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valuation plan of Beautiful China construction
FANGChuanglin收稿日期:2019-03-11
修回日期:2019-04-8
网络出版日期:2019-04-25
版权声明:2019《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5913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美丽中国建设(Beautiful China Construction, BCC)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既是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路径,也是稳固大国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1]。美丽中国概念的总结与提出过程,既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建设过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过程。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思想,再到党的“十六大”报告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最后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五位一体”理论基础基本形成,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低效到绿色集约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将美丽中国建设推向加快实施阶段。美丽中国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六个核心目标之一,也是落实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目标。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其综合性、地域性和系统性学科特质,更是把中国人地关系研究推向更高发展水平和更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
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思想提出6年多来,党和国家针对“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美丽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国内****也从不同学科视角就美丽中国开展了少许的探索性研究工作,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与归纳总结为主,研究内容涉及美丽中国的理论内涵[2,3,4]、行动意义[5]、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管制[6]、美丽中国与旅游产业发展[7,8]、美丽中国与乡村振兴[9]、美丽中国与学科建设[10,11]、美丽中国与城市规划[12,13]等。也有少量文献探讨了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四川大学美丽中国评价课题组和谢炳庚等从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5个方面初步构建了省级尺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4,15],胡宗义等从美丽经济、美丽社会、美丽环境、美丽文化、美丽制度和美丽教育等6个方面构建了湖南省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16]、邓伟等[17]、黄磊等[18]、王晓广[19]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的美丽中国指标体系和美丽乡村指标体系。以上研究均为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现实中,各地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到哪一阶段、如何评估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等问题并不清晰,亟需总结美丽中国的理论内涵,建立一套科学权威的评估体系,制定可操作的评估技术标准,及时实施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评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美丽中国科学稳步建设。
2 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内涵:广义与狭义之论
美丽中国建设是落实中国生态文明长效目标、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提升可持发展能力和质量的阶段性战略部署,也是推动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其基本内涵包括广义(大美丽中国)和狭义(小美丽中国)两个方面。从广义内涵分析,美丽中国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遵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律,将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落实到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上,形成山清水秀、强大富裕、人地和谐、文化传承、政体稳定的建设新格局,成为到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青山绿水但落后贫穷不是美丽中国,繁荣昌盛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从狭义内涵分析,美丽中国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遵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律,将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落实到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上,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形成天蓝地绿、山清水秀、强大富裕、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要生产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从城乡融合发展角度分析,美丽中国包括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两类完全不同基质的类型,需要制定针对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完全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技术标准,需要分别评估美丽城乡的建设进程与美丽度。
2.2 理论基础:人地和谐共生论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商业文明三大阶段,目前正在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不仅要求人类通过生产活动获取生活资料,还要保证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行为,不能因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导致威胁人类自身的可持续生存,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协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巨系统[20]。人在这个复杂巨系统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人与地关系矛盾的协调过程自古到今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古老而永恒的主题[21],从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再升华到生态文明理论,其思维主线始终围绕人地和谐共生这一核心伸展。早在1979年吴传钧院士在中国地理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学术报告中就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协调人地关系是其中心目标[22,23]。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亦经历了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天命论、天人合一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定胜天论、人地和谐共生论等不同人地观的演替,从马克思的“合理调节”思想,到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合谐的整体”的思想,演进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都是人类认识人地关系的不断升华。国内外历史的教训让我们铭记:人类不能把自然当作奴隶,也不能作自然的奴隶;人与自然之间需要的是和谐,应该是“和睦相处”“相得益彰”,美丽中国建设正是寻求人类与环境和睦共处的最佳手段[24]。
人地和谐共生论的基本观点是,人地关系是一种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本源关系、相互共生关系和互为报应关系,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时,要保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共生。具体包括3种和谐共生关系:① 地与地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界时要保持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与协调共生,不可以牺牲这一地区生态环境为代价,达到优化另一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② 地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不能超过自然界本身的承载能力和阈值,要保持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协调共生;③ 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保持和睦、妥协与协调,不可把自然界作为人与人之间获取利益的主要载体[25]。地与地、地与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3种和谐共生关系正是美丽中国建设中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点协调的3种关系,因而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理论基础。
