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实践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刘宇峰1,, 朱晓华2,, 何书金2, 袁丽华3, 李义2
1.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咸阳 712000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 Journals cluster WeChat Public Account

LIUYufeng1,, ZHUXiaohua2,, HEShujin2, YUANLihua3, LIYi2
1. College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Culture,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00, Shaanxi,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朱晓华(1972- ),男,安徽郎溪人,《地理研究》专职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的集群化工作。E-mail: zhuxh@igsnrr.ac.cn
收稿日期:2018-10-9
修回日期:2018-11-2
网络出版日期:2018-11-20
版权声明:2018《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25)咸阳师范学院“青蓝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宇峰(1981- ),男,山西偏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计量地理方面的研究。E-mail: yfliu518@163.com



展开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号服务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普及,在学术传播方面,能够有效地帮助期刊传播科学文化,增加期刊与读者群之间的“粘性”,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本文对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发展过程进行总结,同时基于微信后台数据,对微信公众号取得的实践成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 微信公众号的创立是扩大受众范围、有效传播科学文化、提高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② 微信公众号的科学定位、标题创意设计、内容创新以及广泛宣传是吸引公众、提高期刊知名度的必要举措;③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实践成效显著。最后从重视微信用户体验、优化平台菜单设置、增加平台与用户互动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几方面提出打造品牌微信公众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发展与实践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WeChat public service has been widely populariz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fields, which, in academic communication, can effectively help journals to disseminate science and culture, increase the "stickiness" between journals and readers, and expand the academic influence and social popularity of journa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 Journals cluster WeChat Public Account.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data of WeChat, the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establishment of WeChat Public Accou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large the scope of audience, effectively disseminate scientific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s. (2) Scientific positioning, creative Title design, content innovation and wide publicity of WeChat Public Account are necessary measures to attract the public and enhance the publicity of journals. (3) Chinese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 Journals cluster WeChat Public Accoun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build brand WeChat Public Accoun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icro-credit user experience, optimizing platform menu settings, increasing platform interaction with users and increasing publicity.

Keywords:Chinese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 Journals cluster;WeChat Public Account;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0
PDF (125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刘宇峰, 朱晓华, 何书金, 袁丽华, 李义.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实践[J]. 地理研究, 2018, 37(11): 2355-236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11018
LIU Yufeng, ZHU Xiaohua, HE Shujin, YUAN Lihua, LI Yi.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Geographical and Resource Journals cluster WeChat Public Account[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11): 2355-236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11018

1 引言

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科学问题探索与科学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对推广科学研究成果以及促进科学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学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独办刊到集群发展的过程,国内外的一些期刊集群的成功运作,证明了期刊集群化发展能够有效拓展学术期刊的增值空间[2,3,4,5]
作为中国地理与资源研究成果发表的重要平台,自1978年以来,中国地理与资源类期刊在刊文数量与学术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6]。为了应对期刊发展存在的竞争劣势与加强期刊服务学科的功能,积极迎接期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自2006年起,中国地理与资源类期刊经过10余年的努力,探索出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发展之路,推出了集群化服务平台网站(www.geores.com.cn)、统一的在线采编系统、手机APP与微信服务公众号的等期刊多元增值产品[5]。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作为新媒体主力军的微信给学术期刊论文的传播与期刊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7]。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积极开通微信公众号,主动给读者推送地理与资源类学术论文、科研成果与学术会议信息等内容,转变期刊办刊模式,推动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的不断发展。目前,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的微信公众号已开通近四年,截至2018年9月5日,其关注人数已达18830人,推送文章达149篇。公众号增加了读者、作者与期刊之间的“粘性”,扩大了期刊集群平台与期刊在读者群中的影响力。
期刊集群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的案例虽然较多,但大部分微信公众号仅将论文全文或部分复制到微信文章之中,形式与PDF版形式并无差异,文字冗长,图文杂乱,不方便读者阅读,存在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少、内容阅读量小、实践成效差等问题[5,8]。因此,本文以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的成功实践案例为例,系统介绍如何利用微信进行宣传,通过对149篇微信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其他期刊集群与期刊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提供参考。

2 微信公众号的创立

微信公众号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主力军,为学术期刊信息传播带来了机遇,成为期刊宣传的重要平台。合理有效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可以宣传期刊论文,还可以增强读者、作者与编辑部之间的互动性,扩大期刊影响力[7]
期刊编辑部固有的办刊方式是“坐等”稿件或者约稿,然后编校稿件,最后通过纸质出版物与网络期刊数据库发行期刊。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为了改变这种固有办刊思维模式,为了更好地宣传期刊,树立学术期刊集群的品牌,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名称: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主动传播学术论文、学术会议信息等内容,吸引读者与作者投稿。地理与资源类学术期刊立足于专业领域,一般拥有比较固定的关注人群,如何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制作精美的微信内容与多渠道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将是必要举措。

