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积雪是欧亚大陆雪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淡水资源的主要储存形式之一,该地区的积雪水文过程对高原局地乃至东亚地区的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生态系统、天气、气候以及水文循环过程等均有重要的影响。
风吹雪作为一种特殊的质能输运形式,通过对雪粒的输运以及输运过程中发生的风吹雪升华显著地影响地表积雪的时空分布,不仅加剧了积雪空间的不均匀分布,还重新改变了积雪区的雪面物质和能量平衡,极大地影响着水文循环和积雪的演变。然而,现有用于气候与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的陆面模式缺乏考虑风吹雪过程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青藏高原积雪过程的模拟,导致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及地-气相互作用过程模拟存在显著偏差。
基于陆面过程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 (CLM4.5),通过耦合风吹雪模型PIEKTUK,发展了考虑风吹雪过程影响的风吹雪-陆面耦合模式(耦合模式风吹雪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并利用包括MODIS积雪覆盖和积雪面积产品、IMS逐日积雪产品、GLASS地表反照率产品、MODIS地表温度产品以及中国区域逐日积雪深度产品在内的一系列遥感产品,评估了耦合模式对于青藏高原积雪深度、积雪覆盖、地表反照率以及地表温度的模拟效果。评估结果表明,陆面过程模式中风吹雪过程的加入能够显著地改善模式对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积雪和地表能量关键要素的模拟效果,特别是昆仑山、可可西里以及青藏高原西南部等地的改善最为明显(图2)。陆面模式整体对于青藏高原积雪深度以及夜间地表温度存在普遍高估,而对于白天的地表温度则普遍低估,耦合模式对于夜间地表温度的模拟有明显的改善。在积雪模拟偏差减小的区域,考虑了风吹雪过程影响的耦合模式结果能够很好的反映出MODIS积雪覆盖率的月变化特征(图3)。风吹雪模型与CLM4.5的耦合,能够在一地程度上完善陆面过程模式中的高寒山区积雪水文过程参数化描述,对于提高模式高寒山区积雪过程以及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的模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成果以“Modeling Blowing Snow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with 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Method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的研究论文近日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杂志发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变化团队谢志鹏博士为第一作者,马伟强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XDA19070301)和“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XDA2006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30650和91737205)、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PCC2018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8M641489)等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19JD030684
图1 耦合模式风吹雪模块示意图
图2 不同积雪期(积雪积累期、积雪消融期和无雪期)原始的CLM和考虑了风吹雪过程影响的CLM_BS模拟的青藏高原积雪覆盖率偏差及其差异(CLM_BS-CLM)的空间分布特征
图3 积雪模拟改善区域,原始的CLM和考虑了风吹雪过程影响的CLM_BS模拟的青藏高原月平均积雪覆盖率与MODIS积雪覆盖率产品的季节变化特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JGR:风吹雪-陆面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相关话题/过程 青藏高原
GRL:青藏高原隆升主导晚中新世内陆气候变化
晚中新世时期(约11.6-5.3百万年前),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发生了系列重大转折,包括亚洲内陆在内的陆地大面积干旱化,C4植物扩张及相应的哺乳动物群落转型等。CO2和构造活动(如青藏高原隆升)作为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晚中新世陆地气候和生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仍存在争论。 最近的晚中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GRL: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导致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出现极端变化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超过1200个,总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一半以上。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出现快速扩张,2010年前后湖泊扩张速度显著放缓,但近期高原湖泊再次出现极端扩张,如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和青海湖。目前对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出现极端变化的原因研究仍较少。2015/20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ES&T: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何跨越喜马拉雅传输到青藏高原?
基于青藏高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时空分布研究发现,在印度季风的驱动下,南亚排放的POPs可以翻越喜马拉雅到达青藏高原。但到目前为止,“POPs如何跨越喜马拉雅”这一科学问题尚未得到明确的解答。鉴于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龚平副研究员、王小萍研究员与合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Nature杂志发表我所在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的亮点成果
由陈发虎所长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的中科院“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于北京时间2019年5月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2019年4月24日西藏墨脱M6.3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Preliminary result for Rupture Process of Apr. 24, 2019, M6.3 Earthquake, Motuo, China王卫民1 何建坤1 郝金来2 姚振兴2 1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Nature Geoscience: 龙门山断裂带同震波速降低和震后加速愈合过程
4月15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裴顺平研究员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美国莱斯大学的钮凤林教授及其他合作者的研究论文“Seismic velocity reduction and accelerated recov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H:青藏高原湖气相互作用与湖面蒸发在小湖和大湖间存在显著差异
青藏高原湖气相互作用特征参数和湖气间水热通量交换在湖泊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与响应模拟研究中至关重要,并且湖泊湖面蒸发是湖泊流域水量平衡研究的重要分量。在以往针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湖面蒸发研究中,人们基于纳木错湖的水文气象及卫星遥感观测资料进行湖面蒸发估算,但不同研究结果在其季节变化和年总量上显示出显著的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EPSL:追寻千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粉尘踪迹
粉尘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因子。粉尘的产生与传输受到区域气候的影响,同时粉尘也会对区域与全球气候造成反馈作用。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区就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粉尘源区,通过西风和冬季风环流向下风方向输送大量粉尘物质,在合适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厚且连续的风尘堆积。风尘沉积物对粉尘源区和沉降区气候变化敏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Climate Dynamics: 树轮记录的青藏高原东南部1340年以来的冬季温度变化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冷冬对农牧民生活、畜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过去几百年冬季温度变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梁尔源研究员课题组利用2007-2016年期间采集的树木年轮样本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公元1340年以来的冬季(11-2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GR: 基于GRACE和冰川水文模型揭示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原因
陆地水储量 TWS(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是指储存在地表以及地下的全部水分,包括积雪、冰川、土壤水、地下水、河流湖泊水以及生物水等,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已经发生的冻土退化、冰川退缩、湖泊扩张等现象将对TWS及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当地生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