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EP:冻土汞同位素“指纹”揭示大气汞跨境污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非传统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是国际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近些年来“非传统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在所有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中,汞(Hg)的毒性位居首列,备受政府和公众关注。因此,通过运用汞稳定同位素“指纹”开展汞污染跨境传输研究,为我们深入揭示汞污染物在第三极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开辟了新途径。
  第三极环境自身较为洁净,但毗邻南亚次大陆等人类活动密集区。因此在西风和季风相互作用之下,周边源区汞污染物极有可能通过大气环流跨境传入青藏高原腹地(图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圈层作用与环境变化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黄杰副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世昌研究员等合作者依托“南亚通道”科考完成跨喜玛拉雅“西南-东北”断面表层冻土样品采样(图2),并对样品中汞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表土汞浓度呈现由南往北的递减趋势,在越接近南亚污染密集区的喜马拉雅山脉南端土壤汞浓度越高。而且南北断面上冻土汞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南北断面上汞含量呈现出的梯度变化特征与南亚跨境汞污染密切相关。
  从冻土样品汞同位素特征来看,喜玛拉雅山南坡的同位素质量分馏(MDF-δ202Hg)比值(-1.43~0.31‰)低于北坡(-0.59~0.69‰),而且南坡的δ202Hg值更接近南亚污染源人为排放特征(图3)。同样地,汞同位素质量分馏(MDF-δ202Hg)与非质量分馏(MIF-Δ199Hg)指纹图进一步揭示出冻土汞受南亚源区和自然本地两个端元的共同混合影响,勾勒出大气汞污染物由南往北方向跨境进入高原腹地的传输过程。此外,非质量分馏信号Δ199Hg/Δ201Hg的斜率约为0.92,表明进入冻土汞污染物主要受到光致还原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冻土汞的非质量分馏比值(MIF-Δ199Hg)大部分表现为负值(图3),表明冻土中汞主要来源于单质气态汞(Hg0)直接沉降和地表凋落物的贡献,Hg0干沉降是跨境汞污染物进入青藏高原地表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以上认识表明,人类活动正在改变第三极地区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格局。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汞浓度或形态的表征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汞同位素手段确证南亚大气汞污染物的跨境传输事实,表明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受跨境大气汞污染的影响显著,将对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上述研究成果已发表于Environmental Pollution(黄杰为第一作者,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19.113432, Huang, J., Kang, S., Yin, R., Guo, J., Lepak, R., Mika, S., Tripathee, L., Sun, S., 2020. Mercury isotopes in frozen soils reveal transboundary atmospheric mercury deposition over the Himalayas and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56, 113432)。

图1 第三极受南亚源区汞排放影响的概念示意图

图2 跨境断面表层冻土采样点示意图
  
图3 冻土与高原其它环境介质及南亚人类活动端元的汞同位素(Δ199Hg vs δ202Hg)对比图  

相关话题/污染 青藏高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细菌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盐分是驱动湖泊及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但其对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还缺乏广泛研究。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孔维栋研究员课题组采集了青藏高原25个盐分范围为0.46-118.07g/L的湖泊表层水样品,通过针对细菌16S核糖体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盐分对细菌多样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GR:从水汽来源探讨青藏高原内流区水量变化的原因
    青藏高原内流区(图1)约占整个高原面积的1/3(7.08×105 km2),拥有超过66%的高原湖泊总面积和55%的湖泊总数。近几十年,内流区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降水增加、湖泊扩张以及陆地水储量上升,而这些变化的驱动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从内流区大气水汽来源与收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其与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Geology:青藏高原隆升快速消耗古近纪大气CO2的新反馈机制
    地球是目前认定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其核心因素就是地球保持了适合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相对恒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构造活动特别是青藏高原隆升驱动的硅酸盐风化和有机碳埋藏长期被认为是新生代全球变冷和地质碳循环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然而自Raymo等提出“高原隆升加速消耗CO2从而驱动气候变冷”的假说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Nature Communications:摸清青藏高原冻土碳库家底
    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针对高原碳库大小和格局,过去研究做了大量有益尝试,但不同研究给出的估算结果差异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研究样点的代表性有限、覆盖范围不同;另一方面,多年冻土碳库的形成是在漫长历史气候变迁中发生与发展的结果,而当前碳库估算都是基于现代气候条件,未考虑古气候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Science评论文章:模拟显示青藏高原主体在4000万年前隆升到4000m
    2019年09月20日,Science杂志刊出由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成果对青藏高原始新世古高度进行了模拟,并对Botsyun等(2019)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Revised paleoaltimetry d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青藏高原冰源固碳微生物在下游水体中的演替
    已有研究表明,冰川固碳微生物固定的有机碳贡献了冰川有机碳储量的75%-95%,这些冰川中的有机碳对下游水体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但冰川融化后这些冰源固碳微生物归趋、演替规律及其对下游生态系统的影响尚未研究。  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孔维栋研究员课题组在青藏高原枪勇冰川融水不同断面采集水体样品,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养分消除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固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效应
    固碳微生物是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虽然其总生物量不足全球自养生物总量的1%,但每年的固碳量可达到48.5 Pg C,约占全球总初级生产力的一半,是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一环。固碳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样性受盐分、养分及温度等多种环境因子共同驱动。湖水盐分升高显著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GR:风吹雪-陆面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研究
    青藏高原积雪是欧亚大陆雪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淡水资源的主要储存形式之一,该地区的积雪水文过程对高原局地乃至东亚地区的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生态系统、天气、气候以及水文循环过程等均有重要的影响。  风吹雪作为一种特殊的质能输运形式,通过对雪粒的输运以及输运过程中发生的风吹雪升华显著地影响地表积雪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青藏高原冰川补给湖泊与非冰川补给湖泊水量变化差异及成因分析
    青藏高原的湖泊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并在近几十年来呈现迅速扩张趋势。基于多时相Landsat影像和SRTM数据,对高原中西部大于10km2的150个封闭湖泊1976年以来的湖泊水量变化进行估算,并根据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的流域边界划分为冰川补给和非冰川补给湖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6-1990年,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GRL:青藏高原隆升主导晚中新世内陆气候变化
    晚中新世时期(约11.6-5.3百万年前),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发生了系列重大转折,包括亚洲内陆在内的陆地大面积干旱化,C4植物扩张及相应的哺乳动物群落转型等。CO2和构造活动(如青藏高原隆升)作为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晚中新世陆地气候和生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仍存在争论。  最近的晚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