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地理学报》创刊85年载文的中国交通地理学传承与发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金凤君1,2, 陈卓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JIN Fengjun1,2, CHEN Zhuo1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收稿日期:2019-05-17修回日期:2019-10-8网络出版日期:2019-11-25
基金资助:中国科学院先导A项目.XDA19040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34


Received:2019-05-17Revised:2019-10-8Online:2019-11-25
Fund supported: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DA19040403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771134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金凤君(1961-),男,内蒙古赤峰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研究E-mail:jinfj@igsnrr.ac.cn。




摘要
科学认知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促进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对完善学科建设和促进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地理学报》1934年创刊以来的交通地理论文为依据,厘清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归纳学科发展的驱动力和趋势,以服务于学科建设。① 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探索阶段、初创阶段、体系形成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逐渐明确了自然—人文—技术交叉综合的应用学科性质,形成了突出的综合性研究特征,根据研究内容、交通方式和空间尺度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② 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是中国交通地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数据与方法创新、学科交叉需求和国际理论引介对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③ 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具有人文、生态和技术相结合的前沿方向,未来有必要适时地调整学科体系和发展方向,以保持学科优势和竞争力。
关键词: 交通地理学;发展脉络;发展动力;发展趋势;《地理学报》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irection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scientifically and accelerating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holding on to the direction of practice. Based on the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since its founding,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and summarized the driving force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discipline. (1) Going through exploration stage, initial stage, formation stage and deepening stage, China's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has gradually identified the nature of the applied discipline synthesized by nature, humanity and technology, constituted a prominen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 and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disciplin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content, transportation modes and spatial scales. (2) The demand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essenti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while data and method innovation, interdisciplinary demands and international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has three leading orientations: humanism, ecologicalism and technicalism.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track diverse orientations in the long term and coordinate the discipline system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timely so as to maintain the discipline superior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Keywords:transportation geography;development process;development motivation;development direct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


PDF (1512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金凤君, 陈卓. 基于《地理学报》创刊85年载文的中国交通地理学传承与发展. 地理学报[J], 2019, 74(11): 2230-2242 doi:10.11821/dlxb201911003
JIN Fengju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cta Geographica Sinice[J], 2019, 74(11): 2230-2242 doi:10.11821/dlxb201911003


1 引言

出行和运输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本需要。科学认知人类交通活动的时空规律,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地理问题,为交通建设和交通—城市、交通—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依据,是交通地理学的核心任务。其中涉及3个方面的基本问题:① 如何认识出行和运输活动的发生和组织规律及其经济地理基础;② 如何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组织交通服务网络,有效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的交通运输需求;③ 如何科学理解交通运输与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促进交通和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1]

交通地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根植于城市和区域交通发展实践。近年来,随着交通科技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和深入应用,城市和区域交通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快速涌现,对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与实践要求[2]。同时,考虑到交通设施网络一旦铸就,由于较强的空间惰性,短期很难进行扭转或者调整。在此背景下,科学把握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促进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对提高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在中国交通地理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地理学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地理学报》作为中国地理学的旗帜,刊载了大量对中国交通地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质量论文。因此,本文以《地理学报》1934年创刊以来的交通地理论文为依据,厘清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归纳学科发展的驱动力和趋势,以服务于学科建设。

2 学科发展脉络

2.1 基本脉络

中国拥有悠久的交通史,夏后氏时期已有车和舟[3]。但交通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确立和发展却是近百年之事。一般认为,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可上溯至1931年,盛叙功编译的《交通地理》出版,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性交通地理著作[4]。当时,交通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领域,尚未形成独立学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20世纪50-70年代的学科初创阶段和80-90年代的学科体系形成阶段,逐渐确立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并在21世纪以后,进入稳定和深化发展阶段。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交通地理学走过了从现象描述向规律探索、从因素分析向机理探究、从格局评价向过程解析、从定性阐释向定量模拟、从单一内容研究向系统理论分析的发展过程[5],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学科性质不断明确,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并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逐渐形成具有不同研究特色的团队力量,为满足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交通实践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图1)。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基于《地理学报》载文的中国交通地理学发展脉络

Fig. 1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based on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2 探索阶段(1949年以前)

该阶段《地理学报》的交通相关成果数量较少,但初步确立了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应用学科属性和空间可达性的研究传统,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① 应用学科属性。1937年随着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四川随之成为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核心区域,其交通发展和西南地区的国防线路首先得到地理****的关注[6,7,8],明确地表现出服务于战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需求的导向。② 空间可达性研究传统。胡焕庸在当时中国公路快速建设的背景下,分别以北平和南京为中心绘制了全国等时线图[9]。以此为发端,等时线图及其所反映的空间可达性成为中国交通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的空间分析方法,并在20世纪末GIS技术广泛应用的推动下,形成了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10,11]

2.3 初创阶段(20世纪50-70年代)

该阶段中国交通地理学开始形成相对系统的研究方向,学科发展导向和学科性质持续明确。① 主要研究领域与学科发展导向。一是陆路交通选线和自然区划[12,13,14],关注自然—人文因素影响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确立了中国交通地理学服务于国家和区域交通勘测、规划、建设和管养的发展导向;二是植根于中国的工业布局实践,探索交通运输在工业布局和产销区划中的作用[15,16],确立了中国交通地理学服务于区域产业组织的发展导向。② 学科性质。该阶段相关研究重视从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出发,在地域综合系统中考察交通要素与其它自然—人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出鲜明的自然—人文—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性质以及突出的综合性研究特征。