3 微信公众号的建设途径

3.1 微信公众号定位与设计

开通微信公众号首先要明确目标,而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在于服务科研工作者,内容定位于科研成果宣传、学术会议信息发布等。因此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要和从事地理与资源研究的科研工作吻合,紧跟地理与资源行业热点及社会热点。
进入微信公众平台,平台首页下方设有导航栏菜单,包括往期精彩、第一课、稿件管理三大项,可帮助使用者快速了解平台服务功能及消息内容。除了发布地理与资源类科研成果、学术会议信息,微信公众平台还提供了作者与审稿专家查询稿件的功能,方便作者与审稿人随时了解稿件处理状态。

3.2 微信公众号的标题

用户点开微信公众号首页,首先看到的就是标题和首图;而且朋友圈转发的文章,除了转发人的评论外,最醒目的仍然是标题。因此,微信内容的标题需要凝练与提升,以吸引读者眼球。例如,2016年发表的《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一文的微信题目——总理问“胡焕庸线能否突破”,我们的思考是……。又如,2018年发表的《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一文的微信题目则凝练为“春节回家:回得去的故乡还有多少?”再如,《星巴克在中国大陆的空间扩散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跨国饮食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星巴克在广州》《跨地方饮食品牌重塑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3篇论文的微信题目凝练为“新年了,喝杯星巴克,来聊一聊文化自信”。这样的题目能够吸引读者眼球,促使读者阅读。结果表明,这样的微信内容推出后,一周时间的阅读频次均超过4000次,宣传效果显著。

3.3 新媒体编辑形式的微信内容

一些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形式与纸媒并无差异,仅仅是将论文全文或部分直接复制到微信之中,缺乏对论文内容的提炼,也没有制作适应移动终端阅读的微信内容。存在文字冗长、图文杂乱等问题[8],不方便读者的阅读,许多读者即使打开微信内容后也不愿意读,从而导致许多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少,未能达到有效传播学术论文与促进学术交流的效果,无法保证微信公众号的持续运营。
新媒体编辑形式的微信内容的阅读量约为传统形式的3倍[9]。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编辑人员为论文制作精美的新媒体编辑形式的微信内容:第一,与作者共同高度凝练论文的核心内容,体现微信阅读“微”的特点;其次,制作图文并茂并简短生动的内容框架;然后,从图片、字体、字号、颜色等方面对微信内容进行精心的制作和创意加工,从而吸引读者阅读,确保微信公众号良性运营。

3.4 微信公众号宣传

除了对微信内容的精心制作之外,还积极宣传微信公众号。首先,在相关期刊上刊登微信二维码等;然后期刊编辑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例如中国地理学会各个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各种专题会议),在会场通过做宣传海报,或者会议报告等,积极在与会****中宣传期刊集群与微信公众号,通过与会科研****扫描微信二维码来增加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

4 微信公众号取得的成效

4.1 关注用户持续增加

自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运营以来,关注用户持续增加。在2015年年初(图1),累计关注用户不足1000人,到2015年年底,增加到3000多人,2016年年底突破8000人,截至2018年9月5日,累计关注用户猛增到18830人。微信公众号净增关注用户在2017年8月份之前,平均每月增加约460人,而在2017年9月份以后,净增关注用户增加趋势明显,平均每月增加约760人。关注用户的持续增加无疑将进一步提高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与知名度。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数量统计
-->Fig. 1The statistical number of WeChat users
-->

4.2 阅读量和转发频次较高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推送的149篇微信,图文标题、界面和内容设计新颖独特,吸引了广大的读者朋友,阅读量和转发频次较高(表1图2)。截至2018年9月5日,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阅读总次数为761227次,阅读人数达536638人,其中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会话两种方式的阅读占绝对比例(68%),阅读次数和人数分别达到323206次/280101人和173771次/129695人;通过好友转发阅读所占比例也较大(16%),转发人数为92714人,阅读量高达123507次。微信推文获得较高的阅读量和转发频次,对于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提升和微信图文内容的广泛传播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Tab. 1
表1
表1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阅读情况
Tab. 1Reading situation of WeChat tweets
年份图文阅读
总次数/总人数
公众号会话阅读
次数/人数
朋友圈阅读
次数/人数
好友转发
次数/人数
历史消息页
次数/人数
其他次数
/人数
微信收藏
次数/人数
201550549/3312514569/875521893/174287410/52052657/11274020/610343/318
2016185849/12449543785/2966880709/6439334265/213935770/40115778/40171858/1723
2017339645/24526360147/48001155073/14021552715/43242207/4671503/137595749/5372
2018185184/13375555270/4327165531/5806529117/29874152/6733939/8422
合计761227/536638173771/129695323206/280101123507/927148786/5251131957/288777950/7413

