
考试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54
2
2
考试
职业教育管理
54
2
1
考试
职业教育心理学
54
2
2
考试
职业教育研究方法
54
2
3
考试
 
 
 
 
 
 
 
 
 
 
 
教育政策与法规
36
2
2
考查
 
中职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
36
2
2
考查
中职德育与心理咨询
36
2
3
考查
教育测量与评价
36
2
3
考查
职业技术教育比较
36
2
3
考查
科研和实践必修环节
实践技能
 
2
3
 
 
教学或社会实践
 
0.5
3
 
学术报告
 
0.5
1、2
 
合计总学分
32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1学分(公共学位课程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12学分),选修课须修满10学分,学术实践共计3个学分。跨专业考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至少2-3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具体工作由各导师负责。
五、实践环节
职教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完成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和专业实践,实践环节完成后必须填写实践环节考核成绩报告单,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处记载成绩。专业实践的内容包括参加职业教育调查实践、管理实践咨询、技术开发、发表论文等项活动;教学实践的内容包括在职业院校讲课、辅导实践、指导实习、指导毕业论文、主持课堂讨论等。实践环节共计3个学分。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共同培养的方式。每名硕士生确定一名责任导师,责任导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副导师,副导师可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副导师的人选须得到导师组认可。
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项目教学、专题研究、教学实践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为主,同时第四学期初完成论文开题工作;第五、六学期以学业论文工作为主,第六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
七、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统一为考试(开卷或闭卷,以笔试为主),并按百分制记录成绩。非学位课程和学术实践环节的考试可选择考试或者考查。考查可以采用笔试、实验报告、综述、程序设计、课程作业等方式进行,并按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录成绩。
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的4-6周完成。由本学科点的中期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以及健康状况,进行考核,同时提交所开课程的课程报告,并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打分方式进行评分。
八、学位论文
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工作,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掌握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以保证选题的先进性。选题后需举行开题报告,经3-4人组成的专家小组审议通过后,再拟定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予以实施。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本专业领域,注意结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以及所从事的教学实践,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际价值,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本专业领域或职业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结论确切,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文字精炼,一般不超过三万字。论文完成后经评审、答辩通过后申请学位。
论文评审与答辩。论文评阅人至少要有2名相关专家,其中至少有1名是校外专家。评阅人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本专业领域或职业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3-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1名是校外专家,1名为职业教育的同行专家。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名,负责答辩的文秘工作。如果论文第一次答辩未获通过,研究生可在对论文做修改或补充必要的实验后,申请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与下一届研究生一并进行。若第二次答辩仍未获通过,取消研究生申请授予学位资格
九、学位授予
凡按照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申请硕士学位条件者,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可向学校提出申请硕士学位。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合格后,可授予硕士学位。
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Principl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04010801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54                            开课学期:第1学期
    分:3                             任课教师: 刘合群
内容概要:
    职业教育原理是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和主干课程,旨在提供扎实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尤其是了解培养和开发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基础理论,能用职业教育原理分析职教现实问题,运用相关职教规律,掌握相关教学技能,能很好地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以后成为专业化老师奠定基础。本课程主要掌握职业教育原理的基础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包括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教学;职业道德;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实训;职业与职业指导;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与展望等内容。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刘合群.职业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周明星,杨金梅.职业教育学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高奇.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顾明远,梁忠义 .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卷.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8.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教学方式:专题讲授、导读与讨论
预修课程: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Principl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04010802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54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分:3                             任课教师: 刘合群
内容概要: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是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和主干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职业教育中“教学什么”和“如何教学”,起着宏观职教理论与微观教学实践相联系的桥梁作用,本课程旨在帮助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熟悉和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总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责任制;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职业教育课程编制;职业教育课程类型与结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与管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职教教学模式;职教教学方法;职教课程与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学技能等。在帮助掌握相关职教理论同时,也能强化职教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评价等实践能力。
教材:黄克孝.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
1.刘合群.职业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春生.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俞立,郭扬.现代职教课程论研究.中国科技出版社,1995
4.黄克孝,严雪怡.职教课程改革研究.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5.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卷.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6.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顾明远,梁忠义 .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卷.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8.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教学方式:专题讲授、导读与讨论
预修课程: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管理》
Vocat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课程编号:04010803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54                            开课学期:第1学期
    分:3                             任课教师:  
内容概要:
    职业教育管理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专业学位课。该课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发展策略、职业教育法规建设、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职业教育老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予以探讨,主要着眼于职业教育管理的理论及其改革实践问题的探讨与阐述;强调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服务;注重讲述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突出职业教育及其管理的改革;活生生讲述各级各类管理的目标、职能、内容、依据和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邸鸿勋.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孙喜亭.教育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1989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专题讨论
预修课程:
《职业教育心理学》
Psycholog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04010804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总 学 时:54                             开课学期:2学期
    分:3                              任课教师:陈丽君