人地和谐共生关系是新时代的人地关系,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宗旨。以人为本是人地系统优化调控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切入点,人的意识建设是人地系统优化调控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谐共生是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目标点,也是美丽中国建设调控的目标点[26];从人地对立冲突格局转变为人地耦合共生格局,是美丽中国建设中模拟人地“最佳距离”、优化调控人地系统的动态机理,也是美丽中国建设寻求人地最佳距离奋斗的目标(图1)。正如英国****R.J.Benett和R.J.Chorley在合著的《环境系统》著作中所言,调节和共生是人地系统的两大关系。调节是在小范围内对小规模的能流和物流进行的短时间人为控制,而人类对大范围、大规模的能流和物流确无法进行长时间调节,只有通过协调共生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平共处[27]。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美丽中国建设的人地协同共生理论基础示意图
-->Fig. 1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man-earth harmony theory of BCC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立论之基。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其内涵体现在人与自然新和谐、绿色文明新境界和人类社会新形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础建设美丽中国,既要求建设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又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是对现有中华传统文明的整合与重塑。
2.3 理论框架:五维一体美丽论
根据美丽中国建设的广义内涵和“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可以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五位一体”的核心要素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框架,形成由生态环境之美、绿色发展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文化传承之美和体制完善之美构成的“五维一体”美丽中国建设理论框架(图2)。同时面向不同类型区域人地和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和新需求,综合考虑现状的自然地理区划、人文地理区划、主体功能区划和新型城镇化区划等[28],制定承载与融合地域发展全要素的“美丽中国综合区划”,融合全国不同区域的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评估方案,选取适用的评估方法,科学构建美丽中国建设的评估框架,确定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区域,发现重点问题,因地制宜地总结出重点区域美丽中国建设的模式、格局、路径与阶段性路线图。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美丽中国建设的五维一体理论框架图
-->Fig. 2Fiv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theory framework of BCC
-->
3 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
3.1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基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框架,参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构建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社会和谐、体制完善、文化传承等5个目标、31个具体指标构成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图3)。图3内环中正负号代表指标方向,环外的数值代表指标权重。本文使用的数据均统一到2016年。其中,国家各类生态功能区选取了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用地面积比例是指市域范围森林、草地、水域面积占比,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PM2.5年平均浓度根据国控站点实测数据计算;腐败发生频次、恶性事件频次、灾害事件频次均通过百度指数大数据平台对2011-2016年事件进行统计;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来自人民日报社调研数据库;政府信用状况来自发改委城市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库;世界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其他指标数据来自2017《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各省统计年鉴、2016年各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美丽中国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图
-->Fig. 3Evaluation index system diagram for BCC
-->
3.2 评估方法
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方法主要采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测评法(蔡尚伟, 程励, 等. 《“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2016)研究报告》(简本). 成都: 四川大学, 2017.)。主要依据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社会和谐、体制完善、文化传承等5个维度构成的综合美丽指数反映美丽中国建设水平。根据每个评估指标的上、下限阈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再根据指标权重求和,衡量出城市、省(直辖市)和全国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29]。(1)确定美丽中国评估指标上、下限阈值,并对指标做无量纲的标准化处理。
设第i个评估指标的实际值为Xi,权系数为Wi,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分别确定为
对于正向指标,标准化计算公式:
对于逆向指标,标准化计算公式:
(2)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为体现“五位一体”的均衡发展格局,本文采取等权重方法将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社会和谐、体制完善、文化传承等5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确定为20%,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模型,将每个一级指标的权系数逐层分解至二级指标,得到31个二级指标权重Wi(图3)。
(3)计算各维度美丽指数和综合美丽指数。
将各维度的具体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处理结果值与权重按公式(3)计算,得到该维度的专项美丽指数值Ik,其中k为一级指标序数。
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的31个指标标准化处理结果值与其权重按公式(4)计算,就得到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综合指数,本文命名为中科美丽指数。
4 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结果分析
以全国地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单元,构建集成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政策体制、文化传承等数据的综合数据库。基于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每个评估指标的上、下限阈计算单个指标指数,根据指标权重求和,分别得出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社会和谐、体制完善、文化传承等5个维度的专项美丽指数。以此为基础,基于HDI方法得到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综合指数,即中科美丽指数。4.1 美丽中国建设分维度评估结果分析
(1)全国生态环境美丽程度较高,空间分异显著。采用生态环境美丽指数评价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环境美丽程度。生态环境之美评估结果反映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体现在国家各类生态功能区数量、生态用地面积比例、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率等方面。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生态环境美丽指数为0.6,总体较好。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华南地区是生态环境美丽优势区,华北平原地区是生态环境美丽指数低值区。按省域分析,青海、福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河北、山西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图4)。按地级行政单元分析,儋州市、新余市、通辽市、厦门市、海北州、泉州市的生态环境美丽指数较高,而衡水市、德州市、濮阳市、石家庄市和乐山市的生态环境美丽指数较低。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2016年中国生态环境美丽指数评估结果空间分异
-->Fig. 4The beauty index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n 2016
-->
