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事实上,火星作为类地行星和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早已被人类所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火星上有水(Clifford et al., 1987; Di Achille and Hynek, 2013; Orosei et al., 2018 )。
火星上现今的水主要以极地冰盖或者地下冰的固态形式存在,约折合20~40 m GEL(全球等效层厚)(Zuber et al. 1998; Plaut et al., 2007)。另一方面,大量地质学证据表明,火星上曾有大规模的液态水,其规模相当于100~1500 m GEL (Di Achille and Hynek, 2013)。对比火星古今的水体规模可以看出火星早期表面曾经流淌的水消失了。其原因通常认为火星液态水消失是水向外太空逃逸所致,然而依据现今火星大气的D/H观测结果和30亿年前火星沉积物的D/H观测结果,通过同位素分馏模型计算大气逃逸仅能减少10~200 m GEL的水。
加州理工大学的Scheller博士等通过构建一个全新的氢同位素分馏模型,对火星水的去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Scheller et al., 2021)。该模型构建了一个水的交换储库,其中包含大气水、液态水、极地冰和地下冰,其水的来源为火山喷发(源),而水的去向则包括大气逃逸和地壳矿物水合作用(汇)。该模型以火星现今水体含量为边界条件,通过计算氢同位素分馏,获得火星不同地质历史时期(Noachian,40亿~37亿年;Hesperian,37亿~30亿年;Amazonian,30亿年至今)源和汇的水体通量。同时基于火星表面岩石样品高温实验获得的氢同位素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图1 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氢元素同位素交换模型(Scheller et al., 2021)
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火星水体的去向主要受水岩作用和大气逃逸控制,其相对比例从3:8到99:1不等,也就是说高达30%~99%的水以可以以水岩作用的形式消失。这一结果可以很好的解释火星水体的去向,并与地质学证据相吻合。
基于上述模型结果,Scheller博士等认为火星不断干旱化正是由于地壳化学风化作用所致,这一过程被火星表明广泛分布的Noachian时期的含水矿物所记录。事实上,地球上也在发生类似的矿物水合过程,但不同的是,地球的板块构造事件可以以火山喷发等形式将矿物结晶水释放出来,重新参与水循环。因此地球水循环可以在地质年代的时间尺度上实现再循环,而火星水循环则难以实现。这一不可逆转的化学风化过程控制着水循环的地质年代尺度,从而对于塑造火星作为类地行星的宜居性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外,模型还可以进一步预测火星冰体的D/H同位素值,从而将它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在暖期,发生矿物水合作用和大气逃逸的水通量会增加,快速提高D/H的值;在冷期,D/H可能缓慢下降或上升,取决于火山去气和大气逃逸的水量平衡。
【致谢:感谢地星室胡森副研究员的宝贵修改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Clifford S M. Polar basal melting on Mar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987, 92(B9): 9135-9152.
Di Achille G, Hynek B M. Ancient ocean on Mars supported by global distribution of deltas and valleys[J]. Nature Geoscience, 2010, 3(7): 459-463.
Orosei R, Lauro S E, Pettinelli E, et al. Radar evidence of subglacial liquid water on Mars[J]. Science, 2018, 361(6401): 490-493.
Plaut J J, Picardi G, Safaeinili A, et al. Subsurface radar sounding of the south polar layered deposits of Mars[J]. Science, 2007, 316(5821): 92-95.
Scheller E L, Ehlmann B L, Hu R, et al. Long-term drying of Mars by sequestration of ocean-scale volumes of water in the crust[J]. Science, 2021, 372(6537): 56-62.(原文链接)
Zuber M T, Smith D E, Solomon S C, et al. Observations of the north polar region of Mars from the Mars Orbiter Laser Altimeter[J]. Science, 1998, 282(5396): 2053-2060.
