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三反"运动的基层运作及其逻辑--以湖北日报社印刷厂厂长张某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三反"运动的基层运作及其逻辑--以湖北日报社印刷厂厂长张某为中心的考察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曹佐燕[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5
期刊名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期:4
页码范围:9-22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D0032015040002)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1-5574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dsjshzywt201504002.aspx
DOI:10.3969/j.issn.1001-5574.2015.04.002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论文学术创新资助计划
关键词:包干;“三反”运动;政治历史问题
摘要:包干企业化经营本是解决报社创刊之初财政困境的一项有力措施.在“三反”运动的浪潮席卷下,其主事者——张某却因之成为运动的头号对象.他由历史清白的革命干部转变成“政治历史问题”严重的贪污人员.在此过程中,张某先是被逼无奈,继而主动迎合,完成了身份转化和灵魂重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报社的基层运作及其逻辑紧密相连.在运动的高压态势下,上级部门对报社几乎只有单向度的监督和惩处.报社不同人员出于不同的理解和利益考量,利用上级指令,共同推进了运动的激进运作.即便是在运动后期的复查中降低了张某的贪污数额,对于张某而言也并非幸事.因为他是贪污分子典型的事实不曾更改;同时,他在运动中形成的“政治历史问题”成为其挥之不去的紧箍咒.
作者其他论文



共谋的困局:一九五○年代初《湖北日报》社的“打虎”运动.曹佐燕.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26-38.
“三反”运动在一个单位的实际运作——以《湖北日报》社为例.曹佐燕.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32-52.
“胜利负担”:中共对旧政权公务人员处置政策的演变(1945-1952).曹佐燕.史林.2017,162-172+221.

相关话题/运动 历史 政治 论文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