注:2018年统计数据截至9月5日。
新窗口打开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阅读构成
-->Fig. 2Reading composition of WeChat tweets
-->

4.3 微信收藏次数和人数增加明显

微信收藏是大数据时代中人们信息消费和知识积累的必然行为[10]表1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年底,对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的收藏次数和人数较少,仅343次/318人,但是到2017年年底,微信收藏次数和人数暴增到5749次和5372人,约为2015年收藏次数/人数的17倍。微信收藏次数和人数的显著增加进一步体现了微信推文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微信内容的再传播。

5 结论与讨论

为了应对微信给学术期刊论文的传播与期刊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经过近四年的运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对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同时基于微信后台统计数据,对微信公众号取得的实践成效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微信公众号的创立是扩大受众范围、有效传播科学文化、提高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新媒体,微信具有及时性、互动性、经济性等独特优势,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青睐,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及时推出微信公众号,经过近四年的发展运营,对期刊论文等相关内容的二次传播、再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亦对相关研究者加强学术交流与争鸣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2)微信公众号的科学定位、标题创意设计、内容创新以及广泛宣传是吸引公众、提高期刊知名度的必要举措。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网微信公众号的定位是“致力于促进和服务于中国地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定位的核心是“地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突出微信公众号平台创立的目的,具有学术属性,同时后台编辑基于微信阅读“微”的特点,对微信标题、图文内容等进行创意设计和精心制作,将学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趣味化表达,加之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积极宣传,不但能够吸引相关学术研究者的眼球,而且受到了普通社会大众的关注,吸引了大批“粉丝”,在有效传播学术观点的同时满足普通用户的阅读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期刊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3)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实践成效显著。微信公众号自运营以来,关注用户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9月5日,关注用户达到18830人;微信阅读量和转发频次较高,在统计时段内图文阅读总次数为761227次,其中好友转发123507次;此外,截止2017年年底,微信收藏次数和人数分别达到5749次和5372次。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号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搭建,可以实现传统纸质或电子出版与新兴媒体出版的优势互补。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微信公众号推出运营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如何进一步开拓传播空间,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学术服务平台,形成品牌效应,需做好以下几方面:① 充分利用微信新媒体娱乐性和大众性优势,在传播学术观点的同时要重视用户阅读体验,防止脱节。② 不断优化微信公众号平台菜单设置,构建丰富化的资源推送模式,满足用户碎片化阅读需求,增强“粉丝黏性”。③ 重视微信平台与用户的互动,及时关注用户反馈,定期策划微信有奖赠阅活动,吸引潜在用户的同时激发已关注用户的体验热情。④ 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力度。如在相关期刊、报纸等刊登微信二维码,通过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利用个人QQ群、微信群或在名片上添加二维码等方式,实现微信公众号的“病毒式”传播,不断增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知名度。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李艳红, 彭超群, 龙怀中. 论科技期刊与科研活动的相互作用
. 编辑学报, 2016, 28(2): 124-126.
https://doi.org/10.16811/j.cnki.1001-4314.2016.02.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科技期刊和科研工作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影响,分析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影响以及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影响。论证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发表对科研人员的发掘与培养,而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作用体现在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对科技期刊编辑科学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Li Yanhong, Peng Chaoqun, Long Huaizhong.Interaction of sci-tech journal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 Acta Editologica, 2016, 28(2): 124-126.]
https://doi.org/10.16811/j.cnki.1001-4314.2016.02.00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科技期刊和科研工作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影响,分析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影响以及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影响。论证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发表对科研人员的发掘与培养,而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作用体现在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对科技期刊编辑科学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2]杨春兰. 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编辑之友, 2015, (3): 38-41.
[本文引用: 1]

