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论坛】惠鹤九:月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报告人:惠鹤九 | 整理:杨睿豪、陈凌(岩石圈室)  
  摘要:对于月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大撞击成因假说和岩浆洋假说。这些观点认为,在太阳系演化的早期,一个火星大小的星球(Theia)与原始地球发生撞击,造成二者的熔融,溅射出来的物质经过约100年左右的时间吸积形成月球。月球形成初期具有全球规模的岩浆洋,之后岩浆洋结晶分异,橄榄石、辉石等矿物先结晶,堆积在岩浆洋底部,形成原始月幔;而后低密度的钙长石结晶上浮,形成原始斜长岩月壳;后期高密度的钛铁矿才结晶,堆积在原始月幔上部。这种上重下轻的结构具有力学不稳定性,导致43亿年左右开始发生“月幔翻转”,从而引发一系列岩浆活动,形成多种月球上特有的火成岩。
  1.月球的特征
  地球拥有一颗相较自身质量大得异乎寻常的天然卫星——月球。在太阳系中,大多数天然卫星都存在于土星和木星等气态巨行星的周围,与地球类似的只有火星,火卫质量为火星的10-8,而月球质量却高达地球质量的1%。在化学成分上,月球相对地球来说贫铁、贫挥发份。然而从同位素角度来看,月球则与地球非常相似,但与其它天体有明显差异(Wiechert et al., 2001)。此外,根据地月激光测距实验推算,现今地月距离约为60个地球半径,月球正以约3.8 cm/年的速度远离地球。而月球在45亿年前刚形成时与地球的距离则大概只有2.9个地球半径。
  2.月球的起源
  传统的行星-卫星理论难以解释月球的上述特征。因此,针对月球起源提出了四种假说:捕获说,同源说,分裂说和大撞击成因假说。前三类假说,或与天体力学相矛盾,或与现有的地球和月球的化学特征不一致。大撞击成因假说是目前月球起源的主流观点。
  早期太阳系的撞击事件是非常普遍的。根据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星云理论,太阳星云盘冷凝吸积形成数公里至数百公里大小的星子,然后相互碰撞进一步聚集成各大行星。大撞击假说认为,月球是一火星大小的星子(现被命名为Theia)与原始地球撞击后,由溅射物吸积形成(Hartmann and Davis,1975)。具体来说,Theia和原始地球剧烈撞击后,被撞出的二者地幔物质以熔体和气体的形式溅射至太空,形成一团难熔的、挥发性低的尘埃云,其中一部分脱离地球的尘埃云凝聚、吸积、碰撞形成月球(图1),同时Theia核中的大部分金属沉入地核。

图1 大撞击成因模型示意图(图自网络
  支持大撞击成因假说的观测有很多。首先碰撞后产生的巨大热量使挥发份迅速逃逸,导致月球相对地球贫挥发份;其次月球(月核除外)主要是由贫铁的硅酸盐熔体-气体盘凝聚吸积而成,而且地核中加入Theia核中的大部分金属,导致月球整体相对地球贫铁;大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也为岩浆洋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能量来源;此外,现今地轴的倾斜也可以用大撞击模型来解释。Cameron and Ward(1976)计算发现地月系统的角动量相对于太阳系中其它行星来说很大,从物理的角度限制了大撞击成因模型,并推算出撞击体的大小和火星相近。
  经典大撞击成因模型指出,撞击之后以洛希极限(Roche limit,约2.9个地球半径)为界,分别形成内盘和外盘,均为硅酸盐熔体-气体盘。外盘物质通过重力吸积和碰撞形成月球,经计算这段时间仅需约100年的时间,而内盘物质最终回归地球。
  然而,大撞击成因模型难以解释一些观测现象。该模型显示,大撞击形成的月球中会含有更多Theia的成分,而地球所含Theia的成分很少。而返回月岩样品和月球陨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组成成分非常相似。若地球和月球中含有Theia成分的比例显著不同,则Theia与原始地球的成分应该相似才能解释观测。但最初的Theia和地球毫无关系,它们组成成分相似的概率很低。为了调和这一矛盾,有****提出气体对流使外盘与地球物质发生交换,从而达到物质平衡。但Pahlevan和Stevenson(2007)计算发现,外盘与原始地球物质交换达到平衡需100-1000年的时间,这比外盘吸积形成月球的时间还要长,显然外盘(月球)来不及与地球达到物质平衡。随后,Cuk and Stewart(2012)、Canup(2012)模拟发现,高角动量撞击模型可以使地球和月球含有比例相近的Theia成分(图2a、图2b)。此外,还有****考虑多次撞击模型,形成多个“小月球”,最终再合并。但模型中的这些“小月球”不一定会合并,而且最终可能形成富铁的月球,与观测不符。