内容概要: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阐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该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水平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是一门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通过《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职业教育心理学概况、认知过程与职业教育、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获得的新观点、技能的获得、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学生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心理、课堂学习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师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能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和教学观,能运用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以及促进自身的学习活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观、探究态度、研究技能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研究职业教育问题,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和原理的意识与能力。
教材:王国华,刘合群.职业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出版社,2003.
2.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教出版社,2002.
3.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教学方式:课程讲授、实践教学
预修课程:无
《教育哲学》
Education Philosophy
课程编号:04010805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1学期
    分:2                             任课教师:潘自勉
内容概要:
    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追问与反思,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教育生活和世界进行的反思、分析与批判的知识体系。本门课程的内容是从探讨人、社会、教育的基本关系入手,主要探讨哲学与教育及教育哲学、教育本体论、教育价值论、教育认识论等几方面的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对不同教育领域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类型、层次、方式和结果,熟悉、理解并初步建立反思和批判教育生活的思想态度、思维方式,掌握有关教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够对现实教育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更改的分析与讨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黄济.教育哲学通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2.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3.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4.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金生弘.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结实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7.石中英 .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张瑞璠.中国教育哲学史: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9.王承绪.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教学方式:课程讲授,分组讨论,批判争鸣;网络交流,开放学习
预修课程:教育基本理论
《职业技术教育比较》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课程编号:04010806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分:2                             任课教师:杨素娟
内容概要: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以1945年以后的西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为线索,以历史研究、国别研究、国际研究、比较研究为基本框架。国别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借鉴他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国际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需要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它对开拓学生视野、更新教育观念、站在历史的和世界的角度研究与看待问题大有裨益。
教材: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
1.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英国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吕达.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德国法国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杨维和.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吕达,周满生 .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日本澳大利亚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预修课程:外国职业技术教育史
《教育政策与法规》
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Law
课程编号:04010808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1学期
    分:2                             任课教师:苗素莲
内容概要:
《教育政策与法规》主要讲述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建设的发展过程、基本内容、制订方法、实施过程及比较研究。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外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建设的历史、现状的基本概况,了解和初步掌握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治教的意识,确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初步掌握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建设的基本思想与制订方法,提高对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掌控水平和实施能力,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
通过《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外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政策与典型法规;了解政府在推动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制订和实施中的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效能;使学生初步掌握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建设的基本思想、原理与制订方法;使学生掌握进行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建设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通过案例与政策法规的剖析,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教育管理和政策法规实施的人才,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夏天阳.高等教育立法引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2.郑国强.高等学校校规管理概论.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郑国强.中国现代私立大学的创建管理与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4.张乐天.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张维平.教育政策与法规.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教学方式:课程教学、调查研究
预修课程:
《职业教育专题研究》
Monographic Study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04010809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分:2                             任课教师:刘合群 任平
内容概要:
    《职业教育专题研究》是一门专业限选课,其开设目的是为了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研究能力。该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职业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探讨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学术信息,引导学生形成学术研究的重点。其二、探索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向学生介绍若干方向的研究趋势,促使学会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提升他们借鉴别人的学术成就的能力。如职业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职业教育的体系革新、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职业教育的新方法等等。其三、专题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开题作好必要的理论准备。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刘合群.职业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合群,彭志斌.城市化意识教育新理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教学方式:课程讲授、专题讨论
预修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
Course Modren Education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40108012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分:2                             任课教师:李 宁
内容概要:
    本课程是本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的基础课,它与本专业的一些后继课程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课程将从宏观、基础与内在联系的角度对数学化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有总体的把握和了解。
教材: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
1.Seels,B.B.Richey,R.C.乌美娜. 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电大出版社,1999
2.Gagne,Orbert.张杰夫.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Heinick,M.Russell,S.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Prentice-Hall,Inc.1999.
4.Desmond Keegan,丁新.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中央电大出版社,1999
教学方式:主要以专题讲座和小型讨论会方式开展教与学,以论文形式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预修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等
 