2.4 体系形成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该阶段中国交通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主要包括:① 空间运输联系。围绕中国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增长、分布和交流规律,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空间运输联系理论[17,18,19,20]。② 港航地理。研究对象由单个港口扩展至区域性港口群体,分析港口发展的条件和港口群区划及其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机制等[21,22,23]。③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关注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结构演变中的作用,强调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兼具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24]。④ 区域发展热点问题,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归引致的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讨论[25,26]

在上述研究的推动下,一方面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运输联系以及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中国交通地理学开始形成系统的学科框架,包括交通网地理、客货流地理以及理论交通地理三大部分;另一方面,根据研究对象的类别,部门交通地理体系开始形成,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和沿海港口快速建设的背景下,港航地理成为中国交通地理较早得到关注的部门地理。

2.5 稳定发展阶段(2000年-)

21世纪以来,中国交通地理学的研究持续多元化,根据研究内容、交通方式和空间尺度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图2)。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Fig. 2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1)从研究内容来看,交通网地理主要关注交通网络演化的特征、模式和机理及其引致的空间效应,尤其是对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的影响等[10, 27];客货流地理主要关注客货流发生和组织的模式与机理,并基于客货流动考察空间交互网络的演化特征和机制[28,29,30];理论交通地理主要从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切入,关注区域交通优势的认知和评价、运输网络配置和交通发展区位测度等[2, 31-32]

(2)从交通方式来看,港航地理、公路地理、铁路地理和民航地理均取得较大进展。研究对象从交通设施网络拓展至运输服务网络和客货流网络,关注网络结构、功能体系、演化机理和空间效应等[33,34,35]。随着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加速,不同交通方式间的协同与竞争逐渐得到关注[36],促进不同的部门交通地理间形成交叉融合的趋势。

(3)从空间尺度来看,国家和区域尺度主要集中在部门和综合交通地理;城市交通地理研究重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出行活动和土地利用的交互作用关系开展[37,38,39],个体行为如购物、职住通勤、小汽车和公交出行等得到的关注不断增加,研究数据也从传统的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向公交刷卡、GPS轨迹等交通大数据转变[40,41,42];跨国尺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运网络和铁路网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和高铁快速建设的背景下,网络结构演化及其脆弱性、陆海运输均衡和东亚高铁建设的地理效应得到较多的关注[43,44,45]

3 学科发展动力与创新

在中国交通地理学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数据与方法创新、学科交叉需求和国际理论引介发挥了关键作用。围绕中国特殊的交通地理格局和现象,诞生了众多原创性研究成果,是学科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基础。

3.1 发展动力

3.1.1 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 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根植于实践,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尤其表现在服务于交通运输建设实践,从空间视角探索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互动的过程、机制和效应,为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交通基础。其中,1949年前主要表现为服务于战时行政和国防需求,代表性成果包括严德一[6]和徐近之[7]对西南国际交通线路和国防线路的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重点服务于支撑国民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的陆路交通线路建设,代表性成果包括吴传钧等[13]的铁路选线调查方法研究,耿大定等[14]的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等;1978-2000年,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适应,港航地理和区际联系成为研究重点,代表性成果包括陈航[22]、曹有挥[23]的港口体系研究,张文尝等[19,20]的空间运输联系研究等。21世纪以来,城市和区域的繁荣发展引致多样化交通需求,促进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不断多元化,进入稳定和深化发展阶段,重要的应用成果包括王姣娥等[46]提出的机场体系空间服务水平评价方法,支撑了《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2008)》的编制;金凤君等[32]提出的交通优势度模型,支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等。

3.1.2 数据与方法创新 交通地理学具有鲜明的数据和计量方法驱动学科发展的特征。一方面,交通建设往往涉及巨大的投入和多样化的产出效益,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惰性,一旦建成短期内很难进行扭转或调整,因此需要有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模拟预测辅助决策、过程控制以及追踪评估。另一方面,交通地理的核心研究对象交通设施网络和运输活动等具有典型的几何特征,可利用点、线、网进行抽象刻画,易于开展数学表达和建模;同时,交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演化往往伴随着大量可观测和搜集的数据,如交通时间和联系强度等,为计量分析提供了基础。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对适用的新数据和新方法十分敏感,持续促进学科发展由静态描述向动态过程分析,由定性向精准计量,由模拟向控制方向发展。

3.1.3 学科交叉需求 作为具有自然—人文—技术综合特征的应用学科,中国交通地理学强调将交通要素和与之相关的自然—人文要素在一定区域范畴内关联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以科学地认知城市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围绕交通要素形成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上述特征使其在发展中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科学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一是与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社会地理等人文—经济地理分支学科交叉,如高铁建设对旅游地理格局的影响[31]、交通联系视角下的城镇网络研究等[47];二是与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等交通运输分支学科交叉,如大数据视角下的城市交通流量模拟[48];三是与经济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交叉,如交通建设对经济增长和集聚的影响[49]、交通运输的环境影响评价等[50]

