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州体育学院 /2012-11-05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领域从事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体育教学的一般理论与实践; 2、各运动项目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3、运动训练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4、全民健身的理论与实践; 5、体能训练; 6、休闲体育的理论与实践; 7、传统体育养生; 8、民族民间体育的理论与方法; 9、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
    三、学制和学分 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四年;总学分≧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23学分,选修课程学分≧11学分。课程与学分包括: (一)学位要求课程与环节 1、公共必修课程(7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即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3学分 (2)外语 4学分 2、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14学分) (1)专业课 4学分 (2)专业基础课、基础理论课 10学分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1 自然辩证法 36 2 2 科学社会主义 36 1 3 第一外国语 216 4 4 运动生理学 36 2 5 运动生物化学 36 2 6 运动技术诊断 36 2 7 现代教学论 36 2 8 运动训练学 36 2 9 运动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36 2 10 专业方向课 144 4 3、必修环节(2学分)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学分 (2)学术活动 1学分(硕士在学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如讲座、学术会议等) (二)非学位要求课程(或环节) 1、补修课程。凡欠缺所在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生,一般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3 门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2、任选课程。参见《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四、师生互选 1、新生第一学期的专业课,导师(组)以专业(方向)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统一分工授课,第一学期14周左右进行硕士研究生导师师生互选。 2、师生互选后的一个月内,导师应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订工作。
    五、开题报告 1、开题前,研究生必须完成5000—7000字的文献综述。 2、正常的开题时间为第三学期的“开题月”(11月),鼓励学生在第二学期末开题而提前一年毕业(条件:一是必须通过外语六级考试,二是修满学分,三是通过研究生部审核)。 3、开题后的一个月内,上交“论文工作计划”。
    六、中期考核 在第三学期末,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情况、论文进展情况。
    七、学位论文工作 1、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至少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论文(包括各级学术会议录用的论文);非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则要求至少发表两篇。 2、学位论文的其它工作,按照《广州体育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广州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执行有关规定。
    八、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安排在第2学年较为适宜。一般是4-8周,超过8周以外的实习,应按照“助教”工作处理。 2、入学前曾从事教学工作两年以上者,经导师同意,报教研室和研究生部批准,可减免其教学实践环节。 3、实施研究生“三助”制度,鼓励研究生申请与竞争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职位。

相关话题/训练 体育 教育 专业硕士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