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 510006) (2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081)
收稿日期:
2016-11-08出版日期:
2018-02-25发布日期:
2017-12-26通讯作者:
王震, E-mail: wangzhen@cufe.edu.cn 彭坚, E-mail: pengjiannut@163.com基金资助:
广州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27000503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2129和7177219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YJC630195)。Being a prototypic follower: Burdening or enabling? The paradoxical effect of followership prototype-trait match
PENG Jian1; WANG Zhen2(1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Received:
2016-11-08Online:
2018-02-25Published:
2017-12-26Contact:
WANG Zhen, E-mail: wangzhen@cufe.edu.cn PENG Jian, E-mail: pengjiannut@163.com Supported by:
摘要/Abstract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 倘若下属能够达到领导心目中的理想标准(即追随原型), 成为领导的“意中人”, 便容易在工作中获得资源, 感到幸福。然而, 在现实情境中, 身为“意中人”的下属还可能面临着工作超载、身心受累的潜在威胁。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本研究认为 “做上司的意中人”既要付出代价又能受益, 并提出一个追随原型−特质匹配的双刃剑模型。该模型包括远离幸福的负担之路和迈向幸福的赋能之路。基于132份两时间点的上下级配对数据, 采用路径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当下属的追随特质契合领导的追随原型(成为领导的“意中人”)后, 下属既可能因为工作负担的增多而付出心理代价, 出现高情绪枯竭、低情感承诺和低工作满意度; 又可能因为自我效能的增强而收获工作幸福, 表现为高工作满意度。以上结果能为管理员工幸福感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15
[1] | 朱金强, 徐世勇, 周金毅, 张柏楠, 许昉昉, 宗博强. 跨界行为对创造力影响的跨层次双刃剑效应[J]. 心理学报, 2020, 52(11): 1340-1351. |
[2] | 陈斯允,卫海英,孟陆. 社会知觉视角下道德诉求方式如何提升劝捐效果[J]. 心理学报, 2019, 51(12): 1351-1362. |
[3] | 黄飞,王昌成,石宽宽,阿巴拜克热·哈力克,李林鹏. 越多接触就越愿意接触?取决于效价与效能[J]. 心理学报, 2019, 51(11): 1256-1268. |
[4] | 张勇, 刘海全, 王明旋, 青 平. 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与组织公平的调节效应[J]. 心理学报, 2018, 50(4): 450-461. |
[5] | 朱瑜, 吕阳, 王雁飞, 王丽璇. 教练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创新? 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 2018, 50(3): 327-336. |
[6] | 彭坚;王霄. 与上司“心有灵犀”会让你的工作更出色吗? ——追随原型一致性、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J]. 心理学报, 2016, 48(9): 1151-1162. |
[7] | 孔茗;钱小军. 被领导者“看好”的员工其行为也一定好吗?——内隐追随对员工行为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5, 47(9): 1162-1171. |
[8] | 张勇;龙立荣. 绩效薪酬对雇员创造力的影响:人-工作匹配和创造力自我效能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13, 45(3): 363-376. |
[9] | 李彩娜;党健宁;何姗姗;李红梅. 羞怯与孤独感——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 2013, 45(11): 1251-1260. |
[10] | 段锦云,魏秋江. 建言效能感结构及其在员工建言行为发生中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12, 44(7): 972-985. |
[11] | 杨付;张丽华. 团队沟通、工作不安全氛围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12, 44(10): 1383-1401. |
[12] | 席居哲,左志宏,桑标. 心理韧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J]. 心理学报, 2011, 43(09): 1026-1037. |
[13] | 邝磊,郑雯雯,林崇德,杨萌,刘力. 大学生的经济信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 归因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11, 43(09): 1063-1074. |
[14] | 周浩,龙立荣. 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1, 43(08): 929-940. |
[15] | 张韫黎,陆昌勤 . 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09, 41(06): 501-509. |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journal.psych.ac.cn/xlxb/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4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