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资源产出率指标分解的企业循环经济研究——以钢铁行业为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张娟1,, 郑一1,, 王学军2, 吴鑫1, 田勇3
1. 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871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3.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 518055

Circular-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hinese iron and steel companies by decomposing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indictors

ZHANGJuan1,, ZHENGYi1,, WANGXuejun2, WUXin1, TIANYong3
1. College of Engineering,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2.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3. 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Shenzhen 518055,China
通讯作者:郑一,E-mail:yizheng@pku.edu.cn
收稿日期:2015-05-6
修回日期:2015-10-8
网络出版日期:2016-01-25
版权声明:2016《资源科学》编辑部《资源科学》编辑部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03B0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娟,女,甘肃临洮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与管理。E-mail:zhangjuan@pku.edu.cn



展开

摘要
资源产出率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本文提出一种指标分解的思路,将资源产出率分解成体现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软实力”指标和体现循环经济技术水平的“硬实力”指标。将该思路用于资源密集型的钢铁行业,对太钢、宝钢和首钢等代表性企业进行了资源产出率的实证分析,揭示了钢铁企业资源产出率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5-2012年间,钢铁企业的资源产出率存在显著波动。对于钢铁行业整体,能源产出率和水资源产出率主要由“硬实力”决定,并且受宏观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而铁矿石产出率主要由“软实力”决定。在个体企业层面,三家企业的各项资源产出率主要由其循环经济“软实力”决定,其中宝钢和首钢的“软实力”受宏观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而太钢的“软实力”则更多的由企业自身因素决定。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及所获得的结果对于钢铁及其他资源高消耗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产出率;钢铁行业;指标分解;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
Abstract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are key indices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circular-economic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pproach to decompose a resource productivity indicator into two sub-indicators:a ‘soft-power’ sub-indicator to reflect product structure,capital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performance of companies,and a ‘hard-power’ sub-indicator to reflect the circular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equipment levels of companies. This decomposition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the resource-intensive steel and iron industry in China using three representative companies as case studies to help reveal the factors impacting company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We found that during 2005 to 2012,the three selected companie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For the entire steel and iron industry,energy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and water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hard-power of industry and highly impacted by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Iron ore productivity was mostly determined by soft-power,because the consumption of iron ore to produce per ton crude steel was mostly unchanged. For the three companies,their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we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ir soft-power. The soft-power of Baosteel and ShouGang Group was largely impacted by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such as raw material price and market demand. The soft-power of TISCO was determined by management performance,such as product structure,marketing management,staf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verall,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the approach proposed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circular-economic practice in the steel and iron industry of China and other resource-intensive industries.

Keywords:circular economy;resource productivity;steel;iron;indicator decomposition;energy productivity;water resource productivity

-->0
PDF (708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张娟, 郑一, 王学军, 吴鑫, 田勇. 基于资源产出率指标分解的企业循环经济研究——以钢铁行业为例[J]. , 2016, 38(1): 119-125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01.13
ZHANG Juan, ZHENG Yi, WANG Xuejun, WU Xin, TIAN Yong. Circular-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hinese iron and steel companies by decomposing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indictors[J]. 资源科学, 2016, 38(1): 119-125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01.13