(2)全国绿色发展美丽程度较低,且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采用绿色发展美丽指数评价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发展程度。绿色发展之美反映地区的经济绿色发展程度,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占比、公共财政能力以及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等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绿色发展美丽指数为0.22,整体水平偏低。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地区是绿色发展美丽优势区,西北边境地区是绿色发展美丽指数低值区。按省域分析,广东、浙江、江苏的绿色发展状况较好,新疆、四川、广西绿色发展状况较差(图5)。按地级市分析,约51%的地级市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昌都市、三沙市、山南市、林芝市、儋州市绿色发展美丽指数排在前几位,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黑河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老少边穷地区绿色发展美丽指数较低。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美丽指数评估结果空间分异
-->Fig. 5The beauty indexes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2016
-->
(3)社会和谐美丽程度偏低,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和谐美丽程度相对较高。采用社会和谐美丽指数评价美丽中国建设的社会和谐美丽程度。社会和谐之美反映地区城镇化水平、教育、卫生、科技、交通、信息化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收入状况等方面。计算表明,全国平均社会和谐美丽指数为0.29,整体水平较低。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地区是社会和谐美丽优势区,西南地区是社会和谐美丽指数低值区。从省域分异来看,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社会和谐水平较高地区,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区社会和谐水平较低(图6)。从地级市分析,约42%的地级市社会和谐美丽程度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深圳市、东莞市、舟山市、杭州市、广州市是社会和谐美丽指数前五名的城市,其中深圳市社会和谐美丽指数最高,为0.80;阿克苏地区、林芝市、山南市、昌都市等城市社会和谐美丽指数较低。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2016年中国社会和谐美丽指数评估结果空间分异
-->Fig. 6The beauty indexes of social harmony in China in 2016
-->
(4)体制完善美丽程度较低,空间分异不显著。体制完善之美评估结果反映地区体制完善程度,主要体现在信用制度和基础建设、近5年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次数、近5年重大腐败案件发生频次、近5年恶性事件发生次数、近5年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等方面。评估结果表明,全国平均体制完善美丽指数为0.22,总体偏低。东北地区、藏南地区、长三角地区、华中地区是体制完善美丽优势区。按省域分析,黑龙江、浙江、吉林、江苏体制建设较完善,贵州、河北体制完善程度较低(图7)。按地级市分析,北京市、邯郸市、杭州市、枣庄市、衢州市是体制完善美丽指数前5名的城市,西部和边境地区城市体制完善指数偏低。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2016年中国体制完善美丽指数评估结果空间分异
-->Fig. 7The beauty indexes of institutional perfection in China in 2016
-->
(5)文化传承美丽指数最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最短板。文化传承之美评估结果反映地区传统文化传承状况,主要体现在地区教育发展、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全国平均文化传承美丽指数仅为0.07,处于最低水平。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是文化传承相对美丽优势区。按省域分析,新疆、山西等地文化传承较好,贵州、广西文化传承较差(图8)。按地级市分析,北京市、西安市、南京市、乌鲁木齐市、苏州市是文化传承美丽指数前5位的城市,其中北京市文化传承美丽指数最高,为0.63;三沙市、贵港市、昭通市、绥化市、黄南藏族自治州是文化传承美丽指数较低。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82016年中国文化传承美丽指数评估结果空间分异
-->Fig. 8The beauty indexes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in 2016
-->
4.2 美丽中国建设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美丽中国的综合美丽指数(中科美丽指数)评估结果反映地区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社会和谐、体制完善以及文化传承的综合发展水平,代表着各区域美丽中国建设的完善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综合美丽指数为0.28。将不同维度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结果运用雷达图进行表示,结果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在5个维度中,生态环境美丽指数最高,其他4个维度的美丽指数得分均较低,绿色发展美丽指数和社会和谐美丽指数较为分散,说明不同城市间的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文化传承美丽指数最低,是最需要提升的短板。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92016年美丽中国建设的美丽指数五维雷达图
-->Fig. 9Radar map of the Beautiful China index in 2016
-->
从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地区分异状况分析,东部沿海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较快,中部地区、西南地区、新疆等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较慢,水平较低。按省域分析,浙江、福建、青海等地美丽综合指数较好,而贵州、广西、河北综合美丽指数较低,如图10所示。按地级市分析,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是综合美丽指数位居前5位;黔南、黔西、定西、临夏、昌吉等地区综合美丽指数较低。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02016年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美丽指数(中科美丽指数)评估结果空间分异
-->Fig. 10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results of Beautiful China construction in 2016
-->
选取中国直辖市、省会及副省级城市等36个重点城市,分别做出5个发展维度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美丽指数的柱状图(图11)。可看出北京、深圳、广州、厦门、南京、杭州等城市的综合美丽指数较高,南宁、石家庄、西宁等城市的综合美丽指数较低,但不同维度的结果有所不同。生态环境美丽指数显示深圳、厦门、福州、广州等城市较高,而济南、郑州、石家庄等城市的生态环境美丽指数较低;绿色发展美丽指数显示北京、深圳、广州、杭州较高,拉萨、西宁、合肥等城市建设进程较慢;社会和谐美丽指数显示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社会建设较好,而拉萨、西宁、南宁等城市的社会建设较滞后;体制完善美丽指数显示大部分城市水平相近,只有南宁、南京、郑州等略低;文化传承美丽指数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城市均处于较低水平。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2016年重点城市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美丽指数评估结果
-->Fig. 11The key cities evaluation result of Beautiful China construction in 2016
-->
5 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的对策建议
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共同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社会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需要立足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动态评估结果,采取如下对策。5.1 构建并发布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动态评估
美丽中国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各省、市(区)人民政府和部分研究机构相继建立了美丽中国评估指标体系,但这些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着区域同质化、指标多样化、权重多元化、学科领域差异化等问题,指标体系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持,指标体系设置与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和实质难以对接[30],美丽中国评估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急需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和省市的自然条件、主体功能、地域文化、发展基础和地方政策的异质性,因地制宜地构建包括生态环境之美、绿色发展之美、社会和谐之美、体制完善之美和文化传承之美等多维度、多层次、多目标、多标准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体系。建议在全国各省市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为保障美丽中国的建设方向,提升建设效率与建设质量,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美丽走偏、美丽不足和美丽不持久等问题,构建并发布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既要充分体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环境之美、绿色发展之美、社会和谐之美、体制完善之美和文化传承之美,又要充分考虑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地域文化及美丽差异。依据评估标体系,选取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国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开展动态监测与综合评估,深入了解各地区美丽中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就,取长补短,为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中国保驾护航。5.2 编制并发布美丽中国建设的技术评估标准
