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Shift-Share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李连刚1,, 张平宇2,3,, 关皓明4, 谭俊涛5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 250358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102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4.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 130024
5.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 221116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hift-Share method in Liaoning old industrial base

LILiangang1,, ZHANGPingyu2,3,, GUANHaoming4, TANJuntao5
1.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China
2.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AS, Changchun 130102,China
3.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4.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5. School of Geography, Geomatics and Planning,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张平宇(1966-),男,吉林柳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E-mail: zhangpy@iga.ac.cn
收稿日期:2018-03-12
修回日期:2019-05-20
网络出版日期:2019-07-20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52、41771179、4160112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连刚(1991-),男,山东青岛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E-mail: llg911208@163.com



展开

摘要
研究老工业基地经济弹性特征对于增强其应对国内外扰动,促进落后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在对1990—201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周期划分的基础上,测度各城市不同周期中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表征区域经济弹性,借助shift-share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揭示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段内的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动态差异性特征,辽宁省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较低,容易遭受冲击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均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且区域竞争力起主导作用,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弹性受产业结构素质低和竞争力弱双重约束;服务业受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影响,长期存在结构水平低和竞争力弱问题,第二产业结构素质和竞争力不匹配问题严重,路径依赖下的制度锁定现象仍旧存在,这都限制了辽宁的区域经济弹性水平。针对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内部机制,提出了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弹性;偏离份额;经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conomic resilience characteristics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se decayed old industrial areas and to enhance their capacity on resisting against domestic and global disruptions. This paper uses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to show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 First, it divides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Liaoning Province from 1990-2015 into different economic cycles. Then, this paper characterizes the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of Liaoning Province by measuring its urban economic resistance and recovery fea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Meanwhil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by decomposing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into two aspects through the Shift-Share metho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We obtained the following three main findings. First,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display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ynamically changing across different periods. Compared with the whole nation, urban economy of Liaoning Province shows a lower resistance capacity against various disturbance, and it is more vulnerable to these disruptions. Second, both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can affect the capac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of Liaoning Province. We found that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plays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as the capacity of Liaoning’s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is constrained by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Third, “path dependence”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province for a long time, which is featured by the low level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weak competitiveness. We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re exists a serious mismatch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evel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nfluenced by the phenomenon of institutional locking under the path dependence, the state-owned economy, which is often of poor management,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hese all restrict the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of Liaoning Province. Aiming at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of Liaoning old industrial base.

Keywords: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Shift-Share;economic revitalization;Liaoning old industrial base

-->0
PDF (2762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李连刚, 张平宇, 关皓明, 谭俊涛. 基于Shift-Share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807-1819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245
LI Liangang, ZHANG Pingyu, GUAN Haoming, TAN Juntao.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hift-Share method in Liaoning old industrial bas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7): 1807-1819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245

1 引言

“弹性”(Resilience)一词起源于拉丁文resilire,表示系统或个体在经历了某种冲击或扰动后能够恢复回弹的能力[1,2],弹性最早应用于工程机械学科,20世纪70年代由Holling[3]引入到生态学,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家和区域经济学家等****将这一概念引入到区域研究领域[1,4-6]。弹性概念尚没有一致的认识,目前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工程弹性[7],假定系统具有单一均衡状态,系统在经历冲击后能够快速恢复到之前稳定状态的能力;二是生态弹性[3],认为系统具有多重均衡状态,强调系统受冲击影响在脱离当前均衡状态进入另一个均衡状态前所能吸收的最大冲击;三是演化弹性[1],摒弃了对平衡态的追求,强调系统始终处于非线性的复杂动态变化中,认为弹性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强调系统面对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改变、适应和转型能力,以维持系统的长期发展,由于演化弹性思想更适合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受到众多****的认同和应用[7,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经济衰退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1,6,9-11],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区域在应对衰退冲击的方式和随后的恢复能力差异引起众多****关注,Reggiani等认为弹性可能是解释不同区域在冲击影响下表现不同的一个关键因素[12],“弹性”概念被引入到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并定义为区域经济弹性,试图用来解释为何部分区域能够适应恢复,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而有的区域不能摆脱冲击影响,步入经济衰退轨迹,区域经济弹性受到广泛关注[1,2,13]。Martin等将区域经济弹性定义为区域在受到市场、竞争、环境等冲击影响其发展路径时的抵抗能力或从冲击中恢复发展的能力,强调区域经济弹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5]。目前对区域经济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区域经济弹性概念的界定[5,7,14-19]和对区域经济弹性的实证分析[1,4,10,20-24]。关于区域经济弹性实证研究中多是从国家或省域等中宏观尺度通过构建相关指数表征区域经济弹性,大尺度研究往往掩盖了区域内部差异,对区域内部经济弹性分析不足,同时对经济弹性的内部机制解释较少。
辽宁作为全国传统老工业基地之一,近几年经济下滑严重,其经济的衰退和复兴对国家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经济弹性被认为是解释区域经济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产业结构是解释区域经济弹性和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1,4,5,25-27],研究辽宁老工业基地在不同冲击下的经济弹性变化过程,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弹性的作用,对探索提升老工业基地经济弹性路径,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实现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借鉴Martin等的研究方法对1990—2015年间辽宁省各城市在两次经济波动周期中的经济弹性进行测度,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两个分量[5,25],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方向与大小,探讨区域经济弹性的内部机制,揭示辽宁老工业基地面对衰退冲击的区域经济弹性能力变化,探寻提升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与经济振兴的路径。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峰-峰”法(从一个峰值到另一个峰值为一个经济周期)依据中国GDP增速变化对辽宁省1990—2015年的经济波动周期进行划分,并对每个周期的收缩期(经济增速下降期)和扩张期(经济增速上升期)的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进行测度反映区域经济弹性。所用数据均来自1990—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和辽宁省各城市统计年鉴。

