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武广明(第一作者)和丛志远研究员(通讯作者)等对大气气溶胶进行了系统采样。与其他实验室合作,发现气溶胶中HULIS的含量和吸光特性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夏季含量明显高于冬季(图1,左上),而冬季的吸光能力是夏季的2-3倍(图1, 右上)。通过与有机示踪物(左旋葡聚糖:指示生物质燃烧。苹果酸和庚二酸:指示二次形成过程)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纳木错冬季大气HULIS主要来自于生物质燃烧,而夏季主要受大气中二次反应过程的影响(图 2)。后向气团轨迹分析和卫星火点分布图进一步表明,纳木错地区冬季大气HULIS受到南亚生物质燃烧长距离传输的影响,夏季HULIS的前体物主要来自于印度东北部的人为排放与植被挥发(BVOCs)等(图 3)。
这项研究较为全面的揭示了高原中部棕碳气溶胶的吸光特性、来源区域及环境意义,提升了对大气有机气溶胶辐射效应的认识,同时也为区域气候模型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8b01251)。上述研究结果得到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22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754)和国家****科学基金(41625014)的资助。

图 1.纳木错地区HULIS含量和吸光特性的季节变化特征

图 2.纳木错地区HULIS与左旋葡聚糖(a,d)、苹果酸(b,e)和庚二酸(c,f)的相关性

图 3.纳木错地区采样期间的5天后向气团轨迹分析和火点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