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是实现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和履行建设美丽中国“时间表”和“路线图”的首要环节,不可取代[31]。目前,全国各省市并没有形成通用的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和程度评估机制。在已有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实践和研究中,因缺乏统一的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技术规范与标准,普遍存在着评估理论不科学、评估依据不充分、评估要素不具体、评估技术不先进以及“美丽”程度评估不明确等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需要对各省市“美丽”建设情况进行多维度、多尺度、多层次分析,评估面广、要求多、难度大,亟需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适用面广的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技术标准。建议国家主管部门编制并发布美丽中国建设的技术评估标准,出台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指南和评估办法,以此标准为指引,开展全国及各省区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估,通过评估,发现短板,找出差距,进而提出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质量的对策措施。5.3 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综合区划,分区因地制宜地开展美丽中国样板区建设试点
根据美丽中国建设与经济发展格局、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的一致性,地域空间分布的连续性以及各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等原则,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由美丽轴—美丽区—美丽群构成的“以轴串区,以区托群”的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区划格局。其中:美丽轴由东部沿海美丽轴线、中部沿长江通道美丽轴线、西部沿丝路美丽轴线构成“H”型美丽轴;由东北美丽大区、华北美丽大区、华东美丽大区、华中美丽大区、华南美丽大区、西北美丽大区、西南美丽大区和西藏美丽大区构成8大美丽大区。美丽群由19个城市群组成。综合考虑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人文地理区划、生态区划、气候区划、经济区划、主体功能区划和新型城镇化区划等区划,建议制定承载与融合地域发展全要素的美丽中国综合区划,分区进行美丽中国样板区建设试点,因地制宜地建立若干个公认的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和示范区,进一步总结归纳“美丽”模式与“美丽”路径,为全国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2015年杭州成为全国首个省部共建的美丽中国建设试点城市,取得了阶段性试点成效。建议全国层面以杭州为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区,东北地区以大连为样板区,华北以北京为样板区,华东以杭州为样板区,华中以武汉为样板区,华南以深圳为样板区,西南以昆明为样板区,西北以西安为样板区,青藏以西宁为样板区,全面推开各省市的美丽中国建设试点工作。
5.4 把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稳固大国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但美丽中国建设进程总体缓慢,建设水平总体偏低。建议把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层层签订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责任书,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部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考核体系。依托美丽中国建设评估体系,建立政府考核为主、兼顾第三方评估考核体系,对各省市美丽中国建设情况进行层层考核,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布,不达标者严格问责。真正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 , |
[2] | . , . , |
[3] | . , 正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五大战略方向,这种发展谋划在一百多年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尚属首次,意义非同小可。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用以刻画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语词:"美丽中国"。只要我们深入解读报告文本的时代语境,就不难读出其中所蕴涵的当代哲学智慧与指向未来的政治行动意义。 . , 正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五大战略方向,这种发展谋划在一百多年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尚属首次,意义非同小可。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用以刻画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语词:"美丽中国"。只要我们深入解读报告文本的时代语境,就不难读出其中所蕴涵的当代哲学智慧与指向未来的政治行动意义。 |
[4] | . ,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其置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之中。党的十八大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美丽中国建设的任务和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举措,既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也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既顺应了人 . ,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其置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之中。党的十八大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美丽中国建设的任务和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举措,既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也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既顺应了人 |
[5] | ., . , |
[6] | . , . , |
[7] |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已成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当前,综合判断,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步入中后期阶段。自从清朝洋务运动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工业化建设,发展了一大批近现代工矿业城市,然而随着资源的枯竭,英雄迟暮,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衰退区或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外称为“锈蚀地带”),正如同祖国大地上的一块块伤疤,给美丽中国造成重大侵蚀,是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问题区域。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已成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当前,综合判断,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步入中后期阶段。自从清朝洋务运动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工业化建设,发展了一大批近现代工矿业城市,然而随着资源的枯竭,英雄迟暮,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衰退区或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外称为“锈蚀地带”),正如同祖国大地上的一块块伤疤,给美丽中国造成重大侵蚀,是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问题区域。 |
[8] | . , . , |
[9] | . , . , |
