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网络特征分析——基于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视角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马妍1, 薛峰1, 孙威,2,3, 李苗裔11.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 350100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Analysis of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A study through the lens of functional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cooperation networks

MA Yan1, XUE Feng1, SUN Wei,2,3, LI Miaoyi1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0,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通讯作者: 孙威(1975- )男,河南开封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空间规划研究。E-mail: sunw@igsnrr.ac.cn

收稿日期:2019-05-8修回日期:2019-09-5网络出版日期:2019-12-20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7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50011522


Received:2019-05-8Revised:2019-09-5Online:2019-12-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马妍(1983-),女,青海西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定量分析与模拟、规划决策支持E-mail:mayan@fzu.edu.cn。






摘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复杂化,城际关系不断重构,且往往需要通过多方面要素才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来,但以往城市网络特征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单一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分析,且较少考虑联系的方向,对其复杂性的揭示上存在一定不足。以城际人员流动数据与共同专利数据为基础,从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视角,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市网络特征,结果表明:① 区域多级发展的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福州、厦门)构成了中心性第一梯队,重要地级市(泉州、温州、赣州)构成了中心性第二梯队,一般节点城市(漳州、汕头等)构成了中心性第三梯队。② 强中心性城市中,厦门、福州及温州存在对其他城市较显著的溢出效应,区域中小城市成了辐射的主要受益者。③ 城市在两类网络中的地位整体一致,局部如赣州、龙岩一致性较差。④ 城际创新合作关系整体上较薄弱且较不均衡,而区域功能网络表现为“整体均衡,局部不均衡”态势。
关键词: 城市群;城市网络;中心性;对称性;人口流动

Abstract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have promoted the complication of urban network. Inter-city relations are constantly being reconstructed, and often need to be fully expressed through various factors. However, the study of urba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ast tends to focus o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network from a single perspective, and less considering of the direction of connections. So, to some extent, it is lack of disclosure of its complexity. Based on the inter-city mobility data and co-patent data, the study characterizes the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networ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region has formed the multi-level pattern, and the provincial capital and sub-provincial cities (Fuzhou and Xiamen) constitute the first class of centrality. The important prefecture-level cities (Quanzhou, Wenzhou, and Zhangzhou) constitute the second class of centrality, the general node cities (Zhangzhou, Shantou, etc.) constitute the third class of centrality. (2) Among the cities with high centrality, Xiamen, Fuzhou and Wenzhou have significant spillover effects on other cities, and region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re main beneficiaries. (3) The rank of cities in the two types of networks is generally similar, and several cities such as Zhangzhou and Longyan are in poor consistency. (4) Inter-city innovation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is weak and uneven, and the regional functional net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overall balanced and partially imbalanced".
Keywords:megacity regions;city network;urban centrality;urban symmetry;people flows


PDF (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马妍, 薛峰, 孙威, 李苗裔.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网络特征分析——基于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视角. 地理研究[J], 2019, 38(12): 3010-3024 doi:10.11821/dlyj020190362
MA Yan. Analysis of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A study through the lens of functional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cooperation networks. Geographical Research[J], 2019, 38(12): 3010-3024 doi:10.11821/dlyj020190362


1 引言

城市体系(urban system)向来是城市规划学界的重点关注领域,城市体系内城际联系可划分为基础设施联系、功能联系及创新联系三个范畴[1]。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接通互联网以及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前,城际行政壁垒及距离阻隔限制了城市间的联系与合作。于是,在1933年,Castells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认为居民由于受限于市场、交通、行政管理条件,往往只会在所在城市,或前往最邻近的城市购买商品和服务,最常见的为大城市与其邻近腹地的要素流动[2]。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地方自我保护主义的减弱[3],以及各类智能设备持续接入互联网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各种资源要素在虚拟或实体空间中的流动频率呈现指数级增长,“流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同时,随着不同等级公路及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要素流动提供空间上载体的同时,提升空间可达性并强化非近邻城市的联系,从而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化[4]。区域尺度下铁路及公路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演变[5,6,7,8]及网络复杂性[9,10,11,12]广为国内外****关注。基于此,城市体系的研究重点也由基于基础设施与城市等级规模的静态结构逐渐转向基于要素流动的城市网络结构[13,14,15]

基于要素流动的城市网络可分为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其中功能网络作为传统类型城市网络的代表,指由城市内部系统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机制联合构成的网络[16],反映了城市发展现状与基础,具体包含人流、资本流、交通流、信息流等微观表现形式[17]。而人流作为信息流、资本流、技术流等要素流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构成功能网络的要素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人口流动的研究也对促进社会稳定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8]。传统意义上的人口流动研究主要聚焦于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19]、影响因素[20]与迁移流模式及特征[21],而复杂网络的兴起促进了中国跨区域人口流动的研究[22],但此类研究主要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实时性较差,且较少考虑到城市本身及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均衡性。而本研究通过微观的、离散的人口流动数据,刻画城市之间形成的功能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城市之间实时人口流动和由此形成的网络结构特征与均衡性,这对于表征网络复杂性与时效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以往对城市网络特征的分析大多为城市网络结构分析,其中多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中心度[23,24,25,26,27]或“核心-边缘”模式[28]表征城市等级关系,反映网络的纵向等级结构;少数****通过凝聚子群[25,26]或社区发现[23,29-31]方法划分群体,表征社团或子群在空间上的结构;也有****通过网络密度[25,26,27]及城市联系强度[27]表征城市网络的特征。然而,随着流空间的普遍化与常态化,城市网络趋于复杂化。城市间,特别是区域重点城市与其他城市要素往来的可持续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于较宏观的城市结构研究,城市间较微观的要素往来关系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即城市网络的对称性。城市网络的对称性是对城市作用方向的表征[32],在当前有限的关于城市网络对称性的研究中,Narisra Limtanakool提出了节点对称性、链接对称性等概念,以及与其对应的量化方法,并将对称性作为刻画城市网络结构的补充手段[32,33];Taylor等对城市网络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不对称问题进行了研究[34,35,36,37],陈映雪对信息网络不对称性进行研究[38],但他们并没有从人员流动的角度对城市网络的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因而,尽管当前对于城市网络特征的研究逐渐趋于成熟,但在“流空间”日益盛行的背景下,较少有研究涉及到区域重点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要素往来关系,从这一角度来看,上述研究在应对区域复杂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一个区域内城市之间形成的复杂网络并不能用单一指标充分表征。人口流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背后的资金流、交通流,是功能网络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但是它所表征的往往是基于既有发展基础产生的等级结构、相互作用、均衡状态等网络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界诱因往往可能引起网络空间结构的变化甚至重构,比如规划政策、产业变革、新技术应用等。面向规划决策支持的网络空间结构研究应充分重视这一点,既考虑网络的复杂性也兼顾其动态变化的可能。现今社会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城市的发展理念正逐渐发生变化,从崇尚“大规模”的城市增长,到注重低碳环保的“紧凑城市”,再到注重智能设施和硬件的“智能城市”,都在向公众传递着伴随新技术革命将迎来的崭新的城市发展方向。从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崛起的伦敦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崛起的法兰克福再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崛起的美国,过去的科技革命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世界及区域影响力的国家和城市。在现今以工业智能化及互联网产业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影响下,既有的城市网络空间结构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39],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核动力以及衡量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40],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城市在区域空间结构中往往具有快速崛起的可能。因此,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城市网络的发展方向与未来等级结构的演变方向。现有研究中,****主要从专利、专著、论文、人才这几类研究对象出发,对城际创新联系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① 基于共同专著、合作论文或共同专利的科研合作或技术合作的网络结构、邻近性机理、驱动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41,42,43,44,45,46]。② 基于城际专利转移的知识溢出网络或技术转移网络空间特征、网络结构、影响因素、驱动机制与演化规律研究[47,48,49]。③ 基于高端归国人才的人才流动网络构建方法研究[50]。由此可见,既有的体现城市发展潜力的创新网络较少结合反映城市发展基础的功能网络,进行共同分析刻画,难以得出不同类型要素流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综合影响结果,从而难以较全面地回应城市网络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功能网络的刻画,对区域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创新网络对区域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探讨,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结构研究对城市群规划的决策支持范式和研究内涵。

在区域政策背景方面,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先前作为福建省的地方决策上升到国家战略。然而既有研究对海峡西岸的关注较少,因而在全面赶超背景下,亟需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识别,以期明确城市间的内在关系,从理论层面为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因此,在研究设计上,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对称性量化方法,从功能与创新角度(二者同等比重关系),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网络中心性,耦合区域流要素空间网络特征分析以及中心性较强城市与其他城市人员往来的对称性分析,对研究区域的网络均衡状态进行判识,并对强中心性城市中两类网络特征一致性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政策建议。这将城市现状基础及未来发展潜力结合起来,旨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回应区域城市网络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并在城市网络对称性研究上做出一定的拓展和补充。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1 研究区概况 根据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由20个地级市组成。而2018年福建省、广东省及浙江省的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常住人口9578万,土地面积27万km2。在人均GDP方面(图1),形成了以厦门、福州和泉州为第一梯队,漳州、龙岩、三明、宁德、莆田、鹰潭为第二梯队,其他地级市为第三梯队的结构。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人均GDP

Fig. 1Per capita GDP of cities in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2.1.2 数据来源 通过刻画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员流动以反映地区的功能网络特征。城际人流数据来自于2016年某互联网公司的LBS数据,包括迁徙人次、出行方式、迁徙方向等出行信息,是典型的半结构化数据。为了提升城际人口流动数的真实性及减小偶然性带来的误差,设法取较具代表性的工作日/周末的城际人流数据作为研究数据。具体而言,随机抽取2016年4月与5月中7天工作日和7天周末(除去节假日),并取任一城市对(两座城市),对不同日期该城市对间的人流数量进行标准差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σ=1Ni=1N(xi-μ)2
式中: σ表示不同日期某对城市间人流数量的标准差; N表示所取日期的天数; xi表示该对城市第 i天时的人流数量; μ表示该对城市在不同日期下的人流数量均值。

以标准差最小的工作日/周末为该对城市人流最稳定的日期,并将区域所有城市对均进行人流最稳定日期的识别,进而反过来对每个工作日/周末对应的标准差最小的城市对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表1),以频次最高的工作日/周末为研究日期。最终取4月28日的人流数据为工作日人流数据,5月14日的人流数据为周末人流数据。

Tab. 1
表1
表1城际人流数据的研究日期选取(含工作日与周末)
Tab. 1Study date selection of intercity people flow data (including weekdays and weekends)
工作日日期4月26日4月27日4月28日4月29日5月9日5月10日5月11日
标准差最小的
城市对频次
77678159583852
周末日期4月3日5月8日5月14日5月15日5月21日5月22日5月28日
标准差最小的
城市对频次
50748678425744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创新网络以城市共同专利数表征,数据来自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网,为2000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城市共同专利数据。

