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城市群技术知识单中心与多中心探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mathjax/2.7.2-beta.0/MathJax.js?config=TeX-AMS-MML_HTMLorMML"></script> <script type='text/x-mathjax-config'> MathJax.Hub.Config({ extensions: ["tex2jax.js"], jax: ["input/TeX", "output/HTML-CSS"], tex2jax: {inlineMath: [ ['$','$'], ["\\(","\\)"] ],displayMath: [ ['$$','$$'], ["\\[","\\]"] ],processEscapes: true}, "HTML-CSS": { availableFonts: ["TeX"] }, TeX: {equationNumbers: {autoNumber: ["none"], useLabelIds: true}}, "HTML-CSS":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SVG: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 </script> 周灿1,, 曾刚2,, 宓泽锋2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18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Monocentric or polycentric? A study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in fiv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ZHOUCan1,, ZENGGang2,, MIZefe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 School of City and Region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通讯作者:曾刚(1961- ),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模式。E-mail: gzeng@re.ecnu.edu.cn
收稿日期:2017-04-11
修回日期:2018-04-10
网络出版日期:2019-02-20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93,4137114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周灿(1988- ),女,河南信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E-mail: zc070260046@126.com



展开

摘要
城市空间组织的多中心、网络化特征受到区域经济研究关注。但由于发展阶段、空间尺度、研究视角的差异,城市区域多中心格局有待商榷,知识经济时代解读知识流作用下的城市空间组织应成为经济地理学重点破解的命题。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2014年申请和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基尼系数,从知识生产和知识网络层面,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技术知识形态多中心和多尺度功能多中心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 城市群技术知识创新呈现网络化模式,但在形态和功能上多呈现单中心格局,与已有研究基于城市间基础设施联系、企业联系、科学知识联系广泛认同城市群呈现多中心格局的观点不同;② 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结构具有空间异质性,国家尺度技术知识流强度的空间不均衡性更加显著,强联系由少数核心城市控制;③ 形态和功能多中心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同城市群创新基础、经济实力、协同发展水平有关;④ 功能多中心程度具有尺度敏感性,区域尺度功能多中心程度高于国家尺度。研究结论有助于引发对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再思考。

关键词:城市群;技术知识;城市网络;单中心;多中心
Abstract
Urban spatial pattern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central issue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 Recent stud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e concepts of 'polycentricity' and 'network'. However, despite multiple types of intercity linkages being explored in an analysis of polycentricity, scholars have failed to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argument whether urban regions feature a morphological or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pattern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development stage, spatial scale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Exploring the urban spatial pattern under the action of knowledge flow can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ve space form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a globalizing knowledge economy, which should be a key proposi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y. From a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takes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Pearl River Delta (PR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YR) and Chengdu-Chongqing (CC) urban agglomerations as the objects. Drawing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Gini coefficient, this paper analyzes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at regional and national geographical scales based on a unique patents and co-patents dataset issued by the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on of P. R. China (CNIPA) in 2014.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drawn as follows. (1)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reach high levels of Gini coefficients of total patents and external connectivity, implying that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collaboration can hardly be considered morphologically and functionally polycentric at present, although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within and beyond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is found to be clear. The finding differs somewhat from much of the earlier literature which has relied upon data on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linkages, intercity firm linkages and intercity scientific knowledge linkages. (2) The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reveals a significant spatial heterogeneity. Geographical proximity is no longer cruc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network. It is obvious that the intensity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lows at the national scale tend to be more imbalanced. Analytically, strong ties occur more easily between a few core cities with the strong network position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3) Comparing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among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one can obviously see th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genera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egional innovation found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ength and synergetic development level may affect the degree of polycentricity. (4) The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has scale sensitivity,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at the regional scale than that of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at the national scale. Thes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be conducive to stimulating the re-thinking of urban spatial organization theory.

Keywords:urban agglomerations;technological knowledge;urban networks;monocentric;polycentric

-->0
PDF (8863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周灿, 曾刚, 宓泽锋. 中国城市群技术知识单中心与多中心探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2): 235-246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70302
ZHOU Can, ZENG Gang, MI Zefeng. Monocentric or polycentric? A study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in fiv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2): 235-246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70302

1 引言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地理、城市规划、经济地理等研究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纵观发达国家(特)大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呈现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可谓殊途同归[1]。多中心理念可溯源至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有机疏散等理论,其初衷是破解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引发的“城市病”,所倡导的多中心空间思维更侧重于城市内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化,“流动空间”逐渐取代“地方空间”,城市空间组织趋向于多中心网络化模式[2],作为谋求空间均衡发展的多中心城市区域(polycentric urban region, PUR)备受瞩目,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新型地域单元[3,4]。为识别这一新的城市空间,Gottmann最早从形态和功能层面认知了大都市带(megalopolis)[5];Scott等分析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s)、多中心大都市(polycentric metropolis)[6,7];Harrison等基于关系地理视角,着重突出流动空间中巨型区域(megaregions)的网络关系[8]。可见,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战略拓展至城市区域尺度,本文亦是对城市区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探讨。尽管诸多实证研究验证了城市区域具有形态和功能多中心[7,9,10,11,12],但多中心是同单中心相对的区域模式,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演化趋势,并不具有与生俱来的必然性。Liu等基于中国22个城市区域城际交通网络的研究发现,东部沿海的城市区域,形态与功能多中心程度均较高;诸多由规划而生的城市区域,在形态上具有多中心,却缺乏功能整合;西部城市区域则不具有多中心[13]。此外,单中心或多中心与空间尺度选取密切相关[7,14],李涛等基于城市群企业关联网络研究表明,空间尺度越小,功能多中心程度越高[15]。故而,由于发展阶段、空间尺度、研究视角的差异,城市区域是否具有多中心还有待验证。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多中心城市区域[16]。城市群多中心结构包含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内涵,其中,形态多中心是空间表象,功能多中心是内在本质。城市地理和经济地理****最初对多中心的研究是基于城市商业服务范围视角。20世纪30年代,Reilly将引力法则引入城市经济研究,提出“零售引力模型”,确立城市市场区域划分、市场边界界定的准则,奠定了城市区域多中心结构的基石[17]。伴随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作为直接塑造城市间关系的重要媒介,被广泛用于探讨城市群空间组织形式。罗震东等基于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等交通流,甄峰等基于互联网信息流的研究,一致认为城市群呈现功能多中心格局[11,18,19,20]。进入21世纪,继Taylor提出“城市的第二本质”[2],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的研究视角聚焦城市网络[21]。考虑到“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高级生产性服务业(APS)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和产品创新的主导[22],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提出运用APS企业关联数据刻画城市网络的“互锁网络模型”[23],随后涌现了大量基于企业功能联系的城市群多中心空间格局研究。例如,Zhang等基于多区位APS企业探讨了珠三角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特征[24],王聪等研究APS影响下的长三角层级式城市网络体系[25],赵渺希等运用企业总部—分支归属联系分析中国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的拓扑关系[26]。可见,城市网络研究的深入丰富了对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组织模式的探讨,但缺乏多空间尺度下、不同发育程度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创新作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正逐步取代传统物质资本的主导地位,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子[27]。知识经济时代下,全球竞争力日益体现为知识优势,知识流代表了高质量、高能级的创新联系[28],成为影响城市间关系的核心要素[29],知识流作用下的城市体系、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组织等呈现新特征[30]。基于知识视角探究城市群形态和功能多中心状况,才能更好地理解创新空间的形成并助推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理应成为经济地理学重点破解的命题。尤其是,中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关键时期,为契合科学城、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之需,更应充分解读知识流作用于城市间关系的内在逻辑和空间表现。李丹丹等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研究中国城市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网络结构,发现两者均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和择优链接性,而前者的网络中心城市数量远多于后者,层级结构更明显[31];吕拉昌等基于合作论文数据刻画中国城市间知识联系格局,发现创新能力强的城市更易于占据知识网络中心位置[32];Hoekman等运用合作论文数据,分析空间距离和地理边界对欧洲区域知识网络的影响[33];刘承良等研究发现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具有集聚性、小世界性、等级层次性,地理邻近和社会邻近对于塑造知识网络格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4]。总体上,通过合作论文、合作专利等关系型数据构建知识网络,经济地理****在科学量化知识网络空间格局以及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剖析知识网络形成与演化机理等研究问题上取得初步进展,但深入探讨城市群知识功能多中心程度的研究还较为少见。Li等基于合作论文数据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下长三角城市群科学知识网络的动态演化,发现其更趋于功能多中心结构[35],而技术知识网络视角下的城市群呈现单中心还是多中心结构尚未解答。事实上,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知识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在知识生产主体空间布局机制和创新机制存在差异的状况下,其多中心程度是否具有异质性有待验证。
基于此,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5个国家级城市群[16],参考Burger等对形态和功能多中心的研究[21],运用发明专利数据来分析城市群技术知识生产的空间格局,即形态多中心;合作发明专利数据来探讨城市群在区域尺度和国家尺度上技术知识网络的空间格局,即功能多中心。试图回答如下核心问题:中国城市群技术知识呈现单中心还是多中心?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空间格局有何差异?多空间尺度下,城市群技术知识功能多中心程度有何变化?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多中心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导向,其本质应是兼具形态和功能多中心。为探究中国城市群技术知识的多中心程度,参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方创琳等研究[16],选取位于不同经济地带的国家级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其中,京津冀城市群科教资源丰富、政策执行力度大;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基础雄厚、经济腹地广阔;珠三角城市群外向型程度高、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是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支撑中西部崛起的重点区域。5个国家级城市群涵盖了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更是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主战场,代表了中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弄清国家级城市群技术知识单中心或多中心格局,不仅对其实现协同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能够为其他城市区域技术知识网络构建提供参考。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发[2015]16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规划[2016]1176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15]738号)、《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规划[2016]910号),5个城市群范围如图1。2014年,5个国家级城市群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09%,集中了全国51.44%的地区生产总值、62.99%的论文发表量、71.64%的专利授权量。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研究区域
-->Fig. 1Research area
-->