图2 大撞击成因模型SPH数值模拟结果(SPH指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左)Cuk and Stewart(2012)的结果;(b)Canup(2012)的结果
  高角动量撞击虽然可以解释地、月成分相似,但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月球内部水的来源。根据大撞击成因假说,月球形成后是贫挥发份和水的。但近年来对月球火山玻璃珠、橄榄石包裹体和斜长岩的相关研究均发现了月球含水的证据。撞击过程中中度挥发性元素都会丢失,那么水是如何保留的?有****提出,最初月盘温度极高,以重元素蒸汽为主导,氢的扩散被抑制,从而水能够得以保留。但在这一过程中,钾等挥发份的扩散也同样会受到抑制,还需要引入后期岩浆去气作用,才能解释月球贫挥发份的观测。
  针对这些问题,****们基于大撞击假说不断发展新的模型,如高能、高角动量、多次撞击星巢模型(Synestia),为地月成分的相似性提供了新的成因解释。整体来说,大撞击成因假说虽然仍有待于进一步证明和完善,但仍是目前月球起源的最好模型。
  3.月球的早期演化
  通过对Apollo计划返回样品的研究,前人正式提出岩浆洋概念(Wood et al.,1970),随后被完善为现今主流的月球岩浆洋假说。根据岩浆洋假说,月球形成之初发生过全球性的岩浆熔融,厚度超过400 km的月球表层物质都处于熔融状态。随着月球冷却,橄榄石和辉石首先从岩浆洋中结晶,并受重力作用下沉堆积在岩浆洋底部,成为原始月幔的主体;当岩浆洋的组成变化达到斜长石的液相线时,密度较小的钙长石开始结晶,并上浮至月球表面形成斜长岩高地,即原始月壳;随后密度较大的钛铁矿开始结晶,堆积于原始月幔上部。它对之后月幔的翻转起了主要启动作用。随着岩浆洋继续固化,残留岩浆中的不相容元素含量不断升高,最终在月幔与月壳之间形成富集钾(K)、稀土(REE)、磷(P)等的克里普(KREEP)岩(林杨挺,2010)。岩浆洋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月球岩浆洋模型示意图(图/Jennifer Rapp
  岩浆洋假说符合现有很多观测。例如,它很好地解释了月球高地斜长岩的分布和KREEP组分的存在;它可以解释高地斜长岩的Eu正异常和月海玄武岩的Eu负异常:由于月球氧逸度极低,大量二价Eu可以进入斜长石,导致Eu的高度富集,相应的形成高地斜长岩之后的月幔来源岩石(如月海玄武岩)应该具有Eu负异常。
  目前基本可确定岩浆洋从45亿年前开始结晶,但整个岩浆洋结晶的过程持续时间还难以确定(Elkins-Tanton et al.,2011)。岩浆洋结晶完成后,****们认为月球还会出现“月幔翻转(Lunar mantle overturn)”的过程(图4)。由于岩浆洋的结晶分异,原始月幔上部(晚期)的岩石相对富铁,密度较大,因此原始月球在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发生“月幔翻转”,即原始月幔上下层物质出现置换,从而引发大量岩浆活动。通过对月球最古老岩浆作用的研究,如阿波罗14高铝玄武岩反映的由不同比例urKREEP交代过的原始月幔最早的部分熔融事件(4.31-3.93 Ga)、月球陨石Kalahari 009反映的最早的高地隐月海玄武质岩浆作用(~4.35 Ga),有****认为43亿年前月幔就已经开始翻转(Hui et al.,2011,2013);但这些岩浆作用是月幔翻转的产物,还是月球早期频繁撞击事件的结果,仍存在争议(Terada et al.,2007)。

图4 “月幔翻转”示意图(Mccubbin et al., 2015)
  同样,“月幔翻转”模型依然存在问题。该模型认为,在月幔上升的过程中会造成部分熔融,熔体进入斜长岩月壳,形成镁质岩套,而斜长岩在“月幔翻转”之前已完成结晶,其年龄应该老于镁质岩套。但实际定年结果显示,斜长岩和镁质岩套的年龄均落在同一个区间内。此外,斜长岩中主微量元素含量的跨度区间非常大,对于从同一源区岩浆中直接结晶形成的岩石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斜长岩中斜长石与辉石的矿物和微量元素组成也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南京大学惠鹤九教授团队对月球斜长岩微量元素组成做了细致分析,提出斜长岩可能不是从岩浆洋中直接结晶形成的,而可能是原始月壳、月幔、KREEP三个端元混合的结果。即在月幔熔体上升过程中,如果温度足够高,能够使长石质月壳重熔,则形成镁质岩套;如果温度较低,无法熔融长石质月壳,只发生熔体交代作用,则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斜长岩(Xu et al.,2020)。
  4.结论与展望
