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恶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实行为之法律定性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恶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实行为之法律定性
外文标题:The Act of Maliciously Spreading the Facts Fabricated by Others: Nature Deter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付立庆[1]
机构:付立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年:2012
期刊名称:法学
期:6
页码范围:107-113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31D0562012060013)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捏造#散布#恶意#他人
摘要:明知是他人捏造的事实而恶意予以散布以败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何定性,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的理解。无论其被认为构成诽谤罪的正犯还是共犯,都存在解释上难以跨越的障碍。同时,将此行为定性为侮辱罪也会带来新的问题,甚至有将侮辱罪视为口袋罪之嫌。尽管这样的恶意散布行为在情节严重时具备刑法上的可罚性,但在现行刑法的规定面前,对类似行为只能作无罪处理。通过立法变动将类似行为纳入诽谤罪的法网实有必要,而在中国当下,比对个案的实质正义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信仰和坚守。
作者其他论文



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付立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2),100-108.
"情节较轻"的认定应不考虑法定从宽情节--以防卫过当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为切入.付立庆.法学杂志.2014,35(10),66-72.
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争及中国的选择.付立庆.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129-136.
关于中国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付立庆.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10-15.
如何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潘慢义(主持人);林维(特邀嘉宾);付立庆(特邀嘉宾),等.人民检察.2012,41-45.

相关话题/刑法 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院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