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张福萍 博士、研究员
研究组研究方向
1. T细胞分化为不同辅助性T细胞的转录调控机制;
2. 病毒感染与免疫;
3. 肠道菌群与肠炎发生机制研究。
研究组研究内容及意义
1. 病毒与宿主互作及致病机制研究
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病原感染与宿主互作以及致病机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课题组致力于流感病毒、寨卡病毒等重要病毒感染后的宿主因子筛选,T细胞免疫以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2. 病毒感染诱导TFH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特殊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生发中心形成、B细胞活化和抗体类型转换中发挥作用。TFH细胞功能失调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而TFH细胞分化和命运的调控机制尚未阐明。课题组长期从事T细胞分化研究,前期发现多种因素参与TFH细胞的分化,将利用筛选出的转录因子,研究TFH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以及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3. 肠道菌群与肠炎易感基因致病机制的关系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宿主与肠道菌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肠道内环境稳态。克罗恩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普遍认为宿主遗传易感因素、环境因素和肠道菌群改变等多因素共同导致克罗恩病的发生。课题组关注肠炎敏感基因多态性对肠道菌群和克罗恩病的影响。研究发现肠炎敏感基因的突变导致肠道菌群的平衡被破坏,肠道内环境的稳态发生改变。下一步将重点研究肠道菌群在克罗恩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调控免疫反应的具体机制, 这对推动克罗恩病的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组长
张福萍,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免疫学博士。在美国Vanderbilt Univesity医学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院(NIH/NIAID)做博士后。2011年底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长期从事免疫学研究,在研究方向上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免疫学权威学术刊物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PNAS。其中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的文章被免疫学领域影响力最强的综述性期刊如Nature Review Immunol(2009; 9: 106-105),Immunity(2009; 30: 646-655)和Curr Opin Immunol(2009; 21:146-152)广泛引用。对细胞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1. 2011.03-至今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
2. 2006-2011年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IRTA fellow;
3. 2002-2006年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research fellow;
4. 1998-2001年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博士研究生;
5. 1989-1998年 新疆农业大学,讲师。
获奖情况
获微生物所2019年度“教书育人奖”。
研究团队
工作人员
高 平,助理研究员
陈晓彤,助理研究员
贾宝迁,助理研究员
韩小娟,助理研究员
在读研究生
刘丹丹,博士生
刘宏涛,博士生
翟笑雨,直博生
刘翔文,直博生
曹凯悦,硕士生
季 苗,硕士生
已毕业学生
韩小娟,博士
黄华鎔,硕士
刘馨远,硕士
代表性论文
1. Han X, Huang H, Gao P, Zhang Q, Liu X, Jia B, Warren Strober, Hou B, Zhou X, Gao GF, Zhang F*. E-protein regulatory network links TCR signaling to effector Treg cell differenti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9, 116(10): 4471-4480.
2. Han X, Liu H, Huang H, Liu X, Jia B, Gao GF, Zhang F*. ID2 and ID3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1 cell differentiation during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ce. Eur J Immunol. 2019, 49(3):476-489.
3. Huang H, Li S, Zhang Y, Han X, Jia B, Liu H, Liu D, Tan S, Wang Q, Bi Y, Liu WJ, Hou B, Gao GF*, Zhang F*. CD8+ T Cell Immune Response in Immunocompetent Mice during Zika Virus Infection. J Virol. 2017, 91(22).
4. Gao P, Liu H, Huang H, Zhang Q, Strober W, Zhang F*. Th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ssociated Autophagy Gene Atg16L1T300A Acts as a Dominant Negative Variant in Mice. J Immunol. 2017, 198(6): 2457-2467.
5. Gao P, Han X, Zhang Q, Yang Z, Fuss IJ, Myers TG, Gardina PJ, Zhang F*, Strober W*(2014). Dynamic changes in E-protein activity regulate T reg cell development. J Exp Med. 2014; 211 (13):2651-68. * Correspondence Author
6. Zhang, F*. , Fuss, I., Yang, Z., and Strober, W* (2014) Transcription of RORgt in Developing Th17 cells is Regulated by E-Protiens . Mucosal Immunology. 2014, 7(3):521-32. * Correspondence Author
7. Strober W, Zhang F, Kitani A, Fuss I, Fichtner-Feigl S. (2010)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underlying the inflammation of Crohn's disease.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Jul; 26 (4):310-7.
8. Meng, G., Zhang, F., Fuss, I., Kitani, A., and Strober, W. (2009) A Mutation in the Nlrp3 Gene Causing Inflammasome Hyperactivation Potentiates Th17 Cell-Dominant Immune Responses. Immunity. 30:860-874.
