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民族语言影响民族颜色认知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民族语言影响民族颜色认知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积家[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

年:2017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教育
期:02
页码范围:16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心理学系
语言:中文
ISSN:1002-5952
关键词:语言影响;基本颜色词;认知关系;视觉经验;母语者;非彩色;进化理论;yellow;达尼;背景色;
摘要:<正>彝族尚黑厌白,白族尚白厌黑,纳西族尚白不厌黑,到底原因何在?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的视觉经验。不同民族的颜色认知是否受语言影响?近30年来,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成为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领域。普遍进化理论认为,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相互独立。不同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数目不同,Dani语(达尼语)只区分黑与白,英语
作者其他论文



结合东巴文学习汉字促进智障儿童的汉字学习.张积家;林娜;章玉祉.中国特殊教育.2014,14-19.
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词切分的证据.马利军;张积家.心理学报.2014,754-764.
汉语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章玉祉;张积家.心理学报.2014,1232-1241.
中-英双语者的惯用语理解:语义分解性的作用.孙尔鸿;马利军;张积家,等.心理学探新.2014,34(4),339-345.
声符和义符在形声字语音,语义提取中的作用--来自部件知觉眼动研究的证据.张积家;王娟;印丛.心理学报.2014,885-900.

相关话题/语言 民族 心理 教育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