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对话朱晓阳:法学遇上人类学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对话朱晓阳:法学遇上人类学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侯猛[1]朱晓阳[2]孙超[3]杨锦程[4]尤陈俊[5]
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法律和社会科学
期:01
页码范围:291-313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人类学理论;法律人类学;朱晓;老师好;支教;朱老师;民族志;法侯;大学时代;应用人类学;
摘要:一、法律研究与人类学方法侯猛:朱老师好!今天我们几个来和您对话,主要是想谈谈法律人类学的研究现状。考虑到我们的对话,将来整理后是给《法律和社会科学》的读者。他们可能还不熟悉您。所以,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您。朱老师的人生经历丰富,早年下乡插队做过知青,大学时代热爱诗歌办过油印诗刊,后来去新疆支教,然后辗转在电视台、报社做
作者其他论文



土地储备融资与土地收益的分配研究.孙超.经济经纬.2013,41-46.
中国法治事业中的空间因素与性别因素--从《秋菊打官司》的角色隐喻切入.尤陈俊.学习与探索.2013,73-80.
尸体危险的法外生成--以当代中国的藉尸抗争事例为中心的分析.尤陈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146-160.
作为法制实施之基础的国家认证能力--来自秦汉时期的一个例证.尤陈俊.中国图书评论.2013,28-31.
"厌讼"幻象之下的"健讼"实相?重思明清中国的诉讼与社会.尤陈俊.中外法学.2012,815-834.

相关话题/人类学 法律 北京大学 法学院 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