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EPSL:藏东南从低海拔沙漠到高山森林的隆升过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5月27日,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丁林院士等在国际权威地学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EPSL)在线发表了关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贡觉盆地早新生代古高度变化的最新研究结果。该研究利用碳酸盐岩耦合同位素古温度计和氧同位素古高度计,结合棕榈植物化石、高精度火山岩地层U-Pb年代学、气候模拟和前期研究结果,对青藏高原分水岭山脉东段(横断山)贡觉盆地进行了详细的古高度和古环境演变研究(图1)。结果显示,以贡觉盆地为代表的藏东南地区5400万年前还是一片炎热干燥的低海拔(700 m)沙漠,形成了大规模的风成沙丘沉积,受西风带气候控制,生长着代表干燥气候的棕榈植物群(图2,3A)。4400万年以后,藏东南地区抬升至与现今相似高度(3800 m),伴随着地势抬升,季风气候开始在该地区起主导作用,气候变得较为湿润,出现高山森林(图2,3B)。青藏高原分水岭山脉在4400万年前隆升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中国东部地区古气候和古生态环境转型,伴随南亚季风加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晚白垩世-早新生代的沙漠气候环境演变为与现今相似的鱼米之乡。
  横亘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分水岭山脉(横断山-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是太平洋水系(黄河、长江、澜沧江)和印度洋水系(怒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的分水岭,是世界屋脊的“脊梁”(图1),其形成、隆升对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东亚的古地理格局都有重要影响。横断山作为青藏高原分水岭山脉的东段,纵贯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度从南向北不断上升,是南亚季风暖湿水汽顺势北上的重要通道,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也让横断山演化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906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3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70301)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8)的联合资助。青藏高原所博士生熊中玉、丁林院士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合作者还包括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王旭副研究员、英国开放大学Robert Spicer教授、布里斯托大学Alexander Farnsworth博士和Paul Valdes教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苏涛研究员以及青藏高原所张清海、张利云、蔡福龙、王厚起、李震宇、宋培平、郭旭东和岳雅慧等人。
  论文信息:Xiong, Z.Y., Ding, L.*, Spicer, A., Farnsworth A., Wang X., Valdes P., Su T., Zhang Q., Zhang L., Cai F., Wang H., Li Z., Song P., Guo X., Yue Y., 2020. The early Eocene Rise of the Gonjo Basin, SE Tibet: from Low Desert to High Fores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543: 116312.
  原文链接:http://doi.org/10.1016/j.epsl.2020.116312

图1 青藏高原分水岭山脉及印度洋-太平洋水系范围

图2 (A)贡觉盆地古高度结果及棕榈化石;(B)青藏高原分水岭山脉现有古高度结果(Xu et al., 2013; Li et al., 2018; Su et al., 2018)

图3 青藏高原5500-5000万年和4400-4000万年间古地理格局演化(综合本文数据并参考Ding et al., 2014; Valdes et al., 2019)
  参考文献:
  Ding, L., Xu, Q., Yue, Y., Wang, H., Cai, F., Li, S., 2014. The Andean-type Gangdese Mountains: Paleoelevation record from the Paleocene-Eocene Linzhou Basi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92: 250-264.
  Li, L., Fan, M., Davila, N., Jesmok, G., Mitsunaga, B., Tripati, A., Orme, D., 2018. Carbonate stable and clumped isotopic evidence for late Eocene moderate to high elevation of the East-central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31: 831–844.
  Su, T., Spicer, R.A., Li, S., et al., 2018. Uplift, climate and biotic changes at the Eocene-Oligocene transition in Southeast Tibet.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6 (3): 495-504.
  Valdes, P.J., Lin, Ding, Farnsworth, A., Spicer, R.A., Li, S.-H., Tao, S., 2019. Comment on “Revised paleoaltimetry data show low Tibetan Plateau elevation during the Eocene”. Science, 365 (6459): eaax8474.
  Xu, Q., Ding, L., Zhang, L., Cai, F., Lai, Q., Yang, D., Jing, L.Z., 2013. Paleogene high elevations in the Qiangtang Terran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62: 31-42.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综合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不同生计方式人群共存模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我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与兰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哈佛大学、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在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不同生计方式人群共存模式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宗日遗址开展系统的动植物遗存鉴定与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宗日先民的生计方式以狩猎为主,认为粟黍是其主要食物但并非本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NSR: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云和降水特征及其对下游天气影响
    青藏高原的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和云降水过程,对高原下游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也是理解亚洲季风系统和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的关键。为增进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定量理解,我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多次系统性的大气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云和降水及其影响概念图  在近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H&JGLR:青藏高原纳木错水温观测与热量平衡研究取得进展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对气候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野外工作条件限制了湖泊连续观测工作的开展,目前,高原大部分湖泊的热力循环类型和季节变化特征尚缺乏观测和研究,而湖泊的这些特征对于水生生态系统及环境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纳木错作为青藏高原高海拔深水大湖,在地理位置、湖泊特征及对气候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细菌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盐分是驱动湖泊及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但其对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还缺乏广泛研究。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孔维栋研究员课题组采集了青藏高原25个盐分范围为0.46-118.07g/L的湖泊表层水样品,通过针对细菌16S核糖体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盐分对细菌多样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GR:从水汽来源探讨青藏高原内流区水量变化的原因
    青藏高原内流区(图1)约占整个高原面积的1/3(7.08×105 km2),拥有超过66%的高原湖泊总面积和55%的湖泊总数。近几十年,内流区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降水增加、湖泊扩张以及陆地水储量上升,而这些变化的驱动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从内流区大气水汽来源与收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其与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Geology:青藏高原隆升快速消耗古近纪大气CO2的新反馈机制
    地球是目前认定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其核心因素就是地球保持了适合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相对恒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构造活动特别是青藏高原隆升驱动的硅酸盐风化和有机碳埋藏长期被认为是新生代全球变冷和地质碳循环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然而自Raymo等提出“高原隆升加速消耗CO2从而驱动气候变冷”的假说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Nature Communications:摸清青藏高原冻土碳库家底
    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针对高原碳库大小和格局,过去研究做了大量有益尝试,但不同研究给出的估算结果差异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研究样点的代表性有限、覆盖范围不同;另一方面,多年冻土碳库的形成是在漫长历史气候变迁中发生与发展的结果,而当前碳库估算都是基于现代气候条件,未考虑古气候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Science评论文章:模拟显示青藏高原主体在4000万年前隆升到4000m
    2019年09月20日,Science杂志刊出由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成果对青藏高原始新世古高度进行了模拟,并对Botsyun等(2019)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Revised paleoaltimetry d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青藏高原冰源固碳微生物在下游水体中的演替
    已有研究表明,冰川固碳微生物固定的有机碳贡献了冰川有机碳储量的75%-95%,这些冰川中的有机碳对下游水体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但冰川融化后这些冰源固碳微生物归趋、演替规律及其对下游生态系统的影响尚未研究。  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孔维栋研究员课题组在青藏高原枪勇冰川融水不同断面采集水体样品,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养分消除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固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效应
    固碳微生物是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虽然其总生物量不足全球自养生物总量的1%,但每年的固碳量可达到48.5 Pg C,约占全球总初级生产力的一半,是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一环。固碳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样性受盐分、养分及温度等多种环境因子共同驱动。湖水盐分升高显著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