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
外文标题:"Becoming New Citizens" and Its Rural Encounters:Illustrated b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Mass Education Practice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潘家恩[1]
机构:[1]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
[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年:2011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期:3
页码范围:67-87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985”计划“中国农村发展创新(Ⅰ类)基地”二三期项目支持的乡村建设中心团队近十年的实践工作,是本文及正在陆续完成之系列反思的素材来源,在此向乡建团队所有成员深表谢意,本文文责自负。
关键词: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双向运动#乡土知识 mass education#rural construction#double movement#rural knowledge
摘要:本文以实践者的独特视角,通过历史与当代结合的平民教育的具体脉络分析,“跳出平民教育看平民教育”。作者借用“双向运动”的理论框架提出:假设平民教育实践者本来也是一种带着“启蒙—作新民”目标出发的“正向运动”,那么,其在实践中不期然“遭遇”了来自“乡土”各种形式与表现的“自我保护”;却没有在这种角力中自我简化为“双向运动”的任何一方,而是不断融合并理解来自“反向运动”的资源与立场,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正向运动”的目标及局限,通过复杂的互动,探索出一种以“乡村建设”为脉络、不同于对立双方的“另类运动”。
作者其他论文
乡村治理劣化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杨帅;温铁军.探索.2014,144-148.
中国"经济奇迹"的整体性解读--"经济奇迹"获致方法的双面效应及潜在问题分析.王海侠;温铁军.财经科学.2014,53-60.
农村留守群体组织化与乡村公共品长效投入研究.杨帅;温铁军.贵州社会科学.2014,118-123.
稳态乡村治理:乡村建设脉络逻辑概述.杜洁;温铁军;薛翠.中国图书评论.2014,24-31.
激进与改良--民国乡村建设理论实践的现实启示.张兰英;艾恺;温铁军.开放时代.2014,16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