《教学技能训练法》
Training Methods of Teaching Skills
课程编号:040108014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分:2                              任课教师:任 平
内容概要:
    《技能训练法》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选修课程,系统讲述了基于职业技能特点的程序训练法、师范训练法、引导提示训练法、模拟训练法、项目训练法等技能训练方法。同时,还涵盖了职业技能训练心理分析、语言与术语的规范、训练环境的设计和技能训练方法评估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科学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方案的设计,规范地开展职业技能训练。
教材:自编
参考书:
1.Dick,Walter.教学系统化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肖惜.英语老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教学方式:老师讲授+小组讨论+训练方案设计与实践
预修课程:职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040108015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分:2                             任课教师:任 平
内容概要: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系统讲述了岗位职能分析、职业教育学习者分析、内容模块分类、职业教育课程特色分析、职业教育教学策略设计、职业教材特色分析、职业教育教学材料开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评价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职业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科学合理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设计方案。
教材:自编
参考书:
1.Walter,Dick. 教学系统化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 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教学方式:老师讲授+小组讨论+设计实践
预修课程:《职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教育测量与评价》
Educa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课程编号:040108016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分:2                              任课教师: 李 宁
内容概要: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我国各大学教育专业和心理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的专业课,它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一方面,它是基础教育学科和基础心理学科的深化,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应用教育学科和应用心理学科的基础,是从事实际应用研究的工具课。在我院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课程系列中属于“专业任选”课程。本课程通过对教育测量与评价基本原理与方法的讲授与实践,使学生在自己的职业教育研究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相关原理与方法,既有定性的评价,又有定量的分析,提高职业教育研究报告的科学性。
教材:胡中锋.教育测量与评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书:
1. 戴海崎等.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温忠麟,邢最智.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技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教学方式:以讲授、练习为主,并注意在课堂中结合运用讨论、宣讲、互评等教学方法。
预修课程: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职业教育社会学》
Sociolog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040108019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分:2                             任课教师: 苗素莲
内容概要:
    职业教育社会学是为了适应职业教育日益社会化和全球化的要求,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透视,以期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该课程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和拓展,目的是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该课程主要讲授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职业教育社会学的门生与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社会变迁与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文化制度建设,社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调节机制;社会制度与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学习化社会中的终身职业教育问题;社会流动与职业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现代社区发展中的社区职业教育问题等内容。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瞿葆奎.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鲁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吴宁康.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杨昌勇.教育社会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教学方式:专题讲授、导读与讨论
预修课程:
《教育名著选读》
Selected Reading of Classic Works in Education
课程编号:040108021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36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分:2                             任课教师:刘合群 陶红
内容概要:
    《教育名著选读》是一门重要的专业素质教育课,其开设目的是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程度,让他们明白借鉴中外教育家的著名理论成果,能更好地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他们探索职业教育规律。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中国古代教育名著典型篇目研析。如《大学》、《学记》、《论语》、《劝学篇》、《师说》等,要求了解基本意思,并能熟记其中的名句。其二、近、现代教育名著自学。如黄炎培的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论著,陶行知的教育名篇,蔡元培有关大学和大学精神的论著等,通过学生的自学,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其三、外国教育名著研析。夸美纽斯的教育著作,杜威的教育论著,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文集等等,通过读书执行,激发学生的研析热情,使他们能够靠自己的钻研获取其中的精华,从而有得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希望这种较宽泛的教育名著选读,能打开学生的学术视野,使他们不被某一方面的教育知识所限制,更有利于他们在宽泛的领域展开职业教育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夸美纽斯,傅任敢.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礼记﹒学记. 上海古籍高等出版社,1987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教学方式:课程讲授、专题讨论
预修课程:
 
《职业技术教育与心理咨询专题》
V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时:18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分:1                             任课教师: 王国华
内容概要:
    职业技术教育与心理咨询专题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旨在提供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领域中必要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尤其是作为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工作中需要的心理辅导基础理论。通过学习,能用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职教现实问题,主动运用相关职教心理学规律,掌握相关心理辅导技能,能很好地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渗透心理辅导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意识,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师生沟通,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基础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专题内容包括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的德育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工作原理和方法简介;职校生的心理特点;职业院校师生的心理健康;职业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等内容。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王国华,刘合群.《职业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彭志斌,梁丽媚.《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4.马彦,张春雨.《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英】Paul Wllkins著 柳岚心.心理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6.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7.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北京出版社.2003
8.周国烛,王文博,韩志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9.吴发科.《心理健康教案集锦》.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
教学方式:专题讲授、课堂讨论、资料汇编小报、课程小论文、集体创作心理剧
预修课程: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