[10] | . , 综述了2016年8月25日至27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的8场特邀报告,29个主题会场和"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的多个报告,内容包括全球变化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保护与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动植物行为与生态功能、人文与农业生态学等6个分支领域。内容从微生物到动植物,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从自然生态到人文生态均有涉及。报告内容表明,单纯的基础研究比例在减少,应用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重较前几届有增高,多学科交叉研究报告显著增加,未来生态学的发展不断贴近生产实践、朝向"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研究"方向发展,可持续性和绿色发展趋势明显。另外,本文还结合现代生态学100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会议围绕"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旨在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绿色发展的新道路,为我国生态学领域各类成果搭建了充分的展示平台,为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渠道,其中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含北京)的报告和参会人数一直维持较高比例。总之,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我国生态学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生态学的研究水平,扩大了我国生态学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生态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 综述了2016年8月25日至27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的8场特邀报告,29个主题会场和"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的多个报告,内容包括全球变化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保护与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动植物行为与生态功能、人文与农业生态学等6个分支领域。内容从微生物到动植物,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从自然生态到人文生态均有涉及。报告内容表明,单纯的基础研究比例在减少,应用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重较前几届有增高,多学科交叉研究报告显著增加,未来生态学的发展不断贴近生产实践、朝向"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研究"方向发展,可持续性和绿色发展趋势明显。另外,本文还结合现代生态学100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会议围绕"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旨在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绿色发展的新道路,为我国生态学领域各类成果搭建了充分的展示平台,为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渠道,其中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含北京)的报告和参会人数一直维持较高比例。总之,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我国生态学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生态学的研究水平,扩大了我国生态学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生态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11] | . , 美丽中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任务和战略目标。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而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旅 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都与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有关。主要原因是:对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不清;严重缺乏旅游知识 产权保护的专业知识;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计存在明显缺陷;政府对旅游知识产权市场秩序监管不力等。为保障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旅游知 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 . , 美丽中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任务和战略目标。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而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旅 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都与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有关。主要原因是:对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不清;严重缺乏旅游知识 产权保护的专业知识;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计存在明显缺陷;政府对旅游知识产权市场秩序监管不力等。为保障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旅游知 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 |
[12] | . , 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全面诠释"美丽发展"的内涵,确立了以美丽为重要优势及核心资源、"美丽"与"发展"互为依存彼此促进的"美丽发展"新模式。从目标、定位到策略、行动,最终落实到可以指导实施的工程,阐述了杭州"美丽发展"的完整话语体系,是全国第一个美丽中国建设的地方行动纲领。 . , 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全面诠释"美丽发展"的内涵,确立了以美丽为重要优势及核心资源、"美丽"与"发展"互为依存彼此促进的"美丽发展"新模式。从目标、定位到策略、行动,最终落实到可以指导实施的工程,阐述了杭州"美丽发展"的完整话语体系,是全国第一个美丽中国建设的地方行动纲领。 |
[13] | . , . , |
[14] | . , 在SPSS17.0及 EXCEL2007软件平台的支持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生态位理论,从分析"美丽中国"生态位的概念及构成出发,系统构建了"美丽中国"生态位、生 态位宽度及生态位空间分异评价模型,并以2002—2012年湖南省各设区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美丽中国"评价模型较其他 评价模型更加系统全面;"美丽中国"生态位评价模型由3个子系统层、9个因子层及35个指标层构成;湖南省的"美丽中国"生态位及生态位宽度存在空间差 异,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变化趋势呈先增加后减小的特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最佳选择。 . , 在SPSS17.0及 EXCEL2007软件平台的支持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生态位理论,从分析"美丽中国"生态位的概念及构成出发,系统构建了"美丽中国"生态位、生 态位宽度及生态位空间分异评价模型,并以2002—2012年湖南省各设区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美丽中国"评价模型较其他 评价模型更加系统全面;"美丽中国"生态位评价模型由3个子系统层、9个因子层及35个指标层构成;湖南省的"美丽中国"生态位及生态位宽度存在空间差 异,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变化趋势呈先增加后减小的特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最佳选择。 |
[15] | . ,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为指导,在分析“美丽中国”内涵,并考虑不同区域在国土空间开发中所承担主体功能差异的基础上,借鉴艾肯斯和马科斯尼弗可持续发展四面体分析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尝试从资源生态、经济发展、社会伦理和文化政治4个维度,选择20个单项指标,构建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下的“美丽中国”区域建设水平评价模型,并借助该评价模型对长沙市的9个县市区“美丽中国”区域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 ,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为指导,在分析“美丽中国”内涵,并考虑不同区域在国土空间开发中所承担主体功能差异的基础上,借鉴艾肯斯和马科斯尼弗可持续发展四面体分析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尝试从资源生态、经济发展、社会伦理和文化政治4个维度,选择20个单项指标,构建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下的“美丽中国”区域建设水平评价模型,并借助该评价模型对长沙市的9个县市区“美丽中国”区域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
[16] | . , 文章论述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从美丽经济、美丽社会、美丽环境、美丽文化、美丽制度和美丽教育6个层面,选取 26个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TOPSIS方法对我国近12年的“美丽中国”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 . , 文章论述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从美丽经济、美丽社会、美丽环境、美丽文化、美丽制度和美丽教育6个层面,选取 26个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TOPSIS方法对我国近12年的“美丽中国”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 |
[17] | . , . , |