2.2 网络构建与分析

2.2.1 功能网络 以城市间人员流动数表征城际人员链接强度,并以此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功能网络。人员流动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工作日人员流动和周末人员流动。假设周一至周五为工作日,周末为休息日。且在工作日,人员以工作出差为跨市出行的主要目的。在周末,人员以休闲度假为跨市出行的主要目的。

根据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大的分类原则[51],将功能网络联系值由小到大分为五级。人员链接强度小于1 100表明城际人员联系不显著,并将强度大于12 000的链接定义为区域主要人员链接,将强度大于28 000的链接为区域核心人员链接。研究发现,在工作日(图2),区域核心人员链接为厦门-泉州、厦门-漳州和汕头-揭阳,而在周末,汕头-潮州也成为了区域核心人员链接,从行政管辖及位置上看均为同省接壤城市。城际人员联系显著的城市在工作日和周末均呈现出“区域外围‘环’形、福建省内部‘钻石’形”的空间结构,且整体上呈现东部强于西部,沿海强于内陆。区域主要人员链接在周末为厦门-漳州、泉州-厦门、揭阳-汕头、潮州-汕头、福州-宁德、福州-莆田、福州-泉州、莆田-泉州、福州-厦门,其中同省且接壤的城市占88.9%;而在工作日,区域主要人员链接包含了周末主要链接,同时福州-南平也成为主要链接,同省且接壤的城市占90%。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间业务联系和旅游联系的地理粘着性较强,受到一定的距离限制。相比非相邻城市和异省城市,更倾向于省内相邻城市间的业务合作和短途旅游。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海峡西岸经济区功能网络

Fig. 2The functional network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2.2.2 创新网络 以城市间共同专利数表征城际创新合作链接强度,以此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网络(图3)。共同专利指多个实体单位联合申请,并获得政府部门批准的发明专利[52],是体现知识共享和创新合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运用共同专利数开展创新网络研究得到****们认可[53,54,55]。根据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大的分类原则,将创新网络联系值由小到大分为5级。城际共同专利数小于或等于10表明城际创新合作不显著,将城际共同专利数大于10的链接定义为区域主要创新合作链接,将城际共同专利数大于15的链接定义为区域核心创新合作链接。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网络

Fig. 3The innovation network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图3中可以发现,自2000—2018年,福州-泉州、福州-漳州为区域核心创新合作链接,厦门-南平、厦门-福州、福州-梅州为区域主要创新合作链接,其余城市间创新合作不显著。可见,福州是区域中主要创新合作节点。

2.3 研究框架

首先,以城际人员流动数据与共同专利数据为数据源,构建城市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并分析城际空间联系。其次,进行网络中心性分析,通过计算城市的综合点度中心度(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占同等比重),判断城市中心性强弱,以此划分城市中心性等级,筛选出强中心性的城市,并对现状城市网络结构进行判断。再次,通过节点对称性与链接对称性分析强中心性城市同其他城市间人员流动的主要方向及对称程度,并以此判断研究区域城市网络的均衡状态。最后,结合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分析强中心性城市在两种网络中地位的一致性,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图4)。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框架

Fig. 4Framework of the urba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2.4 研究方法

2.4.1 网络中心性 点度中心度在网络分析中是刻画城市中心性的最直接度量指标,反映城市的中心性与权力[56]。城市的点度中心度越大,该城市的重要性越突出,中心性强度越大[57]。点度中心度是指与城市 i联系较紧密的城市数量。在有向网络中,点度中心度分为点出度和点入度,其中点出度代表城市的辐射能力,点入度代表城市的集聚能力。在无向网络中,点度中心度代表网络中城市的交往能力。其计算公式为[25]

CD(i)=j=1nXij
式中: CD(i)在有向网络中表示城市 i的点出度/点入度,在无向网络中表示与城市 i联系较紧密的城市数量; Xij在有向网络中表示网络中城市 i与城市 j的有向联系值,在无向网络中表示网络中城市 i与城市 j的无向联系值。

2.4.2 网络对称性 网络中心性能够表征城市的等级关系,筛选出强中心性城市。但进一步分析强中心性城市同其他城市间的往来关系,判断城市网络的均衡状态,需要通过对称性来实现。为了量化对称性,Narisra Limtanakool提出节点对称性(Node Symmetry Index)和链接对称性(Link Symmetry Index)[34],前者强调城市本身的要素流动方向,后者强调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方向,两者共同反映了城际作用的方向属性。

节点对称性用以描述节点的入度与出度所反映的城市对称性。但仅仅通过入度和出度往往无法很好地反映城际人员流动的数量关系,因此本文结合有效流动率的概念,以城市人员流入/流出的数量代替点入度/点出度[58],对节点对称性进行优化,对于节点 i

NSIi=Ii-OiIi+Oi
式中: Ii表示城市 i从区域其他城市流入的人口数量; Oi表示城市 i流向区域其他城市流出的人口数量。 NSIi=-1时,城市 i为净流出; NSIi=1时,城市 i为净流入。

链接对称性用以判断城市链接的不对称性水平,但 NSI无法体现链接的方向性。针对于此,刘铮提出了修正的链接对称性 LSΓ,在判断链接的不对称性水平的同时,对链接的方向性进行区分[59]。计算公式为:

LSΓij=2fij-1
式中: fij表示节点 i至节点 j的流量占节点 i与节点 j流量的比值;当 LSΓij<0时,表示从节点 i流向节点 j的流小于从节点 j流向节点 i的流,且当 LSΓij=-1时,为流从节点 j净流向节点 i;当 LSΓij=0时,链接为双向等值流;当 LSΓij>0时,表示从节点 i流向节点 j的流大于从节点 j流向节点 i的流,且当 LSΓij=1时,为流从节点 i净流向节点 j

3 城市网络结构分析

3.1 网络中心性分析

根据点度中心度表现出的城市总体交往能力(表2)以及城市的辐射与集聚能力(图5),分析城市网络的节点特征。结果显示,从城市同区域内其他城市的交往能力上看,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的共性特征为:福州、厦门、泉州、南平、温州、赣州形成交往能力较强的环状区域,其中福州为区域核心。

Tab. 2
表2
表2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网络点度中心度(交往能力)
Tab. 2The point center degree of the urban network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communicative ability)
城市功能网络(工作日)城市功能网络(周末)城市创新网络城市综合
福州17赣州17福州9福州0.985
厦门17福州16厦门7厦门0.874
赣州15厦门16南平6温州0.760
温州14泉州16梅州4泉州0.619
漳州14南平15温州4赣州0.593
南平14龙岩15丽水3南平0.533
泉州13漳州15泉州3漳州0.505
莆田12温州13三明3三明0.471
抚州11莆田12漳州3梅州0.443
三明11三明12潮州2莆田0.408
汕头11鹰潭12抚州1抚州0.379
上饶11抚州11莆田1潮州0.361
龙岩9宁德11汕头1龙岩0.353
宁德9上饶11赣州0汕头0.350
潮州8潮州9揭阳0丽水0.328
揭阳8揭阳9龙岩0上饶0.324
梅州8汕头9宁德0宁德0.294
衢州8衢州8衢州0鹰潭0.279
鹰潭7梅州7上饶0揭阳0.250
丽水5丽水6鹰潭0衢州0.235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图5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海峡西岸经济区功能网络点度中心度空间化

Fig. 5Spatialization of point center degree of the functional contact network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两种网络的差异性特征表现为:① 功能网络中,厦门、福州、赣州在工作日和周末均排在前三位,体现了其在城市网络中较强的竞争力。此外,相比工作日,周末大部分城市的交往能力有所提升,这体现了区域内人口在周末具有较强的跨市游憩需求。② 创新网络中,福州、厦门交往能力排在前两位,而赣州、揭阳、龙岩、宁德、上饶、鹰潭、衢州与区域内其他城市不存在创新合作。③ 区域内城市在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中的排名大致相似,而赣州与龙岩在功能网络中位于前列,在创新网络中却垫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赣州和龙岩现今在产业上与其他城市联系较紧密,城市产业基础较好,但城市在区域创新合作领域参与不足,这一点迫切需要引起当地政府决策管理者的关注。这也可能与赣州和龙岩缺乏高素质人才有关[60],如果未来不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创新合作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制约其在区域中的重要性与竞争力的提升。上述结论主要基于现有网络空间结构分析结果得出,至于具体原因仍需在未来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分析。结合两种网络衡量城市综合交往能力(本文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的点度中心度各占一半比重),发现厦门、福州的综合交往能力最强。

通过分析区域内城市同国内其他城市的点入度与点出度,衡量城市的辐射与集聚能力(图5)。结果显示,厦门、福州、泉州、上饶、赣州、温州在工作日和周末的点入度与点出度均位于前六(表2),反映出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与集聚能力。此外,从城市的平均辐射能力与平均集聚能力上看,在工作日,区域内城市的平均点出度为22.5,平均点入度为22.3;而在周末,区域内城市的平均点出度为18.4,平均点入度为18.7。这表明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各城市的辐射能力与集聚能力相差无几。而从时间维度上看,相比工作日,周末各城市的辐射能力与集聚能力有所下降。

从点出度看,福州、厦门、温州在工作日和周末均排在前三,辐射能力较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福州具有省会效应优势,厦门是全国的经济特区和副省级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影响力较强,而温州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大市,毗邻长三角经济区,受长三角经济区的吸引力较强。从点入度看,厦门、赣州、福州、上饶在工作日与周末均排在前4,集聚能力较强。因此,根据城市点度中心度所表征的城市中心性,可见区域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福州、厦门)构成中心性最强的第一梯队,区域重要地级市(泉州、温州、赣州)构成中心性较强的第二梯队,一般节点城市(汕头、漳州、衢州、南平等)构成中心性较弱的第三梯队。

3.2 网络对称性分析

节点对称性用于衡量城市中要素流入与流出的比例,链接对称性则用于衡量链接中要素流动的方向性与差异程度,能够反映城际要素的不平等流动。研究通过节点对称性、链接对称性刻画海峡西岸经济区功能网络对称性,以判断区域强中心性城市同其他城市间人员往来的主要方向与不对称程度,从而从人员联系的角度揭示区域重要城市同其他城市间的作用关系。由于网络对称性反映的是要素往来的主要方向与不对称程度,需要以有向流数据为分析基础,而两地的创新合作往往无方向属性,因此下文仅针对功能网络进行对称性分析。

3.2.1 节点对称性分析 根据节点对称性分析功能网络中城市节点的特征(图6),结果显示在工作日和周末,人员流出比例高于人员流入比例的城市均分布于区域东部。其中在工作日,有3座城市(温州、福州、厦门)的人员流出比例高于人员流入比例,主要表现为人员的流出。而在周末,有4座城市(福州、厦门、汕头、温州)的人员流出比例高于人员流入比例。可见,厦门、福州作为区域中心性最强的城市,温州作为区域中心性较强的城市,其在工作日和周末均主要表现为人员的净流出。与此同时,有16座城市(潮州、抚州、赣州、揭阳、丽水、龙岩、梅州、南平、宁德、莆田、衢州、泉州、三明、上饶、鹰潭、漳州)在工作日及周末的人员流入比例大于人员流出比例,表现为人员的净流入。其中除了周末的汕头表现为人员净流出,其他中心性较弱的城市均表现为人员的净流入,其城市数量占人员净流入城市总数的87.5%。这体现了厦门、福州和温州对区域其他城市具有显著的辐射与溢出效应,其中受益的城市大多为中心性较弱的中小城市,这可能与强中心性城市在中小城市产业投资力度加大与设立了系列子公司及工厂有关,从而促进了人员从强中心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而具体原因需要结合进一步的产业调查与人员流动目的调查进行深入探讨。