1 引言

资源产出率是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指标。日本2000年颁布的《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就将资源产出率指标作为量化目标之一[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循环经济决策支持和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BAC64B00),2009年7日-2011年10月。)。2002年,德国将至2020年资源产出率提高到1994年的两倍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中国,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资源产出率已成为循环经济的核心指标,提高资源产出率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直接要求,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2](2)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10-2013. http://www.tisco.com.cn/shehuizerenbaogao/。)。
现阶段对资源产出率的研究常与物质流分析相结合,多以国家为计算单元。李楠等通过构建物质流分析模型,对中国2000-2010年的资源产出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2010年资源产出率的主要指标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3]。Seiji Hashimoto等研究了日本在1995-2002年间资源产出率的影响因素,发现需求结构的改变、经济总量的变化以及资源回收利用对资源产出率有显著的影响[4]。然而,行业或企业层面上的资源产出率仍缺乏定量的研究。张娟等在对煤炭行业进行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时,分析了代表性企业的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和土地资源产出率[5]
钢铁行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该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研究重点关注发展模式、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6-8],定量分析主要针对能源利用效率[9,10],关于企业资源产出率的定量分析则较为少见。本研究提出了定量分析中国钢铁企业资源产出率的方法,并基于实证案例研究了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对于资源产出率的影响。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资源产出率(用α表示)指经济活动中生产商品
和服务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11],通常用消耗单位资源产生的经济价值量来表示。经济价值量通常可用工业增加值(用G表示)来衡量。若用R为资源消耗总量,则有:

为进一步分析资源产出率的影响因素,针对钢铁行业特点,本文提出一种资源产出率的指标分解方法,如下:

式中S为粗钢产量;β为生产单位粗钢的资源消耗量;γ=G/S,即生产每吨粗钢所产生的工业增加值。公式(2)表示,资源产出率指标α可分解成和β两部分。γ主要受企业的产品结构(如高、中、低档钢材产品的比例)、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如成本控制能力、资本管理能力等)、市场环境、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γ与企业循环经济技术和装备水平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可作为衡量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软实力”指标。而β是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客观指标,体现企业的循环经济技术和装备水平,可作为衡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硬实力”指标。
本文利用钢铁行业和企业的统计数据对αγαβ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循环经济“硬实力”和“软实力”变化对行业和企业资源产出率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分析γβ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剖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影响。如果分析发现宏观经济因素对γβ不存在显著影响,则表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不仅仅是“被动”的顺宏观经济形势而为,而是更多的依靠“主动”求变去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提升。
鉴于钢铁生产的特点,能源产出率 (元/tce)、水资源产出率 (元/m3)和铁矿石产出率 (元/t)这三项资源产出率指标;与之对应的吨钢综合能耗 (kgce/t)、吨钢水资源消耗量 (m3/t)、吨钢铁矿石消耗量 (t/t)作为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即“硬实力”)指标;吨钢工业增加值Y(元/t)作为运营管理水平(即“软实力”)指标。此外,选取 (万元)、GDP增速 (%)、房地产行业(对钢铁产品需求量最大的行业)的开发投资额 (万元),以及对钢铁生产有关键影响的铁矿石价格 指数和焦炭价格 指数这5个关键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2.2 数据来源

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数据包括钢铁行业数据和企业数据,其中钢铁行业数据收集自《中国统计年鉴》[12]、《中国环境统计年鉴》[13]、全国年度统计公报[14]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15]
企业数据依托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循环经济决策支持和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由企业提交给国家发改委资环司的内部数据中提取,部分来自企业网站社会责任报告和审计报告2)等资料。

3 实证分析

本文以钢铁行业及太钢、宝钢、首钢三家循环经济先进企业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太钢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是目前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的企业,是率先在国内应用先进循环经济生产工艺的钢企之一。宝钢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是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2012年作为国内唯一的钢企进入“全球绿色企业500强”。太钢和宝钢均被评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位于国家级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曹妃甸的新首钢则是一家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钢企,其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是国内钢企实现绿色转型的典型案例。文中所涉及的宏观经济数据、企业工业增加值等均以2005年为基期折算为不变价。相关统计分析利用SPSS 20统计软件完成。