3 区域经济弹性测度

3.1 经济周期划分

为了不同区域间具有可比性,论文以全国层面的经济波动周期为参照系对辽宁省各城市进行周期划分,通过中国1990年以来的GDP增速曲线(图1)采用“峰-峰”法划分经济周期,在1990—2015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1992—1999年GDP增速收缩期、1999—2007年的GDP增速扩张期和2007—2015年GDP增速收缩期,在2009—2010年间中国GDP增速存在一个短暂的回升期,这与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4万亿”政策有关,但是这个短暂的回升期只持续了一年,此后GDP增速持续下滑,因此认为2009—2010年仍属于第二个经济波动周期的GDP增速收缩期。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990—2015年中国GDP增速变化
-->Fig. 1GDP growth rate in China, 1990-2015
-->

3.2 区域经济弹性测度方法及结果

Martin等[4,5]将区域经济弹性分为四个连续过程:区域暴露于冲击影响下的脆弱性;区域面对冲击影响的抵抗力;区域经过调整保持核心功能运转的适应能力;冲击后区域恢复发展的程度。脆弱性高的区域更易受到冲击影响,面对冲击的抵抗力低,而受冲击影响后能够积极适应以维持区域继续发展的地区在随后的恢复阶段恢复力高,抵抗力的大小反映了区域脆弱性,而恢复力的大小反映了区域的适应调整能力。借鉴Martin等[4]的方法,通过抵抗力和恢复力反映区域经济弹性,用各地区生产总值变化与预期的变化比较计算,其中收缩期(经济增速下滑期)或扩张期(经济增速上升期)各城市预期的经济产出变化大小计算公式:
(Δrit+k)预期=rijt?gnt+k(1)
式中: (Δrit+k)预期表示城市i在收缩期或扩张期(t+k)预期的经济产出变化量; rijt表示城市i在开始时t年的j产业的经济产出; gnt+k表示全国经济产出在t+k时间内的收缩率或扩张率。
抵抗力计算公式:
抵抗力=(Δrc收缩)-(Δrc收缩)预期(Δrc收缩)预期(2)
式中: (Δrc收缩)表示城市c在收缩期中经济产出变化量; (Δrc收缩)预期表示城市c在收缩期预期的经济产出变化量。
恢复力计算公式:
恢复力=(Δrd扩张)-(Δrd扩张)预期(Δrd扩张)预期(3)
式中: (Δrd扩张)表示城市d在扩张期经济产出变化量; (Δrd扩张)预期表示城市d在扩张期预期的经济产出变化量。
抵抗力大于0表示城市在面对冲击时的抵抗程度要高于国家层面,受冲击的影响较小,抵抗力小于0表示城市受冲击的影响较大,恢复力大于0表示城市在冲击后的恢复程度要优于国家平均水平,恢复力小于0表示城市在冲击后的恢复力较弱,高抵抗力高恢复力的城市其经济弹性高,低抵抗力低恢复力的城市其经济弹性低。
依据公式(1)、(2)、(3),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各城市不同波动周期中区域经济弹性进行测度,其结果见图2图2结果显示,在同一扰动冲击下,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区域差异特征,同一城市在不同扰动下,区域经济弹性发生改变,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动态性特征。具体来看,在1992—1999年间的收缩期中,辽宁省各城市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低,辽宁整体表现出低经济抵抗力特征,在该段时期内正逢亚洲金融危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国内外扰动背景,出现了全国其他地区经济高速增长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的“东北现象”,辽宁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抵抗力低;在1999—2007年间的扩张期中得益于“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省城市经济恢复较好,4/7的城市表现出高经济恢复力特征,城市经济恢复效果显著。在2007—2015年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辽宁老工业基地受冲击影响严重,城市经济表现出低抵抗力特征,多数城市在扰动环境下经济表现乏力。两次经济周期中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抵抗力均较低,城市经济更易受到冲击影响。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1992—2015年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
-->Fig. 2The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in Liaoning Province, 1992-2015
-->