  阿波罗计划建立了月球形成和早期演化的基本框架,但对月球起源及演化历史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探讨。随着我国“嫦娥计划”的实施,其研究成果必将有助于完善和更新人们对月球起源和演化的认知,同时为揭示地球早期历史提供重要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林杨挺. 月球形成和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J]. 地球化学, 2010, 39(01):1-10.
  Cameron A G, Ward W R. The origin of the Moon[J]. Lunar Planet Sci Conf, 1976, 7:120-122.
  Canup R M. Forming a Moon with an Earth-like Composition via a Giant Impact[J]. Science, 2012, 338(6110):1052-1055.
  Cuk M, Stewart S T. Making the Moon from a Fast-Spinning Earth: A Giant Impact Followed by Resonant Despinning[J]. Science, 2012, 338(6110):1047-1052.
  Elkins-Tanton L T, Burgess S, Yin Q Z. The lunar magma ocean: Reconciling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with lunar petrology and geochronology[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1, 304(3-4):326-336.
  Hartmann W K, Davis D R. Satellite-sized planetesimals and lunar origin [J]. Icarus, 1975, 24(4): 504-515.
  Hui H J, Neal C R, Shih C Y, et al. Petrogenetic association of the oldest lunar basalts: Combined Rb–Sr isotopic and trace element constraints[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Letters, 2013, 373(4):150-159.
  Hui H J, Oshrin J G, Neal C 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etrogenesis of Apollo 14 high-Al basaltic melts through crystal stratigraphy of plagioclase[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11, 75(21):6439-6460.
  Mccubbin F M , Kaaden K V , R Tartèse, et al. Magmatic volatiles (H, C, N, F, S, Cl) in the lunar mantle, crust, and regolith: Abundances, distributions, processes, and reservoirs[J]. American Mineralogist, 2015, 100(8-9):1668-1707.
  Pahlevan K, Stevenson D J. Equilibr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Lunar-Forming Giant Impact[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7, 262(3-4):438-449.
  Terada K, Anand M, Sokol A K, et al. Cryptomare magmatism 4.35 Gyr ago recorded in lunar meteorite Kalahari 009[J]. Nature, 450(7171): 849-852.
  Wiechert U, Halliday A N, Lee D C, et al. Oxygen isotopes and the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J]. Science, 2001, 294(5541): 345-348.
  Wood J A, Dickey J S, Marvin U B, et al. Lunar Anorthosites[J]. Science, 1970, 167(3918): 602-604.