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告显示,全球约90%~95%的R&D产出包含在专利中,其余体现于论文、出版物等科学文献[36]。专利文献具有公开性、及时性、内容详实、易于不同空间比较等优点,是研究技术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数据源[37]。联合申请专利的实质是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的知识流动和资源整合的交互创新过程[38],能够反映技术知识在组织间的共享和转移,运用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开展技术知识网络研究得到学界认可[31,39]。其中,发明专利代表着原创技术,更能反映技术创新成果。因此,选取中国知识产权局(CNIPA)公布的申请和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来分别刻画城市群的知识生产和知识网络状况,据此测度城市群技术知识的形态多中心和功能多中心。
数据获取与技术知识网络构建步骤如下:① 国内专利申请的公布需要18个月,为确保最新、最齐全专利数据的可获得性,将检索年份设置为2014年;同时,考虑到所使用的地址检索项是依据第一申请人所在城市来判别专利的归属城市,为避免遗漏所研究区域参与联合申请但并非第一申请人的专利数据,先从国家尺度搜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本文研究不含港澳台)的292个地级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联合申请发明专利信息。② 由于个人所属城市难以判别,故删除专利申请人均为个人或个人与机构的专利,获取45106条联合申请发明专利信息,包含12692个创新主体,将每条合作专利涉及的创新主体两两组合(假设某一专利由a、b、c三个创新主体合作申请,则构建a-b、a-c、b-c三条无向网络联系),形成74929条主体间网络联系。③ 将所有主体归并入所属地级市,剔除和港澳台及国外机构的网络联系,进而将主体间网络转换为城市间网络;以城市专利合作总量作为网络节点的权重,城市间的专利合作量作为网络边的权重,进而从数据集中提取所研究区域的城市网络,最终分别形成了由26838条、17453条、6477条、4123条、2126条网络联系构成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并依据城市群空间范围,将技术知识网络划分为区域尺度网络(城市群内)和国家尺度网络(城市群外)。④ 城市技术知识生产数据则先基于以上步骤得出城市作为非第一申请单位所联合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再通过地址检索项获取92个地级市作为第一申请单位所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两者求和即为城市的技术知识生产量。

2.2 社会网络分析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选取加权度中心度指标表征城市在区域和国家尺度技术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并用于后续功能多中心运算。计算公式为:
DRi=j=1mwijxij(1)
DNi=j=1Mwijxij(2)
式中:xij是1或0的数值,代表城市i是否与城市j具有连接关系;wij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连接边权重;i为城市群中的城市;mM分别代表区域、国家尺度网络中的节点数量;DRDN分别代表区域、国家尺度网络的加权度中心度,用来衡量城市的网络地位。

2.3 基尼系数

城市区域多中心研究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位序—规模法则和多中心指数,前者侧重描述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后者侧重度量城市网络拓扑结构,在综合分析形态和功能多中心问题上存在应用局限。借鉴Li等[35],在量化中国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结构指标的基础上,选用基尼系数测度形态多中心和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功能多中心。基尼系数的点估计方法有非参数法和参数法,考虑到本文测度的城市指标r(专利数量、区域和国家尺度加权度中心度)的分布函数是离散的,故而,选用非参数的点估计方法,计算公式为:
Cir=irN(3)
Pir=1Nμrj=1iyjr(4)
Gr=1-i=1nCir-Ci-1rPir+Pi+1r=i=1nPirCi-1rPi-1rCir(5)
式中:r代表城市指标;N为城市群的城市个数;μ为城市群某一城市指标的均值;Ci为城市群中指标数值小于或等于yi的城市比例;Pi为城市群中指标数值小于或等于yi的指标数值之和占城市群该指标总数的比例;G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处于[0,1]之间,数值越小,多中心程度越高。依照基尼系数区段划分的国际惯例[40],确立单中心与多中心判别标准:小于0.2,代表高度多中心;0.2~0.3,代表较高多中心;0.3~0.4,代表中度多中心;0.4~0.5,代表较低多中心;0.5~0.6,代表低度多中心;大于0.6,则趋于单中心。

3 城市群技术知识形态与功能多中心分析

3.1 技术知识形态多中心

参考Li等[35,41],选取发明专利数量前三位城市(Top3专利)和技术知识生产基尼系数来分析城市群技术知识形态多中心,结果显示(表1),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效应奠定了城市群技术知识形态多中心的区域差异。京津冀城市群基尼系数数值最大为0.84,呈现典型的形态单中心格局。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高度集聚的优势促使北京成为全国技术知识生产的高地,2014年北京发明专利申请数为72871项,占据京津冀城市群的72.42%,是位居第二位天津的3.53倍。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区域,在高技术产业、技术交易市场、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层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城市群技术知识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城市群基尼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0.541和0.543,以上海、苏州、南京三足鼎立和以深圳、广州为双核的形态多中心结构初步显现。相比而言,内陆城市群在吸引科教资源、科研人才与经费等方面处于弱势,专利数量远低于东部城市群,且高度集中在省会城市,武汉和长沙、成都和重庆分别累积了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57.76%、86.62%的技术知识生产,基尼系数数值较大,呈现低能级单中心格局。
Tab. 1
表1
表12014年中国五大城市群技术知识形态多中心程度
Tab. 1Degree of morphological polycentricity in fiv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in 2014
城市群Top3专利Top3专利
占比(%)
技术知识
生产基尼系数
京津冀北京(72871)72.430.840
天津(20650)20.52
石家庄(1868)1.86
长三角上海(36786)16.430.541
苏州(35863)16.01
南京(23086)10.31
珠三角深圳(30445)44.200.543
广州(13756)19.97
佛山(6843)9.93
长江中游武汉(10921)35.520.698
长沙(6839)22.24
南昌(2127)6.92
成渝成都(18391)45.420.795
重庆(16682)41.20
绵阳(1991)4.92


新窗口打开

3.2 技术知识功能多中心

3.2.1 技术知识网络结构具有空间异质性 基于ArcGIS技术平台,绘制中国五大城市群区域尺度(图2)和国家尺度(图3)技术知识网络空间结构图,分析发现:① 区域尺度上,东部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化状况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群,同城市群创新实力和一体化程度相关。北京具有较强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溢出效应,在区域技术知识网络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京津冀城市群网络密度为0.44;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程度较高,具有促进城市间技术知识合作的邻近性和根植性优势,网络密度分别为0.41、0.58;而内陆城市知识能级较低,缺乏发挥枢纽作用的核心城市,技术知识网络处于初步发育阶段,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网络密度分别低至0.11、0.17。此外,以总部—分支机构的强合作关系在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构建中有所体现。例如,总部位于杭州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其在台州、宁波制造基地的技术合作密切,2014年其与台州、宁波的分支机构分别形成了179、58条专利合作,区域尺度上杭州技术知识网络的强联系城市并非上海、南京等网络核心城市。② 国家尺度上,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空间范围和联系强度差异显著,体现了城市群经济实力与技术知识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分别同239个、164个、129个、128个、99个城市构建了国家尺度技术知识网络。网络联系强度具有空间不均衡性,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强联系主要发生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深圳、广州、长沙、武汉、南昌、成都、重庆等核心节点之间,尤其是北京凭借其集聚了中国研发实力强大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实验室等“锚机构”的优势,占据知识创造和原始创新高地,成为其他城市群获取外部知识源的核心城市。2014年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内所有城市均与北京有直接合作关系,分别有19个、3个、12个、9个城市的首要合作城市为北京,体现出网络具有择优链接机制,地理距离并未明显制约技术知识联系,网络地位和技术知识创新能力成为影响城市构建技术知识网络的关键因素。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2014年中国五大城市群区域尺度技术知识网络空间结构
-->Fig. 2Spatial pattern of inter-city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s at regional geographical scales in fiv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in 2014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2014年中国五大城市群国家尺度技术知识网络空间结构
-->Fig. 3Spatial pattern of inter-city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s at national geographical scales in fiv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in 2014
-->

