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非连续性教育的人类学评析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非连续性教育的人类学评析
外文标题:Anthropological Comment on Educational Discontinuit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冯跃[1]刘谦[2]
机构:[1]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2]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年:2014
期刊名称:教育研究
卷:35
期:1
页码范围:35-4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G052201401000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库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非连续性教育;教育人类学;博尔诺夫
摘要:从人类学观察的原则出发,博尔诺夫详细分析了教育世界的价值走向,创造性地提出教育学的人类学研究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非连续性教育探究的必要性、迫切性与适宜性的细腻勾勒。非连续性教育是人类学整体性原则、文化相对性原则、解释性原则乃至实然与应然整合原则的综合体现。对教育的非连续性本质的讨论可能会关注"生存—生活—生命世界"三重格局的教育开展,关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的整体教育关联,关注社会变迁带来的教育策略的适应性转变。
作者其他论文



柳州市低价格性交易中老年与小姐自报安全套使用差异分析.刘谦;张银锋;郭静,等.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2),1177-1179,1212.
毕加索"蓝色时期"作品简析.冯跃.美术教育研究.2014,41-42.
"是否更幸福?"--有关新生代流动人口生活感受的定量与定性尝试性分析.刘谦;邹湘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46-56.
在艾滋病防治宣传中倡导自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刘谦.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1),118-119.
试析商业性行为的先天困境.刘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0-113.

相关话题/教育 人类学 生活 社会科学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