3.1.4 国际理论引介 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与国际理论的引介具有密切关系,并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① 与本土需求密切相关。在学科初创阶段,新中国发展借鉴苏联模式,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交通网络布局方法随之被引进以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形成一系列本土化的应用成果,包括公路自然区划、工业基地的交通运输布局等[13, 51],对学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后续相关理论的引介也均有其本土背景,如“流空间”理论的引介发生在中国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流动持续迅速、便捷,网络关系成为影响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要素的背景下。② 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过程,服务于本土理论创新,围绕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形成了系列理论成果,包括空间运输联系的基本规律[52]、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一般作用规律以及轴—辐空间系统组织与演化的科学机理等[53]

3.2 学科创新

3.2.1 空间运输联系的基本规律 运输联系是空间相互作用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交通建设和理解自然—人文系统的运行机制具有基础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文尝等[19,20]系统研究了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增长、分布和交流规律,深入揭示了以交通设施网络为载体的空间相互作用的组织和演化机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运输联系理论。进入21世纪后,随着能够用于刻画运输联系的数据不断涌现以及“流空间”理论和多样化网络分析方法的引介,空间运输联系研究在持续丰富的同时,基于运输联系网络透视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和组织机理成为研究热点[30, 35]

3.2.2 交通优势度及其评价方法 如何科学认知一个区域的交通环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程度和模式,是交通地理学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金凤君等[32]从综合“质”“量”“势”的角度界定了交通优势的概念,基于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建立了交通优势的基本表述结构,不仅解决了区域交通优势的认知问题,并且为深化中国区域发展要素和机理的认识提供了单要素的实证和理论支撑。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速交通的快速建设,区域交通优势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其所引致的其他自然—人文要素如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54],也逐渐得到关注。

3.2.3 空间级联系统的组织规律 随着中国综合交通建设的持续推进,交通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空间组织成为热点问题。金凤君[55]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费用—空间收敛”效应、“时间—空间收敛”效应、“成本收敛—流量扩张”效应和“匹配—空间协同”效应,提出空间级联系统的概念,从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互动的视角,建构了理解经济社会空间组织的基本框架,对交通及与之相关的要素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轴—辐网络是最常见的空间级联系统,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交通网络的空间组织中,包括航空网络、物流配送网络等;也是信息时代空间经济网络的典型组织模式,以及生产方式变革和空间组织模式革新的具体表现。

3.2.4 港口格局演化与空间组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交通地理学在港口格局演化与空间组织研究上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港口体系的结构、格局和演化规律,集装箱运输网络的优化配置,以及港口—城市、港口—腹地的相互作用关系3个方面。曹有挥等[56]指出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的内在动力是港口间的竞合机制,并归纳演绎了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低级均衡→非均衡相对集中→非均衡高度集中→高级均衡的一般演化模式;王成金[57]系统解析了秦汉以来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征,认为中国2000多年来港口格局演化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演变、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分离、国际贸易发展、近代西方势力的入侵和现代交通的发展等;韩增林等[58]从港口势能、港—腹引力、作用通道三个方面提出了海港空间效应的动力结构和形成要素,并建立测度模型,对理解港口—腹地地域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3.2.5 机场布局评价与民航网络结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民航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得到地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① 机场布局的效率评价与空间优化。王姣娥等[46]评价了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服务水平,发现不同机场的服务水平具有较大差异,但整体服务格局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基本协调。② 民航网络结构和航线配置研究。前者主要集中在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民航网络的拓扑特征[34];后者侧重于轴—辐组织模式下的航线网络优化研究[59]。未来,在机场体系不断完善和城市群地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预见民航资源整合与机场群建设等将成为研究热点。

3.2.6 高速交通建设的地理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航、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快速建设通过空间收敛效应、集聚和扩散效应、轴线强化效应和空间重构效应,成为塑造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关键因素。通过模拟解析高速交通建设对空间可达性、区域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联系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高速交通网络营造的空间优势是不均衡的,中心城市相对其他地区往往获益更多,强化了区域发展的核心—边缘结构和中国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60,61]。同时,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快速网络化,其所引致的国土碎化得到关注[27]。但如何在高速交通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这些潜在的地理效应,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难题。

3.2.7 不同交通方式的竞合关系 21世纪以来,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快,不同部门交通资源的综合协调成为热点问题,地理学重点关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空间服务范围优化与协同组织。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调查,2015年由公共汽车和小汽车转乘高铁的乘客占高铁乘客总数的约25%,由民航转乘高铁的乘客占比约为10%[62];王姣娥等[36]从空间服务市场的视角模拟了中国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认为高铁的服务市场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走廊,民航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优势。在城市交通层面,已有研究发现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是影响居民小汽车出行和城市汽车依赖度的主要因素之一[63,64],但如何从交通—城市协同发展的视角,统一不同交通方式的资源调配与城市功能组织,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2.8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驱动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剧烈变革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地理****关注的重点问题。① 围绕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已有研究发现城市交通是城市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反之,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反馈关系,二者的互动关系以经济社会活动为纽带[65,66]。② 在居民出行行为研究上,中国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受单位制度改革、土地市场化和住房政策等宏观制度性与结构性因素影响,相较于西方国家具有独特性。周素红等[67]发现广州市居民的日常活动存在阶层分化:低阶层居民的日常活动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和传统单位生活区周边,具有出行时间长、费用低、活动空间小的特征;高阶层居民的日常活动集中于城市新中心区及其周边,具有出行时间短、费用高、活动空间大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③ 基于居民出行活动解读城市职住空间结构和商业空间结构是研究热点。就前者而言,大城市中心区的就业吸引力仍较突出,向心流仍是主体通勤方向,但随着住宅和产业外迁,已经开始出现逆向通勤[68];就后者而言,部分大城市的商业发展逐渐表现出离心化和多中心化的发展趋势[69]。上述变化均内嵌于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受宏观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4 学科发展趋势