3.2.2 技术知识呈现功能单中心结构 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基尼系数计算结果显示(表2),区域尺度和国家尺度数值普遍较大,表明基于技术知识联系的中国国家级城市群并未呈现多中心格局,尚处于功能单中心阶段。这与GaWC运用企业关联网络测算的西欧8个PUR在区域、国家、欧洲、全球等不同空间尺度上所表现出的多中心程度[23]以及国内****运用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联系和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测算的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结论相左[18-20,25,26]。一方面,研发企业、科研人员等技术创新要素相比于传统的生产要素更倾向于集聚在少数创新型城市[42],网络择优链接机制又进一步强化了创新高地的网络地位;另一方面,相比于基础设施,技术创新环境的可复制性较弱,相比于企业生产环节,技术创新环节较难转移,尽管中国五大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化模式初显,但并未呈现功能多中心格局。此外,本文结论也异于Li等基于科学知识网络研究发现城市群呈现功能多中心结构[35],由于不同知识类型其创新主体空间布局机制存在差异,科学知识主体(高校、科研机构)空间布局多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同时又受到当前高校分散布局、推进教育均等化等导向影响,集聚程度要低于较为遵循市场导向的技术知识主体(创新型企业)。
Tab. 2
表2
表22014年中国五大城市群区域和国家尺度技术知识功能多中心程度
Tab. 2Degree of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at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cales in fiv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in 2014
城市群区域尺度技术知识网络国家尺度技术知识网络
Top3
地位
Top3
联系
Top3联系
占比(%)
基尼
系数
Top3
地位
Top3
联系
Top3联系
占比(%)
基尼
系数
京津冀北京(2943)北京—天津(1360)42.450.663北京(22397)北京—南京(2962)12.530.906
天津(1390)北京—石家庄(553)17.26天津(816)北京—上海(1448)6.13
石家庄(752)北京—保定(233)7.27石家庄(167)北京—福州(1153)4.88
长三角南京(1367)上海—南京(239)7.560.603南京(4021)南京—北京(2962)20.720.711
上海(905)杭州—台州(217)6.87上海(3253)上海—北京(1448)10.13
杭州(856)杭州—绍兴(205)6.49杭州(1433)杭州—北京(940)6.58
珠三角深圳(708)深圳—东莞(238)22.000.484深圳(3010)深圳—北京(799)14.810.655
东莞(295)深圳—惠州(219)20.24广州(1046)深圳—上海(423)7.84
惠州(241)深圳—广州(209)19.32佛山(423)深圳—南昌(350)6.49
长江中游武汉(310)武汉—长沙(199)46.710.765武汉(1475)武汉—北京(695)18.800.818
长沙(278)武汉—黄石(27)6.34南昌(988)南昌—深圳(350)9.47
常德(32)长沙—常德(26)6.10长沙(477)南昌—苏州(346)9.36
成渝成都(132)成都—乐山(33)22.920.671成都(1032)成都—北京(484)24.420.824
重庆(37)成都—重庆(28)19.44重庆(739)重庆—北京(313)15.79
乐山(33)成都—宜宾(16)11.11宜宾(46)成都—上海(115)5.80