[18] | . , 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美丽乡村的内涵、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建立美丽乡村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方法,从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支撑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构建了美丽乡村的评价指标体系。 . , 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美丽乡村的内涵、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建立美丽乡村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方法,从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支撑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构建了美丽乡村的评价指标体系。 |
[19] | . ,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美丽中国建设也是我刊新改革解读领域解读的重要主题之一。为此,我们特邀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惠君同志撰写本文,系统全面地解读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以期从宏观角度为广大教师开展国情国策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引领。本文纵贯古今、视通多域,融历史追问、现实拷问、未来叩问于一体,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制度治理思维的博大精深与人文关爱情怀。 . ,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美丽中国建设也是我刊新改革解读领域解读的重要主题之一。为此,我们特邀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惠君同志撰写本文,系统全面地解读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以期从宏观角度为广大教师开展国情国策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引领。本文纵贯古今、视通多域,融历史追问、现实拷问、未来叩问于一体,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制度治理思维的博大精深与人文关爱情怀。 |
[20] | |
[21] | |
[22] | . ,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 ,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
[23] | . , 吴传钧院士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同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出世界,为地理学的国际多维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概括了他对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地理学,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定向,开拓国土治和可持续发展新领域,全力介导并组织实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组织我国地理学界联系 . , 吴传钧院士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同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出世界,为地理学的国际多维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概括了他对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地理学,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定向,开拓国土治和可持续发展新领域,全力介导并组织实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组织我国地理学界联系 |
[24] | . , 15( 文章介绍了地球历史上生物与环境的耦合演进;分析了人地关系的演化,得出人地关系相耦合而演进的结论;说明人类应协调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求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 文章介绍了地球历史上生物与环境的耦合演进;分析了人地关系的演化,得出人地关系相耦合而演进的结论;说明人类应协调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求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25] | . , 作者系统总结了199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并反思了人地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并展望了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认为,中国科学家始终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为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科学划分人地系统的学科分支,尝试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具体可归结为人地系统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理论、人地系统危机冲突与错位异化理论、人地关系分形辩证与系统构型理论共三大类理论研究流派;人地系统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定性研究方法、数学模拟方法、3S技术方法和综合集成方法等新方法与新手段不断应用;人地系统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和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但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尚且存在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理论研究深度不深,实践应用广度不够,研究机构缺少,研究队伍不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地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交叉与技术支持系统研究,加强人 . . 作者系统总结了199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并反思了人地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并展望了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认为,中国科学家始终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为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科学划分人地系统的学科分支,尝试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具体可归结为人地系统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理论、人地系统危机冲突与错位异化理论、人地关系分形辩证与系统构型理论共三大类理论研究流派;人地系统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定性研究方法、数学模拟方法、3S技术方法和综合集成方法等新方法与新手段不断应用;人地系统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和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但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尚且存在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理论研究深度不深,实践应用广度不够,研究机构缺少,研究队伍不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地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交叉与技术支持系统研究,加强人 |
[26] | . , 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始终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任务, 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文章认为,区域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对象结构应从PRED系统改进为PDRDEDEDEDSD系统,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切入点与重点应坚持"以人为本",而调控的重中之重应是人的意识建设,优化调控的目标点是追求和谐发展至上的目标.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动态机理在于模拟"人圈"与"地圈"的最佳距离,优化调控的空间结构包括核心区、发生区、支持区和作用区,各功能区相互竞争的结果形成区域定位与空间共生.协调优化和调控区域人地系统,不仅包括人地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内部发展的动态协调与优化,而且包括区域之间人地系统的空间协调和优化,只有同时实现了区域之间人地系统的产业组织协调和空间组织协调,消除了区域盲目竞争与区域冲突,才能实现人地系统经济社会行为对空间区位的合理占据,才能真正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空间共生. . , 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始终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任务, 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文章认为,区域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对象结构应从PRED系统改进为PDRDEDEDEDSD系统,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切入点与重点应坚持"以人为本",而调控的重中之重应是人的意识建设,优化调控的目标点是追求和谐发展至上的目标.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动态机理在于模拟"人圈"与"地圈"的最佳距离,优化调控的空间结构包括核心区、发生区、支持区和作用区,各功能区相互竞争的结果形成区域定位与空间共生.协调优化和调控区域人地系统,不仅包括人地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内部发展的动态协调与优化,而且包括区域之间人地系统的空间协调和优化,只有同时实现了区域之间人地系统的产业组织协调和空间组织协调,消除了区域盲目竞争与区域冲突,才能实现人地系统经济社会行为对空间区位的合理占据,才能真正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空间共生. |