科学认知中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促进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增强学科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完善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4.1 宏观背景

4.1.1 开放与流动驱动人文经济变革 信息化时代,“流空间”及其所反映的网络关系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与“地方空间”融合的过程中不断驱动人文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促进产业组织新模式和新产业空间不断涌现,改变了各类经济发展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时空配置关系。同时,开放和流动也促进了异质性、多元化社会群体和文化间的碰撞、分化和趋同,导致社会治理日益复杂,城市和区域发展对公平和秩序的诉求日益强烈。

4.1.2 生态文明持续聚焦 随着21世纪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日益严峻,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得到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从地理学视角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不单是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效益,更重要的是人文经济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间关系的再调整。基于二者之间的制衡逻辑,寻求促进人—地关系绿色、协调发展的高效调控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4.1.3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 技术进步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因素、新模式和新业态,促进人类活动理念和模式持续变革,人文和经济地理发展不断呈现新格局和新趋势。同时,IT技术、尤其是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传统基于空间要素的分析和评价范式,并且有利于促进基于个体行为特征的分析和评价范式的发展,推动地理学研究的精细化和多元化发展。

4.2 发展转向

4.2.1 人文转向 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空间组织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涌现,促进交通地理学持续关注交通要素与人文经济环境的互动过程和机制。

(1)“流空间”和“地点空间”融合背景下的交通区位测度和要素配置模式。一是交通技术进步和运输组织模式、业态革新驱动下的交通区位测度理论和方法体系创新,并基于此理解地方区位的重构[2];二是产业组织新模式和新产业空间驱动下的交通资源配置理论创新,科学认知产业组织、地域分工和要素分配的关系,以集约、高效、绿色为目标整合、配置各类交通资源,有效满足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和新产业空间组织的交通需求。

(2)交通发展与社会治理。一方面,交通运输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其资源配置与服务组织本身即涉及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权衡;另一方面,交通资源配置影响社会群体的空间状态和活动特征,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配置往往以交通网络所营造的空间可达性格局和个体出行模式为依据,失业、贫困、犯罪和阶级分化等社会问题也与出行环境和条件密切相关。同时,随着近年来交通数据粒度的不断细化,基于个体出行行为考察社会群体的空间状态和活动特征成为热点研究领域[41,42],对实现“自下而上”的交通规划和发展,促进交通地理学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深入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2.2 生态转向 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严峻、人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探索交通运输的环境影响,寻求交通—城市、交通—区域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交通地理学面临的重要议题。其中涉及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交通要素与生态要素互动的视角,解析交通运输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二是从交通运输与自然—人文环境互动的综合视角,探索交通支撑和引导下的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人文经济空间结构。从前者来看,交通运输占社会总能耗的约10%~20%,尾气、噪声污染和交通碳排放等问题已逐渐得到地理****关注[50, 70];从后者来看,交通地理学的生态转向与人文转向密不可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资源环境平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适应的必然结果,要求交通发展既强调人文经济效应,也要兼顾自然生态效应。同时,交通技术进步,包括清洁航空燃油和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及其设施布局等,对人文经济空间结构和功能组织产生了新的要求和动力,深刻影响着交通地理学的生态转向。

4.2.3 技术转向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深入应用的背景下,交通地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领域的融合不断加速,开始进入多技术综合和多源数据融合阶段。通过高效分析海量数据,挖掘个体交通行为的时空规律成为前沿领域,改善了以往研究由于数据获取困难而主要集中于群体层面的情况,有利于促进个体至群体分析范式的重构和个体行为理论的创新。同时,上述转向在拓展交通地理学研究领域、促进学科精细化发展的同时,也将提高其数学和技术门槛,并可能导致学科体系的重构。因此有必要长期追踪研究,适时地调整学科体系和发展方向,以保持学科优势和竞争力。

4.3 学科增长点

4.3.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之间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以及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形成的关系。未来在延续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应重点强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研究,厘清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时间—空间逻辑关系与制衡机制。在此基础上,强化预测模型与模拟技术的设计和研发,为国家交通建设与国土开发提供科学支撑。

4.3.2 差异化自然—人文环境下的交通发展机制 交通发展与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拥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各类地形地貌,不同地区间由于经济、文化、资源、生态等诸多要素的差别,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交通发展的模式和机制不能一概而论。强化不同类型区域的针对性研究和政策设计,尤其是不同类型的大都市区和贫困地区,在国家层面分别关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效率和公平,对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4.3.3 新因素影响下的交通地理格局演化规律 科学认知中国交通地理总图是建国后几代地理****的核心任务和重要贡献。近年来,高速交通的网络化、共享交通理念、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以及新产业空间的形成和演化等一系列新因素的涌现,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活动组织的结构形态和时空逻辑以及未来的交通发展模式。探索上述新因素影响下中国交通地理格局的演化趋势和规律,提出针对性的扬长避短策略,仍将是当代和未来交通地理****的核心任务。