3.1 企业的资源产出率

图1显示了3个代表性企业各资源产出率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
图1可知,研究期内太钢、宝钢和首钢的能源产出率在2006年达到了最高,分别为3 077元/tce、 2 067元/tce和4 224元/tce;2007年开始降低,之后趋于平稳,在(1 000~2 000)元/tce范围内波动。首钢的能源产出率波动幅度最大(736~4 224)元/tce。2006年的高值与当年钢铁行业整体快速发展有关。2006年,全年粗钢产量达到4.19亿t,增长了18.7%;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6.3%;钢材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净出口大幅增加。而2007年的回落,则与主要能源投入品之一焦炭的价格飙升(其价格指数从2006年的961.4增至2007年的1 504.5)有关。对于水资源产出率,太钢从2005年的71.89元/m3增至2012年的419.43元/m3,除2005-2008年间有小幅波动,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宝钢则稳定在(200~270)元/m3之间;首钢的波动十分显著,2006年达到最高值735元/m3,2007年迅速降低至最低点127元/m3,之后在(133~220)元/m3间小幅波动。对于铁矿石产出率,太钢从2005年的459元/t迅速上升至2006年的1 637元/t,2007年又大幅降低至652元/t,之后基本保持在这一水平;宝钢基本保持在(800~1 060)元/t之间小幅波动;首钢在2006年达到最高的1 924元/t,之后又迅速降低至380元/t,然后维持在这一水平小幅波动。
总体而言,宝钢的资源产出率指标波动最小,而首钢波动最为剧烈。企业资源产出率的变化与钢铁行业整体运行状况相关,并一定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如前所述,2006年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因此各项资源产出率指标都位于高点。2007年,多条关于钢铁行业的政策出台,如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钢材出口许可证制度快速推出等措施,加之当年原材料价格全面攀升,成本压力加大,致使钢铁行业增速放缓,并趋于平稳。2008年以来,三家企业的资源产出率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对于资源产出率的影响将在后文中通过相关性分析进行定量讨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先进企业的资源产出率变化
-->Figure 1The variation of the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of three steel & iron companies with good circular-economy performance
-->

3.2 资源产出率的指标分解

按公式(2)将各资源产出率分解为两部分,并利用历史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
Table 1
表1
表1各资源产出率与其分指标的相关系数(样本量n=8)
Table 1Correlation between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and their sub-indices (sample size n=8)
资源
产出率
分指标案 例
行业太钢宝钢首钢
能源产出率 α1吨钢工业增加值 γ-0.990**0.955**0.995**
吨钢综合能耗 β1-0.837**---
水资源产出率 α2吨钢工业增加值 γ---0.972**
吨钢水资源消耗 β2-0.908**---
铁矿石产出率 α3吨钢工业增加值 γ0.858**0.986**0.735*0.999**
吨钢铁矿石消耗 β3----

注:***分别代表99%、95%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代表无显著相关。
新窗口打开
表1可知,钢铁行业的α1y无关,但与 β1负相关,表明行业整体的能源产出率主要受“硬实力”(技术水平)的影响;而三家企业的α1仅与y呈正相关,表明三家企业的能源产出率主要受其“软实力”(运营管理水平)的影响。钢铁行业的α2y无关,与 β2呈负相关,表明行业整体的水资源产出率受技术因素的影响为主;太钢和宝钢的α2则与yβ2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企业水资源产出率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而首钢的α2y正相关,表明首钢的水资源产出率受其“软实力”的影响较显著。钢铁行业以及三家企业的α3均与y成正相关关系,而与 β3不相关,表明行业及企业的铁矿石产出率主要受运营管理水平的影响。
总体而言,在行业层面,能源产出率和水资源产出率主要受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即“硬实力”)影响,铁矿石产出率则主要受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软实力”影响。这表明,钢铁行业要从整体上提高其能源产出率和水资源产出率,须加快提高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技术水平。对于矿产资源产出率而言,不管是行业还是企业,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生产一吨钢所需的铁矿石消耗量变动很小。因此,提高铁矿石的资源产出率的突破口在于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对于3个循环经济先进企业而言,能源产出率的变化主要受其“软实力”的影响。从三家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来看,研究期内该指标的变化很小,且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是因为所选3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在目前已较为先进,通过提高吨钢综合能耗来实现能源产出率的增加的空间已不大。对于企业的水资源产出率而言,提升“软实力”同样是关键。虽然 “软实力”对太钢和宝钢水资源产出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这两个企业的吨钢水资源消耗是在逐年降低(即“硬实力”逐年增强)。因此,进一步提高这两个企业水资源产出率的重点应在于“软实力”。总之,现阶段影响这些企业资源产出率的关键就在于企业产品结构、运营管理水平、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等“软实力”因素。