(撰稿:孔彦龙/页岩气与工程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Science: 火星上的水去了哪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相关话题/大气 矿物 过程 计算 火星
NC:微量元素催化矿物交代反应并促进超大型矿床的形成
地壳流体作为物质组分迁移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交代反应的速率,促进新生矿物的成核、生长和重结晶等。水/岩反应导致的孔隙是促进地壳中流体-岩石长期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在超大型矿床形成过程中,含矿流体引起的大规模热液蚀变以及交代作用(例如白云石化和蛇纹石化)需要流体能够在几米到数百千米的范围内迁移。然而,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前沿论坛】孙卫东:西太平洋地质过程
报告人:孙卫东 | 整理:褚伟(油气室) 摘要:西太平洋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澳大利亚、太平洋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地方,很多经典的地质现象都出现在这里,同时是研究俯冲起始机制的重要场所。孙卫东研究员带我们分析了太平洋板块的漂移历史以及太平洋洋脊的展布方向,探讨了太平洋板块转向及特提斯带的洋脊俯冲对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NG:地球富氧大气的未来寿命
科学家利用下一代空间和地面的望远镜寻找宜居地外星球,对发现具有可能生命特征的光谱寄予厚望(NASEM, 2019)。无疑,O2和它光化学产物O3仍是遥感生命探测的首选。现在,地球生物圈的光合作用每年向海洋-大气系统提供大约9×1015 mol O2,使O2占大气体积的~20%(Houghton et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A:协调新生代大气CO2浓度、风化和碳酸盐补偿深度
新生代环境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早始新世以来长期降温,并伴随大气CO2浓度降低、两极冰盖出现和扩张,从“温室地球”演变为“冰室地球”(Zachos et al., 2001)。现有地质证据表明,新生代长期降温主要是由大气CO2浓度的持续降低引起(Beerling and Royer, 2011)(图1C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PNAS:一种对矿物进行分类的新方法
钻石恒远,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钻石都有共同的历史。每一颗钻石在成分和成因上都与其他钻石不同,但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的权威规定,它们都被归类为“钻石”。对于物理学家而言,这种不一致不构成任何问题,但是对于行星科学家以及其他努力了解矿物历史背景的人,这种分类系统埋下了问题。 科学的进步取决于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NREE:扩散年代学——揭秘岩浆过程的时间尺度
扩散作用是物质内质点运动的基本方式,是重要的传质过程之一,宏观上表现为物质的定向迁移,包括化学扩散(化学浓度梯度驱动)和热扩散(温度梯度驱动),其支配着元素/同位素在物质内的迁移和再分配,广泛存在于矿物、熔体、流体和气体中。在给定的条件下,化学扩散引起的元素丰度变化是时间的单调函数,这正是扩散年代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cience:海洋铁汇在调控早期大气氧化中的角色——三铁同位素的限制
铁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且相比于其他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敏感度,因而沉积物中的铁组分可准确地记录地球历史上大气、海洋和陆地的氧化状态及转变历程 (Raiswell and Canfield, 2012)。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的氧化历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进程,经过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GO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NG:由金星大气-内部演化推测金星经历了“干”的后期增生
类地行星在形成过程中,经受了大量的撞击。这些撞击包括大量原始星子的轰击(Planetesimal bombardment)和少量火星大小且发生分异的大天体撞击(Giant impact)。目前普遍认为月球就是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后形成的(Giant impact hypothesis),即月球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A等:远古时期的大气
地球远古时期遥远而神秘,好奇驱动着人类的探索。现今,地球大气拥有适宜的气压及N2、O2、CO2、CH4等气体组成;我们生活其中,习以为常。然而,这种生物宜居的大气环境,来之不易,几多起伏(例如O2,图1;Lyons et al., 2014)。同样,认识远古时期地球大气,绝非易事,几多波折(例如O2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哈尔滨地区罗家窝棚组地层的沉积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摘要摘要:罗家窝棚组是哈尔滨地区的第四纪下限地层,其岩性是紫红色砂砾石,被认为是冰碛物堆积。早期的区测资料对其进行了岩性描述,对于其它地层属性,特别是地球化学属性的认识尚未涉及。为此,本文选择黑龙江五常拉林镇罗家窝棚村层型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沉积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展开综合研究,以揭示其沉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