4.3.4 交通建设与体制改革的自然—人文效应评估 交通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一直是中国交通地理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未来在延续该传统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交通建设的自然环境效应评估;二是重视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对交通资源整合、配置和服务组织的影响及其潜在的自然—人文效应。尤其是后者,在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对中国交通地理格局的演化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4.3.5 大数据支撑下的个体行为理论创新 人类交通行为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具有密切关系。随着交通建设和组织日益追求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对差异化个体的关注将被持续强化。海量交通数据的涌现为探索人类交通行为的时空组织模式和规律提供了良好资源,也为从个体至群体分析思路和范式的重构提供了可能,对从交通视角认知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和效率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未来交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Chen Hang, Zhang Wenchang, Jin Fengjun , et al.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0.
[本文引用: 1]

[ 陈航, 张文尝, 金凤君 , .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本文引用: 1]

Wang Jiao'e, Jiao Jingjuan, Huang Jie , et 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location measur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73(4):666-676.

[本文引用: 3]

[ 王姣娥, 焦敬娟, 黄洁 , . 交通发展区位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地理学报, 2018,73(4):666-676.]

[本文引用: 3]

Bai Shouyi. Transportation History in China. Beijing: Tuanjie Press, 2009.
[本文引用: 1]

[ 白寿彝 . 中国交通史.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09.]
[本文引用: 1]

Sheng Xugong .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31.
[本文引用: 1]

[ 盛叙功 . 交通地理.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1.]
[本文引用: 1]

Jin Fengjun, Wang Chengjin, Wang Jiao'e , et al.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since 1949
Economic Geography, 2009,29(10):1588-1593.

[本文引用: 1]

[ 金凤君, 王成金, 王姣娥 , . 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
经济地理, 2009,29(10):1588-1593.]

[本文引用: 1]

Xu Jinzhi . Importance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routes in Xikang and Tibet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36,3(4):713-726.

[本文引用: 2]

[ 徐近之 . 西藏西康国防线上之通路及其重要
地理学报, 1936,3(4):713-726.]

[本文引用: 2]

Yan Deyi . Discu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routes in Southwest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37,4(5):1-16.

[本文引用: 2]

[ 严德一 . 论西南国际交通路线
地理学报, 1938,4(5):1-16.]

[本文引用: 2]

Lin Chao . The impact of Qinling Mountains and Daba Mountains on the transportation between Sichuan and Northwest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47,15(1):11-13.

[本文引用: 1]

[ 林超 . 秦岭与大巴山对于四川与西北交通之影响
地理学报, 1947,15(1):11-13.]

[本文引用: 1]

Hu Huanyong . Domestic transportation and the isochron map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36,3(4):761-774.

[本文引用: 1]

[ 胡焕庸 . 国内交通与等时线图
地理学报, 1936,3(4):761-774.]

[本文引用: 1]

Jin Fengjun , Wang Jiao'e. Railway network expansion and spatial accessibility analysis in China: 1906-2000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59(2):293-302.

[本文引用: 2]

[ 金凤君, 王姣娥 .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地理学报, 2004,59(2):293-302.]

[本文引用: 2]

Zhang Li, Lu Yuqi . Assessment on regional accessibility based on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 case stud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61(12):1235-1246.

[本文引用: 1]

[ 张莉, 陆玉麒 .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地理学报, 2006,61(12):1235-1246.]

[本文引用: 1]

Shen Yuchang . Topography and railway construction between Sichuan and Guizhou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51,17(1/2):136-147.

[本文引用: 1]

[ 沈玉昌 . 川黔之间的地形与铁路建设
地理学报, 1951,17(1/2):136-147.]

[本文引用: 1]

Geng Dading, Chen Chuankang, Yang Wuyang , et al. On the highway natural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78,33(1):49-61.

[本文引用: 3]

[ 耿大定, 陈传康, 杨吾扬 , . 论中国公路自然区划
地理学报, 1978,33(1):49-61.]

[本文引用: 3]

Wu Chuanjun, Sun Chenglie, Deng Jingzhong . 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railway route selection investigation method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55,21(2):155-164.

[本文引用: 2]

[ 吴传钧, 孙承烈, 邓静中 . 铁路选线调查方法的初步经验
地理学报, 1955,21(2):155-164.]

[本文引用: 2]

Yang Wuyang . Introduction and experience on som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zon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3,29(1):63-77.

[本文引用: 1]

[ 杨吾扬 . 关于产销区划的一些原理、方法的介绍和体会
地理学报, 1963,29(1):63-77.]

[本文引用: 1]

Hu Xuwei, Hu Tingzhu .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emonstration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5,31(3):179-193.

[本文引用: 1]

[ 胡序威, 胡听主 . 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
地理学报, 1965,31(3):179-193.]

[本文引用: 1]

Yang Qi . A model for interregional trip distribu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0,45(3):264-274.

[本文引用: 1]

[ 杨齐 . 区域客流分布模型的研究
地理学报, 1990,45(3):264-274.]

[本文引用: 1]

Jin Fengjun .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patial transportation linkage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1,46(1):16-25.