  Xu X Q, Hui H J, Chen W, et al. Formation of lunar highlands anorthosites[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20, 536:116138.
相关话题/地球 物质 观测 月球 质量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Nature:从锂同位素来看地球历史上碳和硅循环演化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太阳亮度、大气氧浓度和地壳化学演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过去 35 亿年大部分时期地球表面一直保持着气候温和(Jaffrés et al., 2007)。气候的稳定使地球能够在数十亿年期间维系宜居性和复杂生命的增殖。通过调节大气的CO2水平,地球耦合的碳和硅循环内的反馈使这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早期火星的多期变暖、氧化和地球化学转变的耦合模式
    类地行星的大气成分和演化主要分原始大气和次生大气。原始大气来自行星形成过程中吸积的宇宙物质,以氢气(H2)和氦气(He)为主。早期太阳的太阳风和太阳超紫外辐射都很强,类地行星的原始大气很快就被太阳风剥蚀逃逸掉了。原始大气逃逸掉后,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火山等排气活动产生了次生大气。次生大气的成分主要由行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PNAS:金伯利岩揭示早期地球分异的残留地幔储存在核幔边界的LLSVPs
    地幔是地球上体积占比最大的圈层,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分异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信息。前人通过对大洋玄武岩(包括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岛玄武岩OIB)的研究提出存在不同的地幔储库,包括亏损地幔(DMM),富集I型地幔(EM-I)、富集II型地幔(EM-II)、高238U/204Pb地幔(HIMU)等(Z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地震各向异性观测揭示冰岛大洋地壳流
    洋中脊作为离散型边界,是大洋的扩张中心和新洋壳的产生地带。当今洋壳占约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积,因此理解洋中脊处洋壳的增生和变形过程是认识板块构造和地球演化的关键。海洋地震学探测是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但与大陆板块边界地区相比,洋中脊地区往往为深水覆盖,布设地震仪器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难以保障观测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PNAS:W同位素制约地球早期地幔对流模式
    冥古宙和太古宙的地球具有与现代板块构造完全不同的构造体制。地球早期构造样式研究是近年来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早期地幔性质及其对流模式是揭示地球早期构造样式关键。最近发表的关于太古宙岩石样品的W同位素研究表明太古宙地幔主要以局部的、相对独立的小规模对流为主(Mei et al., 20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PNAS:在生命起源前地球协同形成多孔二氧化硅和多肽
    地球演化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生命。但是生命起源于何因、何时、何处、何物,长期以来是自然科学尚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一般认为,地球早期的非生物有机反应是生命起源的前奏。从溶液中的小分子(单体)过渡到低聚物以形成蛋白质和其他大型固体分子组装体,对生命的起源与发展至关重要。  多孔二氧化硅是一种工业上普遍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前沿论坛+Science】海底光纤地球物理学研究
    摘要:占地表面积70%的海洋是地球内部结构和震源研究的空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詹中文等利用现有海底通信光缆,在不添加新设备、不影响正常光纤通讯的情况下,发展了探测地震和海浪运动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提出有望填补海洋地球物理观测的空缺,推动建立更经济、更广泛的全球海底地球物理监测网,助力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地球富氧大气的未来寿命
    科学家利用下一代空间和地面的望远镜寻找宜居地外星球,对发现具有可能生命特征的光谱寄予厚望(NASEM, 2019)。无疑,O2和它光化学产物O3仍是遥感生命探测的首选。现在,地球生物圈的光合作用每年向海洋-大气系统提供大约9×1015 mol O2,使O2占大气体积的~20%(Houghton e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地球科学前沿报道》(2020·总第3辑)
    文章序号 《地球科学前沿报道》(2020·总第3辑) 作者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REE:地球深部地幔弹性性质的实验进展
    地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着地幔的动力学过程,不仅控制了地幔内部的行为,对地表板块构造的性质同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因此,准确和定量地理解地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助于我们探索地球或者其他行星的演化历史。然而,地球深部的不可入性是对其进行研究的最大难题,人们主要通过反演地震观测数据来约束深部地幔的物质成分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