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利益与"主义"--陈独秀的广东之行与"无政府主义论战"再探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利益与"主义"--陈独秀的广东之行与"无政府主义论战"再探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雪楠[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北京 100872

年:2016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理论版)
期:3
页码范围:14-16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ISSN:1006-8031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sbc-llb201603008.aspx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史研究"
关键词:陈独秀 无政府主义论战 广东教育改革 利益之争
摘要:1921年广州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战"乃至"分裂",实际上是"主义"分歧掩盖下的现实利益冲突.1920年初,柏伟烈、维经斯基等人在华工作的开展虽为"安(那其)-布(尔什维克)联合"创造某种契机,却终因陈独秀赴粤主持广东教育改革而归于泡影.究其原因,同样身处"教育界"谋生的无政府主义者,对陈独秀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职权"之忌惮已远胜于"主义"分歧.在无政府主义者眼中,陈独秀的"权势"不仅对"无政府主义"宣传造成空前压力,更将涉及粤省教育界势力划分,危及众人"饭碗";在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眼中,从借故挑起事端的"晨报社",到风潮迭起、谣言不断的"广东高师改隶",背后皆有无政府主义者的身影.无论两派是否真的存在"理论"争执,现实中早已势成水火.
作者其他论文



从“俄乱”到“俄式革命”——再论“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参照”作用(1917—1921).王雪楠.中共党史研究.2014,51-58.
以“革命”之名义——毛泽东“发展资本主义”认识再探(1940-1948).王雪楠.党史博采(理论).2016,7-9.
以"革命"之名义--毛泽东"发展资本主义"认识再探(1940-1948).王雪楠.党史博采(理论版).2016,7-9.
利益与“主义”——陈独秀的广东之行与“无政府主义论战”再探.王雪楠.党史博采(理论).2016,14-16.
“物”、“心”之辩:中国知识界的“唯物史观”解读变迁(1918—1923).王雪楠.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63-70.

相关话题/广东 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