图6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海峡西岸经济区功能网络节点对称性

Fig. 6Node symmetry of functional contact network in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3.2.2 链接对称性分析 根据链接对称性分析功能网络中人员往来的主要方向和差异程度,以反映城际人员的不平等流动,进而揭示城市之间不平等吸引的关系。由于对于城际人员流动总人次较少“城市对”,其间人员流动较不活跃,对应的链接对称性具有一定偶然性。因此,本研究剔除了城际人员流动总人次较少的“城市对”,以100人次为城际人员流动总人次的阈值,仅将城际人员流动总人次大于100人次的“城市对”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根据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大的分类原则,将链接对称性值由小到大分为两级。本文认为链接对称性小于0.2表明城际人员流动不对称性不显著,将链接对称性在0.2~0.3的联系定义为城际人员流动不对称性较显著,城市之间存在较强的不平等吸引,将链接对称性大于0.3的联系定义为城际人员流动不对称性非常显著(图7)。

图7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海峡西岸经济区功能网络链接对称性

Fig. 7Link symmetry of functional contact network in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结果显示,在工作日,福州、厦门作为中心性最强的城市,存在非常显著的人员自福州净流入至鹰潭、龙岩的现象,以及较显著的人员自福州净流入至漳州,自厦门净流入梅州、龙岩、抚州、三明、南平与宁德的现象,其中梅州、龙岩、抚州、三明、南平与宁德围绕厦门呈带状分布;对于中心性较强的温州、泉州和赣州,存在较显著的人员自温州净流入至衢州、上饶与莆田,自泉州净流入至衢州,以及自南平、上饶净流入至赣州的现象。因此,在工作日,区域中心性较强或最强的城市同其他城市表现出人流不对称非常显著的概率为2.4%,较显著的概率为15.3%,不显著的概率为82.4%。

在周末,福州、厦门作为中心性最强的城市,存在非常显著的人员自赣州净流入至厦门的现象,以及较显著的人员自潮州净流入至福州的现象;对于中心性较强的温州、泉州和赣州,存在非常显著的人员自鹰潭、上饶净流入至赣州的现象,以及较显著的人员自三明净流入至泉州,自温州净流入至宁德、揭阳的现象。因此,在周末,区域中心性较强或最强的城市同其他城市表现出人流不对称非常显著的概率为3.5%,较显著的概率为4.7%,不显著的概率为91.8%。

4 结论与讨论

从区域功能网络和创新网络的中心性分析发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了以厦门、福州为第一梯队,泉州、温州、赣州为第二梯队,其他城市为第三梯队的城市网络等级关系,区域多层级的空间网络结构已经形成。而自2004年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到2009年海西经济区的基本形成以来,区域长期规划依托福州、厦门、泉州、温州和汕头为区域中心城市[61]。结合中心性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汕头在创新上的中心性略高于赣州,但在功能上的中心性远低于赣州。从网络对称性分析进一步发现,区域多数强中心性城市存在较显著的辐射带动其他城市的现象。表现为厦门、福州作为区域中心性最强的城市对其他城市的溢出效应,以及温州对比其中心性等级更低的丽水和宁德的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区域中西部城市均为人口净流入城市,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心性较弱的中小城市。这体现了区域中西部城市与区域其他城市间经济联系增强,且可能与区域中西部城市拥有了更多产业投资与开设了更多子公司及工厂有关,而具体原因需要做进一步调查。基于本研究中关于工作日人员流动和节假日人员流动目的假设,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区域中小城市受强中心性城市辐射,存在进一步发展成为工业城市或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潜力。但是结合创新网络特征的分析结果来看,这些功能网络中的人员净流入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创新合作水平普遍偏低,其中赣州、揭阳、龙岩、宁德、衢州、上饶和鹰潭与区域其他城市不存在创新合作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进而不利于其区域竞争力的综合提升,需要引起规划决策者的注意。而从城市在两类网络中地位的一致性来看,以中心性为衡量指标,城市在不同类型网络中的地位整体一致,局部如赣州、龙岩一致性较差。此外,从创新网络中,除了中心性较强的城市与其他城市创新合作较频繁,整体而言城际创新合作关系较薄弱且在空间上较不均衡。同时,区域强中心性城市同其他城市间的人员往来,绝大部分表现为较不显著的不对称,区域功能网络表现为“整体均衡,局部不均衡”态势。其中,上饶在工作日和周末均受到强中心性城市显著的虹吸效应。

因此,为了进一步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特别是为了实现区域主体部分——福建省的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目标,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明确并优先发展在两类网络中中心性均处于最强行列的城市(即厦门、福州,其于两类网络的中心性均处于前三),使其成为具有核心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特大城市,并重点发展区域综合中心性较强的城市,扶持区域一般的节点城市,特别是提升汕头与其他城市的联系与合作水平,以形成区域南翼中心城市,以强化层级有序、互补共荣的区域多级、多中心空间发展格局。鉴于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面临的大量生产性要素净流入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困境[62],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强中心性城市在更大区域尺度的竞争力和中心性,并重视区域整体中心性的提升,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全面赶超目标的实现。其次,未来区域亟需增加在研究与发展(R&D)方面的整体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引进相关人才,以实现科技创新领域中心性的提高。特别是对城市产业基础较好但发展潜力较薄弱的赣州和龙岩,应注重城际创新合作与自主创新,以保持并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重要性与竞争力。最后,对于受强中心性城市显著虹吸效应的城市,应深入研究人员显著向强中心性城市流动的原因,进而通过提升公共服务等级来提升人口流入的公共服务基础,规避未来发展中不断流失人口等生产性要素而造成与其他城市发展差距加大的风险。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Cao Z, Derudder B, Peng Z . Comparing the physical, functional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region through the lens of inter-city networks
Cities, 2018,82(1):119-126.

DOI:10.7326/0003-4819-82-1-119URLPMID:1235750 [本文引用: 1]

Christaller W . Die Zentralen Orte in Suddeutschland
Jena: GustauFischer, 1933.

[本文引用: 1]

Derudder B, Witlox F, Faulconbridge J , et al. Airline data for global city network research: Reviewing and refining existing approaches
GeoJournal, 2008,71(1):5-18.

DOI:10.1007/s10708-008-9148-6URL [本文引用: 1]

Taaffe E J, Gauthier H L . Geography of Transport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6.

DOI:10.3390/ijerph17010014URLPMID:31861363 [本文引用: 1]
Walking is the most accessible form for seniors to engage in daily light or 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Walking activity depends on both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latter including how walkable a given setting is. Recent papers have pointed at the relevance of also considering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walking behavior of older adul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neighborhood walkability, temperature and rain on daily walking time among seniors residing in Barcelona. Daily walking time was extracted from 7-day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devices and accelerometer data of 227 seniors residing in the Barcelona Metropolitan Region (Spain). Temperature and rain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official governmental weather stations. Mixed-effects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ere adjusted to test the combined association between weather and walkability on daily walking time. Neighborhood walkability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walking time among seniors, while rain generally deters it.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emperature and rain modify the effect of residential walkability on senior walking activity: low temperatures are particular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walking activity among those residing in low walkable areas, while the presence of rain presents a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walking time in high walkable environment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walkability and weather should be considered both in design actions that aim at improving walking infrastructure and also in prevention programs aimed at encouraging daily walking among seniors.

刘承良, 余瑞林, 熊剑平 , . 武汉都市圈路网空间通达性分析
地理学报, 2010,64(12):1488-1498.

[本文引用: 1]

[ Liu Chengliang, Yu Ruilin, Xiong Jianping , et al. Spatial accessibility of road network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4(12):1488-1498.]

[本文引用: 1]

陈娱, 金凤君, 陆玉麒 , . 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及可达性演变特征
地理学报, 2017,72(12):2252-2264.

DOI:10.11821/dlxb201712010URL [本文引用: 1]
从中国近代交通发展之初到高速交通网络化时代,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发展一直占据全国领先地位,为探究其长期演化的特征,以百年时间尺度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并以13个地市为中心,采用考虑跳跃式交通运输方式的时间距离计算模型探讨了其可达性演变过程。研究表明:① 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经历了交通近代化起步时期(1881-1937年)&#x02014;交通发展停滞时期(1937-1949年)&#x02014;路网拓展时期(1949-1980年)&#x02014;主干构筑时期(1980-1995年)&#x02014;高速交通网络发展时期(1995-至今)五个阶段,以北京为中心的路网结构早在近代交通发展之初就已形成;② 京津冀地区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从沿交通廊道拓展向同心圆结构演变,中心城市交通圈层结构逐渐形成连片发展格局;③ 中心城市的交通圈层结构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北京一直具有最高的地位,而张家口的地位自新中国成立后明显下降。京津地区一直是短时交通圈最先形成的区域,而处于区域腹心的冀中地区交通区位优势一直不突出。
[ Chen Yu, Jin Fengjun, Lu Yuxi , et al.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ccessibility evolution of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12):2252-2264.]

DOI:10.11821/dlxb201712010URL [本文引用: 1]
从中国近代交通发展之初到高速交通网络化时代,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发展一直占据全国领先地位,为探究其长期演化的特征,以百年时间尺度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并以13个地市为中心,采用考虑跳跃式交通运输方式的时间距离计算模型探讨了其可达性演变过程。研究表明:① 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经历了交通近代化起步时期(1881-1937年)&#x02014;交通发展停滞时期(1937-1949年)&#x02014;路网拓展时期(1949-1980年)&#x02014;主干构筑时期(1980-1995年)&#x02014;高速交通网络发展时期(1995-至今)五个阶段,以北京为中心的路网结构早在近代交通发展之初就已形成;② 京津冀地区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从沿交通廊道拓展向同心圆结构演变,中心城市交通圈层结构逐渐形成连片发展格局;③ 中心城市的交通圈层结构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北京一直具有最高的地位,而张家口的地位自新中国成立后明显下降。京津地区一直是短时交通圈最先形成的区域,而处于区域腹心的冀中地区交通区位优势一直不突出。

张兵, 金凤君, 于良 . 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
经济地理, 2006,26(5):776-779.

[本文引用: 1]

[ Zhang Bing, Jin Fengjun, Yu Liang . The appraise of accessibility on the evolution of highway network in Hunan province
Economic Geography, 2006,26(5):776-779.]

[本文引用: 1]

金凤君, 王姣娥 .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地理学报, 2004,59(2):293-302.