[27] | . , 本文介绍了非线性系统及非线性作用的特点,探讨了非线性现象中所包含的系统辩证规律。提出了人地协同论,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思考。 . , 本文介绍了非线性系统及非线性作用的特点,探讨了非线性现象中所包含的系统辩证规律。提出了人地协同论,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思考。 |
[28] | . , . , |
[29] | . , Based on the Landsat TM remote sensed imageries in the periods of 1991, 2001 and 2008 Yangtze Delta Economic Region, and taking 90 counties in this region as basic units, this paper builds spatial data transformation models, i.e., the ESV and the EEH models. Spatial analysis of massive vector and raster data were done within the environment of ArcGIS 9.3. The ESV index and the EEH index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evolution . Furthermore, the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and the model modification were developed.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1) Since 1991, the conversion of land-use type has been significant, and the city and town land has converted mainly from the paddy field, dry land, grass land, garden plot and other lands. (2) The ESV model shows that the eco-system tends to be degraded in the 9101 period of time, while in the 0801 period, the degradation trends are less significant.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es that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conversion of water body and paddy field to the city, town and dry land deteriorated the eco-system severely. (3) Since 1991, GDP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and GDP growth rate in the central part for the 9101 perio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while in the 0108 period, it i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4) According to EEH index, the paper divides Yangtze Delta Economic Region into 12 zon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EH are: ecological conflict zone and ecological coordination zone are located in the center and fringe areas respectively, presenting a "core-fringe" structure in the "low to high" order, and in 9101 period eco-economic relationship tends to be concentrated on initial degradation, while in 0108, it converses to dispersed degradation and coordination. (5) Using the model of spatial data transformation, five types of eco-economic evolution are identified, namely, initial degradation zone, initial coordination zone, continuous degradation zone, reduced coordination zone and increased coordination zone. (6)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the coexistence of the gradient mode and the core-fringe mode. The former consists of three horizontal belts in the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as the first grade gradient mode and of three N-S belts along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for the second grade gradient mode. The latter consists of seven groups, which are Suzhou-Wuxi-Changzhou group, Nanjing group, Shaoxing-Ningbo group, northern Jiangsu group, Taizhou group, Hangzhou group and Nantong group. Different modes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evolution patterns of the eco-economic system, which reflects a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rend of eco-economic relationship at a high level. . , Based on the Landsat TM remote sensed imageries in the periods of 1991, 2001 and 2008 Yangtze Delta Economic Region, and taking 90 counties in this region as basic units, this paper builds spatial data transformation models, i.e., the ESV and the EEH models. Spatial analysis of massive vector and raster data were done within the environment of ArcGIS 9.3. The ESV index and the EEH index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evolution . Furthermore, the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and the model modification were developed.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1) Since 1991, the conversion of land-use type has been significant, and the city and town land has converted mainly from the paddy field, dry land, grass land, garden plot and other lands. (2) The ESV model shows that the eco-system tends to be degraded in the 9101 period of time, while in the 0801 period, the degradation trends are less significant.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es that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conversion of water body and paddy field to the city, town and dry land deteriorated the eco-system severely. (3) Since 1991, GDP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and GDP growth rate in the central part for the 9101 perio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while in the 0108 period, it i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4) According to EEH index, the paper divides Yangtze Delta Economic Region into 12 zon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EH are: ecological conflict zone and ecological coordination zone are located in the center and fringe areas respectively, presenting a "core-fringe" structure in the "low to high" order, and in 9101 period eco-economic relationship tends to be concentrated on initial degradation, while in 0108, it converses to dispersed degradation and coordination. (5) Using the model of spatial data transformation, five types of eco-economic evolution are identified, namely, initial degradation zone, initial coordination zone, continuous degradation zone, reduced coordination zone and increased coordination zone. (6)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the coexistence of the gradient mode and the core-fringe mode. The former consists of three horizontal belts in the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as the first grade gradient mode and of three N-S belts along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for the second grade gradient mode. The latter consists of seven groups, which are Suzhou-Wuxi-Changzhou group, Nanjing group, Shaoxing-Ningbo group, northern Jiangsu group, Taizhou group, Hangzhou group and Nantong group. Different modes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evolution patterns of the eco-economic system, which reflects a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rend of eco-economic relationship at a high level. |