[本文引用: 1]

[ 金凤君 . 我国空间运输联系的实验研究: 以货流为例
地理学报, 1991,46(1):16-25.]

[本文引用: 1]

Zhang Wenchang, Jin Fengjun, Tang Xiufang .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regularities of spatial transport linkag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4,49(5):440-448.

[本文引用: 3]

[ 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 . 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与增长规律研究
地理学报, 1994,49(5):440-448.]

[本文引用: 3]

Zhang Wenchang, Jin Fengjun, Tang Xiufang . 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 regularities of spatial transport linkag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4,49(6):490-499.

[本文引用: 3]

[ 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 . 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
地理学报, 1994,49(6):490-499.]

[本文引用: 3]

Ren Mei'e, Yang Baoguo . Factors affecting 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8,53(3):3-11.

[本文引用: 1]

[ 任美锷, 杨宝国 . 当前我国港口发展条件分析: 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地理学报, 1998,53(3):3-11.]

[本文引用: 1]

Chen Hang .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ea-port regional complex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6,51(6):501-507.

[本文引用: 2]

[ 陈航 . 论海港地域组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
地理学报, 1996,51(6):501-507.]

[本文引用: 2]

Cao Youhui .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s of Changjiang River port system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9,54(3):43-50.

[本文引用: 2]

[ 曹有挥 . 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地理学报, 1999,54(3):43-50.]

[本文引用: 2]

Rong Chaohe . A macro effect of transport in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5,50(5):394-401.

[本文引用: 1]

[ 荣朝和 . 论交通运输在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的宏观作用
地理学报, 1995,50(5):394-401.]

[本文引用: 1]

Lu Peiying, Liang Zhiqiang . Transport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Zhujiang Delta under the open polic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7,52(Suppl.):28-38.

[本文引用: 1]

[ 卢佩莹, 梁志强 . 论改革开放政策与珠江三角洲交通发展的关系
地理学报, 1997,52(Suppl.):28-38.]

[本文引用: 1]

Zhu Jianru, Wang Jixian . World-city spatiality and th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in Hong Ko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7,52(Suppl.):62-70.

[本文引用: 1]

[ 朱剑如, 王缉宪 . 世界城市的空间性与香港的交通建设
地理学报, 1997,52(Suppl.):62-70.]

[本文引用: 1]

Wang Chengjin, Ding Jinxue, Yang Wei . Policy and spatial effect of expressway planning network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66(8):1076-1088.

[本文引用: 2]

[ 王成金, 丁金学, 杨威 . 中国高速公路规划网的空间效应与政策机制
地理学报, 2011,66(8):1076-1088.]

[本文引用: 2]

Li Guoqi, Jin Fengjun, Chen Yu , et al.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logistics industry based on points of interest: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6):1091-1103.

[本文引用: 1]

[ 李国旗, 金凤君, 陈娱 , . 基于POI的北京物流业区位特征与分异机制
地理学报, 2017,72(6):1091-1103.]

[本文引用: 1]

Wang Chengjin . Identification of inter-urban container transport hubs and thei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5(10):1275-1286.

[本文引用: 1]

[ 王成金 . 城际集装箱交流枢纽的识别及其物流特征: 以中国铁路运输为例
地理学报, 2010,65(10):1275-1286.]

[本文引用: 1]

Chen Wei, Liu Weidong, Ke Wenqian , et al. The spatial structures and organization patterns of China's city networks based on the highway passenger flow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2):224-241.

[本文引用: 2]

[ 陈伟, 刘卫东, 柯文前 , . 基于公路客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
地理学报, 2017,72(2):224-241.]

[本文引用: 2]

Xu Hua, Jin Fengjun, Wang Chengjin . Optimization of the locations of hub-ports in round-the-world container servi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63(6):593-602.

[本文引用: 2]

[ 徐骅, 金凤君, 王成金 . 集装箱环球航线的枢纽区位优化
地理学报, 2008,63(6):593-602.]

[本文引用: 2]

Jin Fengjun, Wang Chengjin, Li Xiuwei . Discrimin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regional transport superiorit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63(8):787-798.

[本文引用: 3]

[ 金凤君, 王成金, 李秀伟 .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地理学报, 2008,63(8):787-798.]

[本文引用: 3]

Wang Jiao'e, Jin Fengjun . Railway network organization and spatial service system optimization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60(3):371-380.

[本文引用: 1]

[ 王姣娥, 金凤君 . 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
地理学报, 2005,60(3):371-380.]

[本文引用: 1]

Wang Jiao'e, Mo Huihui, Jin Fengjun . Spat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viation network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64(8):899-910.

[本文引用: 2]

[ 王姣娥, 莫辉辉, 金凤君 . 中国航空网络空间结构的复杂性
地理学报, 2009,64(8):899-910.]

[本文引用: 2]

Wang Jiao'e, Jiao Jingjuan, Jin Fengjun . Spatial effects of high-speed rails on interurban economic linkages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69(12):1833-1846.

[本文引用: 2]

[ 王姣娥, 焦敬娟, 金凤君 .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
地理学报, 2014,69(12):1833-1846.]

[本文引用: 2]

Wang Jiao'e, Hu Hao .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high-speed rail and air transport in China: A perspective from spatial service market view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68(2):175-185.