DOI:10.11821/xb200402016URL [本文引用: 1]
作者设计了运输距离Di和通达性系数等度量交通网络通达性的指标,并以&ldquo;最短路模型&rdquo;为基础,分析了100年来中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国铁路网络结构的演化经历了起步、筑网、延伸、优化4个阶段,但空间扩展的速度相对缓慢。路网扩展和原有路网优化是通达性提高的主要方式;100年铁路建设导致&ldquo;空间收敛&rdquo;效果显著。通达性空间格局呈现同心圈层结构,由华北区向四周辐射;且通达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范围也由华北向华东区、中南区扩展,交通中心由天津向郑州逐渐转移。铁路的建设推动了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运输走廊的现代化将推动空间经济轴线进一步强化。
[ Jin Fengjun , Wang Jiao'e. Railway network expansion and spatial accessibility analysis in China: 1906-2000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59(2):293-302.]

DOI:10.11821/xb200402016URL [本文引用: 1]
作者设计了运输距离Di和通达性系数等度量交通网络通达性的指标,并以&ldquo;最短路模型&rdquo;为基础,分析了100年来中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国铁路网络结构的演化经历了起步、筑网、延伸、优化4个阶段,但空间扩展的速度相对缓慢。路网扩展和原有路网优化是通达性提高的主要方式;100年铁路建设导致&ldquo;空间收敛&rdquo;效果显著。通达性空间格局呈现同心圈层结构,由华北区向四周辐射;且通达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范围也由华北向华东区、中南区扩展,交通中心由天津向郑州逐渐转移。铁路的建设推动了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运输走廊的现代化将推动空间经济轴线进一步强化。

刘承良, 段德忠, 余瑞林 , . 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结构演化及复杂性研究
地理科学, 2014,34(4):401-410.

URL [本文引用: 1]
复杂性是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水平的度量,当系统被迫远离热平衡状态并通过自组织进入有序状态的时候,复杂性结构常常涌现。作为典型、开放和复杂的巨系统,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受到了各研究领域的强烈关注。以1989~2010 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多度量系统揭示了城乡道路网拓扑结构演化及复杂性&ldquo;涌现&rdquo;过程:城乡道路网是一典型的二维平面图,缺乏&ldquo;超平面性&rdquo;,整体呈类随机网络性质;城乡道路网是一介于随机网络和规则网络间的复杂网络,道路网整体表现出随机性和有序性的交互耦合;城乡道路网系统的复杂性演化是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局部随机性干扰和规则性调控在作用强度上相互交互、此消彼涨演替的过程。
[ Liu Chengliang, Duan Dezhong, Yu Ruilin , et al.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and complexity of urban and rural road network structure in Wuhan City Circle
Scientia Geographia Sinica, 2014,34(4):401-410.]

URL [本文引用: 1]
复杂性是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水平的度量,当系统被迫远离热平衡状态并通过自组织进入有序状态的时候,复杂性结构常常涌现。作为典型、开放和复杂的巨系统,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受到了各研究领域的强烈关注。以1989~2010 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多度量系统揭示了城乡道路网拓扑结构演化及复杂性&ldquo;涌现&rdquo;过程:城乡道路网是一典型的二维平面图,缺乏&ldquo;超平面性&rdquo;,整体呈类随机网络性质;城乡道路网是一介于随机网络和规则网络间的复杂网络,道路网整体表现出随机性和有序性的交互耦合;城乡道路网系统的复杂性演化是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局部随机性干扰和规则性调控在作用强度上相互交互、此消彼涨演替的过程。

刘承良, 余瑞林, 曾菊新 , . 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的空间结构复杂性
地理科学, 2012,32(4):426-433.

URL [本文引用: 1]
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借助ArcGIS9.3、Pajek2.7 和SPSS16.0 等软件,从节点重要性、可达性、集聚性3 个方面定量揭示了复杂城乡道路网的空间异质性:① 高度节点重要性呈幂律分布,表现出无标度性,低度节点重要性则基本呈钟型泊松分布,呈现一定的随机性,导致整个圈域节点的重要性分布曲线既不遵循钟型泊松分布也不遵循幂律分布,出现“涌现”性;节点度值空间分布较均匀,呈现点状特征和弱集聚性,具有明显间断性和跳跃性,表现出一定的“中心-边缘”和“等级圈层”的复合结构;② 节点的可达性主要由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紧密度和介数指标表达,其中道路网平均路径长度较大,节点交通联系呈线状组织,遵循距离衰减律,成等级圈层分异,但受快速干道影响明显,空间收敛减慢,发生“摄动”变形,形成两条以南北京珠高速和东西宜黄高速为轴的城市交通走廊;节点的紧密度系数较随机网络小,但高紧密度节点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呈现出一定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节点的介数指标相对较高,呈现指数分布,空间分布较均匀,但仍呈现出一定的“等级圈层”分异;③ 网络的集聚性空间差异显著,形成多个大型网络社团,网络的聚类系数近似为零,局部呈现耦合性质,高聚类系数节点集聚成“半月形”展布,低聚类系数节点分布较为离散。
[ Liu Chengliang, Yu Ruilin, Zeng Juxin , et al. Complexity of spatial structure on the urban-rural road network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Scientia Geographia Sinica, 2012,32(4):426-433.]

URL [本文引用: 1]
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借助ArcGIS9.3、Pajek2.7 和SPSS16.0 等软件,从节点重要性、可达性、集聚性3 个方面定量揭示了复杂城乡道路网的空间异质性:① 高度节点重要性呈幂律分布,表现出无标度性,低度节点重要性则基本呈钟型泊松分布,呈现一定的随机性,导致整个圈域节点的重要性分布曲线既不遵循钟型泊松分布也不遵循幂律分布,出现“涌现”性;节点度值空间分布较均匀,呈现点状特征和弱集聚性,具有明显间断性和跳跃性,表现出一定的“中心-边缘”和“等级圈层”的复合结构;② 节点的可达性主要由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紧密度和介数指标表达,其中道路网平均路径长度较大,节点交通联系呈线状组织,遵循距离衰减律,成等级圈层分异,但受快速干道影响明显,空间收敛减慢,发生“摄动”变形,形成两条以南北京珠高速和东西宜黄高速为轴的城市交通走廊;节点的紧密度系数较随机网络小,但高紧密度节点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呈现出一定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节点的介数指标相对较高,呈现指数分布,空间分布较均匀,但仍呈现出一定的“等级圈层”分异;③ 网络的集聚性空间差异显著,形成多个大型网络社团,网络的聚类系数近似为零,局部呈现耦合性质,高聚类系数节点集聚成“半月形”展布,低聚类系数节点分布较为离散。

Liu C L, Wang J Q, Zhang H , et al. Mapping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global shipping network by weighted ego network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Transport Logistics, 2018,10(1):63-86.

DOI:10.1504/IJSTL.2018.088323URL [本文引用: 1]

Liu C L, Wang J Q, Zhang H .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ports in the global maritime network detected by weighted ego network analysis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 2018,45(1):89-104.

DOI:10.1111/risa.13429URLPMID:31799748 [本文引用: 1]
With the maturing of autonomous technology and better accessibility,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 The deployment of AUVs for under-ice marine science research in the Antarctic is one such example. However, a higher risk of AUV loss is present during such endeavors due to the extreme operating environment. To control the risk of loss, existing risk analyses approaches tend to focus more on the AUV's technical aspects and neglect the role of soft factors, such as organizational and human influences. In addition, the dynamic and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of risk variables are also often overlooked due to uncertainties and challenges in quantification. To overcome these shortfalls, a hybrid fuzzy system dynamics risk analysis (FuSDRA) is proposed. In the FuSDRA framework, system dynamics model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risk variables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considers the time-dependent nature of risk while fuzzy logic accounts for uncertainties. To demonstrate its application, an example based on an actual Antarctic AUV program is presented. Focusing on funding and experience of the AUV team, simulation of the FuSDRA risk model shows a declining risk of loss from 0.293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Antarctic AUV program, reaching a minimum of 0.206 before increasing again in later years. Risk control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then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The example demonstrated how FuSDRA can be applied to inform funding and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or broader application both within the AUV domain and on other complex technological systems.

吴康, 方创琳, 赵渺希 .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
地理研究, 2015,34(4):711-728.

DOI:10.11821/dlyj201504010URL [本文引用: 1]
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mdash;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times;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① 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ldquo;北京&mdash;上海&mdash;广深&mdash;成都&rdquo;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② 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③ 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④ 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ldquo;富人圈&rdquo;的现象;⑤ 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
[ Wu Kang, Fang Chuanglin, Zhao Miaoxi .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complexity of Chinese intercity network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34(4):711-728.]

DOI:10.11821/dlyj201504010URL [本文引用: 1]
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mdash;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times;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① 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ldquo;北京&mdash;上海&mdash;广深&mdash;成都&rdquo;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② 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③ 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④ 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ldquo;富人圈&rdquo;的现象;⑤ 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

Castells M . Globalisation, networking, urbanisation: Reflections on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Urban Studies, 2010,47(13):2737-2745.

DOI:10.1177/0042098010377365URL [本文引用: 1]

Taylor P J, Hoyler M, Verbruggen R . External urban relational process: Introducing central flow theory to complement central place theory
Urban Studies, 2010,47(13):2803-2818.

DOI:10.1177/0042098010377367URL [本文引用: 1]

王媛, 姜博, 初楠臣 , .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功能联系测度
城市问题, 2016,35(3):22-28.

[本文引用: 1]

[ Wang Yuan, Jiang Bo, Chu Nanchen , et al. Measurement of urban functional linkages in Northeast China
Urban Issues, 2016,35(3):22-28.]

[本文引用: 1]

李王鸣, 江勇 . 基于城市流要素的区域城市内外部功能联系研究: 以浙江省台州市域为例
经济地理, 2012,32(2):59-65.

[本文引用: 1]

[ Li Wangming, Jiang Yong . Research of regional city inter nal and exter nal function relations based on urbanflows elements: A case study of Taizhou
Economic Geography, 2012,32(2):59-65.]

[本文引用: 1]

魏冶, 修春亮, 王绮 , . 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的富人俱乐部现象与不平衡性分析
人文地理, 2018,33(2):124-129.

[本文引用: 1]

[ Wei Ye, Xiu Chunliang, Wang Wei , et al. Rich-club phenomenon and disequilibrium of China's population flow network during Spring Festival travel period
Human Geography, 2018,33(2):124-129.]

[本文引用: 1]

刘盛和, 邓羽, 胡章 .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学报, 2010,65(10):1187-1197.

DOI:10.11821/xb201010004URL [本文引用: 1]
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 进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 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 Liu Shenghe, Deng Yu, Hu Zhang . 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5(10):1187-1197.]

DOI:10.11821/xb201010004URL [本文引用: 1]
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 进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 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张耀军, 岑俏 . 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
人口研究, 2014,38(5):54-71.

