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乡土之实与山川之灵——以费孝通为例对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两重性的再省思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乡土之实与山川之灵——以费孝通为例对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两重性的再省思
外文标题:The Earthbound Basis and the Spirituality of Mountains and Rivers——The Reflection of the Duality of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According to Fei Xiaotong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齐钊[1]赵旭东[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2]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年:2014
期刊名称:西北民族研究
期:1
页码范围:165-174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62C0832014010018)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乡土;山川;费孝通;中国社会学;中国人类学
摘要:在既有的费孝通研究中,乡土中国这一概念获得极大的重视,大量的研究皆沿袭从乡土到小城镇再至区域发展与全国一盘棋的线索来对其学术思想与方法进行解读。然而几乎未有研究注意到费孝通对于中国山川的关注,而恰恰是这种对于中国山川关注的前后变化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此入手不但可以对其有关中国社会、文化及中国人的研究形成更为全面与整体的认识,而且也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这种两重性决不可偏废其一,它们的平衡无论是对学科的建设,还是对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及中国人而言,都将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其他论文



迈向人类学的中国时代.赵旭东.社会科学.2015,74-85.
中国民族研究的困境及其范式转换--基于文化转型语境.赵旭东.探索与争鸣.2014,29-35.
中国人类学为什么会远离江河文明?.赵旭东.思想战线.2014,40(1),68-76.
食在方便--中国西北部关中地区一个村落的面食文化变迁.赵旭东;王莎莎.民俗研究.2014,122-128.
社会看客三种类型.赵旭东.人民论坛.2014,35.

闂傚倷绀佺紞濠傖缚瑜旈、鏍幢濡炵粯鏁犻梺閫炲苯澧撮柣鎿冨亰瀹曞墎鎹勬潪鏉挎瀳闂備線鈧偛鑻晶浼存煕閻樻煡鍙勭€规洏鍨芥俊鍫曞炊閵娿儺浼曢梺鑽ゅ枑閻熴儳鈧凹鍙冨鎶藉醇閵夛妇鍘遍梺褰掑亰閸撴瑩銆冨▎鎴犵<闁告瑦锚瀹撳棛鈧娲忛崝鎴﹀极閹剧粯鏅搁柨鐕傛嫹闂傚倷鐒︾€笛呯矙閹达附鍎斿┑鍌氭啞閸嬬喐绻涢幋娆忕仼缁绢厸鍋撻梺璇查濠€杈ㄦ叏鐎靛摜涓嶆い鏍仦閻撴洘绻涢崱妯哄濠⒀屽墯缁绘繈鍩€椤掑嫬绠ユい鏃€鍎冲畷銉モ攽閻愬弶顥為悽顖滃仱婵″爼顢曢敂鐣屽幐闂佺ǹ鏈粙鎾诲箠閸℃瑦鍋栨繛鍡樻尰閻撴洘淇婇娆掝劅闁稿孩鍨圭槐鎾诲磼濮樺吋楔闂侀€炲苯澧存繛浣冲吘娑樷槈閵忊€充函濠电姴锕ら悧濠囧疾椤掑嫭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相关话题/人类学 文化 社会学 社会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