4 区域经济弹性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作用分析

不同城市面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表现出区域差异,一般认为区域产业结 构是解释区域经济弹性和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1,4,5],通过区域经济弹性定义可以看 出[5],区域经济系统通过对其经济结构的适应调整转型来实现经济恢复增长,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弹性作用重大。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对区域的出口导向具有重要影响[4],辽宁出口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油品、海产品、造船、机电和化工产品等传统优势行业,2007年辽宁出口总额的GDP占比为24.4%,出口份额较大,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影响,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影响,辽宁出口份额逐年下降,到2015年出口总额的GDP占比下降到11%,制约了辽宁整体经济发展,辽宁的产业结构特征影响其应对冲击能力。众多****对产业结构专业化和多样化哪个更有利于区域经济面对冲击扰动的表现进行了讨论[20,26,27]。一般认为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面对冲击扰动时的抵抗力更高,能够分散冲击带来的影响,同时能够促进知识的溢出,创造新的发展路径恢复发展,而专业化的经济结构(如过度依赖制造业)当遭受特定产业的冲击时,经济系统受冲击影响严重引起经济衰退[20,27]
在解释区域经济弹性时可以借助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区域经济的变化分解为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进而分析区域经济弹性的内部机制[22,28]。Martin等[4]和Laubscher[25]借助了偏离份额法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两部分,讨论二者对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过程。因此论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两部分,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方向与大小。

4.1 Shift-Share分析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研究区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标准区,将研究区的增长与标准区的增长联系起来比较,将区域经济在某一时期的经济变化量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以此来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标准的偏离份额模型如公式(4)所示:
Ge=Δoea+b=oea+b-oea=oef'?pfsa+b+(oefa-oef')?pfsa+b+oefa?(pefa+b-pfsa+b)oef'=oea?MfaMa(4)
其中 oef'?pfsa+b=oefa?psa+b,因此公式(4)可变换为公式(5):
Ge=Δoea+b=oea+b-oea=oefa?psa+b+(oefa-oef')?pfsa+b+oefa?(pefa+b-pfsa+b)(5)
x) (y) (z
式中:e表示研究对象;f表示区域内的产业;Ge表示e地区在[a, a+b]时段内经济产出变化量;o表示研究对象的经济产出; oefa表示e地区f产业在a时期的经济产出量;M表示国家经济产出; psa+b表示在[a, a+b]时段内全国的经济产出变化率; pfsa+b表示在[a, a+b]时段内全国f产业的经济产出变化率; pefa+b表示在[a, a+b]时段内e地区f产业的经济产出变化率; oef'表示以全国各个产业经济产出所占的份额为标准,将地区e各产业的经济产出标准化;x为份额分量,表示在[a, a+b]时段内e地区各产业按照国家产业变化率理应达到的地区经济产出变化量,这与经济弹性的公式(2)和公式(3)中的预期城市经济产出变化 (Δrit+k)预期相一致;y为产业结构分量(Ind),表示在[a, a+b]时段内,e地区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的差异引起的偏离,是在排除了区域产业增长速度和全国平均速度的差异,单独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Ind为正值表明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好,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z为区域竞争力分量(Com),表示在[a, a+b]时段内,e地区产业产出变化和全国同一产业产出变化之间的差距,反映了区域的相对竞争力;Com大于0表征该区域竞争力较强的部门所占比例大,区域竞争力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区域竞争力分量包含除产业结构之外的一切因素,主要有生产率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规模结构等。

4.2 区域经济弹性分解

4.2.1 区域经济弹性分解模型 对公式(5)进行变换如公式(6):
Δoea+b-oefa?psa+b=(oefa-oef')?pfsa+b+oefa?(pefa+b-pfsa+b)(6)
对公式(6)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oefa?psa+b),变形为公式(7):
Δoea+b-oefa?psa+b(oefa?psa+b)=(oefa-oef')?pfsa+b(oefa?psa+b)+oefa?(pefa+b-pfsa+b)(oefa?psa+b)(7)
公式(7)等号左边部分为区域经济弹性测度公式(2)、公式(3),公式(7)等号右边部分分别为偏离份额分析中的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各自除以预期经济变化量的绝对值,区域经济弹性(抵抗力和恢复力)被分解为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借此分析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效应(Ind)和区域竞争力效应(Com)对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
其中1992—1999年和1999—2007年两个阶段各城市的区域经济弹性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分解结果如图3表1所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1992—2007年区域经济弹性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分量
-->Fig. 3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compon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1992-2007
-->