新窗口打开
3.2.3 技术知识功能多中心程度具有尺度敏感性 五大城市群国家尺度技术知识网络基尼系数均大于区域尺度,意味着国家尺度更趋于功能单中心格局。从技术知识网络地位前三位城市(Top3地位)来看,北京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的首位城市,其国家尺度的首位度(27.45)远远高于区域尺度首位度(2.12),国家尺度基尼系数高达0.906,单中心结构更加显著。从前三位网络联系(Top3联系)来看,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尺度的网络联系较为均衡,基尼系数数值最小为0.484,呈现功能多中心结构,但国家尺度则呈现功能单中心结构,Top3联系都以深圳为核心。考虑到远距离技术知识合作在搜寻、沟通、谈判、履约等方面的成本更高,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经济实力和创新实力雄厚的核心城市主导着国家尺度技术知识网络的构建,这与已有研究发现空间尺度越大功能多中心结构越不明显的结论较为吻合[15,35]
3.2.4 技术知识功能多中心程度具有区域差异性 城市群技术知识功能多中心程度与城市群创新基础、协同发展水平、空间范围等有关。相比东部城市群,中西部城市群技术知识功能单中心格局更显著。从科技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来看,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科技支出之比为4.46 8.03 2.43 1.91 1,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之比为2.93 7.07 1.59 1.78 1。据国科发创[2016]370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已有22个城市开展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而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仅6个,中西部城市群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功能多中心程度更低。从东部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基尼系数来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数值呈现递增趋势,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滞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北京为核心的功能单中心格局尤为显著;此外,珠三角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重视技术知识产品化,推崇开放式、网络化创新范式,也是本文研究中唯一位于省级行政边界内的国家级城市群,相比于跨行政区的城市群,技术知识合作的行政壁垒、体制障碍较少,功能多中心程度相对较高。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技术知识视角,从知识生产和知识网络层面,对位于不同经济地带、地处沿海和沿江主轴线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形态和区域、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功能多中心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识别城市群单中心或多中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城市群技术知识形态和功能多中心程度不高,多呈现单中心结构。形态上,创新要素空间集聚的格局塑造了城市群技术知识形态多中心的区域差异。京津冀呈现以北京为核心的高能级单中心格局,与北京高校、科研机构、人才高度集聚,具有创新资源禀赋的绝对优势有关;高技术产业、技术交易市场、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等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以上海、苏州、南京三足鼎立和以深圳、广州为双核的多中心格局初步发育;长江中游、成渝呈现低能级单中心格局,由于中西部城市在吸引科教资源、科研人才与经费等方面处于弱势,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在省会城市。功能上,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化特征明显,但尚处于功能单中心阶段。研究结论不同于城市地理和经济地理****基于城市商业服务功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及产业链延伸和垂直细分促使企业多区位布局与跨区域联系的前提,广泛认同城市空间组织呈现多中心、网络化格局。技术知识的功能单中心格局与创新要素相比于传统的生产要素更具集聚效应、创新环境复制成本高、创新环节不易分离等因素有关。此外,由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生产主体的空间布局机制和创新机制存在差异,本文结论也不同于已有研究发现科学知识视角下城市群呈现形态和功能多中心结构。
(2)城市群技术知识功能多中心程度具有区域差异性,中西部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程度低于东部城市群。由于科技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城市群创新基础薄弱,技术知识网络处于初步发育阶段,缺乏发挥枢纽作用的核心城市,技术知识网络密度、网络联系强度、功能多中心程度明显低于东部城市群。而东部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程度与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功能多中心程度明显低于长三角、珠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程度最高,由于其经济实力、市场化程度、协同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也是本文研究中唯一位于省级行政边界内的国家级城市群,相比于跨行政区的城市群,其技术知识合作的行政壁垒、体制障碍较少。
(3)城市群技术知识功能多中心程度具有尺度敏感性,国家尺度功能多中心程度低于区域尺度。地理邻近并非技术知识网络构建的充分必要条件,技术知识网络联系强度主要受城市网络地位和创新能力影响,空间不均衡性在国家尺度更为显著。北京作为全国知识创造和原始创新高地,集聚众多技术创新的“锚机构”,成为国家尺度技术知识网络核心城市。但由于技术知识合作具有门槛效应,远距离技术知识合作在搜寻、沟通、谈判、履约等方面的成本更高,国家尺度技术知识流主要由少数创新能力强的核心城市控制,功能单中心结构更为显著。此外,技术知识呈现功能单中心抑或多中心格局因空间尺度选取而异,珠三角城市群在区域尺度上初现功能多中心格局,但在国家尺度上则呈现功能单中心格局。
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创新全球化深化,城市间知识流成为经济地理学新近研究热点。本文探讨了技术知识流作用于城市间关系的空间表现,判定中国五大城市群尚处于技术知识形态和功能单中心发展阶段,同已有研究广泛认同城市空间组织趋于多中心、网络化格局的观点相异,能够引发对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再思考。然而,技术知识视角下城市群呈现单中心格局,技术知识多中心程度呈现区域差异和尺度差异的内在机理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另外,城市群技术知识多中心程度如何演化,是趋于多中心格局,抑或技术知识创新具有高度集聚的特性,更趋于单中心格局,需选取多时段数据进一步探讨。最后,本文立足于合作申请专利能够共享、互惠知识流,据此构建城市间无向加权技术知识网络,后续城市空间格局分析可考虑关注城市间关系的不对称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石忆邵. 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 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 城市规划汇刊, 1999, (3):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1999.03.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单中心城市到多核心的城市区域;是世界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客观规律。本文概述了世界主要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卫星城镇建设模式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中国特大城市构建多中心城市模式的基本对策。
[Shi Yishao.From a single center city to a multi-centers city: Spatial organization pattern of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in China
. Urban Planning Forum, 1999, (3):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1999.03.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单中心城市到多核心的城市区域;是世界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客观规律。本文概述了世界主要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卫星城镇建设模式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中国特大城市构建多中心城市模式的基本对策。
[2]Taylor P J.World Cities Network: A Global Urban Analysis
. London: Routledge, 2004.
[本文引用: 2]
[3]马学广, 李贵才. 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
. 地理科学, 2011, 31(12): 1423-1429.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多中心城市区域"(PUR)为代表的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已经成为欧洲空间发展与规划的重要特征,以"多中心发展"为目标、"城市区域"为单位的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和规划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PUR的研究以城市密集地区形态—功能的多中心性之间的契合关系为重点,探讨这一类型区域的动态发展模式及其多中心性、互补性、连通性、协同性和外部性等属性特征,并且在PUR的定量测度上进行了较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在以ESDP为代表的欧洲空间规划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但由于PUR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原型区域的局限性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性问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一理论概念和规划策略的研究尚需进一步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对西方尤其是欧洲PUR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所存在问题的反思构成了主要研究内容。在对欧洲PUR的研究基础、属性特征、定量测度和研究应用等多个方面引介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城镇密集地区的研究、强化PUR各种属性的定量实证分析以及借鉴和吸收欧洲PUR研究与规划思想等一些适用于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但由于PUR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原型区域的局限性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性问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一理论概念和规划策略的研究尚需进一步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对西方尤其是欧洲PUR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所存在问题的反思构成了主要研究内容。在对欧洲PUR的研究基础、属性特征、定量测度和研究应用等多个方面引介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城镇密集地区的研究、强化PUR各种属性的定量实证分析以及借鉴和吸收欧洲PUR研究与规划思想等一些适用于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与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Ma Xueguang, Li Guicai.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in European polycentric city region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12): 1423-1429.]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多中心城市区域"(PUR)为代表的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已经成为欧洲空间发展与规划的重要特征,以"多中心发展"为目标、"城市区域"为单位的欧洲"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和规划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PUR的研究以城市密集地区形态—功能的多中心性之间的契合关系为重点,探讨这一类型区域的动态发展模式及其多中心性、互补性、连通性、协同性和外部性等属性特征,并且在PUR的定量测度上进行了较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在以ESDP为代表的欧洲空间规划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但由于PUR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原型区域的局限性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性问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一理论概念和规划策略的研究尚需进一步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对西方尤其是欧洲PUR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所存在问题的反思构成了主要研究内容。在对欧洲PUR的研究基础、属性特征、定量测度和研究应用等多个方面引介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城镇密集地区的研究、强化PUR各种属性的定量实证分析以及借鉴和吸收欧洲PUR研究与规划思想等一些适用于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但由于PUR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原型区域的局限性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性问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一理论概念和规划策略的研究尚需进一步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对西方尤其是欧洲PUR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所存在问题的反思构成了主要研究内容。在对欧洲PUR的研究基础、属性特征、定量测度和研究应用等多个方面引介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城镇密集地区的研究、强化PUR各种属性的定量实证分析以及借鉴和吸收欧洲PUR研究与规划思想等一些适用于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与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4]覃成林, 李红叶. 西方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 人文地理, 2012, 27(1): 6-1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功能及其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区域日益取代城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多中心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新形态,它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或者工具在欧盟的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关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城市和区域空间研究的一大热点。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对多中心城市区域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多中心城市区域内涵和定义、多中心城市区域测度方法、多中心城市区域演进,以及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功能等方面。
[Qin Chenglin, Li Hongye.Progress of studies on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 Human Geography, 2012, 27(1): 6-1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功能及其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区域日益取代城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多中心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新形态,它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或者工具在欧盟的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关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城市和区域空间研究的一大热点。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对多中心城市区域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多中心城市区域内涵和定义、多中心城市区域测度方法、多中心城市区域演进,以及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功能等方面。
[5]Gottmann J.Megalopolitan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In: Bourne L S, Simmons J W. Systems of Cities: Readings on Structure Growth and Policy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03-111.
[本文引用: 1]
[6]Scott A.Global City-Regions: Trends, Theory,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7]Hall P, Pain K.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 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
. London: Earthscan, 2006.
https://doi.org/10.1080/01944360802146410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ABSTRACT Book description: 'Large polycentric city-regions pose perplexing problems to social scientists and policy-makers. Not only do they represent complex socio-economic systems in their own right, but they also increasingly function as the main locational anchors of wider globalization processes. This book provides a masterful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emergence, dynamics, and planning of polycentric city-regions in contemporary Europe' Allen Scott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nd author of Global City-Regions. A new 21st century urban phenomenon is emerging: the networked 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 Developed around one or more cities of global statu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cluster of cities and towns, physically separate but intensively networked in a complex spatial division of labour. This book describes and analyses eight such regions in North West Europe.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work shows how businesses interrelate and communicate in geographical space - within each region, between them, and with the wider world. It goes on to demonstrate the profound consequences for spatial planning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 - and, by implication, other similar urban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a mega-city region, analyses its characteristics, examines the issues surrounding regional identities, and discusses policy ramifications and outcomes for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systems and regulation. Packed with high quality maps, case study data and written in a clear style by highly experienced authors, this will be an insightful and significant analysis suitable for professionals in urban planning and policy, environmental consultancies,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communities, technical libraries, and students in urban studies, geography, economics and town/spatial planning.
[8]Harrison J, Hoyler M.Megaregions: Globalization's New Urban Form?
.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15.
https://doi.org/10.1080/09654313.2015.108717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By critically assess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osed by planning and governing at the megaregional scale, this innovative book examines the latest conceptualizations of trans-metropolitan landscapes. In doing so, it seeks to uncover whether megaregions are a meaningful new spati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cities in globalization. Situated within the broader contours of global urban analysis, the book draws together a range of thought-provoking contributions from scholars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trans-metropolitan regions. It thereby provides multiple paths of access for those wishing to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is topical area of global urban studies.
[9]马学广, 闫曼娇. 环渤海地区空间多中心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 33(1): 102-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17.01.01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空间发展制定指标体系,利用城市一区域碎化程度模型、城市一区域均匀度模型和广义首位度,从多个角度对环渤海地区2003-2013年空间多中心进行定量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人口多中心格局已基本形成,区域空间极化减弱,核心城市北京、天津的龙头牵引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2)环渤海地区城市首位度得分较为均衡,空间多中心格局基本形成;经济首位度得分占城市首位度得分比例最大;生态首位度得分所占比例最小,2城市指数与4城市指数都呈下降趋势。3)从时间维度看,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首位度得分增幅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的城市首位度得分呈上升趋势;辽东半岛城市群呈下降趋势。4)环渤海地区缺乏整体上的分工协作,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相对单一。