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ldquo;五普&rdquo;及&ldquo;六普&rdquo;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两个角度,分省、市、县三个层面对我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集中化流动,热点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全国性集聚中心的存在。运用一般回归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结论表明影响省内和省外人口流入的因素同中有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较高的职工工资是城市吸引省内和省外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社会公共资源对省内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而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对省外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这些发现可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等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 Zhang Yaojun, Qi Qiao . Spati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Research, 2014,38(5):54-71.]

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ldquo;五普&rdquo;及&ldquo;六普&rdquo;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两个角度,分省、市、县三个层面对我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集中化流动,热点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全国性集聚中心的存在。运用一般回归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结论表明影响省内和省外人口流入的因素同中有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较高的职工工资是城市吸引省内和省外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社会公共资源对省内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而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对省外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这些发现可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等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
经济地理, 2012,32(2):8-13.

[本文引用: 1]

[ Liu Wangbao, Wang Lina, Chen Zhongwen . Flow field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2,32(2):8-13.]

[本文引用: 1]

蒋小荣, 汪胜兰 .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网络研究: 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的分析
中国人口科学, 2017,31(2):35-46.

[本文引用: 1]

[ Jiang Xiaorong, Wang Shenglan . Research on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mobility network: Based on baidu migration big data
China Population Science, 2017,31(2):35-46.]

[本文引用: 1]

焦敬娟, 王姣娥, 金凤君 , . 高速铁路对城市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 基于铁路客运班列分析
地理学报, 2016,71(2):265-280.

DOI:10.11821/dlxb201602007URL [本文引用: 2]
城市网络是近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基于2003-2013年间8个横截面的中国铁路客运班列数据,采用加权度中心性和社区结构模型,探讨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等级和集聚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基于铁路客运组织的城市等级结构呈现出位序--规模分布的特征和集聚性,且三大地带和各社区内城市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扩展,加权度中心性的集聚性更明显,并逐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层级结构和社区结构.② 城市等级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廊道效应和经济,人口的耦合性,即基于铁路客运班列的城市等级结构与基于属性数据(人口/GDP)的结果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社区结构与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城市等级的差异呈扩大态势,但各社区间城市等级的差异呈缩小态势,部分社区核心城市已形成.
[ Jiao Jingjuan, Wang Jiao'e, Jin Fengjun , et al.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 on inter-city network based onthe passenger train net-work in China, 2003-2013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71(2):265-280.]

DOI:10.11821/dlxb201602007URL [本文引用: 2]
城市网络是近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基于2003-2013年间8个横截面的中国铁路客运班列数据,采用加权度中心性和社区结构模型,探讨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等级和集聚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基于铁路客运组织的城市等级结构呈现出位序--规模分布的特征和集聚性,且三大地带和各社区内城市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扩展,加权度中心性的集聚性更明显,并逐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层级结构和社区结构.② 城市等级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廊道效应和经济,人口的耦合性,即基于铁路客运班列的城市等级结构与基于属性数据(人口/GDP)的结果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社区结构与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城市等级的差异呈扩大态势,但各社区间城市等级的差异呈缩小态势,部分社区核心城市已形成.

刘正兵, 丁志伟, 卜书朋 , . 中原城市群城镇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基于空间引力与客运联系
人文地理, 2015,30(4):79-86.

[本文引用: 1]

[ Liu Zhengbing, Ding Zhiwei, Bu Shupeng , et al.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alysis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intera- ctive and tra?c ?ow relationship
Human Geography, 2015,30(4):79-86.]

[本文引用: 1]

孟德友, 冯兴华, 文玉钊 . 铁路客运视角下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及组织模式探讨
地理研究, 2017,36(7):1339-1352.

DOI:10.11821/dlyj201707012URL [本文引用: 4]
&#x0201c;流&#x0201d;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东北地区2005年、2010年及2015年铁路客运班列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总体规模、网络密度、城市中心性、凝聚子群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组织模式选择进行相关探讨。结果表明:① 铁路客运联系经历了普列主导、高铁萌芽及高铁繁荣等三个阶段,始发列车视角下城市等级体系的初级首位型分布特征明显、&#x0201c;一轴双核&#x0201d;地位相对稳固;② 区域城市网络密度虽得到一定提升但仍处于较弱连接状态、演变进程中出现&#x0201c;马太效应&#x0201d;,辽吉省际联系紧密、黑蒙(东)边缘化倾向明显;③ 城市程度中心度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高值区地域集聚特征显著,核心城市效应由极化向扩散转变、大连网络核心地位逐步确立;中介中心度高值区总体出现跃迁现象,其中哈尔滨中介效应稳固、部分核心城市的空间遮蔽范围持续缩小;④ 东北地区城市网络小团体现象明显,区域整合进程下的&#x0201c;四片区&#x0201d;格局逐步稳固,哈大轴线子群成为网络联系的核心组团;⑤ 基于城市个体特征及网络整体结构分析,提出东北地区的&#x0201c;圈层推进&#x02014;轴辐拓展&#x02014;组团分区&#x0201d;的空间组织模式。
[ Meng Deyou, Feng Xinghua, Wen Yuzhao .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attern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36(7):1339-1352.]

DOI:10.11821/dlyj201707012URL [本文引用: 4]
&#x0201c;流&#x0201d;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东北地区2005年、2010年及2015年铁路客运班列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总体规模、网络密度、城市中心性、凝聚子群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组织模式选择进行相关探讨。结果表明:① 铁路客运联系经历了普列主导、高铁萌芽及高铁繁荣等三个阶段,始发列车视角下城市等级体系的初级首位型分布特征明显、&#x0201c;一轴双核&#x0201d;地位相对稳固;② 区域城市网络密度虽得到一定提升但仍处于较弱连接状态、演变进程中出现&#x0201c;马太效应&#x0201d;,辽吉省际联系紧密、黑蒙(东)边缘化倾向明显;③ 城市程度中心度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高值区地域集聚特征显著,核心城市效应由极化向扩散转变、大连网络核心地位逐步确立;中介中心度高值区总体出现跃迁现象,其中哈尔滨中介效应稳固、部分核心城市的空间遮蔽范围持续缩小;④ 东北地区城市网络小团体现象明显,区域整合进程下的&#x0201c;四片区&#x0201d;格局逐步稳固,哈大轴线子群成为网络联系的核心组团;⑤ 基于城市个体特征及网络整体结构分析,提出东北地区的&#x0201c;圈层推进&#x02014;轴辐拓展&#x02014;组团分区&#x0201d;的空间组织模式。

庄德林, 杨羊, 晋盛武 , .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地理科学, 2017,37(4):546-553.

DOI:10.13249/j.cnki.sgs.2017.04.008URL [本文引用: 3]
基于2004~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跨区布址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的主要联系流由 “Z”字形空间结构演变为“金字塔”形结构。 高行政级别城市在网络要素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省会城市的中介能力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沪杭宁甬苏合6城市构成了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核心层,核心-边缘层联系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联系方式;城市网络凝聚子群具有明显的地理粘着性,沪宁和杭州凝聚子群分别是群内联系和群际联系的标杆。
[ Zhuang Delin, Yang Yang, Jin Shengwu , et al.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s city network based on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Scientia Geographia Sinica, 2017,37(4):546-553.]

DOI:10.13249/j.cnki.sgs.2017.04.008URL [本文引用: 3]
基于2004~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跨区布址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的主要联系流由 “Z”字形空间结构演变为“金字塔”形结构。 高行政级别城市在网络要素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省会城市的中介能力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沪杭宁甬苏合6城市构成了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核心层,核心-边缘层联系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联系方式;城市网络凝聚子群具有明显的地理粘着性,沪宁和杭州凝聚子群分别是群内联系和群际联系的标杆。

刘辉, 申玉铭, 孟丹 , .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京津冀城市网络集中性及空间结构研究
经济地理, 2013,33(8):37-45.

[本文引用: 3]

[ Liu Hui, Shen Yuming, Meng Dan , et al. The city network centrality and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13,33(8):37-45.]

[本文引用: 3]

叶强, 张俪璇, 彭鹏 , . 基于百度迁徙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研究
经济地理, 2017,37(8):53-59.

[本文引用: 1]

[ Ye Qiang, Zhang Lixuan, Peng Peng , et al.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ed on Baidu migration data
Economic Geography, 2017,37(8):53-59.]

[本文引用: 1]

王姣娥, 景悦 . 中国城市网络等级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 基于铁路和航空流的比较
地理学报, 2017,72(8):1508-1519.

DOI:10.11821/dlxb201708013URL [本文引用: 1]
交通流是反映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重要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网络研究中。基于2010年中国城际铁路与航空客流OD数据,本文从城市节点、流量、子网络视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① 铁路与航空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均呈现出以北上广为顶层节点的空间等级结构体系,但除顶层结构外两种网络结构差异较大。② 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铁路流联系表现出空间邻近性特征,而航空流联系则主要受到城市节点的规模大小与职能属性的影响。③ 铁路流的首位联系受省级行政区划的制约,航空流的首位联系空间跨度大,形成了若干具有垂直层间联系的地域子系统。④ 铁路网络拥有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7个子网络,而航空网络中则不存在明显的子网络。技术经济特征与管理体制是造成铁路与航空两种网络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 Wang Jiao'e, Jing Yue . Comparison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mode of inter-city net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ilway and air passenger ?ow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8):1508-1519.]

DOI:10.11821/dlxb201708013URL [本文引用: 1]
交通流是反映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重要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网络研究中。基于2010年中国城际铁路与航空客流OD数据,本文从城市节点、流量、子网络视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① 铁路与航空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均呈现出以北上广为顶层节点的空间等级结构体系,但除顶层结构外两种网络结构差异较大。② 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铁路流联系表现出空间邻近性特征,而航空流联系则主要受到城市节点的规模大小与职能属性的影响。③ 铁路流的首位联系受省级行政区划的制约,航空流的首位联系空间跨度大,形成了若干具有垂直层间联系的地域子系统。④ 铁路网络拥有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7个子网络,而航空网络中则不存在明显的子网络。技术经济特征与管理体制是造成铁路与航空两种网络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Blondel V D, Guillaume J L, Lambiotte R , et al. Fast unfolding of communities in large networks
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Theory and Experiment, 2008, ( 10):10008.

DOI:10.1088/1742-5468/2006/10/P10008URLPMID:19002269
The Cellular Potts Model (CPM) successfully simulates drainage and shear in foams. Here we use the CPM to investigate instabilities due to the flow of a single large bubble in a dry, monodisperse two-dimensional flowing foam. As in experiments in a Hele-Shaw cell, above a threshold velocity the large bubble moves faster than the mean flow. Our simulations reproduce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predictions for the velocity threshold and the relative velocity of the large bubble, demonstrating the utility of the CPM in foam rheology studies.

Newman M E J . Fast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Phys Rev E Stat Nonlin Soft Matter Phys, 2004,69(6):066133.