9. Zhang, F., Meng, G. and Strobe, W. (2008) Interactions among transcription factors Runx1, RORt and Foxp3 regulate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leukin17-producing T cells. Nature Immunology. 9 :1297-1306.
10. Zhang, F. and Boothby, M. (2006) Th1-specific Brg1 recruitment and remodeling of nucleosomes positioned at IFN-γ promoter is STAT4-dependent. J Exp Med. 203:1493-1505.
11. Corn, R.A., Aronica M.A., Zhang, F. et al. (2003) T cell-intrinsic requirement for NF-kappa B induction in post differentiation IFN-gamma production and clonal expansion in a Th1 respon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171(4): 1816-1824.
12. Zhang, F., Zhang, J., Zhou, W. et al. (2002) Expression of PrPc as His-fusion form in a baculovirus system and conversion of expressed PrP-sen to PrP-res in cell-free system. Virus Research. 87:145-153.
13. Zhang, F., Dong, X., Zhou, W. et al. (2002)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S100 protein and establishment method to test S100 protein.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 medicine. (1) 48-55.
14. Zhang, F., Dong, X., Sun, X. et al. (2000) Preparation and primary application of 14-3-3 specific polyclonal antibody.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33(5) :331-335.
15. Zhang, F., Dong, X., Zhao, X. et al. (1999) cD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in prokaryotic cells of neuron protein 14-3-3beta.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32(4): 230-233.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福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16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微生物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 俊
植物与微生物分子互作研究组组长:刘俊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植物和微生物分子互作;2.病菌入侵和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和意义植物病原菌的特征决定了植物对其响应(先天免疫)主要发生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对病菌表面保守的分子特征物质(PAMPs)的识别,如细菌的鞭毛蛋白Flagella和伸长因子E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孔照胜
植物发育与免疫应答的细胞信号网络研究组课题组长:孔照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内容及意义课题组主要致力于植物发育与免疫应答的细胞信号网络研究。植物细胞骨架,包括微管(Microtubules,MTs)与微丝(ActinFilaments,F-actin),与细胞质膜以及细胞壁组成一个植物细胞特有的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贾燕涛
病原菌植物跨界信号传递研究组组长:贾燕涛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 1.病原微生物与植物相互识别分子机理;2.病原菌与植物跨界信号传递调控网络研究研究内容和意义 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其植物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揭示病原微生物致病和植物抗病机理的基础,而二者之间广泛存在的跨界信号分子交流,其产生的生理效应主要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方 敏
组长:方敏 博士、研究员 研究组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免疫研究、免疫衰老及其分子机制、病原与宿主互作的研究。研究组研究内容及意义 1.重要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免疫研究 机体的免疫应答在控制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应用小鼠感染模型和分子、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流感病毒、军团菌等重要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 军
组长:王军 博士、研究员 研究组研究方向 1.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微生物组成、功能以及动力学 2.人工智能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组分析中的应用 3.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 4.新型测序技术以及其他组学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组研究内容及意义 近年来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生物学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生物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严景华
组长:严景华博士、研究员研究队伍 研究组长:严景华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yanjh@im.ac.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 邮编:100101研究方向 结构为基础的新型疫苗及抗体工程改造研究内容及意义 人源抗体筛选及动物来源抗体的人源化:利用噬菌体展示、酵母展示及人B细胞单细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翠华
组长:刘翠华 博士、研究员研究组研究方向1.重要病原菌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2.重要病原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组研究内容及意义1.重要病原菌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泛素化等蛋白修饰在病原菌与宿主互作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一方面,泛素化等蛋白修饰可调控宿主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和免疫反应、细胞凋亡、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何秀萍
研究组研究方向:酵母菌分子遗传学及生理代谢工程研究组研究内容及意义:1、酵母菌生理代谢功能及环境适应的分子机理研究:揭示重要代谢产物代谢途径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生理代谢功能的环境应答和适应机制,为生理和代谢功能改造奠定理论基础。2、酵母菌生理及代谢功能改造的方法学研究:研究适用于工业酵母菌的全基因组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叶 健
虫媒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组组长:叶健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1.虫媒病毒—植物—介体昆虫互作的分子机理;2.植物油脂代谢产物在抗病免疫中的作用研究内容及意义1.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入侵型、新发和重发昆虫传作物病毒病害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作物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因缺乏抗病抗虫的种质资源、育种周期长,虫传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 硕
组长:王硕博士、研究员 研究方向 肠道黏膜免疫淋巴细胞、肠道黏膜免疫与肠道疾病调控、肠道共生菌与免疫系统互作研究内容及意义 1)肠道黏膜免疫淋巴细胞在炎-癌转化和病原菌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分析结肠癌肿瘤浸润天然免疫淋巴细胞类型,筛选天然免疫淋巴细胞表达的与结肠癌进程密切相关的特征性分子,为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