Tab. 1
表1
表11992—2007年三次产业分解
Tab. 1The decomposi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1992-2007
1992—1999年1999—2007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IndComIndComIndComIndComIndComIndCom
沈阳-0.080.000.03-0.110.10-0.04-0.040.02-0.020.090.13-0.08
大连-0.060.030.030.040.070.04-0.030.030.010.060.06-0.05
鞍山-0.090.050.150.07-0.010.04-0.04-0.020.12-0.16-0.04-0.07
抚顺-0.080.000.28-0.41-0.150.00-0.030.000.14-0.16-0.07-0.05
本溪-0.090.010.18-0.44-0.03-0.18-0.030.020.080.31-0.01-0.03
丹东-0.030.030.02-0.270.03-0.110.020.01-0.090.070.06-0.16
锦州0.020.02-0.08-0.200.04-0.250.060.00-0.110.11-0.02-0.05
营口-0.020.000.00-0.090.04-0.180.000.010.020.31-0.030.04
阜新0.02-0.06-0.03-0.36-0.01-0.190.040.08-0.150.100.06-0.12
辽阳-0.03-0.010.12-0.27-0.090.05-0.01-0.040.000.260.02-0.21
盘锦-0.070.080.26-0.04-0.16-0.05-0.01-0.010.22-0.23-0.22-0.13
铁岭0.12-0.11-0.14-0.16-0.06-0.140.080.09-0.140.30-0.05-0.06
朝阳0.03-0.04-0.01-0.40-0.04-0.190.070.18-0.160.410.01-0.06
葫芦岛-0.040.000.11-0.30-0.05-0.070.000.040.01-0.04-0.01-0.12
均值-0.030.000.07-0.21-0.02-0.090.010.03-0.010.10-0.01-0.08


新窗口打开
4.2.2 1992—1999年收缩期 从图3a可以看出,在1992—1999年间的收缩期中,区域竞争力分量的绝对值要大于产业结构分量绝对值,区域经济弹性主要受区域竞争力决定。结合图3a和表1结果分城市看,大连和鞍山表现出高经济抵抗力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竞争力分量和产业结构分量均大于0,三次产业竞争力优势明显,第二产业结构较好,对经济增长贡献大。盘锦表现为高经济抵抗力的重要原因是其第二产业结构分量大于0,弥补了区域竞争力弱带来的损失。其余城市表现出低经济抵抗力特征主要归因于城市竞争力分量小于0,具体是二三产业竞争力较弱,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整体来看,在该收缩期中,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竞争力分量均值为-0.3,产业结构分量均值为0.02,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占主导,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三次产业看,三次产业的结构分量均值分别为-0.03、0.07、-0.02,竞争力分量均值分别为0、-0.21、-0.09,一三产业的结构素质低于全国,产业的竞争力优势低,限制了城市经济应对冲击扰动的能力。
1992—1999年间正处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冲击背景下,需求市场低迷竞争激烈。
(1)在区域竞争力方面:辽宁多数城市的区域竞争力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3a),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从表1可以发现辽宁省二三产业竞争力低(区域竞争力分量均值分别为-0.21、-0.09),主要是因为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辽宁受制于结构性、体制性约束,对市场变化敏感性低,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偏离,第二产业内部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中65%~70%的技术设备为20世纪50—60年代水平,第二产业竞争力弱[29,30,31],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不受重视,以低端服务业为主,竞争优势低。二三产业不能适应快速进行的体制转轨和市场改革,竞争力弱,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低。
(2)在产业结构方面:从图3a可以发现,多数城市的产业结构分量表现出较高的结构素质,但从三次产业来看(表1),一三产业结构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第一产业中主要是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结构较为单一,第三产业以低端服务业为主,1999年辽宁批发和零散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占比达54%,服务业结构劣于全国水平。辽宁作为重要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同时针对出现的“东北现象”,辽宁积极对第二产业进行技术改造,90年代合计投入更新改造资金达2149.6亿元,鞍山钢铁公司等龙头企业实现优化升级,同时发展生物医药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30]
4.2.3 1999—2007年扩张期 在1999—2007年间的扩张期中,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成为国内外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从图3b可以发现,有4/7的城市表现出高恢复力特征,主要归因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结合图3b和表1结果分城市来看,沈阳、大连、本溪和辽阳的高恢复力特征是因为城市产业结构素质和区域竞争力均大于0;营口、阜新、铁岭和朝阳同样表现出高经济恢复力特征,其竞争力分量大于0且弥补了产业结构的负效应;其余城市表现出低经济恢复力特征,其中鞍山、抚顺和葫芦岛三个资源型城市主要归因于区域竞争力分量小于0;锦州低经济恢复力特征主要是因为其产业结构分量小于0;丹东和盘锦低经济恢复力特征主要是其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均小于0。整体来看,在该扩张期中,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竞争力分量均值为0.05,而产业结构分量均值为-0.01,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占主导,带动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发展,从三次产业看,三次产业的结构分量均值分别为0.01、-0.01、-0.01,竞争力分量均值分别为0.03、0.10、-0.08,二三产业的结构素质低于全国,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的提升,第二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应对冲击扰动的能力。
(1)在区域竞争力方面:结合图3b和表1的结果,该段时期辽宁的区域竞争力分量均值由上一时期的-0.3提升到0.05,主要是一二产业竞争力提升,第一产业主要通过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了农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资金政策支持,第二产业技术水平、生产效率提升,本钢能生成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汽车板和重轨等高端产品,第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30,32],但由于过度关注传统优势工业的恢复,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的竞争力分量均值仍然小于0,部分公用服务业垄断严重、管理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足[33],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小。
(2)在产业结构方面:该恢复期中辽宁产业结构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分量均值为-0.01,产业结构素质低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发展,主要是二三产业的结构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中国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增长阶段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对原材料和机械装备等需求大增,辽宁发展重心放在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低附加值初加工行业的恢复发展,高端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传统的原材料优势未能转化为高加工度化优势,以化工业为例,精细化工只占化工产品的28%,远低于全国48%水平,传统重工业发展模式刚性加剧,轻重结构比例失调严重,到2007年辽宁轻重工业比例为19:81,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0:70。服务业的结构分量均值仍小于0,服务业结构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因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服务业发展不受重视,内部结构层次低,产业发展缓慢。
4.2.4 2007—2015年收缩期 通过公式(7)对该段时期内的经济抵抗力分解,结果如图4表2所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2007—2015年经济抵抗力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分量
-->Fig. 4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component of economic resistance, 2007-2015
-->