DOI:10.1098/rspa.2014.0224URLPMID:25294962 [本文引用: 1]
By considering the task of finding the shortest walk through a Network, we find an algorithm for which the run time is not as O(2 n ), with n being the number of nodes, but instead scales with the number of nodes in a coarsened network. This coarsened network has a number of nodes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dense regions in the original graph. Since we exploit a form of local community detection as a preprocessing, this work gives support to the project of developing heuristic algorithms for detecting dense regions in networks: preprocessing of this kind can accelerate optimization tasks on networks. Our work also suggests a class of empirical conjectures for how structural features of efficient networked systems might scale with system size.

Limtanakool N, Dijst M, Schwanen T .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for characterising national urban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flows of peopl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France and Germany
Urban Studies, 2007,44(11):2123-2145.

DOI:10.1080/00420980701518990URL [本文引用: 2]

Limtanakool N, Schwanen T, Dijst M . Developments in the Dutch urba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flows
Regional Studies, 2009,43(2):179-196.

DOI:10.1080/00343400701808832URL [本文引用: 1]

Beaverstock J V, Smith R G, Taylor P J . World-city network: A new meta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0,90(1):123-134.

DOI:10.1111/0004-5608.00188URL [本文引用: 2]

Beaverstock J V, Smith R G, Taylor P J , et al.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ome measurement methodologies
Applied Geography, 2000,20(1):43-63.

DOI:10.1016/S0143-6228(99)00016-8URL [本文引用: 1]

Pearce J, Dorling D . Tackling global health inequalities: Closing the health gap in a generatio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9,41(1):1-6.

DOI:10.1068/a41319URL [本文引用: 1]

Smith D A, Timberlake M . Conceptualising and 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system's city system
Urban Studies, 1995,32(2):287-302.

DOI:10.1080/00420989550013086URL [本文引用: 1]

陈映雪, 甄峰, 王波 , . 基于微博平台的中国城市网络信息不对称关系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12,27(12):1353-1362.

URL [本文引用: 1]
网络信息空间的空间关系及信息流研究为信息化影响下的地理空间演变研究奠定基础。借助微博这一新兴网络信息传播平台获取中国城市间网络信息联系数据,采用流分析方法呈现城市间网络信息联系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网络信息关系呈现出&ldquo;一超多强&rdquo;的空间极化不对称格局。网络空间不对称格局与地理距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密切关联性,表现为:城市对外网络信息总不对称度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一致性;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对城市间网络信息不对称程度影响的距离衰减性;城市间网络信息不对称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相对一致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间网络信息不对称关系与经济发展梯度的相对一致性。
[ Chen Yingxue, Qi Feng, Wang Bo , et al. A study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asymmetry relations among Chinese cities based on the micro-blog platform, 2012,27(12):1353-1362.]
URL [本文引用: 1]
网络信息空间的空间关系及信息流研究为信息化影响下的地理空间演变研究奠定基础。借助微博这一新兴网络信息传播平台获取中国城市间网络信息联系数据,采用流分析方法呈现城市间网络信息联系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网络信息关系呈现出&ldquo;一超多强&rdquo;的空间极化不对称格局。网络空间不对称格局与地理距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密切关联性,表现为:城市对外网络信息总不对称度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一致性;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对城市间网络信息不对称程度影响的距离衰减性;城市间网络信息不对称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相对一致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间网络信息不对称关系与经济发展梯度的相对一致性。

龙瀛 . ( 新)城市科学: 利用新数据、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新”城市
景观设计学, 2019,7(2):8-21.

[本文引用: 1]

[ Long Ying .( New) urban science: Studying “new” cities with new data,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7(2):8-21.

[本文引用: 1]

王缉慈 , 创新的空间.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本文引用: 1]

[ Wang Jici. Innovation Spaces: Enterprise Cluster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刘承良, 桂钦昌, 段德忠 , . 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结构异质性及其邻近性机理
地理学报, 2017,72(4):737-752.

DOI:10.11821/dlxb201704014URL [本文引用: 1]
以科研论文为媒介的知识合作网络已成为知识溢出的重要通道,但目前学术界对全球科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涌现机制缺乏深入的探讨。基于2014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复杂网络、空间统计和重力模型分析,刻画了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及其邻近性机理。结果发现:① 拓扑结构上,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层级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和等级层次性,发育出典型的等级&#x0201c;核心&#x02014;边缘&#x0201d;结构。② 空间格局上,以美国、西欧、中国和澳大利亚为顶点的&#x0201c;四边形&#x0201d;成为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骨架;三大中心性指标值的空间分异明显,强度中心性形成以美国为极核,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及西欧诸国为次中心的&#x0201c;一超多强&#x0201d;格局,与之类似的介数中心性呈现北美、西欧和东亚&#x0201c;三足鼎立&#x0201d;的形态,度中心性分布则相对均匀,表现出&#x0201c;大分散、小集中&#x0201d;的&#x0201c;多中心&#x02014;边缘集散&#x0201d;格局。③ 重力回归分析发现,地理距离抑制了国际科研论文合作,不过其影响力较弱;社会与经济邻近性对全球科研论文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语言差异不是国际科研合作交流的障碍。
[ Liu Chengliang, Gui Qinchang, Duan Dezhong , et al.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and proximity mechanism of global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 based on co-authored paper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72(4):737-752.]

DOI:10.11821/dlxb201704014URL [本文引用: 1]
以科研论文为媒介的知识合作网络已成为知识溢出的重要通道,但目前学术界对全球科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涌现机制缺乏深入的探讨。基于2014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复杂网络、空间统计和重力模型分析,刻画了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及其邻近性机理。结果发现:① 拓扑结构上,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层级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和等级层次性,发育出典型的等级&#x0201c;核心&#x02014;边缘&#x0201d;结构。② 空间格局上,以美国、西欧、中国和澳大利亚为顶点的&#x0201c;四边形&#x0201d;成为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骨架;三大中心性指标值的空间分异明显,强度中心性形成以美国为极核,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及西欧诸国为次中心的&#x0201c;一超多强&#x0201d;格局,与之类似的介数中心性呈现北美、西欧和东亚&#x0201c;三足鼎立&#x0201d;的形态,度中心性分布则相对均匀,表现出&#x0201c;大分散、小集中&#x0201d;的&#x0201c;多中心&#x02014;边缘集散&#x0201d;格局。③ 重力回归分析发现,地理距离抑制了国际科研论文合作,不过其影响力较弱;社会与经济邻近性对全球科研论文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语言差异不是国际科研合作交流的障碍。

Gui Q C, Liu C L, Du D B . Globalization of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 network perspective
Geoforum, 2019,105(1):1-12.

DOI:10.1080/14737167.2019.1626720URLPMID:31159614 [本文引用: 1]
Introductio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oeconomics and Outcomes Research (ISPOR) organized its first Central Eastern European regional meeting in 2019 in Warsaw, Poland. Area covered: The scientific program of the two-day conference covered a broad range of topics presen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ion. Specifically, the focus was on cross-country collaboration within different steps of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 and the need for local HTA adaptations in decision-making. Expert commentary: Attended by approximately 200 delegates from many countries and by several high level ISPOR leaders, the conference provided a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change knowledge an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network among experts from different stakeholder groups on issues specific to the region.

Ma H T, Fang C L, Lin S N , et al. Hierarchy, cluster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inter-city networks constructed by scientific collaborator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28(12):1793-1809.

DOI:10.1007/s11442-018-1579-5URL [本文引用: 1]
The Chinese urban system is currently experiencing a fundamental shift, as it moves from a size-based hierarchy to a network-based system.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city networks have tended to focus on economic interactions without paying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knowledge flow. Using data on co-authored papers obtained from 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 (CAJNPD) during 2014-2016, this study explores several features of the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 between Chinese mainland citi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1)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cientific cooperation amongst Chinese cities is shifting from a jurisdiction-based hierarchical system to a networked system; and (2) several highly intra-connected city regions were found to exist in the network of knowledge, and such regions had more average internal linkages (14.21) than external linkages (8.69), and higher average internal linkage degrees (14.43) than external linkage degrees (10.43); and (3)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erms of inter-region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Wester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regional networks (the average INCD of the three regional networks were 109.65, 95.81, and 71.88). We suggest that China should eng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scientific center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Whilst findings reveal a high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in those networks - a characteristic which reflects the hierarchical nature of China&#x02019;s urban economic structure - the actu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ity networks of knowledge flow was found to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ity networks based on economic outputs or population.

Gui Q C, Liu C L, Du D B . Does network position foster knowledge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
Growth and Change, 2018,49(4):594-611.

DOI:10.1111/grow.2018.49.issue-4URL [本文引用: 1]

Ma H T, Fang C L, Pang B , et 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y network as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low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25(4):498-510.

DOI:10.1007/s11769-014-0731-0URL [本文引用: 1]

Gui Q C, Liu C L, Du D B .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flows and the role of proximity
Growth and Change, 2018,49(3):532-547.

DOI:10.1111/grow.2018.49.issue-3URL [本文引用: 1]

刘承良, 管明明 . 基于专利转移网络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群城际技术流动的时空演化
地理研究, 2018,37(5):981-994.

DOI:10.11821/dlyj201805010URL [本文引用: 1]
基于2004-2015年的专利交易数据,融合大数据挖掘技术、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系统刻画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技术流动的主体、客体、网络的时空演化规律:① 企业是技术流动的主体,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输出有限;主体倾向内部技术流通,外溢不足;专利类型由外观设计型向发明型、实用新型转变,部类结构保持均衡稳定。② 上海、杭州、南京、苏州作为技术流动网络的核心节点,由技术辐合向扩散中心转化,合肥、南通、嘉兴等是主要技术转入地。③ 技术流集散交互,以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转移和空间邻近城市相互作用为主导,呈现等级扩散和接触扩散耦合态势。④ 技术流动空间分布不均衡,马太效应明显,城市链接对象不断延伸,地方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⑤ 技术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呈现离散均质&#x02014;单中心(上海)集散&#x02014;双核(上海、苏州)驱动&#x02014;多核心轴辐式(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的演化规律。
[ Liu Chengliang, Guan Mingming .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interurban technological flownetwork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ent transaction network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37(5):981-994.]

DOI:10.11821/dlyj201805010URL [本文引用: 1]
基于2004-2015年的专利交易数据,融合大数据挖掘技术、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系统刻画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技术流动的主体、客体、网络的时空演化规律:① 企业是技术流动的主体,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输出有限;主体倾向内部技术流通,外溢不足;专利类型由外观设计型向发明型、实用新型转变,部类结构保持均衡稳定。② 上海、杭州、南京、苏州作为技术流动网络的核心节点,由技术辐合向扩散中心转化,合肥、南通、嘉兴等是主要技术转入地。③ 技术流集散交互,以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转移和空间邻近城市相互作用为主导,呈现等级扩散和接触扩散耦合态势。④ 技术流动空间分布不均衡,马太效应明显,城市链接对象不断延伸,地方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⑤ 技术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呈现离散均质&#x02014;单中心(上海)集散&#x02014;双核(上海、苏州)驱动&#x02014;多核心轴辐式(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的演化规律。

Liu C L, Niu C C, Han J . Spatial dynamics of intercity technology transfer networks in China's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A patent transaction perspective
Sustainability, 2019,11(6):1647.