[30] | . ,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探究该地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京津冀202个区县PM_(2.5)的时空分异特征,创新性地对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贡献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系统地甄别和量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来京津冀城市群PM_(2.5)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季节上呈秋冬高、春夏低,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且城市建成区PM_(2.5)浓度比周围郊区和农村平均高10~20μg/m~3;2014年仅有13.9%的区县空气质量达标,PM_(2.5)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与扩散性,城市间交互影响距离平均为200 km,邻近地区的PM_(2.5)每升高1%,将导致本地PM_(2.5)至少升高0.5%;社会经济内因对PM_(2.5)主要是正向影响,自然外因主要是负向影响;影响因素中对本地大气污染的直接效应贡献强度依次是:年均风速〉年均气温〉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第二产业占比〉能源消费〉植被覆盖度,人均GDP、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对本地PM_(2.5)没有显著影响;对邻近地区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的因素排序是:植被覆盖度〉地形起伏度〉能源消费〉人口密度;对于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应分别采取针对性的适应策略和调控策略,加强区域间联防联控与合作治理,在城市群规划中注重环保规划与立法。 . ,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探究该地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京津冀202个区县PM_(2.5)的时空分异特征,创新性地对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贡献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系统地甄别和量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来京津冀城市群PM_(2.5)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季节上呈秋冬高、春夏低,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且城市建成区PM_(2.5)浓度比周围郊区和农村平均高10~20μg/m~3;2014年仅有13.9%的区县空气质量达标,PM_(2.5)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与扩散性,城市间交互影响距离平均为200 km,邻近地区的PM_(2.5)每升高1%,将导致本地PM_(2.5)至少升高0.5%;社会经济内因对PM_(2.5)主要是正向影响,自然外因主要是负向影响;影响因素中对本地大气污染的直接效应贡献强度依次是:年均风速〉年均气温〉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第二产业占比〉能源消费〉植被覆盖度,人均GDP、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对本地PM_(2.5)没有显著影响;对邻近地区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的因素排序是:植被覆盖度〉地形起伏度〉能源消费〉人口密度;对于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应分别采取针对性的适应策略和调控策略,加强区域间联防联控与合作治理,在城市群规划中注重环保规划与立法。 |
[31] | . ,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创造世界奇迹与城市群建设取得非常显著成就的40年.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翻了1.5番,超过了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3.7个百分点,顺利完成了城镇化初期和中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即将迈入后期成熟阶段;在数度调整与改革创新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召开了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完成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历史性重大调整;抵御住了来自“伪城镇化”的冲击,通过“去伪存真”提高了城镇化发展质量.40年来,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与发展顺利完成了从激烈的理论纷争到实践应用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到引领全球城市群发展的21世纪新时代,城市群连续15年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国家及国际战略地位得到快速提升,对国家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展望未来,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群的发展将以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基础,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向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水平方向发展;继续将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推进城市群向高度一体化、绿色化、智慧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城乡融合发展高度,合并召开中央城乡工作会议,合并编制《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合并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向同步化、融合化、共荣化方向发展,同步提升城市与乡村发展质量,让城市与乡村共同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 ,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创造世界奇迹与城市群建设取得非常显著成就的40年.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翻了1.5番,超过了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3.7个百分点,顺利完成了城镇化初期和中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即将迈入后期成熟阶段;在数度调整与改革创新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召开了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完成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历史性重大调整;抵御住了来自“伪城镇化”的冲击,通过“去伪存真”提高了城镇化发展质量.40年来,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与发展顺利完成了从激烈的理论纷争到实践应用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到引领全球城市群发展的21世纪新时代,城市群连续15年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国家及国际战略地位得到快速提升,对国家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展望未来,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群的发展将以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基础,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向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水平方向发展;继续将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推进城市群向高度一体化、绿色化、智慧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城乡融合发展高度,合并召开中央城乡工作会议,合并编制《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合并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向同步化、融合化、共荣化方向发展,同步提升城市与乡村发展质量,让城市与乡村共同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