Tab. 2
表2
表22007—2015年三次产业分解
Tab. 2The decomposi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2007-2015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IndComIndComIndCom
沈阳-0.040.000.010.000.05-0.21
大连-0.02-0.020.02-0.010.00-0.02
鞍山-0.040.000.07-0.27-0.04-0.24
抚顺-0.030.020.07-0.10-0.07-0.10
本溪-0.030.010.12-0.09-0.140.04
丹东0.030.02-0.01-0.09-0.03-0.19
锦州0.07-0.02-0.030.04-0.06-0.09
营口-0.01-0.010.070.02-0.100.09
阜新0.090.09-0.060.11-0.04-0.07
辽阳-0.030.010.13-0.13-0.17-0.04
盘锦0.00-0.010.20-0.26-0.320.19
铁岭0.11-0.01-0.01-0.29-0.17-0.09
朝阳0.110.08-0.02-0.14-0.150.13
葫芦岛0.03-0.030.02-0.25-0.08-0.22
均值0.020.010.04-0.10-0.09-0.06


新窗口打开
在2007—2015年间的收缩期中,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冲击影响,国内外市场对原材料等工业产品需求降低,区域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对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图4可以发现,辽宁经济面对冲击抵抗力低,其整体产业结构素质和区域竞争力分量均值分别为-0.04、-0.15,低经济抵抗力特征主要由区域竞争力决定。结合图4表2分城市来看,阜新、营口和朝阳三个城市表现出较高经济抵抗力特征,主要归因于各城市区域竞争力大于0,弥补了产业结构分量为负造成的损失;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的经济抵抗力较低,归因于区域竞争力弱,主要是二三产业的竞争力低;其余城市低经济抵抗力主要归因于产业结构素质和竞争力均小于0,限制了城市经济应对冲击扰动的能力。整体来看,在该收缩期中,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分量均值分别为-0.04和-0.15,导致区域经济弹性水平低,从三次产业看,三次产业的结构分量均值分别为0.02、0.04、-0.09,竞争力分量均值分别为0.01、-0.10、-0.06,服务业结构素质低于全国,二三产业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能力。
(1)在区域竞争力方面:该段时期辽宁区域竞争力分量均值下滑到-0.15,从表2的结果发现,主要是二三产业竞争力较弱,受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对原材料等初级工业产品和大型装备的需求减少,传统工业竞争优势下滑,同时第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弱,装备制造和石化行业缺乏核心技术支持,新兴产业还未形成竞争优势[34,35],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下的制度锁定现象严重,国有经济占比偏大但生产率低,制约了产业竞争力,2015年辽宁省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8658.15亿元,资产报酬率为-0.52%,而私营企业资产总计8318.89亿元,资产报酬率达6.69%。高端现代性服务业等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发展缓慢,通信、医疗等行业存在严重的行业垄断现象,导致服务业竞争力不强[34],这都限制了城市抵抗冲击的能力。
(2)在产业结构方面:该段时期的产业结构分量仍小于0,产业结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主要是服务业的结构素质显著低于全国水平,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服务业在三个时段的结构分量均值分别为-0.02、-0.01、-0.09,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传统服务业占比仍达40%,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36],对经济增长贡献低。第二产业结构水平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结构分量均值转负为正,主要是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辽宁针对第二产业进行了优化,对传统优势工业进行改造升级,延伸其产业链,优化轻重工业结构,新兴产业相较于前一阶段得到重视发展,第二产业结构素质得到改善。
对三个时段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辽宁面对冲击的抵抗力较低,城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问题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水平,区域经济弹性主要由区域竞争力决定[4,25]。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已经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更为重要,高区域竞争力往往代表着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技术创新能力,而这些对于区域经济系统积极应对冲击扰动或借此实现适应转型发展作用重大[1,4,5,7]。当前辽宁区域竞争力较低,尤其是第三产业结构素质和竞争力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主要原因是辽宁受重化工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影响,传统低端服务业占比过高,服务业结构素质较低,竞争力弱。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通过长期调整改造,结构素质得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占比不断提升,较全国水平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但第二产业核心技术水平低,创新内部动力不足,国有企业占比大但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第二产业大而不强,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初级产品需求降低,产能过剩问题加重,第二产业竞争力弱,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能力。