[Ma Xueguang, Yan Manjiao.Measurements of polycentricity and spatial-temporal di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7, 33(1): 102-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17.01.01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空间发展制定指标体系,利用城市一区域碎化程度模型、城市一区域均匀度模型和广义首位度,从多个角度对环渤海地区2003-2013年空间多中心进行定量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人口多中心格局已基本形成,区域空间极化减弱,核心城市北京、天津的龙头牵引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2)环渤海地区城市首位度得分较为均衡,空间多中心格局基本形成;经济首位度得分占城市首位度得分比例最大;生态首位度得分所占比例最小,2城市指数与4城市指数都呈下降趋势。3)从时间维度看,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首位度得分增幅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的城市首位度得分呈上升趋势;辽东半岛城市群呈下降趋势。4)环渤海地区缺乏整体上的分工协作,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相对单一。
[10]张晓明. 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特征分析
. 地理学报, 2006, 61(10): 1025-103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6.10.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巨型城市区的概念于1999年由P.Hall提出,是中心大城市向新的或临近的较小城市极度 扩散后所形成的,是21世纪初正在出现的新城市模式,其概念强调区域在全球化中的作用,并认为城市间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产生的联系与区域的多中心结构相关 联.近年来,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城市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上海依托长三角腹地建设全球城市成为共识,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连绵带 正在向巨型城市区演变.在介绍巨型城市区的概念的基础上,从多中心、功能性和网络性三个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指出长江三角 洲巨型城市区是一个多中心网络状的城市区域.
[Zhang Xiaoming.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mega-city reg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10): 1025-103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6.10.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巨型城市区的概念于1999年由P.Hall提出,是中心大城市向新的或临近的较小城市极度 扩散后所形成的,是21世纪初正在出现的新城市模式,其概念强调区域在全球化中的作用,并认为城市间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产生的联系与区域的多中心结构相关 联.近年来,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城市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上海依托长三角腹地建设全球城市成为共识,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连绵带 正在向巨型城市区演变.在介绍巨型城市区的概念的基础上,从多中心、功能性和网络性三个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指出长江三角 洲巨型城市区是一个多中心网络状的城市区域.
[11]罗震东, 何鹤鸣, 耿磊.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结构研究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2): 20-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1.02.003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间每日公路长途客运班次和高速铁路每日经停班次作为城市间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数据,从联系强度和节点关系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解析。认为在长三角城市区域层面,南北两翼的城市间联系网络相对独立,两翼城市与上海的联系以及两翼内部城市间的联系均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现象,这一现象与南、北两翼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升级路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枢纽,南京、杭州、宁波作为长三角次级枢纽的格局较为清晰,苏州、南通和无锡作为上海大都市区的直接腹地甚至通勤区的态势进一步显现。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完善,长三角城市区域"等级+网络"的演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上海的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整个区域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呈现出进一步均衡的态势。
[Luo Zhendong, He Heming, Geng Lei.Analysis of the polycentric structur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based on passenger traffic flow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1, (2): 20-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1.02.003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间每日公路长途客运班次和高速铁路每日经停班次作为城市间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数据,从联系强度和节点关系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解析。认为在长三角城市区域层面,南北两翼的城市间联系网络相对独立,两翼城市与上海的联系以及两翼内部城市间的联系均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现象,这一现象与南、北两翼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升级路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枢纽,南京、杭州、宁波作为长三角次级枢纽的格局较为清晰,苏州、南通和无锡作为上海大都市区的直接腹地甚至通勤区的态势进一步显现。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完善,长三角城市区域"等级+网络"的演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上海的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整个区域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呈现出进一步均衡的态势。
[12]叶磊, 段学军, 欧向军.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功能多中心研究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6, 33(1): 75-81.
https://doi.org/10.7523/j.issn.2095-6134.2016.01.0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功能多中心是21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区域空间结构,在经济全球化与新劳动分工的影响下正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工具与全新的功能多中心指数综合分析判断本区域功能多中心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极化-扩散效应的演算进一步验证前述结果的科学性.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以核心城市为动力源,联合其他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态势逐步显现;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很强的等级规模分布,区域城镇体系十分完整,具备向功能多中心发展的基本条件;长三角地区功能多中心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多来自区域高端产业的大规模集聚,后者则来自区域中低端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
[Ye Lei, Duan Xuejun, Ou Xiangjun.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33(1): 75-81.]
https://doi.org/10.7523/j.issn.2095-6134.2016.01.0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功能多中心是21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区域空间结构,在经济全球化与新劳动分工的影响下正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工具与全新的功能多中心指数综合分析判断本区域功能多中心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极化-扩散效应的演算进一步验证前述结果的科学性.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以核心城市为动力源,联合其他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态势逐步显现;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很强的等级规模分布,区域城镇体系十分完整,具备向功能多中心发展的基本条件;长三角地区功能多中心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多来自区域高端产业的大规模集聚,后者则来自区域中低端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
[13]Liu X, Derudder B, Wu K.Measuring polycentric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erspective
. Regional Studies, 2016, 50(8): 1302-1315.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5.100453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rticle{7047092, author = {Liu, Xingjian and Derudder, Ben and Wu, Kang}, issn = {0034-3404}, journal = {REGIONAL STUDIES}, keyword = {Urban form,Transportation flows,China,Polycentric urban region,Urban network}, language = {eng}, title = {Measuring polycentric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erspective}, url = {http://dx.doi.org/10.1080/00343404.2015.1004535}, year = {2016}, }
[14]孙斌栋, 丁嵩. 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 地理科学, 2017, 37(1): 64-7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通过回顾国外多中心经济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特别是单中心与多中心绩效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由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互借规模"、发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比较优势,加之较小的城市规模可以相对避免集聚不经济的产生,多中心空间结构理论上可以获得同等规模单一城市享有的集聚经济;受城市规模、发展阶段、地理空间尺度、功能联系、行业构成的异质性等因素影响,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表现不一。最后提出了深化国内研究的方向以及相关政策启示。
[Sun Bindong, Ding Song.Progress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ycentric spatial structure's effect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1): 64-7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通过回顾国外多中心经济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特别是单中心与多中心绩效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由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互借规模"、发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比较优势,加之较小的城市规模可以相对避免集聚不经济的产生,多中心空间结构理论上可以获得同等规模单一城市享有的集聚经济;受城市规模、发展阶段、地理空间尺度、功能联系、行业构成的异质性等因素影响,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表现不一。最后提出了深化国内研究的方向以及相关政策启示。
[15]李涛, 张伊娜. 企业关联网络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比较研究
.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3): 116-124.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以175家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网络互锁模型,从全球、全国和区域三个空间尺度,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研究发现:(1)由多个省份、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组成的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特征更为明显。(2)城市群的多中心度是高度尺度敏感的,空间尺度越小,城市群网络的多中心度越高。(3)在2006-2015年,部分城市群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多中心度出现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尺度敏感的。(4)从多/单中心和双/单核两个维度对各城市群进行聚类分析并比较了类型变化。
[Li Tao, Zhang Yina.The comparison of polycentricity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rm interlocking network
.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7, 24(3): 116-124.]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以175家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网络互锁模型,从全球、全国和区域三个空间尺度,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研究发现:(1)由多个省份、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组成的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特征更为明显。(2)城市群的多中心度是高度尺度敏感的,空间尺度越小,城市群网络的多中心度越高。(3)在2006-2015年,部分城市群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多中心度出现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尺度敏感的。(4)从多/单中心和双/单核两个维度对各城市群进行聚类分析并比较了类型变化。
[16]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 地理学报, 2014, 69(8): 1130-114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9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en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China's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ver the last 30 years. Since the early 2000s,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regional unit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China has declared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main spatial component of new types of urbanization over the next decade as clarified at the first Central Urbanization Working Conference and in the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 (2014-2020). However, research on urban agglomeration remains weak and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From 1934 to 2013, only 19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contained the them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0.5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and the first paper on urban agglomeration appeared less than 10 years ago. Despite a small number of divergent studies, this work has contributed to and guided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For example, spatial analyses have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framework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al structure and guided the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 spatial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process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ntifying the scope and ext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serial studies have facilitated pragmatic research; and problems with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have provided a warning for future choices and Chinese development. Future research into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should (1) review and examine new problems in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options and cultivation; (2) critically consider urban agglomeration whe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5+9+6 spatial pattern; (3) rely on urban agglomeration to construct new urbanization patterns such as 'stringing the agglomerations with the axis, supporting the axis with the agglomerations'; and (4) deepen national awareness about resources, environment effect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high density urban agglomerations, management and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innov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finance and fiscal reserve mechanisms,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planning, and standards for identifying the scope and ext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Fang Chuanglin.Progres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research into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130-114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9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en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China's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ver the last 30 years. Since the early 2000s,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regional unit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China has declared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main spatial component of new types of urbanization over the next decade as clarified at the first Central Urbanization Working Conference and in the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 (2014-2020). However, research on urban agglomeration remains weak and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From 1934 to 2013, only 19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contained the them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0.5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and the first paper on urban agglomeration appeared less than 10 years ago. Despite a small number of divergent studies, this work has contributed to and guided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For example, spatial analyses have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framework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al structure and guided the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 spatial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process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ntifying the scope and ext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serial studies have facilitated pragmatic research; and problems with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have provided a warning for future choices and Chinese development. Future research into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should (1) review and examine new problems in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options and cultivation; (2) critically consider urban agglomeration whe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5+9+6 spatial pattern; (3) rely on urban agglomeration to construct new urbanization patterns such as 'stringing the agglomerations with the axis, supporting the axis with the agglomerations'; and (4) deepen national awareness about resources, environment effect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high density urban agglomerations, management and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innov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finance and fiscal reserve mechanisms,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planning, and standards for identifying the scope and ext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17]Reilly W J.The Law of Retail Gravitation. New York: The Knickerbocker Press, 1931. [本文引用: 1]