DOI:10.3390/su11061647URL [本文引用: 1]

刘承良, 管明明, 段德忠 . 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地理学报, 2018,73(8):1462-1477.

DOI:10.11821/dlxb201808006URL [本文引用: 1]
基于2015年专利交易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社会网络、空间分析等方法,从节点、关联、模块及影响因素4个方面揭示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① 技术转移整体强度偏低,空间极化严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成为技术转移的活跃地带。② 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是全国技术转移网络的&#x0201c;集线器&#x0201d;,发挥城际技术流的集散枢纽和中转桥梁作用,中西部大部分城市处于网络边缘,整个网络发育典型的核心&#x02014;边缘式和枢纽&#x02014;网络式结构。③ 技术关联的空间层级和马太效应凸显,形成以北京、上海、广深为顶点的&#x0201c;三角形&#x0201d;技术关联骨架结构,技术流集聚在东部地带经济发达的城市之间和具有高技术能级的城市之间,中西部技术结网不足,呈现碎片化。④ 技术转移网络形成明显的四类板块(子群),具明显自反性和溢出效应,其空间聚类既有&#x0201c;近水楼台先得月&#x0201d;式块状集聚,也有&#x0201c;舍近求远&#x0201d;式点状&#x0201c;飞地&#x0201d;镶嵌。⑤ 城际技术流呈现等级扩散、接触扩散、跳跃扩散等多种空间扩散模式,其流向表现出经济指向性和行政等级指向性特征。⑥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政策支持等主体属性和地理、技术、社会、产业邻近性的城市主体关系均会影响其技术转移强度。
[ Liu Chengliang, Guan Mingming, Duan Dezhong . 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interurbantechnology transfer network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73(8):1462-1477.]

DOI:10.11821/dlxb201808006URL [本文引用: 1]
基于2015年专利交易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社会网络、空间分析等方法,从节点、关联、模块及影响因素4个方面揭示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① 技术转移整体强度偏低,空间极化严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成为技术转移的活跃地带。② 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是全国技术转移网络的&#x0201c;集线器&#x0201d;,发挥城际技术流的集散枢纽和中转桥梁作用,中西部大部分城市处于网络边缘,整个网络发育典型的核心&#x02014;边缘式和枢纽&#x02014;网络式结构。③ 技术关联的空间层级和马太效应凸显,形成以北京、上海、广深为顶点的&#x0201c;三角形&#x0201d;技术关联骨架结构,技术流集聚在东部地带经济发达的城市之间和具有高技术能级的城市之间,中西部技术结网不足,呈现碎片化。④ 技术转移网络形成明显的四类板块(子群),具明显自反性和溢出效应,其空间聚类既有&#x0201c;近水楼台先得月&#x0201d;式块状集聚,也有&#x0201c;舍近求远&#x0201d;式点状&#x0201c;飞地&#x0201d;镶嵌。⑤ 城际技术流呈现等级扩散、接触扩散、跳跃扩散等多种空间扩散模式,其流向表现出经济指向性和行政等级指向性特征。⑥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政策支持等主体属性和地理、技术、社会、产业邻近性的城市主体关系均会影响其技术转移强度。

马海涛 . 基于人才流动的城市网络关系构建
地理研究, 2017,36(1):161-170.

DOI:10.11821/dlyj201701013URL [本文引用: 1]
以高端归国人才为对象,通过构建“归国人才三角”概念框架,设计基于高端移动性人才的城市关系构建方法,对人才迁移驱动的城市网络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① 借助“行动者空间移动带来的空间动力”这一视角,运用高端归国人才在城市间的移动模拟城市间关系,可为构建城市网络提供一条新路径。② 基于人才流动的城市网络构建,有助于破解城市关系矩阵数据挖掘与案例城市选取的难题,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网络研究的新方向。③ “归国人才三角”概念框架将人才流动与城市网络两方面研究融为一体,既可以通过人才流动探讨城市创新空间组织特征,也可以通过城市网络方法分析人才流动网络,对城市网络研究和人才战略实施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Ma Haitao . Triangle model of Chinese returnees: A tentative method for city networks based on talent flow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36(1):161-170.]

DOI:10.11821/dlyj201701013URL [本文引用: 1]
以高端归国人才为对象,通过构建“归国人才三角”概念框架,设计基于高端移动性人才的城市关系构建方法,对人才迁移驱动的城市网络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① 借助“行动者空间移动带来的空间动力”这一视角,运用高端归国人才在城市间的移动模拟城市间关系,可为构建城市网络提供一条新路径。② 基于人才流动的城市网络构建,有助于破解城市关系矩阵数据挖掘与案例城市选取的难题,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网络研究的新方向。③ “归国人才三角”概念框架将人才流动与城市网络两方面研究融为一体,既可以通过人才流动探讨城市创新空间组织特征,也可以通过城市网络方法分析人才流动网络,对城市网络研究和人才战略实施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琼, 赵新正, 李同昇 , . 多重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 基于有向多值关系视角
地理科学进展, 2018,37(9):1257-1267.

DOI:10.18306/dlkxjz.2018.09.008URL [本文引用: 1]
从有向多值关系视角,以中原城市群为案例区,对比分析静态网络、百度信息网络、综合交通网络的空间结构,选择经济、文化、行政、时间距离方面的7个因素构建关系回归模型,剖析3个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3个网络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现为:百度信息网络与综合交通网络&gt;百度信息网络与静态网络&gt;综合交通网络与静态网络且其值均高于0.582,表明整体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②在空间结构上,3个网络均表现出以郑州为中心,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为发展轴,郑州、开封、新乡、洛阳、许昌构成了骨干网络,并形成辐射与集聚优势共存的中心片区;在中心片区之外,3个网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网络节点的辐射与集聚能力在百度信息与综合交通网络中均是正相关,而在静态网络中则是负相关;③关系回归模型的7个因素均对3个网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企业合作、行业结构相似、经济制度邻近是影响3个网络相似性较强的因素,而收入差距、文化相似、行政隶属、平均时间距离是影响它们之间差异性的因素。本研究为关系转向下的城市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Song Qiong, Zhao Xinzheng, Li Tongsheng , et al. Spatial structur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ple urban networks based onthe perspective of directed-multivalued relation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8,37(9):1257-1267.]

DOI:10.18306/dlkxjz.2018.09.008URL [本文引用: 1]
从有向多值关系视角,以中原城市群为案例区,对比分析静态网络、百度信息网络、综合交通网络的空间结构,选择经济、文化、行政、时间距离方面的7个因素构建关系回归模型,剖析3个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3个网络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现为:百度信息网络与综合交通网络&gt;百度信息网络与静态网络&gt;综合交通网络与静态网络且其值均高于0.582,表明整体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②在空间结构上,3个网络均表现出以郑州为中心,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为发展轴,郑州、开封、新乡、洛阳、许昌构成了骨干网络,并形成辐射与集聚优势共存的中心片区;在中心片区之外,3个网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网络节点的辐射与集聚能力在百度信息与综合交通网络中均是正相关,而在静态网络中则是负相关;③关系回归模型的7个因素均对3个网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企业合作、行业结构相似、经济制度邻近是影响3个网络相似性较强的因素,而收入差距、文化相似、行政隶属、平均时间距离是影响它们之间差异性的因素。本研究为关系转向下的城市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秋玉, 曾刚, 吕国庆 .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地理学报, 2016,71(2):251-264.

DOI:10.11821/dlxb201602006URL [本文引用: 1]
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来源.以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2012年间的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借助SPSS,UCINET,ArcGIS等定量分析工具,对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网络的创新主体结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创新合作的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校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源泉;市域空间合作成为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单元,国家空间是欠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的主要空间载体;理工科高校等科技资源的空间集聚态势是导致创新网络层级特征的主要因子,科技资源富集的行政中心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发达城市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集聚地,创新源泉和创新合作对象.
[ Wang Qiuyu, Zeng Gang, Lv Guoqing .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71(2):251-264.]

DOI:10.11821/dlxb201602006URL [本文引用: 1]
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来源.以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2012年间的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借助SPSS,UCINET,ArcGIS等定量分析工具,对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网络的创新主体结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创新合作的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校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源泉;市域空间合作成为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单元,国家空间是欠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的主要空间载体;理工科高校等科技资源的空间集聚态势是导致创新网络层级特征的主要因子,科技资源富集的行政中心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发达城市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集聚地,创新源泉和创新合作对象.

Ter Wal A L J . The dynamics of the inventor network in German biotechnology: Geographic proximity versus triadic closur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3,14(3):589-620.

DOI:10.1093/jeg/lbs063URL [本文引用: 1]

李丹丹, 汪涛, 魏也华 , . 中国城市尺度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识网络结构的时空复杂性
地理研究, 2015,34(3):525-540.

DOI:10.11821/dlyj201503011URL [本文引用: 1]
知识在产业集聚、区域创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城市知识储量及其在区域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学术论文合作与专利合作是知识溢出的体现形式,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度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以2000-2009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合著论文和共同申请专利的信息为原始数据,分别构建中国城市间科学知识网络(scientific knowledge network,SKN)与技术知识网络(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TKN)。运用复杂网络与地学空间分析方法,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择优链接性、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空间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知识溢出的时空复杂性。研究表明:①SKN和TKN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SKN节点度数的异质性高于TKN。②两种网络均呈异配性,即城市选择合作对象存在明显择优链接性,知识溢出具有粘着性和空间依赖性。③SKN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空间分布总体呈&#x0201c;大分散小集聚&#x0201d;特点;TKN中心城市层级结构不明显,尚未形成明显极化中心。④SKN中心城市自我网络的合作空间,由最初的沿海省会城市间的合作转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间和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间的合作,区域间知识溢出明显;TKN中心城市自我网络仍多分布于沿海城市和少数中西部省会城市,区域间知识溢出不明显。⑤SKN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时空演变存在等级扩散和传染扩散的现象,符合时空梯度推移规律,且空间等级梯度逐渐向扁平化转变;TKN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时空演变以等级扩散为主,时空梯度推移现象不明显。研究结论为量化知识溢出及知识溢出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城市创新政策的制定有一定借鉴意义。
[ Li Dandan, Wang Tao, Wei Yehua ,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complexity of scienti?c knowledge network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 on China's urban scale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34(3):525-540.]