[Yang Chunlan.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sci-tech journals' clustering development
. Editorial Friend, 2015, (3): 38-41.]
[本文引用: 1]
[3]姜永茂, 刘冰, 魏均民, . 中华医学会期刊群建设及发展思路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6): 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7143.2014.06.003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已经达到128种,成为我国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品牌期刊群。通过回顾总结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壮大离不开学会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品牌的树立与维护、办刊机制的创新、专业化的管理、集约化的经营、新技术的追踪与使用及编审队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期刊群达到一定规模后,今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尽快向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
[Jiang Yongmao, Liu Bing, Wei Junmin, et al.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eriodical group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14, 25(6): 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7143.2014.06.003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已经达到128种,成为我国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品牌期刊群。通过回顾总结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壮大离不开学会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品牌的树立与维护、办刊机制的创新、专业化的管理、集约化的经营、新技术的追踪与使用及编审队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期刊群达到一定规模后,今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尽快向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
[4]杨蕾, 童菲, 马沂, . 产业集群对专业化期刊集群的启示: 对《中国激光》杂志社创新与坚守的再思考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6): 730-735.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小散弱的现状,提出借鉴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的进程。介绍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发展专业化期刊集群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坚守内容为王的宗旨,探索以高附加值理论为指导,通过出版成本质量控制,提高出版能力并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延伸以光学前沿为品牌的各类增值服务。提出多类型期刊群建设的建议和设想,并呼吁各级主管部门应以试点先行,推及全面的策略,对期刊的集群化做出实质性的关注与努力。
[Yang Lei, Tong Fei, Ma Yi, et al.Revel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to specialized periodical cluster: Rethinking on innov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14, 25(6): 730-735.]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小散弱的现状,提出借鉴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的进程。介绍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发展专业化期刊集群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坚守内容为王的宗旨,探索以高附加值理论为指导,通过出版成本质量控制,提高出版能力并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延伸以光学前沿为品牌的各类增值服务。提出多类型期刊群建设的建议和设想,并呼吁各级主管部门应以试点先行,推及全面的策略,对期刊的集群化做出实质性的关注与努力。
[5]朱晓华, 何书金, 袁丽华.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实践
. 地理学报, 2017, 72(5): 918-94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5012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学术期刊的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国外出版集团稳居科技期刊的霸主地位,中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自2006年起,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及其期刊人经过1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积极应对国内外期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勇于创新,已经基本形成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发展的战略构想,并成功地推出了拥有54家加盟期刊并且模块功能完备的集群化服务平台网站(www.geores.com.cn)、统一的在线采编系统、底层数据的结构化、富媒体出版、手机APP与微信服务公众号、数据出版、科研云助手系统、媒体宣传与推广、中国地理与资源权威专家库、中国地理会议服务系统、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不定期的专题性期刊沙龙、《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与科普版、"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等14项具有显示度的期刊多元增值产品,事业思路清晰,行动果敢有力,工作扎实有序,集群功能完备,投入产出比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由传统纸质出版向富媒体出版、由文献生产者向学科与社会集成型知识服务提供平台的两大根本性转型,这使得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更加掌握了主动,把握了先机,开启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发展的新局面和新时代。
[Zhu Xiaohua, He Shujin, Yuan Lihua.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cluster service platform of Chinese geography and resources periodical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5): 918-94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5012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学术期刊的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国外出版集团稳居科技期刊的霸主地位,中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自2006年起,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及其期刊人经过1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积极应对国内外期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勇于创新,已经基本形成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发展的战略构想,并成功地推出了拥有54家加盟期刊并且模块功能完备的集群化服务平台网站(www.geores.com.cn)、统一的在线采编系统、底层数据的结构化、富媒体出版、手机APP与微信服务公众号、数据出版、科研云助手系统、媒体宣传与推广、中国地理与资源权威专家库、中国地理会议服务系统、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不定期的专题性期刊沙龙、《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与科普版、"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等14项具有显示度的期刊多元增值产品,事业思路清晰,行动果敢有力,工作扎实有序,集群功能完备,投入产出比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由传统纸质出版向富媒体出版、由文献生产者向学科与社会集成型知识服务提供平台的两大根本性转型,这使得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更加掌握了主动,把握了先机,开启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发展的新局面和新时代。
[6]何书金, 赵歆, 于信芳. 2015年中国地理学期刊进展
. 地理学报, 2016, 71(1): 166-17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1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据国内外主要检索机构2015年发布的2014年度期刊论文主要指标,分析中国地理学机构和期刊的论文发表、引证和获奖情况。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年版)》;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4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公布的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并重点对《地理学报》和《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5年的刊文和获奖情况进行了总结。
[He Shujin, Zhao Xin, Yu Xinfang.Assessment on geography journals in China in 2015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71(1): 166-17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1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据国内外主要检索机构2015年发布的2014年度期刊论文主要指标,分析中国地理学机构和期刊的论文发表、引证和获奖情况。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年版)》;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4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公布的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并重点对《地理学报》和《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5年的刊文和获奖情况进行了总结。
[7]谢文亮.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1): 65-72.
https://doi.org/10.11946/cjstp.201409160897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Purpose] By the discussion of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mode, we hope to arouse the academic periodicals attention in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applica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lack of study in academic periodicals application in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that led to immature service mode, we set out to resolve the problem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ademic periodicals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analyze its deficiency. [Findings]We propose a serial of innovations ideas and improving measures, such as function construction, editing and processing, publishing information service, reader interaction service, mobile propagation, and network editors talents cultivation, etc. We try to create a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mode that is suitable for academic periodicals, push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message public platform, and maximize the performing of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in academic periodicals. [Conclusion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periodicals mobile digital construction,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application will be wildly push forward.
[Xie Wenliang.Service innov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micro- message public numbers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15, 26(1): 65-72.]
https://doi.org/10.11946/cjstp.201409160897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Purpose] By the discussion of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mode, we hope to arouse the academic periodicals attention in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applica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lack of study in academic periodicals application in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that led to immature service mode, we set out to resolve the problem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ademic periodicals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analyze its deficiency. [Findings]We propose a serial of innovations ideas and improving measures, such as function construction, editing and processing, publishing information service, reader interaction service, mobile propagation, and network editors talents cultivation, etc. We try to create a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mode that is suitable for academic periodicals, push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message public platform, and maximize the performing of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in academic periodicals. [Conclusion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periodicals mobile digital construction, micro message public service application will be wildly push forward.
[8]朱晓华, 袁丽华, 王岱, . 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特色品牌栏目的途径: 以《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为例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12): 1321-1327.
[本文引用: 2]

