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中新世时期(约11.6-5.3百万年前),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发生了系列重大转折,包括亚洲内陆在内的陆地大面积干旱化,C4植物扩张及相应的哺乳动物群落转型等。CO2和构造活动(如青藏高原隆升)作为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晚中新世陆地气候和生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仍存在争论。
最近的晚中新世全球海表面温度重建研究发现在约7~5.4百万年前存在一次全球性大幅降温事件(Late Miocene cooling;LMC),并与大气CO2含量降低联系到一起,由此认为CO2含量降低驱动了晚中新世陆地环境的系列变化。然而,我们仍缺少陆地温度的直接记录,难以评估该事件在陆地的表现,及其与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关联。同时,尽管晚中新世普遍被认为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的重要阶段,但仍缺少定量古高度和隆升过程研究以厘定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导致我们无法精确评估青藏高原隆升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支链型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brGDGTs)化合物是一类细菌的细胞膜分子化石,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陆地古温度重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新生代环境团队生物有机地化研究方向的白艳副研究员小组在先期工作中,研究了青藏高原南部表土GDGTs控制因素,并尝试重建高原南部南木林盆地中晚中新世古温度和古高度,发现GDGTs古温度结果与植物叶片化石CLAMP分析结果接近,重建古高度与植物化石、碳酸盐氧同位素和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相近,证明了GDGTs指标在重建青藏高原古温度和古高度研究中的可靠性(Bai et al., 2018)。同时,本团队经多年努力,综合集成分析磁性地层、古生物、火山灰、地层序列和岩相证据,于西宁盆地系统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最完整、连续的高精度年代序列(Fang et al., 2019),为古气候和高原隆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基础。
基于上述科学问题和研究基础,我们利用GDGTs温度计重建了西宁盆地晚中新世古温度连续记录,发现:(1)在晚中新世降温事件期间(LMC;~7-5.4 Ma),西宁盆地降温幅度显著小于同纬度海洋的降温(图2),该现象也存在于西北欧沿海地区陆地和同纬度海洋温度记录中,尽管陆地温度记录同样出现了古海温记录的纬向温度梯度增大现象(即高纬地区降温更大)。由于晚中新世CO2重建仍存在争议,究竟为小幅CO2浓度降低下存在某种反馈机制加剧了海洋温度降低?还是大幅CO2浓度降低下存在某种机制减少了陆地温度降幅?抑或存在更复杂的海陆温度变化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之,陆地温度(尤其是中低纬地区)对该时期CO2浓度降低的响应相对较小;(2)在约10.5~8 Ma西宁盆地出现大幅降温事件(约8℃),而同时期深海氧同位素、不同纬度的海表面温度和西北欧沿海地区陆地温度记录的降温幅度仅为约1~2℃。结合该时期西宁盆地周缘山体热年代学记录的快速剥露事件,可以推断此次降温是对西宁盆地抬升的响应,抬升幅度可能达到1km。此次隆升事件可能是青藏高原晚中新世扩张的一部分,在约11 Ma左右,亚洲内陆干旱化突然加速(图3),印度季风标志之一的西阿拉伯海上升流建立,指示该时期青藏高原隆升对陆地气候和生态产生重要影响;(3)结合前述两点,该时期大气CO2降低导致的陆地降温并不明显,似乎不足以对应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系列变化,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活动可能在其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该项成果以“A Late Miocene terrestrial temperature history for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s period of tectonic expansion”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地学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陈炽皓为第一作者,白艳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7)、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XDA200702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1014和41871023)的联合资助。
文章链接: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19GL082805
图1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和地质概况
图2 西宁盆地晚中新世古温度记录和海陆对比
图3 西宁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古气候记录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GRL:青藏高原隆升主导晚中新世内陆气候变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植物
Organic Geochemistry:植物种类和气候变化对植物叶蜡正构烷烃影响的评估
植物叶蜡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含量,碳优势指数(CPI)和平均碳链长度(ACL))及其氢同位素值(δ2Halk)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古环境恢复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无法区分植物种类、温度和/或降水量等气候变化影响这些指标的程度,尤其是对占据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高海拔处三分之一面积的高山草甸。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Ecology:冬季昼夜温度变化对植物早期物候具有相异效应
气候变暖背景下,大多数植物的早期物候随增温提前已成为共识。但有研究发现这种提前趋势放缓,甚至出现了相对稳定或者延迟的趋势。这种植物物候随增温而出现的非线性或逆向的变化被认为是由干旱、光周期或者养分限制等引起。然而,很少有人定量评估气候昼夜非对称性增温模式对早期物候序列的影响,尤其是青藏高原。理论上,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GRL: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导致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出现极端变化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超过1200个,总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一半以上。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出现快速扩张,2010年前后湖泊扩张速度显著放缓,但近期高原湖泊再次出现极端扩张,如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和青海湖。目前对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出现极端变化的原因研究仍较少。2015/20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ES&T: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何跨越喜马拉雅传输到青藏高原?
基于青藏高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时空分布研究发现,在印度季风的驱动下,南亚排放的POPs可以翻越喜马拉雅到达青藏高原。但到目前为止,“POPs如何跨越喜马拉雅”这一科学问题尚未得到明确的解答。鉴于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龚平副研究员、王小萍研究员与合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Nature杂志发表我所在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的亮点成果
由陈发虎所长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的中科院“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于北京时间2019年5月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ournal of Ecology:植物物种丰富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大程度上决定于所移栽地点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多数原位增温试验表明增温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然而,由于这些原位增温试验进行的时间较短,尚未观测到那些追踪气候变化的植物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理论上,原位经历增温的物种可能最终会与追踪气候变化的物种相遇,从而共同影响增温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模式。然而,到目前为止物种获得与丧失对物种丰富度净变化的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H:青藏高原湖气相互作用与湖面蒸发在小湖和大湖间存在显著差异
青藏高原湖气相互作用特征参数和湖气间水热通量交换在湖泊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与响应模拟研究中至关重要,并且湖泊湖面蒸发是湖泊流域水量平衡研究的重要分量。在以往针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湖面蒸发研究中,人们基于纳木错湖的水文气象及卫星遥感观测资料进行湖面蒸发估算,但不同研究结果在其季节变化和年总量上显示出显著的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EPSL:追寻千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粉尘踪迹
粉尘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因子。粉尘的产生与传输受到区域气候的影响,同时粉尘也会对区域与全球气候造成反馈作用。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区就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粉尘源区,通过西风和冬季风环流向下风方向输送大量粉尘物质,在合适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厚且连续的风尘堆积。风尘沉积物对粉尘源区和沉降区气候变化敏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Climate Dynamics: 树轮记录的青藏高原东南部1340年以来的冬季温度变化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冷冬对农牧民生活、畜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过去几百年冬季温度变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梁尔源研究员课题组利用2007-2016年期间采集的树木年轮样本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公元1340年以来的冬季(11-2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GR: 基于GRACE和冰川水文模型揭示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原因
陆地水储量 TWS(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是指储存在地表以及地下的全部水分,包括积雪、冰川、土壤水、地下水、河流湖泊水以及生物水等,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已经发生的冻土退化、冰川退缩、湖泊扩张等现象将对TWS及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当地生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