DOI:10.11821/dlyj201503011URL [本文引用: 1]
知识在产业集聚、区域创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城市知识储量及其在区域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学术论文合作与专利合作是知识溢出的体现形式,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度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以2000-2009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合著论文和共同申请专利的信息为原始数据,分别构建中国城市间科学知识网络(scientific knowledge network,SKN)与技术知识网络(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TKN)。运用复杂网络与地学空间分析方法,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择优链接性、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空间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知识溢出的时空复杂性。研究表明:①SKN和TKN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SKN节点度数的异质性高于TKN。②两种网络均呈异配性,即城市选择合作对象存在明显择优链接性,知识溢出具有粘着性和空间依赖性。③SKN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空间分布总体呈&#x0201c;大分散小集聚&#x0201d;特点;TKN中心城市层级结构不明显,尚未形成明显极化中心。④SKN中心城市自我网络的合作空间,由最初的沿海省会城市间的合作转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间和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间的合作,区域间知识溢出明显;TKN中心城市自我网络仍多分布于沿海城市和少数中西部省会城市,区域间知识溢出不明显。⑤SKN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时空演变存在等级扩散和传染扩散的现象,符合时空梯度推移规律,且空间等级梯度逐渐向扁平化转变;TKN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时空演变以等级扩散为主,时空梯度推移现象不明显。研究结论为量化知识溢出及知识溢出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城市创新政策的制定有一定借鉴意义。

Cassi L, Plunket A .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co-inventor networks: Combining closure, bridging and proximities
Regional Studies, 2015,49(6):936-954.

DOI:10.1080/00343404.2013.816412URL [本文引用: 1]

孙阳, 姚士谋, 张落成 . 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拓展分析: 以综合交通信息网络为例
地理科学, 2018,38(6):827-837.

DOI:10.13249/j.cnki.sgs.2018.06.001URL [本文引用: 1]
在以“空间流”为逻辑的区域空间组织下,借由城际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全面发展改变着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深度与广度,由此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大幅度增强城市信息联系,促使现代城市在“空间流”的作用下不断扩展城市网络空间。针对中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沿海三大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对其进行城市空间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公路运输、普通列车、高速列车、信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把相互连接的城市转变成为城市空间对外拓展的网络节点,拉近节点城市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带动城市群区域信息“网络化”结构的形成;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主要以上海(沪)、南京(宁)核心节点城市构成,北翼网络化程度较高于南翼线性联系程度,其区域联系密度以“沪-宁”“沪-杭”沿线向两侧递减;其城市群城市网络拓展流向主要是以上海→湖州、上海→宁波、上海→泰州、南京→扬州、南京→镇江、南京→无锡、南京→苏州、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流向,呈现典型多中心结构;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主要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向外辐射,形成了以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等次级城市网络连线。其城市群城市间网络的拓展流向主要是以北京→天津、北京→石家庄、北京→秦皇岛、北京→廊坊、天津→秦皇岛、天津→石家庄等城市流向,呈现典型的双核心结构,这些城市彼此之间呈现复杂网状联系特征,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围成度中心网络的核心圈层,度中心值较低的其他10个城市节点组成外围低密度圈层;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主要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向外辐射,形成了以佛山、惠州、江门等次级城市网络连线。其城市群城市网络拓展方向主要以广州→深圳、广州→肇庆、广州→东莞、深圳→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东莞等城市流向。其中,广东、深圳处于网络的绝对中心位置,广东-深圳-东莞-佛山围成度中心网络的核心圈层,度中心值较低的其他5个城市节点组成外围低密度圈层,多核心网络结构特征显著。
[ Sun Yang, Yao Shimou, Zhang Luocheng . Spatial expansion of urban network for the three coastal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A study based on integrated tra?c information network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38(6):827-837.]

DOI:10.13249/j.cnki.sgs.2018.06.001URL [本文引用: 1]
在以“空间流”为逻辑的区域空间组织下,借由城际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全面发展改变着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深度与广度,由此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大幅度增强城市信息联系,促使现代城市在“空间流”的作用下不断扩展城市网络空间。针对中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沿海三大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对其进行城市空间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公路运输、普通列车、高速列车、信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把相互连接的城市转变成为城市空间对外拓展的网络节点,拉近节点城市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带动城市群区域信息“网络化”结构的形成;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主要以上海(沪)、南京(宁)核心节点城市构成,北翼网络化程度较高于南翼线性联系程度,其区域联系密度以“沪-宁”“沪-杭”沿线向两侧递减;其城市群城市网络拓展流向主要是以上海→湖州、上海→宁波、上海→泰州、南京→扬州、南京→镇江、南京→无锡、南京→苏州、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流向,呈现典型多中心结构;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主要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向外辐射,形成了以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等次级城市网络连线。其城市群城市间网络的拓展流向主要是以北京→天津、北京→石家庄、北京→秦皇岛、北京→廊坊、天津→秦皇岛、天津→石家庄等城市流向,呈现典型的双核心结构,这些城市彼此之间呈现复杂网状联系特征,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围成度中心网络的核心圈层,度中心值较低的其他10个城市节点组成外围低密度圈层;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主要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向外辐射,形成了以佛山、惠州、江门等次级城市网络连线。其城市群城市网络拓展方向主要以广州→深圳、广州→肇庆、广州→东莞、深圳→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东莞等城市流向。其中,广东、深圳处于网络的绝对中心位置,广东-深圳-东莞-佛山围成度中心网络的核心圈层,度中心值较低的其他5个城市节点组成外围低密度圈层,多核心网络结构特征显著。

路紫, 张秋娈, 邢晨宇 , . 基于图论的SNS社区中人际节点空间关系的中心性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
经济地理, 2013,33(12):77-83.

[本文引用: 1]

[ Lu Zi, Zhang Qiuluan, Xing Chenyu , et al. A centricity study of the interpersonal node space relationship in SNS community based on the graph theory: Taken Sina micro-blog as an example
Economic Geography, 2013,33(12):77-83.]

[本文引用: 1]

高更和, 罗庆, 樊新生 , . 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研究: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地理科学, 2015,35(12):1511-1517.

URL [本文引用: 1]
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体,对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和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 建立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基础上的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既可以表示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向,也可以表示流动的强度,更可方便地进行区域比较,是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科学方法和指标。② 农村人口有效流动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向沿海、沿边流动的总趋势,有效流动率在全局上具有弱相关性,局域上的低-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于鄂、湘、渝、黔、云等地。③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的正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京津和新疆等地区,负值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由负值区进入正值区的农村人口流动构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和路径。④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与人口总量、流出存量显著负相关,与经济总量、流入存量显著正相关。农村人口流动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应对人口压力的现实反应,在流动目的地的选择中,流动网络和流动惯性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
[ Gao Genghe, Luo Qing, Fan Xinsheng , et al.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inter-provincial ?ow: Based on the sixth nationwide population census dat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35(12):1511-1517.]

URL [本文引用: 1]
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体,对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和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 建立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基础上的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既可以表示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向,也可以表示流动的强度,更可方便地进行区域比较,是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科学方法和指标。② 农村人口有效流动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向沿海、沿边流动的总趋势,有效流动率在全局上具有弱相关性,局域上的低-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于鄂、湘、渝、黔、云等地。③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的正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京津和新疆等地区,负值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由负值区进入正值区的农村人口流动构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和路径。④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与人口总量、流出存量显著负相关,与经济总量、流入存量显著正相关。农村人口流动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应对人口压力的现实反应,在流动目的地的选择中,流动网络和流动惯性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

刘铮, 王世福, 赵渺希 , . 有向加权型城市网络的探索性分析
地理研究, 2013,32(7):1253-1268.

URL [本文引用: 1]
鉴于城市网络已成为城市与区域研究中的学术热点,研究引介了城市联系中无向加权网络的概念、特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与无向加权网络进行比较,并以中国36 座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城市间网络地图关注度为研究素材,从实证案例的角度分析无向加权网络与有向加权网络在城市网络分析方面的差别。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网络的结节性方面,互联网异地城市之间关注度与航空流量结节性具有强相关性,异地之间的城市地图查询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城市间出行期望,互联网关注中部分城市成为典型的流入地,而华北、西北等地省会城市成为典型的流出地;在多值网络的链接方面,研究对城市网络这一复杂结构系统的流,实现了&ldquo;流向&rdquo;与&ldquo;流量&rdquo;的同步分析,互联网中城市间关注强度的&ldquo;出&rdquo;&ldquo;入&rdquo;反映了城市间吸引力系的非均衡性特征。总体而言,从互联网地理学的角度为城市网络分析方法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与数据来源,实现对有向加权网络的探索性分析,在计算方法上有向加权网络在分析城市体系中节点城市的职能与节点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 Liu Zheng, Wang Shifu, Zhao Miaoxi , et al.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directed weighted network of cit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32(7):1253-1268.]

URL [本文引用: 1]
鉴于城市网络已成为城市与区域研究中的学术热点,研究引介了城市联系中无向加权网络的概念、特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与无向加权网络进行比较,并以中国36 座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城市间网络地图关注度为研究素材,从实证案例的角度分析无向加权网络与有向加权网络在城市网络分析方面的差别。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网络的结节性方面,互联网异地城市之间关注度与航空流量结节性具有强相关性,异地之间的城市地图查询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城市间出行期望,互联网关注中部分城市成为典型的流入地,而华北、西北等地省会城市成为典型的流出地;在多值网络的链接方面,研究对城市网络这一复杂结构系统的流,实现了&ldquo;流向&rdquo;与&ldquo;流量&rdquo;的同步分析,互联网中城市间关注强度的&ldquo;出&rdquo;&ldquo;入&rdquo;反映了城市间吸引力系的非均衡性特征。总体而言,从互联网地理学的角度为城市网络分析方法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与数据来源,实现对有向加权网络的探索性分析,在计算方法上有向加权网络在分析城市体系中节点城市的职能与节点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谢建军 . 赣州都市区空间发展研究
赣州: 江西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本文引用: 1]

[ Xie Jianjun . Research on space development in Ganzhou Metropolitan Area
Ganzhou: Master Dissertation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本文引用: 1]

林明水, 谢红彬 .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格局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20(7):837-842.

URL [本文引用: 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经历了提出、发展和形成3个阶段,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意义,应用引力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进行计算,并用Mapinfo90专题地图显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发展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东部&ldquo;双核&rdquo;城市群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沿海放射长廊,中、西部&ldquo;次增长点&rdquo;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多级体系,沿海发展轴对中、西次增长点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度由沿海向内陆山区随着距离成本的增加呈现出衰减规律;区域内陆各城市之间的彼此经济联系强度较弱,其中山地地形条件和距离成本是海西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主要阻碍因素
[ Lin Mingshui, Xie Hongbin . An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economic zone of the western coast of Taiwan Strait based on reginal economic linkage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2011,20(7):837-842.]

URL [本文引用: 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经历了提出、发展和形成3个阶段,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意义,应用引力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进行计算,并用Mapinfo90专题地图显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发展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东部&ldquo;双核&rdquo;城市群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沿海放射长廊,中、西部&ldquo;次增长点&rdquo;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多级体系,沿海发展轴对中、西次增长点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度由沿海向内陆山区随着距离成本的增加呈现出衰减规律;区域内陆各城市之间的彼此经济联系强度较弱,其中山地地形条件和距离成本是海西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主要阻碍因素

米红, 曹晖, 庞兰芳 .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分析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经济地理, 2008,28(3):372-375, 383.

[本文引用: 1]

[ Mi Hong, Cao Hui, Pang Lanfang . Location analysis and city competition ability of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Straits
Economic Geography, 2008,28(3):372-375, 383.]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城市 网络 空间 结构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