[Zhu Xiaohua, Yuan Lihua, Wang Dai, et al.The approaches to build a brand column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for scientific journals in Chinese: A case column of "Perspectives and Contention"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16, 27(12): 1321-1327.]
[本文引用: 2]
[9]邓群, 张贵芬, 王彩云. 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与对策研究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27(6): 629-636.
https://doi.org/10.11946/cjstp.20151218118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目的】提出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术期刊品牌的构建与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设计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论文的质量水平、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发表论文情况、论文的创新程度与研究问题的前沿性、期刊发行与期刊内容传播途径、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学术道德规范等7类因素,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与7类影响因素均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7类影响因素中,"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是影响学术期刊品牌形象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也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Deng Qun, Zhang Guifen, Wang Caiyun.The correlation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academic journal brand image promotion and its strategies
.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16, 27(6): 629-636.]
https://doi.org/10.11946/cjstp.20151218118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目的】提出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术期刊品牌的构建与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设计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论文的质量水平、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发表论文情况、论文的创新程度与研究问题的前沿性、期刊发行与期刊内容传播途径、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学术道德规范等7类因素,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与7类影响因素均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7类影响因素中,"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情况"是影响学术期刊品牌形象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也对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10]张立党, 周质明, 胡泽鹏. 使用需求和媒介丰富度对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
. 现代情报, 2018, 38(3): 66-7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微信收藏是大数据时代人们信息消费和知识积累的必然行为。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基于媒介丰富度和使用满足理论,考察使用需求和媒介丰富度对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发现:1)使用需求的5个维度和媒介丰富度均与收藏行为显著正相关;2)媒介丰富度作为调节变量,加强了使用需求中除利益需求外的其他4个维度对收藏行为的影响,而且对不同性别和户口性质大学生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文章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可为微信内容的策划、传播和规制提供经验证据。
[Zhang Lidang, Zhou Zhiming, Hu Zepeng.A research on active mechanism of using demand and media richness on Wechat users' collection behavior
.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2018, 38(3): 66-7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微信收藏是大数据时代人们信息消费和知识积累的必然行为。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基于媒介丰富度和使用满足理论,考察使用需求和媒介丰富度对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发现:1)使用需求的5个维度和媒介丰富度均与收藏行为显著正相关;2)媒介丰富度作为调节变量,加强了使用需求中除利益需求外的其他4个维度对收藏行为的影响,而且对不同性别和户口性质大学生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文章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可为微信内容的策划、传播和规制提供经验证据。
相关话题/微信 资源 中国地理 阅读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