3.3 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钢铁行业及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影响,本文对资源产出率分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见表2。此处,仅对表1中与资源产出率显著相关的分指标进行分析。
对于整个钢铁行业,由表2可知,y与δ各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统计相关性,表明宏观经济对钢铁行业 “软实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G(工业增加值)和S(粗钢产量)与δ的相关性发现(见表3),GSδ1δ3δ5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随着宏观经济的上行,粗钢产量和工业增加值均在增加,但工业增加值的提高并非由效率的提高所引起,而仅仅是因为规模的增加。
此外,结合表1表2可知,行业总体的铁矿石产出率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β1δ1δ3呈负相关,即吨钢综合能耗随着GDP的增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加而降低。钢铁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国民经济总体规模的增加和下游产业钢铁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行业能耗大幅增加,而节能减排的压力将促使整个行业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除δ1δ3外, β2δ5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钢铁生产成本(焦炭价格)对于钢铁行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可能存在推动作用。结合表1的结果可知,钢铁行业的能源产出率和水资源产出率受宏观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
表2显示,在企业层面,太钢的γ与各 δ均不相关,表明其运营管理水平不受宏观经济形势的显著影响,而更多的是受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宝钢的γδ1δ5负相关。由于中国的GDP是逐年增加的,宝钢γδ1的显著负相关暗示宝钢在运营管理方面表现在2005-2012年间存在下降的趋势;而从宝钢γδ5的负相关关系来看,这种下降的趋势很可能与企业生产成本方面的问题有关。首钢的γδ1δ4δ5负相关,其解释与宝钢类似。首钢生产所需原燃料中铁矿石、焦炭和煤的成本占比达到90%以上,而其铁矿石自给率不足40%,大部分原燃料需从外部购进,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铁矿石和焦炭价格的提高会导致其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从而降低吨钢工业增加值。
Table 2
表2
表2资源产出率的分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
Table 2Correlation between sub-indicators of the resource productivities and macroeconomic indices
行业/企业资源产出率分指标GDP
δ1
GDP增速
δ2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δ3
铁矿石价格指数
δ4
焦炭价格指数
δ5
行业
γ-----
β1-0.911**--0.948**--
β2-0.950**--0.932**--0.939**
太钢γ-----
宝钢γ-0.766*----0.876**
首钢γ -0.712*---0.730*-0.914**

注:***分别代表99%、95%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代表无显著相关。
新窗口打开
Table 3
表3
表3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G)、粗钢产量(S)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
Table 3Correlation between G and S and the macroeconomic indices
钢铁行业GDP
δ1
GDP增速
δ2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δ3
铁矿石价格指数
δ4
焦炭价格指数
δ5
G0.927**-0.942**-0.779*
S0.979**-0.977**-0.830*

注:**、*分别代表99%、95%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代表无显著相关。
新窗口打开

4 结论

本研究对钢铁行业及其循环经济先进企业进行了资源产出率的实证研究。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所获得的结果对于钢铁及其他资源高消耗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具有参考价值。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1)2005-2012年,钢铁企业的资源产出率随着企业自身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而存在显著波动,并不存在简单的递增或递减趋势。
(2)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将资源产出率指标分解成反映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的分指标,可深入揭示钢铁企业资源产出率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3)在行业层面,能源产出率和水资源产出率主要受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即“硬实力”)影响,铁矿石产出率则主要受行业的整体运营水平(即“软实力”)影响。但对三个循环经济先进企业而言,资源产出率的变化只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软实力”显著相关,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的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已较为先进。
(4)在行业层面,宏观经济因素(总体经济规模、原燃料成本)对能源产出率和水资源产出率有显著影响,但对铁矿石产出率影响不显著。在企业层面,宝钢和首钢的资源产出率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显著,而太钢的资源产出率则更多的由企业自身因素决定。
(5)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企业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加速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应变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5][ZHANG Juan,ZHENG Yi,WANG Xuejun,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pattern analysis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coal companies based on virtual benchmark
[J]. China Coal,2014,40(12):10-14. ]
[本文引用: 1]
[6]熊菲,肖序. 基于价值流的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绩效测量研究
[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5):13-18.
[本文引用: 1]