5 结论与讨论

论文通过构造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指数对1990—2015年辽宁区域经济弹性进行测度,借助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两部分,探讨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及内部机制,研究发现:
(1)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动态差异性特征,同一城市在不同波动周期中的经济弹性不同,这与Martin等的研究有相似的规律特征[4]
(2)辽宁城市经济面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较低,受冲击影响严重,城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弹性主要由区域竞争力决定。
(3)1992—1999年间的收缩期中,辽宁省多数城市表现出低经济抵抗力特征,主要归因于城市二三产业竞争水平低;1999—2007年间的扩张期中,城市经济恢复力高,这主要归因于该阶段辽宁经济结构适应了国内外市场对重化工业产品的大量需求,工业表现出量产的竞争力,但产业结构素质较低;2007—2015年间的新一轮收缩期中,多数城市表现出低经济抵抗力特征,主要归因于二三产业竞争力弱及服务业结构素质低,限制了城市经济应对冲击扰动的能力。
(4)在三次产业内部,辽宁老工业基地第一产业结构素质较高、具有产业竞争优势,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第二产业竞争力较低,政府干预过多,国有经济占比大但效益低,民营经济集聚程度低且企业规模小,工业技术创新水平弱;路径依赖现象严重,辽宁省服务业长期存在结构素质低和竞争力弱问题,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行业垄断严重,竞争力弱,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能力。
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即将进入恢复扩张期,针对当前城市产业结构素质较全国水平低的问题,亟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协调三产结构,提升结构多样性,打破消极的“路径依赖”,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扶持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同时保持一二产业结构优势,继续进行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业,借助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例,进而提升区域应对未来冲击的经济弹性水平。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弹性能力起着主导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力对地区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二三产业竞争力较全国水平低,在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取得竞争优势势必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恢复期到来时,亟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重点扶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部门,深化国企改革支持民营经济集聚发展,打破行业垄断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区域竞争力,提高区域经济弹性能力,维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不匹配问题,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提升区域竞争力,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通过高产业结构素质和区域竞争力,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Martin R.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hysteresis and recessionary shocks
.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12(1): 1-32.
https://doi.org/10.1093/jeg/lbr019URL [本文引用: 9]
[2]Rose A.Economic resilience to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Multidisciplinary origins and contextual dimensions
. Environmental Hazards, 2007, 7(4): 383-398.
https://doi.org/10.1016/j.envhaz.2007.10.001URL [本文引用: 2]
[3]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
.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3, 4(1): 1-23.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es.04.110173.000245URL [本文引用: 2]
[4]Martin R, Sunley P, Gardiner B, et al.How regions react to recessions: Resilience and the role of economic structure
. Regional Studies, 2016, 50(4): 561-585.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5.1136410URL [本文引用: 11]
[5]Martin R, Sunley P.On the n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Conceptualization and explanation
.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15(1): 1-42.
https://doi.org/10.1093/jeg/lbu015URL [本文引用: 8]
[6]Eraydin A.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resilience: defining and measuring the resilience of Turkish regions
. Regional Studies, 2016, 50(4): 600-614.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5.1034672URL [本文引用: 2]
[7]Simmie J, Martin R.The economic resilience of regions: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0, 3(1): 27-43.
https://doi.org/10.1093/cjres/rsp029URL [本文引用: 4]
[8]Davies S.Regional resilience in the 2008-2010 downturn: Comparative evidence from European countries
.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0, 25(8): 650-667.
[本文引用: 1]
[9]Cerra V, Panizza U, Saxena S C.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recovery from recessions
.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13, 31(2): 424-439.
https://doi.org/10.1111/coep.2013.31.issue-2URL [本文引用: 1]
[10]Fingleton B, Garretsen H, Martin R.Recessionary shocks and regional employment: Evidence on the resilience of UK regions
.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12, 52(1): 109-133.
https://doi.org/10.1111/jors.2012.52.issue-1URL [本文引用: 1]
[11]Doran J, Fingleton B.Employment resilience in Europe and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 Insights from micro-level data
. Regional Studies, 2016, 50(4): 644-656.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5.1088642URL [本文引用: 1]
[12]Reggiani A, De Graaff T, Nijkamp P.Resilienc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patial economic systems
.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 2002, 2(2): 211-229.
https://doi.org/10.1023/A:1015377515690URL [本文引用: 1]