[18]蔡莉丽, 马学广, 陈伟劲, .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特征研究
. 经济地理, 2013, 33(11): 5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13.11.009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运用社会网络测度方法,以珠三角城市区域各城市每日长途客运进出班次作为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性动态数据,完成对珠三角多中心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的定量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区域客运交通流呈现空间上的规模效应、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客运交通流功能联系测度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可以发现,珠三角功能多中心性发育程度较高,且具有尺度敏感、地区的差异性,呈现变化的方向性.
[Cai Lili, Ma Xueguang, Chen Weijin,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of PRD urban region based on passenger traffic flow
.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11): 5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13.11.009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运用社会网络测度方法,以珠三角城市区域各城市每日长途客运进出班次作为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性动态数据,完成对珠三角多中心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的定量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区域客运交通流呈现空间上的规模效应、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客运交通流功能联系测度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可以发现,珠三角功能多中心性发育程度较高,且具有尺度敏感、地区的差异性,呈现变化的方向性.
[19]冯长春, 谢旦杏, 马学广, . 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研究
. 地理科学, 2014, 34(6): 648-655.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城市区域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功能多中心是城市区域最为重要和本质的特征以及最为关键的演化阶段。以流动空间和城市网络理论为基础,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的研究可以从城际功能联系展开,通过定量测度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具有实践与理论意义的成果。以珠三角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城际轨道流为功能联系的数据基础,对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功能多中心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流功能联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高的功能多中心性,在世界上典型的城市区域中处于中上水平;对于东西两翼多中心度的测度与分析发现,东西两翼城市间缺乏有效的城际轨道交通功能联系,对于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度进入离心发展阶段。随着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功能多中心将趋于成熟。</p>
[Feng Changchun, Xie Danxing, Ma Xueguang, et al.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of the urban region in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based on intercity rail traffic flow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6): 648-655.]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城市区域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功能多中心是城市区域最为重要和本质的特征以及最为关键的演化阶段。以流动空间和城市网络理论为基础,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的研究可以从城际功能联系展开,通过定量测度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具有实践与理论意义的成果。以珠三角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城际轨道流为功能联系的数据基础,对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功能多中心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流功能联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高的功能多中心性,在世界上典型的城市区域中处于中上水平;对于东西两翼多中心度的测度与分析发现,东西两翼城市间缺乏有效的城际轨道交通功能联系,对于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度进入离心发展阶段。随着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功能多中心将趋于成熟。</p>
[20]甄峰, 王波, 陈映雪.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 以新浪微博为例
. 地理学报, 2012, 67(8): 1031-1043.
https://doi.org/10.1007/s11783-011-0280-z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Zhen Feng, Wang Bo, Chen Yingxue.China's city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spa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na Micro-blo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8): 1031-1043.]
https://doi.org/10.1007/s11783-011-0280-z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21]Burger M J, Meijers E.Form follows function? Linking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 Urban Studies, 2012, 49(5): 1127-1149.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1407095URL [本文引用: 2]
[22]Bayson J R.Business service firms, service spa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7, 9(2): 93-111.
https://doi.org/10.1080/08985629700000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growth of business service firms represents the latest stage in a continuing twentieth century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of production and labour skills. I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ing information intensiveness of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y of signs. Business service activities located in service spaces drive inn贸va.tions both 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n management systems. The co-presence of business service firms with their clients as well as other business service firms shapes the possibilities of trust between them. A detailed cas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large client firms utilize the services of independent business service companies is provided. This is followed by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all firms and business service expertise. A dual information economy may be developing in which large firms are able to search for specialist business service expertise irrespective of its location, while SMEs are tied into local providers of more generalist expertise.
[23]Taylor P J, Evans D M, Pain K.Application of the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to mega-city regions: Measuring polycentricity within and beyond city-regions
. Regional Studies, 2008, 42(8): 1079-1093.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0701874214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Taylor P. J., Evans D. M. and Pain K.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to mega-city-regions: measuring polycentricity within and beyond city-regions, Regional Studies. The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devised to study worldwide inter-city relations, is adapted to measure relations between cities within and beyond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The network makers are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and their office networks are used to estimate positions of cities in networks. Data are collected covering nearly 2000 office networks across 200 cities in eight mega-city-regions. From these data, four estimates of the connectivities of cities (within their city-regions, nationally, at the European scale, and globally) enable unique comparisons of polycentricity at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cale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for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 Taylor P. J., Evans D. M. et Pain K. Application du modèle de maillage aux mégalopoles: Mesure de la polycentricité dans les villes-régions et au-delà, Regional Studies. Le modèle de maillage, con04u pour étudier les relations entre villes dans le monde, est adapté pour mesurer les relations entre villes de régions urbaines polycentriques et au-delà. Les concepteurs de ce réseau sont des entreprises de services de pointe et leurs réseaux de bureaux servent à estimer les positions des villes dans ces réseaux. Les données recueillies couvrent près de 2000 réseaux de bureaux dans 200 villes appartenant à huit mégalopoles. A partir de ces données, quatre estimations de la connectivité de ces villes (dans les villes régions, sur le plan national, à l'échelle européenne et mondiale) permettent des comparaisons uniques de la polycentricité à différentes échelles géographiques. Les auteurs examinent les résultats en ce qui concerne leurs implications politiques. Régions multinodales69Connectivité Taylor P. J., Evans D. M. und Pain K. Anwendung des ineinandergreifenden Netzwerkmodells auf Megastadtregionen: Messung von Polyzentrizit01t innerhalb und au08erhalb von Stadtregionen, Regional Studies. Das ineinandergreifende Netzwerkmodell, das zur Untersuchung weltweiter Beziehungen zwischen St01dten entwickelt wurde, wird zur Messung der Beziehungen zwischen St01dten innerhalb und au08erhalb polyzentrischer Stadtregionen angepasst. Die Entwickler der Netzwerke sind Wirtschaftsdienstleister; anhand der Filialnetze dieser Firmen werden die Positionen von St01dten in Netzwerken gesch01tzt. Erfasst werden die Daten von beinahe 2000 Filialnetzen in 200 St01dten innerhalb von 8 Megastadtregionen. Anhand dieser Daten werden mit Hilfe von vier Sch01tzungen der Konnektivit01t von St01dten (innerhalb ihrer Stadtregionen, auf nationaler Ebene, auf europ01ischer Ebene und weltweit) eindeutige Vergleiche der Polyzentrizit01t auf verschiedenen geografischen Ma08st01ben m02glich. Die Bedeutung dieser Ergebnisse für die Politik wird er02rtert. Multinodul01re Regionen69Konnektivit01t Taylor P. J., Evans D. M. y Pain K. Aplicación del modelo de redes entrelazadas para las regiones de mega-ciudades: medición de la policentralidad dentro y más allá de las ciudades región, Regional Studies. El modelo de redes entrelazadas, creado para estudiar las relaciones interurbanas en todo el mundo, se ha adaptado para medir las relaciones entre las ciudades dentro y más allá de las regiones policéntricas urbanas. Los responsables de las redes son empresas de servicios avanzados de productores y sus redes de oficinas se utilizan para calcular las posiciones de las ciudades en las redes. Para este estudio se recabaron los datos de casi 2000 redes de oficinas en 200 ciudades en 8 regiones de mega-ciudades. A partir de estos datos, cuatro cálculos de las conectividades de las ciudades (dentro de sus regiones-ciudades, a nivel nacional, a escala europea, y globalmente) permiten hacer comparaciones exclusivas de la policentralidad a diferentes escalas geográficas. Asimismo analizamos los resultados para conocer sus repercusiones políticas. Regiones multinodales69Conectividad
[24]Zhang X, Kloosterman R C.Connecting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Intra- and extra-service network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city-region
. Regional Studies, 2016, 50(6): 1-13.
https://doi.org/10.2307/2760796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http://www.jstor.org/stable/27607965
[25]王聪, 曹有挥, 陈国伟.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
. 地理研究, 2014, 33(2): 323-33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11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网络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前沿。借鉴西方有关的研究工具,从城市网络的层级特征、网络模式、功能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发展特征。研究表明: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与已有的城市等级体系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城市如昆山、义乌等城市承担了重要的网络联系中心的作用。同时,城市间的网络连接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关系,三大核心节点城市(上海、南京、杭州)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网络的最主要的联系。从影响范围来看,上海的网络指向性最强,涉及面也最广,但南京和杭州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在省份之内,扁平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显著。网络联系的核心区域开始由传统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所围合的"Z"字型区域向北部的南通、扬州以及南部的绍兴等地区扩散。根据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形成的网络特征的不同,将11个部门分为完善型、扁平型、专业型等三种类型。
[Wang Cong, Cao Youhui, Chen Guowei.Study on urban network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based on producer service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2): 323-33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11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网络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前沿。借鉴西方有关的研究工具,从城市网络的层级特征、网络模式、功能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发展特征。研究表明: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与已有的城市等级体系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城市如昆山、义乌等城市承担了重要的网络联系中心的作用。同时,城市间的网络连接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关系,三大核心节点城市(上海、南京、杭州)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网络的最主要的联系。从影响范围来看,上海的网络指向性最强,涉及面也最广,但南京和杭州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在省份之内,扁平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显著。网络联系的核心区域开始由传统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所围合的"Z"字型区域向北部的南通、扬州以及南部的绍兴等地区扩散。根据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形成的网络特征的不同,将11个部门分为完善型、扁平型、专业型等三种类型。
[26]赵渺希, 黎智枫, 钟烨, . 中国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3): 376-38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3.012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在既有理论基础上扩展了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的度量工具,考察中国12个城市群总部—分支机构的企业关联网络,比较梳理了地级城市空间联系的拓扑结构。实证研究发现:①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典型城市群在内,中国城市群内部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依然发育不完善,在联系数据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稀疏矩阵特征,空间组合关系均为树状结构。②总部区位(出度)的层级性差异均高于分支机构区位(入度)的层级性差异,显示出城市群内部空间"流"的不对称性。③针对12个城市群内部网络的拓扑结构聚类分析表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地区的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较为紧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一体化网络特征;其中三大典型城市群存在明显的企业总部集聚核心,其余城市群内部的网络联系松散,跨城企业联系比重较低,在拓扑结构上大多呈现出以省会或副省级城市为指向的向心式联系。
[Zhao Miaoxi, Li Zhifeng, Zhong Ye, et al.Polycentric network topology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6, 35(3): 376-38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3.012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在既有理论基础上扩展了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的度量工具,考察中国12个城市群总部—分支机构的企业关联网络,比较梳理了地级城市空间联系的拓扑结构。实证研究发现:①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典型城市群在内,中国城市群内部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依然发育不完善,在联系数据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稀疏矩阵特征,空间组合关系均为树状结构。②总部区位(出度)的层级性差异均高于分支机构区位(入度)的层级性差异,显示出城市群内部空间"流"的不对称性。③针对12个城市群内部网络的拓扑结构聚类分析表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地区的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较为紧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一体化网络特征;其中三大典型城市群存在明显的企业总部集聚核心,其余城市群内部的网络联系松散,跨城企业联系比重较低,在拓扑结构上大多呈现出以省会或副省级城市为指向的向心式联系。
[27]Romer P M.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In: McCallum B T, Plosser C I, Simon W E.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 Amsterdam: Elsevier, 1990: 251-286.
[本文引用: 1]
[28]Matthiessen C W, Schwarz A W, Find S.World citi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ystems, networks and potential dynamics. An analysis based on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 Urban Studies, 2010, 47(9): 1879-1897.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037268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BT - Multilayered Cities and Urban Systems
