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内流区(图1)约占整个高原面积的1/3(7.08×105 km2),拥有超过66%的高原湖泊总面积和55%的湖泊总数。近几十年,内流区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降水增加、湖泊扩张以及陆地水储量上升,而这些变化的驱动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从内流区大气水汽来源与收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其与降水、湖泊水量和陆地水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期望对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下“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影响这一问题的认识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圈层作用与环境变化团队苏凤阁研究员课题组及合作者,基于3套大气再分析资料(ERA-I、MERRA-2、JRA-55),利用WAM2水汽追踪模型,追踪并量化了高原内流区1979–2015年的水汽来源(图2)。结果表明:1)陆源水汽主导了高原内流区的水汽输入(52%–54%),而内循环(Local recycling)占水汽总输入量的17%–22%;2)内流区1979–2015年降水的增加主要源于夏季印度洋水汽贡献的增加,且水汽主要通过研究区西、南边界输入;3)高原内流区的净水汽收支控制着区域陆地水储量和湖泊水量的变化(图3)。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青藏高原内流区降水、湖泊水量和陆地水储量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全面理解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区域水循环、水资源的影响提供参考。
本研究成果近期以题为“Atmospheric Water Transport to the Endorheic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Effect on the Hydrological Status in the Region”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李颖。该研究得到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XDA200602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2019 QZKK02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47201, 41871057)的资助。
全文链接如下: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29/2019JD031297
图1. 青藏高原内流区边界(黑色实线)和用于计算内流区水汽收支的东、南、西、北边界(彩色虚线)
图2. 基于WAM2模型和3套再分析数据的高原内流区水汽来源
图3. 高原内流区水汽收支(分别基于3套数据)与区域水储量变化(GRACE)的月时间序列(上图),及其与湖泊水量变化(张国庆等,2017)的年时间序列(下图)对比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JGR:从水汽来源探讨青藏高原内流区水量变化的原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大气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细菌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盐分是驱动湖泊及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但其对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还缺乏广泛研究。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孔维栋研究员课题组采集了青藏高原25个盐分范围为0.46-118.07g/L的湖泊表层水样品,通过针对细菌16S核糖体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盐分对细菌多样性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Geology:青藏高原隆升快速消耗古近纪大气CO2的新反馈机制
地球是目前认定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其核心因素就是地球保持了适合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相对恒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构造活动特别是青藏高原隆升驱动的硅酸盐风化和有机碳埋藏长期被认为是新生代全球变冷和地质碳循环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然而自Raymo等提出“高原隆升加速消耗CO2从而驱动气候变冷”的假说以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Nature Communications:摸清青藏高原冻土碳库家底
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针对高原碳库大小和格局,过去研究做了大量有益尝试,但不同研究给出的估算结果差异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研究样点的代表性有限、覆盖范围不同;另一方面,多年冻土碳库的形成是在漫长历史气候变迁中发生与发展的结果,而当前碳库估算都是基于现代气候条件,未考虑古气候变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Science评论文章:模拟显示青藏高原主体在4000万年前隆升到4000m
2019年09月20日,Science杂志刊出由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成果对青藏高原始新世古高度进行了模拟,并对Botsyun等(2019)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Revised paleoaltimetry da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青藏高原冰源固碳微生物在下游水体中的演替
已有研究表明,冰川固碳微生物固定的有机碳贡献了冰川有机碳储量的75%-95%,这些冰川中的有机碳对下游水体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但冰川融化后这些冰源固碳微生物归趋、演替规律及其对下游生态系统的影响尚未研究。 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孔维栋研究员课题组在青藏高原枪勇冰川融水不同断面采集水体样品,系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养分消除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固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效应
固碳微生物是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虽然其总生物量不足全球自养生物总量的1%,但每年的固碳量可达到48.5 Pg C,约占全球总初级生产力的一半,是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一环。固碳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样性受盐分、养分及温度等多种环境因子共同驱动。湖水盐分升高显著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Nature Geoscience::定量揭示近50年大气CO2升高对陆地碳汇增加的贡献
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了约三分之一的人类活动累计CO2排放量,减缓了气候变暖。1960年代以来,全球陆地碳汇增加了近一倍,对气候变暖的减缓作用持续增强。大气CO2升高是陆地碳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但是,CO2对陆地碳汇施肥效应的定量估计仍不明确。难点在于,多模型间全球尺度结果差异较大,而野外CO2施肥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GR:风吹雪-陆面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研究
青藏高原积雪是欧亚大陆雪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淡水资源的主要储存形式之一,该地区的积雪水文过程对高原局地乃至东亚地区的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生态系统、天气、气候以及水文循环过程等均有重要的影响。 风吹雪作为一种特殊的质能输运形式,通过对雪粒的输运以及输运过程中发生的风吹雪升华显著地影响地表积雪的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青藏高原冰川补给湖泊与非冰川补给湖泊水量变化差异及成因分析
青藏高原的湖泊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并在近几十年来呈现迅速扩张趋势。基于多时相Landsat影像和SRTM数据,对高原中西部大于10km2的150个封闭湖泊1976年以来的湖泊水量变化进行估算,并根据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的流域边界划分为冰川补给和非冰川补给湖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6-1990年,多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GRL:青藏高原隆升主导晚中新世内陆气候变化
晚中新世时期(约11.6-5.3百万年前),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发生了系列重大转折,包括亚洲内陆在内的陆地大面积干旱化,C4植物扩张及相应的哺乳动物群落转型等。CO2和构造活动(如青藏高原隆升)作为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晚中新世陆地气候和生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仍存在争论。 最近的晚中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