[XIONG Fei,XIAO Xu.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based on value flow
[J]. Environment Pollution & Control,2014,36(5):13-18. ]
[本文引用: 1]
[7]陈勇,童作锋,蒲勇健.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J]. 中国软科学,2009,(12):102-110.


[CHEN Yong,TONG Zuofeng,PU Yongjian.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bout the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J]. China Soft Science,2009,(12):102-110. ]

[8]徐大立,李广海,赵国杰. 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企业发展模式研究
[J]. 中国冶金,2006,16(10):38-41.
[本文引用: 1]

[Xu Dali,Li Guanghai,ZHAO Guojie.Study on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circulation economy
[J]. China Metallurgy,2006,16(10):38-41. ]
[本文引用: 1]
[9]Wei Y,Liao H,Fan 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sector
[J]. Energy,2007,32(12):2262-2270.
[本文引用: 1]
[10]Worrell E,Price L,Martin N.Energy efficiency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reduction opportunities in the US iron and steel sector
[J]. Energy,2001,26(5):513-536.
[本文引用: 1]
[11]Bleischwitz R.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f resource productivity-relevance,measurement,empirical trends,innovation,resource policie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2010,7(2-3):227-244.
[本文引用: 1]
[12]国家统计局官网. 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3
[EB/OL].[2015-05-06].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本文引用: 1]

[The Websit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06-2013
[EB/OL]. [2015-05-06].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本文引用: 1]
[13]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13.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s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Yearbook[M]. 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6-2013.] [本文引用: 1]
[1]Hiroaki T,Takemoto K.Japanese 3R policies based on material flow analysi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8,12(5-6):792-798.
[本文引用: 1]
[2]季昆森. 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J]. 宏观经济管理,2014,(12):15-16.
[本文引用: 1]
[14]国家统计局官网. 全国年度统计公报2007-2013
[EB/OL].(2014-02-25)[2015-05-06].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
[本文引用: 1]

[The Websit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The Country's 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2007-2013
[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2014-02-25)[2015-05-06]
[本文引用: 1]
[2][JI Kunsen.Improving resource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way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J].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2014,(12):15-16.]
[本文引用: 1]
[3]李楠,张天柱,周北海. 2000-2010年中国资源产出率测算
[J].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304-311.
[本文引用: 1]
[15]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 环保统计月度分析
[EB/OL]. [2015-05-06].http://www.chinaisa.org.cn/gxportal/DispatchAction.do?efform
[本文引用: 1]

