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GPC: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至少在距今4000万年前就已形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华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从世界范围来看,南北半球的回归线附近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大部分地区被干旱的沙漠或稀树草原覆盖,而同纬度的我国华南地区却是降水丰沛、林木葱郁的湿润季风区,因此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事实上,以往的研究基于岩性和古植物等资料,揭示了新生代早期华南地区即为干旱的气候环境。那么现今盛行于华南地区的季风气候是何时形成的?季风强度、特征和性质及其形成机制又是什么?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a);百色(b)、茂名(c)和长昌(d)各月平均降水量、气温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青藏高原卓越创新中心方小敏研究员课题组博士生谢宇龙及其合作者,对华南地区3个盆地中始新世地层孢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重建了该区中始新世的古植被与古气候。研究表明:中始新世的孢粉组合中含有大量的榆粉属、桤木粉属、栎粉属、枫香粉属,伴生有丰富的喜湿热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推测当时的盆地或丘陵地带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盆地周边山地上生长着温带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当时的植被面貌与现今华南基本相似,反映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利用共存分析法定量重建的气候参数与现今基本相似:年均温为16.5~23.5℃,年平均降水量为1035~1724mm,气温尤其是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和气温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与现今受东亚季风影响显著的华南地区的气候类似,清晰地指示了华南中始新世的气候主要是受东亚季风影响,而不是传统观点认为的受“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摆动影响形成的热带季风。结合以往的动植物化石、岩性等地质证据,进一步确定了东亚季风至少在40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就已经在华南地区建立,尽管季风的强度较现今弱。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中始新世东亚季风在华南地区建立的动力机制:始新世印度次大陆的向北漂移以及伴随的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中南部的隆升,加强了海陆热力的对比,加深了亚洲大陆夏季的低压,由此加强了华南地区的东亚夏季风。
  这一研究成果对认识华南地区现代植被与气候格局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解亚洲季风早期起源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该研究成果于2月1日以“ Middle Eocene East Asian monsoon prevalence over southern China: Evidence from palynological records”为题,在国际地学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在线发表(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1818118305599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谢宇龙为第一作者,吴福莉副研究员和方小敏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和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的资助。

图2 百色、茂名和长昌中始新世气候参数与现今气候参数的对比。MAT:年均温;CMT:最冷月均温;WMT:最热月均温;MAP:年均降水量;HMP:平均最大月降水量;LMP:平均最小月降水量;WMP:平均最暖月降水量。


图3 华南地区中始新世主要孢粉类型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中国科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JGR:陆面过程方案和初边值条件在青藏高原降雪事件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地区降雪过程频繁发生,降雪和随后的积雪演变在冰冻圈和水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雪的融化和再冻结决定了高原冰川的能量与质量平衡,准确的初边值条件对耦合的大气-陆面模式成功模拟高原雪事件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固态降水对陆面物理过程方案和初边值条件的敏感性研究很少。  近日,中国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Climate Dynamics:复杂地形湍流参数化提高青藏高原降雪模拟能力
    青藏高原气候模拟普遍存在湿偏差。尽管复杂地形的动力过程和物理过程表达不足被认为是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相关研究进展甚少。其难点在于青藏高原周边地形极其复杂,引起地表湍流拖曳的地形起伏尺度小于当前的模拟网格尺度,即其影响表现为模式中的次网格效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Ecology: 近100年来青藏高原灌木线香柏种群更新呈下降趋势
    种群更新能力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关键生态指标,然而长期种群更新动态数据的缺乏限制了这一生态指标潜力的发挥。青藏高原拥有已知北半球最高海拔的树线和全球最高海拔的灌木线,是指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生态系统敏感性与脆弱性的理想生态过渡带。基于中科院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近几年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区的研究(L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GCB:青藏高原植被等绿度线和等温线沿海拔移动速度不一致
    气候变暖已经导致青藏高原等温线向高海拔移动。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均表明,气候变暖会引起青藏高原植被绿度增加。那么,等温线上移会不会引起植被等绿度线上移?两者沿海拔移动速度是否一致?  中科院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沈妙根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气候数据研究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IJOC: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在青藏高原适用性评估
    大气环流在整个气候系统中承担着能量交换、水汽输送等重要传输作用。大气环流的变化是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对大气环流变化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变化进行预测。 目前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多以大气环流指数表征大气环流变化,并且时间分辨率多为年际乃至年代际。这使得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ACP: 揭示青藏高原内陆大气汞本底、变化特征和原因
    汞是一种全球性有毒污染物,大气是汞的重要传输通道。南亚和东亚是世界最大的两个人为汞释放源区,青藏高原地处两大源区之间,是区域大气汞本底观测和变化过程研究的关键地区。此前,青藏高原长序列大气汞观测研究仅限于高原北部的瓦里关和东南部香格里拉,而高原内陆大气汞研究极为稀少,且缺少长期地面观测,难以准确评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ES&T:青藏高原棕碳气溶胶研究取得进展
    碳质气溶胶是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特别是其中的黑碳,由于强烈的吸光作用而得到广泛关注。而对于有机气溶胶,以往的研究大多认为对太阳辐射只存在散射作用。近期的研究提出,在吸光能力较强的黑碳和无吸光性有机碳之间还存在一类由类腐殖质(Humic-like substances, HULIS)等物质组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C:青藏高原影响高空沙尘的全球传输
    北半球沙尘带横跨北非、阿拉伯半岛、中亚并延伸至中国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尘的远距离传输与其垂直分布高度有极大的关系。有研究显示,青藏高原上空盛行强烈的上升气流,是大气对流层和平流层重要的物质交换通道。然而,青藏高原对北半球沙尘带的形成及传输起到何种作用尚不明确。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GR-Atmospheres: 南亚污染物向青藏高原跨境传输的新证据-降水中溶解态有机碳的Δ14C和分子组成
    南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青藏高原的跨境传输及其对生态环境和冰川退缩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李潮流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对青藏高原周边典型污染城市(加德满都)、拉萨、偏远地区(纳木错站) 的降水及六条冰川的雪冰样品中溶解态有机碳 (d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
  • JGR:基于遥感地温得到青藏高原气温递减率
    气温递减率是高山地区最常用的气温插值参数。大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气温递减率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和季节变化,但是稀疏分布的气象站点难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温度递减率参数。虽然利用遥感地表温度估算气温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尚无研究定量评价利用遥感地温数据估算气温递减率的可行性及精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