[本文引用: 2]

[ 王姣娥, 胡浩 . 中国高铁与民航的空间服务市场竞合分析与模拟
地理学报, 2013,68(2):175-185.]

[本文引用: 2]

Gu Yizhen, Zheng Siqi . The impacts of rail transit on property values and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The case of No. 13 Line in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5(2):213-223.

[本文引用: 1]

[ 谷一桢, 郑思齐 . 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和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 以北京市13号线为例
地理学报, 2010,65(2):213-223.]

[本文引用: 1]

Dai Teqi, Jin Fengjun, Zhang Hua , et al. Urban equilibrium model with a b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5(10):1266-1274.

[本文引用: 1]

[ 戴特奇, 金凤君, 张华 , . 双交通模式的阿朗索模型对中国城市的模拟研究
地理学报, 2010,65(10):1266-1274.]

[本文引用: 1]

Cao Xiaoshu, Lin Qiang . A SEM-based study on urban community resident's travel behavior in Guangzhou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66(2):167-177.

[本文引用: 1]

[ 曹小曙, 林强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州城市社区居民出行行为
地理学报, 2011,66(2):167-177.]

[本文引用: 1]

Liu Zhilin, Wang Maojun . Job accessibility and its impacts on commuting time of urban residents in Beijing: From a spatial mismatch perspectiv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66(4):457-467.

[本文引用: 1]

[ 刘志林, 王茂军 . 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 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
地理学报, 2011,66(4):457-467.]

[本文引用: 1]

Long Ying, Zhang Yu, Cui Chengyin . Identifying commuting pattern of Beijing using bus smart card dat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67(10):1339-1352.

[本文引用: 2]

[ 龙瀛, 张宇, 崔承印 . 利用公交刷卡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出行
地理学报, 2012,67(10):1339-1352.]

[本文引用: 2]

Ji Yu, Gao Xiaolu . Study on urban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residents' travel behaviors in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70(12):2001-2010.

[本文引用: 2]

[ 季珏, 高晓路 . 基于行为视角的北京城市交通空间结构
地理学报, 2015,70(12):2001-2010.]

[本文引用: 2]

Jin Fengjun, Jiao Jingjuan, Qi Yuanjing . Evolution and geographic effects of high-speed rail in East Asi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71(4):576-590.

[本文引用: 1]

[ 金凤君, 焦敬娟, 齐元静 . 东亚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演化与地理效应评价
地理学报, 2016,71(4):576-590.]

[本文引用: 1]

Wang Liehui, Zhu Yan .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maritime network based on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12):2265-2280.

[本文引用: 1]

[ 王列辉, 朱艳 . 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国际航运网络演化
地理学报, 2017,72(12):2265-2280.]

[本文引用: 1]

Lu Mengqiu, Chen Yu, Lu Yuqi , et al. The spatial balance pattern between land and sea transport in Europe-Asia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73(8):1526-1539.

[本文引用: 1]

[ 陆梦秋, 陈娱, 陆玉麒 , . “一带一路”倡议下欧亚大陆陆海运输的空间均衡分析
地理学报, 2018,73(8):1526-1539.]

[本文引用: 1]

Wang Jiao'e, Jin Fengjun, Sun Wei , et al. Research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ervice level of Chinese airport system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61(8):829-838.

[本文引用: 2]

[ 王姣娥, 金凤君, 孙炜 , . 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服务水平
地理学报, 2006,61(8):829-838.]

[本文引用: 2]

Wang Degen, Qian Jia, Niu Yu . Evolution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field strength of cities under high speed rail network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71(10):1784-1800.

[本文引用: 1]

[ 汪德根, 钱佳, 牛玉 . 高铁网络化下中国城市旅游场强空间格局及演化
地理学报, 2016,71(10):1784-1800.]

[本文引用: 1]

Wu Jiansheng, Huang Li, Liu Yu , et al. Traffic flow simulation based on call detail record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67(12):1657-1665.

[本文引用: 1]

[ 吴健生, 黄力, 刘瑜 , . 基于手机基站数据的城市交通流量模拟
地理学报, 2012,67(12):1657-1665.]

[本文引用: 1]

Lin Xiongbin, Yang Jiawen, Tao Zhuolin , et al. Transport investment, economic spatial aggregation, and multiple paths: A joint estimation by spatial panel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73(10):1970-1984.

[本文引用: 1]

[ 林雄斌, 杨家文, 陶卓霖 , . 交通投资、经济空间集聚与多样化路径: 空间面板回归与结构方程模型视角
地理学报, 2018,73(10):1970-1984.]

[本文引用: 1]

Ma Jing, Chai Yanwei, Liu Zhilin . The mechanism of CO2 emissions from urban transport based on individuals' travel behavior in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66(8):1023-1032.

[本文引用: 2]

[ 马静, 柴彦威, 刘志林 . 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机理
地理学报, 2011,66(8):1023-1032.]

[本文引用: 2]

Zhang Wenchang . Some problems on the allocation of transport in industrial bas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1,36(2):157-170.

[本文引用: 1]

[ 张文尝 . 工业基地交通运输布局问题
地理学报, 1981,36(2):157-170.]

