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周光飚研究组发现肺癌精准治疗新标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发现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异常是癌症精准治疗的基础。局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一种重要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在几乎所有的细胞中均有表达,可将细胞外的重要信号(如细胞生长、营养等)向细胞内传导,调控细胞的基本生物学功能。FAK在肺癌等肿瘤中表达增高并与病人预后负相关,抑制FAK在临床试验中显示一定的抗癌活性。然而,目前缺乏指导FAK抑制剂临床应用的生物标记物。
  动物研究所周光飚研究组系统研究了非小细胞肺癌中FAK的结构变异体。他们对91例肺癌病人的FAK基因组序列和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序,发现在7例病人癌组织中存在4种类型的FAK变异体:一例病人发生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体(FAK-ITD),一例病人发生A1004S点突变,一例病人发生第5-27号外显子缺失的突变,四例病人表达剪切异构体FAK6,7(在Y397自磷酸化位点前后分别插入编码6、7个氨基酸的外显子Box 6和Box 7)。与不吸烟病人相比,吸烟病人发生FAK变异的比例明显增高。分析癌症基因组测序TCGA数据库中肺癌病人的RNA测序数据,发现在508例肺腺癌病人中有42例(占8.3%)、501例肺鳞癌病人中有37例(占7.4%)病人表达含有“Box 6”及/或“Box 7”的FAK可变剪切变异体,且吸烟的肺腺癌病例发生FAK结构变异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病人。与野生型FAK相比,FAK-ITD和FAK6,7的自磷酸化水平增强(见图),酪氨酸激酶活性增高,对FAK激酶抑制剂的敏感性显著增强。该研究对肺癌病人FAK抑制剂的临床精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也说明吸烟可引起重要基因的剪切变异从而危害健康。
  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期刊上(论文链接),博士研究生周博、助理研究员王桂珍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周光飚研究员是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温浙盛教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云超教授等是论文的共同作者。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基金、精准医学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战略性先导专项等的支持。

FAK6,7病人肺癌组织FAK蛋白磷酸化水平(左)比FAK野生型病人(右)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论文 细胞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王琛柱研究组在eLife等发表论文揭示蛾类化学通信的分子机制
    蛾类昆虫具有十分灵敏的嗅觉,用来识别同种异性释放的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释放的气味物质。近缘种棉铃虫和烟青虫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前者取食30余科200多种植物,后者只取食茄科的少数几种植物。二种昆虫均以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和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构成二元性信息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周琪研究组发现大鼠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新规律
    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s)具有多潜能分化能力,能够分化形成各种类型和功能的细胞,因而在发育生物学研究和再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四倍体补偿实验让ESCs和iPSCs独立发育成健康的个体,是评估细胞多能性的最严格的标准,迄今只有小鼠的ESCs和iPSCs具有这种能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李磊研究组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向胚胎转变中的功能枢纽研究中取得进展
    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成熟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母源RNA和蛋白质,这些母源RNA和蛋白质在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调控卵母细胞向胚胎转变(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过程,即早期胚胎发育的母源调控。受研究材料和方法的限制,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母源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相对滞后。中国科学院动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Nature: 刘峰组合作研究首次揭示m6A甲基化修饰在造血干细胞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不断流动的血细胞既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又是重要的免疫保护屏障。其中,所有的血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这群干细胞不仅可以维持血液系统的长期稳定,也是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核心组分。目前,造血干细胞来源仍是制约临床恶性血液疾病治疗的瓶颈。因此,造血干细胞的体内发育和体外诱导扩增已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周琪研究组建立单倍体体细胞遗传筛选体系
    单倍体细胞在遗传筛选和转基因动物培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前期研究获得了哺乳动物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但是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分化过程中会发生自发二倍化,给建立单倍体体细胞遗传筛选体系带来挑战。    中科院动物所周琪研究组通过活细胞观察,证实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在分裂时发生有丝分裂滑移使细胞从中期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王强研究组关于细胞核内Net1调控TGF-β信号转导的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Cell Science发表
    Nodal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在脊椎动物胚胎中内胚层诱导、神经图式形成、原肠运动、内脏器官左右不对称等发育过程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主要从事TGF-β家族跨膜信号转导通路在胚胎早期发育及组织器官形成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他们在原肠期斑马鱼胚胎中系统鉴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刘峰研究组发现血管微环境调控造血干细胞发育的新机制
    战国时期,“孟母三迁”成就一代思想家孟子的典故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在生物体内,微环境同样是造血干细胞多步骤、多阶段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脊椎动物造血干细胞产生于主动脉-性腺-中肾区,随后迁移到胎肝(小鼠和人)或尾部造血组织(斑马鱼)进行扩增,进而迁移至胸腺向淋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eLife发表重要成果:化学诱变大规模创制猪的突变体
    猪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畜,既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同时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模式大动物。功能基因的缺乏阻碍了猪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发展,以及创制人类遗传疾病的大动物模型。通过人工诱变筛选突变体,是发现新功能基因并研究其功能的重要手段。人工诱变在线虫、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动物中已被证明是一种获得基因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陈大华和孙钦秒研究组有关生殖干细胞命运调控研究在PNAS发表
    生殖细胞是生物体内唯一能够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细胞类型。生殖细胞发育调控的研究一直是发育生物学核心方向之一。生殖干细胞不对称分裂(自我更新和分化)导致的细胞命运决择是生殖细胞发育及其谱系稳态维持的关键环节。果蝇卵巢生殖干细胞为生殖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在体(in vivo)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张先恩课题组发现HIV-1可借助核膜内吞方式进入细胞核
    5月15日,《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HIV-1 viral cores enter the nucleus collectively through the nuclear endocytosis-like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