[13]Rose A, Krausmann E.An economic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resilience index for business recover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3, 5: 73-83.
https://doi.org/10.1016/j.ijdrr.2013.08.003URL [本文引用: 1]
[14]Davoudi S, Shaw K, Haider L J, et al.Resilience: A bridging concept or a dead end?
. 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2012, 13(2): 299-333.
[本文引用: 1]
[15]Bristow G.Resilient regions: Re-‘place'ing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0: 3(1): 153-167.
https://doi.org/10.1093/cjres/rsp030URL
[16]Modica M, Reggiani A.Spatial economic resilience: Overview and perspectives
.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 2015, 15(2): 211-233.
https://doi.org/10.1007/s11067-014-9261-7URL
[17]Holm J R, ?stergaard C R.Regional employment growth, shocks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resilienc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anish ICT sector
. Regional Studies, 2015, 49(1): 95-112.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3.787159URL
[18]蔡建明, 郭华, 汪德根.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0): 1245-125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0.001Magsci摘要
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 因应各种变化, 保持自身发展活力,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外弹性理论研究的4 个领域, 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 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代表性研究****;在此基础上, 系统评述了国外相应的弹性城市研究的4 个领域的内涵与研究重点, 包括城市生态弹性、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 前瞻了未来弹性城市研究3 个趋势方向, 即社会平等的议题如何渗入到弹性城市的理念之中, 技术革新如何增强城市弹性, 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如何共同协作建设弹性城市。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考虑到中国特色, 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
[Cai Jianming, Guo Hua, Wang Degen.Review on the resilient city research overseas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10): 1245-125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0.001Magsci摘要
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 因应各种变化, 保持自身发展活力,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外弹性理论研究的4 个领域, 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 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代表性研究****;在此基础上, 系统评述了国外相应的弹性城市研究的4 个领域的内涵与研究重点, 包括城市生态弹性、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 前瞻了未来弹性城市研究3 个趋势方向, 即社会平等的议题如何渗入到弹性城市的理念之中, 技术革新如何增强城市弹性, 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如何共同协作建设弹性城市。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考虑到中国特色, 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
[19]彭翀, 袁敏航, 顾朝林, . 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1): 84-92.
[本文引用: 1]

[Peng Chong, Yuan Minhang, Gu Chaolin, 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resilience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5, (1): 84-92.]
[本文引用: 1]
[20]Christopherson S, Michie J, Tyler P.Regional resil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0, 3(1): 3-10.
https://doi.org/10.1093/cjres/rsq004URL [本文引用: 3]
[21]Di Caro P.Recessions, recoveries and regional resilience: Evidence on Italy,
.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5, 8(2): 273-291.
https://doi.org/10.1093/cjres/rsu029URL
[22]Breathnach P, Van Egeraat C, Curran D.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in Ireland: The rol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reign inward investment
. Regional Studies, Regional Science, 2015, 2(1): 497-517.
[本文引用: 1]
[23]Tan J T, Zhang P Y, Lo K, et al.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economic resilience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Case study of Northeast China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7, 27(3): 471-481.
https://doi.org/10.1007/s11769-017-0878-6URL
[24]Brakman S, Garretsen H, van Marrewijk C. Regional resilience across Europe: On urbanisation and the initial impac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5, 8(2): 225-240.
https://doi.org/10.1093/cjres/rsv005URL [本文引用: 1]
[25]Laubscher P.The business cycle resilience of the Western Cape economy: A regional analysis of the 2009 recession and subsequent recovery
. Studies in 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s, 2017, 41(3): 1-33.
[本文引用: 4]
[26]Dissart JC.Regional economic divers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stability: Research results and agenda
.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3, 26(4): 423-46.
https://doi.org/10.1177/0160017603259083URL [本文引用: 1]
[27]Davies A, Tonts M.Economic diversity and regional socioeconomic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Western Australian grain belt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48(3): 223-34.
[本文引用: 3]
[28]Angulo AM, Mur J, Trívez FJ.Measuring resilience to economic shocks: An application to Spain
.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18, 60(2): 349-73.
https://doi.org/10.1007/s00168-017-0815-8URL [本文引用: 1]
[29]张平宇. 东北区域发展报告 2008.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本文引用: 1]

