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结构"与"能动性":人类学与社会学中的百年争论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结构"与"能动性":人类学与社会学中的百年争论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陈学金[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3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期:11
页码范围:96-101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52C0092013110019)
语言:中文
ISSN:1002-6924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zshkx201311018.aspx
DOI:10.3969/j.issn.1002-6924.2013.11.018
关键词:结构;能动性;争论
摘要:“结构”与“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学、社会学领域中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是整体取向的突出“结构”的观点;二是个体取向的强调“能动性”的观点;三是试图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中间路线”的观点.“结构”与“能动性”之间的争论源于不同研究者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与分歧.
作者其他论文



表演民族志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以卡尔·巴格利的"确保开端"项目为例.周兰芳;陈学金.广西民族研究.2014,66-73.
德国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脉络.陈学金.复旦教育论坛.2014,89-94.
论教育人类学的三种研究取向及在不同国家的特点.陈学金.民族教育研究.2014,5-10.
当前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内容领域与焦点议题.陈学金.社会学评论.2014,78-89.
中国教育人类学新进展——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九.巴战龙;海路;陈学金,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2),89-95.

相关话题/人类学 结构 教育 民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