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王琛柱研究组在eLife等发表论文揭示蛾类化学通信的分子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蛾类昆虫具有十分灵敏的嗅觉,用来识别同种异性释放的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释放的气味物质。近缘种棉铃虫和烟青虫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前者取食30余科200多种植物,后者只取食茄科的少数几种植物。二种昆虫均以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和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构成二元性信息素,但比例正好相反,分别为97:3和7:93。王琛柱研究组以这两个近缘种研究系统,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和行为学等技术与方法,系统地揭示了昆虫上述特点背后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为揭示两种昆虫的雌性性信息素比例差异的分子基础,该组博士生李睿婷等通过分析昆虫性信息素腺体的转录组,比较性信息素生物合成通路中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催化11位脱饱和作用的脱饱和酶基因LPAQ在棉铃虫腺体中的表达量是烟青虫中的70倍, 而另一个催化9位脱饱和作用的脱饱和酶基因NPVE则刚好相反,在烟青虫腺体中的表达量是棉铃虫腺体中的60倍。 在对两种昆虫进行种间杂交的基础上,他们成功地获得了杂交代与烟青虫雌虫的回交后代,接着检测了在单个腺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和两种组分的含量,明确在回交个体中,LPAQ的表达水平与Z11-16:Ald的含量呈正相关,而NPVE的表达水平与Z9-16:Ald的含量呈正相关。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昆虫性信息素比例的差异是由LPAQ NPVE的表达分歧所决定。该研究成果以“Expressional divergences of two desaturase genes determine the opposite ratios of two sex pheromone components in Helicoverpa armigera and Helicoverpa assulta”为题在线发表在昆虫学顶级期刊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论文链接)。
  那么两种蛾的雄性是如何识别比例相反的性信息素的呢?信息素受体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前期的研究对调谐Z11-16:Ald的信息素受体基因已鉴定,分别为HassOr13HarmOr13,但调谐Z9-16:Ald的信息素受体一直是个谜。该组博士生杨科等利用爪蛙卵母细胞表达系统和双电极电压钳技术,首次鉴定HassOr14b是调谐烟青虫最主要的性信息素组分Z9-16:Ald的信息素受体基因。通过双色原位杂交实验,明确HassOr14b与HassOr6或HassOr16共定位于烟青虫触角的C型毛形感器中,但在不同的嗅觉感受神经元表达。作为烟青虫的直系同源基因,棉铃虫的HarmOr14b却调谐顺9-十四碳烯醛(Z9-14:Ald)。为了探明这对直系同源基因功能差异的原因,他们制备了一系列HassOr14b突变体,用HarmOr14局部和单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取代HassOr14b的相应序列,结果发现,位于受体细胞膜内区域的两个氨基酸位点,即F232I和 T355I,共同决定了这一对信息素受体在配体选择性上的差异。由此认为,这两种近缘种昆虫信息素受体功能的特化可来自于少数几个氨基酸位点的替换,这为近缘种昆虫的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该项研究成果以“Two single-point mutations shift the ligand selectivity of a pheromone receptor between two closely related moth species” 为题,于2017年10月2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eLife上(论文链接)。
  针对棉铃虫幼虫食性广的特点,该研究组还研究了棉铃虫幼虫嗅觉感受的分子机制。博士生底畅等通过对棉铃虫幼虫的主要嗅觉感受器官——触角和下颚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共鉴定得到17个嗅觉受体基因,获得了其中11个嗅觉受体的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通过对这11个嗅觉受体进行功能分析,共得到其中7个嗅觉受体的化合物调谐谱。根据幼虫嗅觉受体的调谐谱和植物气味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棉铃虫幼虫的吸引作用,通过一系列行为学检测发现,四元组分混合物MJAP对棉铃虫幼虫的吸引力最强,其吸引力甚至高于寄主植物青椒的汁液。进一步的行为学实验证实,顺式茉莉酮和1-戊醇是MJAP中的关键组分。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明确,调谐顺式茉莉酮和1-戊醇的气味受体Or41和Or52在幼虫触角的同一个神经元中表达。该研究首次根据气味受体基因的表达位置和其最有效配体设计混合物,最终找到了能够强烈吸引棉铃虫幼虫的混合物,为寻找治理棉铃虫新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成果以“Designing larval chemical attractants based on odorant response spectra of olfactory receptors in cotton bollworm”为题,也发表在近期的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论文链接)。
  上述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101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3113005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04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3CB127600)等的资助。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信息 基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赵建国研究组和金万洙研究组合作PNAS报道: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低脂抗寒猪
    在我国,猪肉的消费和生产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2015年中国生猪出栏7亿多头。根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数据显示,育肥猪料肉比降低0.1,全国可以节约600万吨饲料。因此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针对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进行遗传修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利用全基因组比较揭示褐家鼠及其姊妹种的物种分化与基因交流
    5月8日,国际进化领域的知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MBE)在线发表了动物所张健旭研究组与北京生科院孙中生,赵方庆两个研究组合作,对我国褐家鼠及姊妹种—大足鼠的基因组比较研究的成果 (滕花景/张瑶华/石承民等Population genomics rev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魏辅文研究组在PNAS撰文应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揭示了大熊猫和小熊猫趋同演化的遗传学机制
    趋同演化是演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发育关系较远的物种,演化出相同或相似的表型性状以适应相似的环境选择压力。尽管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趋同演化的现象,但关于趋同演化的遗传学机制研究却很少。传统的趋同演化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候选基因的方法,而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在基因组水平能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前沿报道】PNAS: 成岩作用记录了新元古代海水无机碳库信息
    碳作为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广泛分布于大气、海洋、生物体和地壳中。地质历史时期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受控于有机碳库与无机碳库的平衡,并可以被沉积的碳酸盐岩所记录。因此,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环境与生物演化研究,特别是重大地质转折期的环境变化等。  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魏勇等-GRL:月球背面月壤蕴藏着地磁发电机35亿年演化的信息
    地磁场是地球生命起源与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地磁场由地核“发电机”产生,其起源时间可追溯至30多亿年前,甚至可能到42亿年前,应不晚于生命起源。地磁场不仅对生物圈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与之耦合的大气层、水圈等圈层的物质和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磁场可以改变带电粒子运动路径,地磁场对生物圈的保护作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导师信息
    顾真安: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硅酸盐专业。现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技术顾问、石英玻璃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1988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真安院士长期从事石英玻璃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9
  • 2020年调剂信息
    2020年,我所有调剂名额,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2.5年,培养方式:定向培养。本科专业背景: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工艺、精密仪器等。大学期间获得各种奖项的优先,专业课成绩优异的应届毕业生优先。欢迎广大优秀考生调剂我所。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发我所邮箱cpei_zs@126.com。由于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9
  • 精准修正胶质瘤致癌基因突变
    胶质瘤(Glioblastoma, GB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部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以往的研究报道83%原发性胶质瘤携带端粒酶基因(TERT)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Killela PJ, et al.PNAS 2013, PMID: 23530248),该突变重新激活端粒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
  • 陈润生院士课题组首次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长非编码基因SLEAR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9,中国的患病率约为31-70/10万。一般认为 SLE 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相关,其中遗传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
  • 王晓群课题组与合作者共同绘制人类海马体发育的细胞图谱和基因调控网络
    2020年1月16日, 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Deco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ippocampu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系统阐明了人海马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和细胞命决定因子,绘制了高精度发育细胞图谱,解析了海马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细胞类型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