[29]马海涛. 基于知识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进展与展望
. 经济地理, 2016, 36(11): 207-213.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11.02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需要充分解读知识流作用于城市问关系的内在逻辑和空间表现,梳理和思考城市间知识流动网络的研究脉络、研究基础、可能贡献、面对难题和应对措施显得十分必要。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到如下主要观点:①知识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动力,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力会更加突显;把握城市网络研究新方向需要关注知识流这一新内容。②城市间知识流动具有明显的“社会-空间”双重属性,区别于基于交通联系的城市间“硬网络”,属于“软网络”的一种;相关研究有助于激发对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再思考和再建构。③由于国界对知识流的限制与促进作用,城市间知识流动网络需要强调空间尺度与知识流动的关系,有必要开展中国国家体制和政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④城市问知识流动网络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创新空间的形成,可以为国内城市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实践。
[Ma Haitao.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city networks based on knowledge flow in China
.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36(11): 207-213.]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11.02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需要充分解读知识流作用于城市问关系的内在逻辑和空间表现,梳理和思考城市间知识流动网络的研究脉络、研究基础、可能贡献、面对难题和应对措施显得十分必要。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到如下主要观点:①知识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动力,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力会更加突显;把握城市网络研究新方向需要关注知识流这一新内容。②城市间知识流动具有明显的“社会-空间”双重属性,区别于基于交通联系的城市间“硬网络”,属于“软网络”的一种;相关研究有助于激发对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再思考和再建构。③由于国界对知识流的限制与促进作用,城市间知识流动网络需要强调空间尺度与知识流动的关系,有必要开展中国国家体制和政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④城市问知识流动网络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创新空间的形成,可以为国内城市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实践。
[30]闫小培, 林彰平. 近期西方城市地理研究动向分析
. 地理学报, 2004, 59(s1): 77-8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等全球性趋势,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西方国家社会转型,西方国家城市发展新特征和当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等背景因素共同作用下,近期西方城市地理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社会理论倾向,城市地理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呈现多元化态势,城市地理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基于计算、模拟的定量分析方法均得到了长足发展。
[Yan Xiaopei, Lin Zhangping.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rban geographic research in the West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s1): 77-8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等全球性趋势,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西方国家社会转型,西方国家城市发展新特征和当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等背景因素共同作用下,近期西方城市地理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社会理论倾向,城市地理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呈现多元化态势,城市地理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基于计算、模拟的定量分析方法均得到了长足发展。
[31]李丹丹, 汪涛, 魏也华, . 中国城市尺度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识网络结构的时空复杂性
. 地理研究, 2015, 34(3): 525-54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11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知识在产业集聚、区域创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城市知识储量及其在区域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学术论文合作与专利合作是知识溢出的体现形式,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度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以2000-2009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合著论文和共同申请专利的信息为原始数据,分别构建中国城市间科学知识网络(scientific knowledge network,SKN)与技术知识网络(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TKN)。运用复杂网络与地学空间分析方法,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择优链接性、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空间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知识溢出的时空复杂性。研究表明:1 SKN和TKN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SKN节点度数的异质性高于TKN。2两种网络均呈异配性,即城市选择合作对象存在明显择优链接性,知识溢出具有粘着性和空间依赖性。3 SKN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空间分布总体呈'大分散小集聚'特点;TKN中心城市层级结构不明显,尚未形成明显极化中心。4 SKN中心城市自我网络的合作空间,由最初的沿海省会城市间的合作转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间和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间的合作,区域间知识溢出明显;TKN中心城市自我网络仍多分布于沿海城市和少数中西部省会城市,区域间知识溢出不明显。5 SKN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时空演变存在等级扩散和传染扩散的现象,符合时空梯度推移规律,且空间等级梯度逐渐向扁平化转变;TKN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时空演变以等级扩散为主,时空梯度推移现象不明显。研究结论为量化知识溢出及知识溢出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城市创新政策的制定有一定借鉴意义。
[Li Dandan, Wang Tao, Wei Yehua, et al.Spatial and temporal complexit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network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 on China's urban scal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3): 525-54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11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知识在产业集聚、区域创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城市知识储量及其在区域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学术论文合作与专利合作是知识溢出的体现形式,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度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以2000-2009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合著论文和共同申请专利的信息为原始数据,分别构建中国城市间科学知识网络(scientific knowledge network,SKN)与技术知识网络(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etwork,TKN)。运用复杂网络与地学空间分析方法,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择优链接性、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空间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知识溢出的时空复杂性。研究表明:1 SKN和TKN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SKN节点度数的异质性高于TKN。2两种网络均呈异配性,即城市选择合作对象存在明显择优链接性,知识溢出具有粘着性和空间依赖性。3 SKN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空间分布总体呈'大分散小集聚'特点;TKN中心城市层级结构不明显,尚未形成明显极化中心。4 SKN中心城市自我网络的合作空间,由最初的沿海省会城市间的合作转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间和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间的合作,区域间知识溢出明显;TKN中心城市自我网络仍多分布于沿海城市和少数中西部省会城市,区域间知识溢出不明显。5 SKN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时空演变存在等级扩散和传染扩散的现象,符合时空梯度推移规律,且空间等级梯度逐渐向扁平化转变;TKN中心城市及其自我网络的时空演变以等级扩散为主,时空梯度推移现象不明显。研究结论为量化知识溢出及知识溢出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城市创新政策的制定有一定借鉴意义。
[32]吕拉昌, 李勇.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 地理学报, 2010, 65(2): 177-1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2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问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Lv Lachang, Li Yong.A research on Chinese renovation urban system based on urban renovation func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2): 177-1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2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问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33]Hoekman J, Frenken K, Tijssen R J W.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t a distance: Changing spatial patterns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within Europe
. Research Policy, 2010, 39(5): 662-673.
https://doi.org/10.1016/j.respol.2010.01.0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changing effect of physical distance and territorial borders (regional, national, language) on the intensity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cross European regions. Using data on all co-publications between 313 regions in 33 European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2000 2007, we find that the bias to collaborate with physically proximate partners did not decrease, while the bias towards collaboration within territorial borders did decrease over tim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ongoing pro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is removing territorial borders, but does not render collaboration less sensitive to physical distance. Given this general trend, there is considerable heterogeneity between regions and countries in their propensity to collaborate which we attribute to differences in size, quality and accessibility.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are fram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European research policies.
[34]刘承良, 桂钦昌, 段德忠, . 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结构异质性及其邻近性机理
. 地理学报, 2017, 72(4): 737-75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4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科研论文为媒介的知识合作网络已成为知识溢出的重要通道,但目前学术界对全球科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涌现机制缺乏深入的探讨。基于2014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复杂网络、空间统计和重力模型分析,刻画了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及其邻近性机理。结果发现:①拓扑结构上,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层级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和等级层次性,发育出典型的等级"核心—边缘"结构。②空间格局上,以美国、西欧、中国和澳大利亚为顶点的"四边形"成为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骨架;三大中心性指标值的空间分异明显,强度中心性形成以美国为极核,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及西欧诸国为次中心的"一超多强"格局,与之类似的介数中心性呈现北美、西欧和东亚"三足鼎立"的形态,度中心性分布则相对均匀,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多中心—边缘集散"格局。③重力回归分析发现,地理距离抑制了国际科研论文合作,不过其影响力较弱;社会与经济邻近性对全球科研论文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语言差异不是国际科研合作交流的障碍。
[Liu Chengliang, Gui Qinchang, Duan Dezhong, et al.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and proximity mechanism of glob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 based on co-authored paper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4): 737-75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4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科研论文为媒介的知识合作网络已成为知识溢出的重要通道,但目前学术界对全球科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涌现机制缺乏深入的探讨。基于2014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复杂网络、空间统计和重力模型分析,刻画了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及其邻近性机理。结果发现:①拓扑结构上,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层级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和等级层次性,发育出典型的等级"核心—边缘"结构。②空间格局上,以美国、西欧、中国和澳大利亚为顶点的"四边形"成为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骨架;三大中心性指标值的空间分异明显,强度中心性形成以美国为极核,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及西欧诸国为次中心的"一超多强"格局,与之类似的介数中心性呈现北美、西欧和东亚"三足鼎立"的形态,度中心性分布则相对均匀,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多中心—边缘集散"格局。③重力回归分析发现,地理距离抑制了国际科研论文合作,不过其影响力较弱;社会与经济邻近性对全球科研论文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语言差异不是国际科研合作交流的障碍。
[35]Li Y C, Phelps N A.Knowledge polycentricity and the evolving Yangtze River Delta megalopolis
. Regional Studies, 2017, 51(7): 1035-1047.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6.1240868URL [本文引用: 5]摘要
(2017). Knowledge polycentricity and the evolving Yangtze River Delta megalopolis. Regional Studies: Vol. 51, Universities, Knowledg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p. 1035-1047. doi: 10.1080/00343404.2016.1240868
[36]Liu C Y, Yang J C.Decoding patent information using patent maps
. Data Science Journal, 2008, 7: 14-22.
https://doi.org/10.2481/dsj.7.14URL [本文引用: 1]
[37]Ter Wal A L J. Cluster emergence and network evolutio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nventor network in Sophia-Antipolis
. Regional Studies, 2013, 47(5): 651-668.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100361425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er Wal A. L. J. Cluster emergence and network evolutio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nventor network in Sophia-Antipolis, Regional Studies. It is increasingly acknowledged that clusters do not necessarily exhibit networks of local collective learning.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Sophia-Antipolis in Fra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o what extent networks of collective learning emerged throughout the growth of the business park.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nventor networks of its two main sectors reveals that a local network of collective learning emerged only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ot in the Life Science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spin-offs and high-technology start-up firms, the initial dominance of large multinationals decreased only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suggests that small fir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stablishing local networks.
[38]王黎萤, 池仁勇. 专利合作网络研究前沿探析与展望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1): 55-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053.2015.01.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专利合作网络的兴起及其空间、社会与技术的集聚效应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专利激增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企业成长的专利合作网络,培养何种关键能力更好地发掘和利用专利合作网络资源,如何动态调整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来突破企业成长瓶颈,这些都是运用专利合作网络促进企业成长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打破以往对专利合作进行整体网络研究的范式,从自我中心的专利合作网络视角,深入分析及评述国内外专利合作网络的构成、影响因素、演化规律及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Wang Liying, Chi Renyong.The frontier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patent cooperation network research
.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15, 33(1): 55-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053.2015.01.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专利合作网络的兴起及其空间、社会与技术的集聚效应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专利激增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企业成长的专利合作网络,培养何种关键能力更好地发掘和利用专利合作网络资源,如何动态调整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来突破企业成长瓶颈,这些都是运用专利合作网络促进企业成长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打破以往对专利合作进行整体网络研究的范式,从自我中心的专利合作网络视角,深入分析及评述国内外专利合作网络的构成、影响因素、演化规律及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39]Cassi L, Plunket A.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co-inventor networks: Combining closure, bridging and proximities
. Regional Studies, 2015, 49(6): 936-954.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3.8164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co-inventor tie formation using micro-data on genomic patents from 1990 to 2006 in France. In a single analysis, we consider the relational and proximity perspectives that are usually treated separately. In order to do so, we analyse various forms of proximity as alternative driving forces behind network ties that occur within existing components (i.e. closure ties) as well as those between two distinct components (i.e. bridging ties). In doing so, we contrast network and proximity determinants of network formation and we investigate to what extent social networks allow economic actors to cross over geographical,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
[40]洪兴建. 基尼系数理论研究.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本文引用: 1]