[本文引用: 1]

Zhang Wenchang, Jin Fengjun, Tang Xiufang , et al. Spatial Transport Linkage: Theory, Empirics and Forecasting. Beijing: China Railway Publishing House, 1992.
[本文引用: 1]

[ 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 , . 空间运输联系―理论研究·实证分析·预测方法.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2.]
[本文引用: 1]

Jin Fengjun. Infrastructure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2.
[本文引用: 1]

[ 金凤君 . 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本文引用: 1]

Cui Xuegang, Fang Chuanglin, Zhang Qiang .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speed transport superiority degree and land-use efficiency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73(6):1149-1161.

[本文引用: 1]

[ 崔学刚, 方创琳, 张蔷 .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速交通优势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系
地理学报, 2018,73(6):1149-1161.]

[本文引用: 1]

Jin Fengjun. Organization Mechanism of Efficacy Space and Spatial Welfar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Efficienc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 金凤君 . 功效空间组织机理与空间福利研究: 经济社会空间组织与效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本文引用: 1]

Cao Youhui, Cao Weidong, Jin Shisheng , et al.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of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58(3):424-432.

[本文引用: 1]

[ 曹有挥, 曹卫东, 金世胜 , . 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
地理学报, 2003,58(3):424-432.]

[本文引用: 1]

Wang Chengjin . Evolution and developing mechanism of port distribution system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62(8):809-820.

[本文引用: 1]

[ 王成金 .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
地理学报, 2007,62(8):809-820.]

[本文引用: 1]

Han Zenglin, Guo Jianke .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eaport spatial effect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69(2):243-254.

[本文引用: 1]

[ 韩增林, 郭建科 . 中国海港空间效应的识别与测度
地理学报, 2014,69(2):243-254.]

[本文引用: 1]

Xu Minzheng, Xu Jun, Chen Yu .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viation hub-spoke structure based on maximum leaf spanning tre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69(12):1847-1857.

[本文引用: 1]

[ 徐敏政, 许珺, 陈娱 . 基于最多叶子生成树的中国航空网络轴辐结构构建
地理学报, 2014,69(12):1847-1857.]

[本文引用: 1]

Jiang Haibing, Xu Jiangang, Qi Yi . The influence of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s on land accessibility of regional center citi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5(10):1287-1298.

[本文引用: 1]

[ 蒋海兵, 徐建刚, 祁毅 . 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
地理学报, 2010,65(10):1287-1298.]

[本文引用: 1]

Jiao Jingjuan, Wang Jiao'e, Jin Fengjun , et al.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 on inter-city network based on the passenger train network in China, 2003-2013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71(2):265-280.

[本文引用: 1]

[ 焦敬娟, 王姣娥, 金凤君 , . 高速铁路对城市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 基于铁路客运班列分析
地理学报, 2016,71(2):265-280.]

[本文引用: 1]

Lawrence M, Bullock R, Liu Z . China's High-speed Rail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Group, 2019.

[本文引用: 1]

Tana, Chai Yanwei , Kwan M 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car travel distance on weekdays in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70(10):1675-1685.

[本文引用: 1]

[ 塔娜, 柴彦威, 关美宝 . 建成环境对北京市郊区居民工作日汽车出行的影响
地理学报, 2015,70(10):1675-1685.]

[本文引用: 1]

Zhou Suhong, Song Jiangyu, Song Guangyi . Examining the dual-levels impact of neighbourhood and individual variables on car use on weekdays in Guangzhou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8):1444-1457.

[本文引用: 1]

[ 周素红, 宋江宇, 宋广文 . 广州市居民工作日小汽车出行个体与社区双层影响机制
地理学报, 2017,72(8):1444-1457.]

[本文引用: 1]

Yan Xiaopei, Mao Jiangxing .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ransport system and land use in highly-densely developed cities: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59(5):643-652.

[本文引用: 1]

[ 闫小培, 毛蒋兴 . 高密度开发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 以广州为例
地理学报, 2004,59(5):643-652.]

[本文引用: 1]

Zhou Suhong, Yan Xiaopei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tructure and traffic demand in Guangzhou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60(1):131-142.

[本文引用: 1]

[ 周素红, 闫小培 .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
地理学报, 2005,60(1):131-142.]

[本文引用: 1]

Zhou Suhong, Deng Lifang .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residents' daily activities based on T-GIS: A case study in Guangzhou,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5(12):1454-1463.

[本文引用: 1]

[ 周素红, 邓丽芳 . 基于T-GIS的广州市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
地理学报, 2010,65(12):1454-1463.]

[本文引用: 1]

Meng Bin .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jobs and residential locations in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64(12):1457-1466.

[本文引用: 1]

[ 孟斌 .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地理学报, 2009,64(12):1457-1466.]

[本文引用: 1]

Feng Jian, Chen Xiuxin, Lan Zongmin .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shopping behaviors of Beijing' s resident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62(10):1083-1096.

[本文引用: 1]

[ 冯健, 陈秀欣, 兰宗敏 . 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
地理学报, 2007,62(10):1083-1096.]

[本文引用: 1]

Long Ying, Mao Qizhi, Yang Dongfeng , et al. A multi-agent model for urban form,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ntegrated simula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66(8):1033-1044.

[本文引用: 1]

[ 龙瀛, 毛其智, 杨东峰 , . 城市形态、交通能耗和环境影响集成的多智能体模型
地理学报, 2011,66(8):1033-1044.]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交通 地理 空间 学科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