[The Website of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Monthly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EB/OL].[2015-05-06]. http://www.chinaisa.org.cn/gxportal/DispatchAction.do?efFormEname=ECTM 40&key=BWYLNABrVTRWNwI1AGdVNA1pBmVVMVBnVmUJ OQNjAzQLGAtEXkUCMAYXBUICFQdn. ]
[本文引用: 1]
[3][LI Nan,ZHANG Tianzhu,ZHOU Beihai.Pilot calculation of resource productivity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0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5,35(1):304-311. ]
[本文引用: 1]
[4]Hashimoto S,Matsui S,Matsuno Y,et al.What factors have changed Japanese resource productivity
[J]. Journal of Industrial,Ecology,2008,12(5-6):657-668.
[本文引用: 1]
[5]张娟,郑一,王学军,. 基于虚拟标杆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估与特征分析
[J]. 中国煤炭,2014,40(12):10-14.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资源 指标 能源 数据 产出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非厄米局域拓扑指标的动力学特性
    摘要:非厄米拓扑系统的拓扑不变量可以由定义在双正交基下的局域拓扑指标刻画.不同于厄米体系,非厄米局域拓扑指标在动力学过程中的传播和演化目前还未见文献讨论.本文研究非厄米拓扑体系局域拓扑指标的动力学特性,重点关注淬火过程中,局域拓扑指标由边界向体内的传播.结果表明,当淬火前后的体系拓扑性质不同时,系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剪切模量和热分析数据研究Zr<sub>50–</sub><i><sub>x</sub></i>Cu<sub>34
    摘要:非晶合金具有独特物理和力学性能,如何建立非晶合金微观结构非均匀性与物理/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是非晶固体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微合金化是调控非晶合金微观结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以玻璃形成能力优异的Zr50–xCu34Ag8Al8Pdx(x=0,2)非晶合金为模型合金,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电磁声转换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一种基于离散数据从局部到全局的网络重构算法
    摘要: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彼此相互影响,网络上的功能往往体现为网络上的动力学过程,网络上的动力学过程通过网络中的行为表象数据进行体现.因此,根据网络上可观测的相关数据对网络结构进行重构将成为可能.本文拟解决如何根据网络上可观测的离散数据还原网络拓扑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在网络局部利用每一条离散数据对应节点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电池材料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基于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通量方法可快速提供数以万计的科研数据,对如何科学、高效的管理科研数据提出了新的挑战.可充放的二次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存储器件,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也是风/光电储能的首选.电池器件性能的提升与电池新材料的研发密切相关,电池材料数据库的发展可在电池材料研发中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耦合强度的双层网络数据传输能力
    摘要:为了降低网络拥塞,提升网络传输性能,对双层网络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研究,层间关系依据度度相关性分成三种耦合方式:随机耦合、异配耦合、同配耦合.在基于最短路径路由策略和基于度的权重路由策略条件下,分析网络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并研究双层网络的耦合方式及其适合的路由策略对网络传输容量的影响.采用双层无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可穿戴能源器件
    摘要:随着电子器件向着小型化、功能化的方向迈进,可穿戴电子器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可穿戴电子器件的能源供给问题目前仍亟待解决.基于摩擦起电与静电感应耦合效应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成本低、选材广、柔性等特点,可以收集人体的低频、不规律能量并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在可穿戴带能源器件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荧光寿命数据的相量分析及其应用
    摘要:荧光寿命显微成像技术(fluorescencelifetimeimagingmicroscopy,FLIM)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定量测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为使FLIM技术更好地适用于高通量数据的快速分析,近年来涌现出多种荧光寿命分析的新算法.其中,相量分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网络直播平台数据挖掘与行为分析综述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直播逐渐成为了新媒体环境下人们青睐的在线娱乐和信息传播方式.目前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真人秀、电竞赛事、品牌营销等方面.数百万主播与数亿计观众的活跃加入和互动,产生了丰富的在线人群行为活动数据,为开展大规模人群行为动力学、平台内容推荐与检测、在线社群演化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有限步传播范围期望指标判别节点传播影响力
    摘要:在线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识别网络中具有高影响力的节点作为初始传播源,在社会感知与谣言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独立级联模型,给出了一个描述有限步传播范围期望的指标—传播度,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递推算法.该指标在局部拓扑结构信息的基础上融合了传播概率对影响力进行刻画,能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重离子试验数据预测纳米加固静态随机存储器质子单粒子效应敏感性
    摘要:为实现对纳米DICE(dualinterlockedcell)加固器件抗质子单粒子能力的准确评估,通过对65nm双DICE加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SRAM)重离子单粒子翻转试验数据的分析,获取了其在重离子垂直和倾角入射时的单粒子翻转(single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