[Hong Xingjian.Research on Gini Coefficient Theory.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08.] [本文引用: 1]
[41]吴康, 方创琳, 赵渺希.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
. 地理研究, 2015, 34(4): 711-72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4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北京—上海—广深—成都'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2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3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4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富人圈'的现象;5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
[Wu Kang, Fang Chuanglin, Zhao Miaoxi.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complexity of Chinese intercity network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4): 711-72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4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北京—上海—广深—成都'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2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3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4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富人圈'的现象;5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
[42]杜德斌, 段德忠.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发展类型及演化趋势
. 上海城市规划, 2015, (1): 76-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85.2015.01.01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首先基于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出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个创新城市,对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揭示,其次依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创新热图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和类型进行了阐述,发现区位是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最后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转移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加速向亚太板块转移的趋势下,亚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更具备孕育科技创新中心所需的资源丰度和市场深度,且随着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功能,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城市发展将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
[Du Debin, Duan Dezhong.Spatial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type and evolution trend of 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2015, (1): 76-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85.2015.01.01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首先基于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出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个创新城市,对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揭示,其次依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创新热图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和类型进行了阐述,发现区位是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最后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转移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加速向亚太板块转移的趋势下,亚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更具备孕育科技创新中心所需的资源丰度和市场深度,且随着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功能,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城市发展将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
相关话题/城市 网络 知识 空间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