[Zhang Pingyu.Annual Report of Northeast China Development.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本文引用: 1]
[30]鲍振东, 李向平. 辽宁工业经济史.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 3]

[Bao Zhendong, Li Xiangping.Industrial Economy History of Liaoning Province.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4.] [本文引用: 3]
[31]常丽. 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实证研究
.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1): 49-55.
[本文引用: 1]

[Chang Li.Poaitive study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2010, (1): 49-55.]
[本文引用: 1]
[32]姜健力. 辽宁经济发展与发展方式的转变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7-12+105.
[本文引用: 1]

[Jiang Jianl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ways in Liaoning province
. 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2008, (1): 7-12, 105.]
[本文引用: 1]
[33]邢军伟. 实施振兴战略后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
. 科技促进发展, 2015, (4): 530-536.
[本文引用: 1]

[Xing Junwei.Research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in Liaoning old industrial bas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2015, (4): 530-536.]
[本文引用: 1]
[34]樊杰, 刘汉初, 王亚飞, . 东北现象再解析和东北振兴预判研究: 对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变化稳定因素的初探
. 地理科学, 2016, 36(10): 1445-1456.
[本文引用: 2]

[Fan Jie, Liu Hanchu, Wang Yafei, et al.“The Northeast China Phenomenon” and prejudgment on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 primary research on stable factors to impact national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pattern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10): 1445-1456.]
[本文引用: 2]
[35]陈琳琳, 金凤君, 洪辉. 东北地区工业基地演化路径研究
. 地理科学, 2016, 36(9): 1378-138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1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工业明显衰退并逐步成为问题区域,产业转型是破解发展困境的关键。论文构建了工业基地识别指标体系,从全国尺度对1985、2001和2010年东北地区工业基地进行识别和筛选,分析其演化特征,探讨不同类型工业基地的产业演化路径。研究结论:<i>① </i>整体工业地位显著下降,多数基地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装备制造业发展尤其缓慢;<i>② </i>资源型工业基地一直维持单一产业主导的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应当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向资源深加工方向转变,从而发展成为新型原材料基地,或延伸产业链,建设能源、基础原材料和装备制造的综合工业体;<i>③ </i>成熟型工业基地的产业组合方式由多种行业组合向双行业主导的轨迹演变,未来发展应继续依托产业园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i>④ </i>衰退型工业基地产业组合由多种产业组合发展向单一产业主导的方向演变,未来应依托所在区域的一体化分工,逐步推进自身的工业发展。</p>
[Chen Linlin, Jin Fengjun, Hong Hui.The evolution path of the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9): 1378-138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1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工业明显衰退并逐步成为问题区域,产业转型是破解发展困境的关键。论文构建了工业基地识别指标体系,从全国尺度对1985、2001和2010年东北地区工业基地进行识别和筛选,分析其演化特征,探讨不同类型工业基地的产业演化路径。研究结论:<i>① </i>整体工业地位显著下降,多数基地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装备制造业发展尤其缓慢;<i>② </i>资源型工业基地一直维持单一产业主导的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应当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向资源深加工方向转变,从而发展成为新型原材料基地,或延伸产业链,建设能源、基础原材料和装备制造的综合工业体;<i>③ </i>成熟型工业基地的产业组合方式由多种行业组合向双行业主导的轨迹演变,未来发展应继续依托产业园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i>④ </i>衰退型工业基地产业组合由多种产业组合发展向单一产业主导的方向演变,未来应依托所在区域的一体化分工,逐步推进自身的工业发展。</p>
[36]姜晓丽, 张平宇, 郭文炯.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研究
. 地理研究, 2014, 33(1): 96-106.
[本文引用: 1]

[Jiang Xiaoli, Zhang Pingyu, Guo Wenjiong.The study on division of labor in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 96-106.]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经济 城市 区域经济 辽宁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