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唯一国家级干热岩开发示范基地,其资源成因与开发利用潜力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共和盆地高热流(102 mW/m2)的形成机制及其热源究竟是什么,仍存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共和盆地之下是否存在局部熔融体,即是否存在岩浆热源?
针对该问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生潘晟在其导师孔彦龙副研究员、庞忠和研究员、汪集暘院士的指导下,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文冬光研究员等合作,对共和盆地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地热测量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数据,对共和盆地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基于水化学与同位素的差异,研究发现共和盆地存在两类地热水:I类富集D、18O、Cl以及微量元素(B、Li、Rb及Cs);II类贫D、18O、Cl以及微量元素。进一步利用Cl-焓模型(图1)、Cl-D模型以及氢氧同位素图(图2)对这两类地热水进行溯源分析,发现I类地热水是由高温母源地热流体(推测可达310 oC)经历冷却、混合等过程所形成,而II类地热水则是由融雪水直接补给形成。高D、18O、Cl以及微量元素值指示I类地热水及其高温母源地热流体可能受到了岩浆流体的补给。I类地热水分布于共和盆地内部,地球物理解译结果显示该区域上-中地壳存在低速-低阻体。综合流体地球化学证据、地球物理解译结果及地热地质分析结果,共和盆地上-中地壳的低速-低阻体可解释为部分熔融体,其贡献与区域地幔热流相当。基于以上发现,构建了共和盆地地热成因模式(图3),即热源由地幔热流、地壳放射性元素生热以及部分熔融体供热三部分组成,部分熔融体的存在促使了高温母源地热流体的形成,进一步使得部分地热水呈现富集D、18O、Cl以及微量元素的特征。
图1 共和盆地地热水Cl-焓关系图。图中红色虚线为混合线,黑色虚线为绝热冷却线。指示出I类地热水来源于高温母源地热流体的演化,而II类地热水则并非来源于母源地热流体
图2 共和盆地水样氢氧同位素图。指示出两类地热水显著的同位素差异,母源地热流体可能受到岩浆流体的补给,并演化形成I类地热水,而II类地热水则直接由融雪水补给形成
图3 共和盆地地热系统成热机制概念模式图
共和盆地的部分熔融体是如何产生的?是地幔上涌所导致的还是来源于中下地壳的重熔?气体He同位素(0.01 Ra - 0.18 Ra)的分析结果显示共和盆地的气体来源于壳源而并非幔源,因此部分熔融体的产生应与地幔上涌无关。基于前人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结构的研究,该研究认为上地壳至中下地壳之间的解耦变形可能是促使部分熔融体产生的关键。岩石圈尺度的拆离断层带导致了解耦变形的发生,由于上地壳与中下地壳之间发生了解耦滑脱,摩擦产生的热量促使了部分熔融体的产生。同时,区域大地热流分布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内低速-低阻体的分布有着相似的分布规律,且与中新世以来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引起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侧向挤压构造十分吻合。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内普遍存在的低速-低阻体很可能为部分熔融体,并且作为热源之一影响着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现今热状态。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水文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 (潘晟, 孔彦龙*, 王珂, 任亚倩, 庞忠和, 张超,文冬光,张林友,冯庆达,朱贵麟,汪集暘. Magmatic origin of geothermal fluids constrained by geochemical evide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heat source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1, 603: 126985. DOI: 10.1016/j.jhydrol.2021.126985.)。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501801)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研究会(2020067)的共同资助。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潘晟等-JH:青藏高原东北缘共和盆地高温地热系统岩浆热源的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地球物理 过程 中国科学院 工程
王学良等-EG&RS:青藏高原构造内动力作用下浅地表岩体破裂规律与区域滑坡驱动机制
岩体强度是工程地质学中浅层地表岩体稳定性和地质灾害时空预测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岩体强度受岩体结构(结构体和结构面)的控制。其中,构造结构面是岩体结构面的重要类型。前人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对伴生断层的构造结构面特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限于多尺度精细化分析技术和研究素材的限制,对构造内动力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赵盼等-Geology:塔里木克拉通早新元古代聚合过程及罗迪尼亚超大陆重建
华北、华南和塔里木三个克拉通共同构成了中国大陆的基本格架,三个克拉通的形成过程和早期构造演化历史一直是国内地学界研究的重点。华北和华南的研究显示,两个克拉通的最终形成均由两个陆块元古代碰撞拼贴完成,华北克拉通在古元古代由东部和西部两个陆块拼贴形成,华南克拉通在新元古代由扬子和华夏两个陆块拼贴形成。塔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李玮等-JGR:地震各向异性指示地幔柱作用对岩石圈的强化效应及对现今深部过程的影响
地幔柱,作为起源于核幔边界的热地幔上升流,会侵蚀克拉通岩石圈,并促使大陆裂解(Morgan, Nature, 1971; Hu et al., Nature Geoscience, 2018)。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在挤压应力构造环境中,地幔柱不仅不会导致克拉通裂解,反而会促使岩石圈缝合和再克拉通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崔安宁等-GRL:不同周期的西风、季风调控了青藏高原北部干旱区降水变化
摘要:20世纪末以来,青藏高原北部干旱区降水增加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效应受到广泛关注,其降水变化的过程、机制和发展趋势,是西北地区发展规划中争论较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对青藏高原北部湖泊年纹层沉积物孢粉分析,通过孢粉-降水转换函数重建了该区过去1656年(公元350年到公元2006年止)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何熹等-JGR: 地震Lg波衰减成像揭示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软弱地壳和地壳物质运移机制
大约从55个百万年之前开始,来自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持续挤压和汇聚作用使青藏高原平均抬升达4 km,同时也导致了高原内地壳和地幔物质的大量流失。数值模拟和大地测量研究普遍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高原物质向外运移的主要通道。非常发育的深大断裂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多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其中东南向运动并顺时针旋转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李继磊等-GCA&IGR:流-岩交换过程解译俯冲带中硫的迁移
俯冲带是地球一级物质循环体系,控制着地球内部与地表之间各种元素与挥发份的交换过程,影响着全球的元素循环。基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实验岩石学研究,目前的共识是板片向上覆地幔楔输送挥发份物质的主要介质是俯冲带流体。深俯冲的沉积物、蚀变洋壳和蛇纹石化地幔通过变质脱水反应形成的富水流体充当了C、S、N、B、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田小波等-EPSL: 青藏高原东北缘向东扩展到哪了?——来自短周期密集台阵的地震学研究
自新生代以来,欧亚大陆南缘在印度大陆持续向北的推挤下,青藏高原的高原面逐渐向北扩展。由此,一些研究认为:只要印度持续向北挤压,高原还会不断向北扩展。而另一部分研究认为:高原的北边界是固定的,只有先天较弱的区域才会变形成为高原,因此随着高原南边界不断向北推移,高原南北向跨度会逐渐变小。目前东北缘是高原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凌媛等-Tectonophysics:云南地壳对青藏高原东扩和新生代印度板块俯冲的结构响应
中国云南地区位于东扩的青藏高原和新生代以来强烈伸展的东南亚之间。根据地表构造和变形观测,通常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导致向东的块体挤出,或是下地壳通道流是云南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成因。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全面分析了云南地区密集地震台阵的地震记录,通过对地壳结构的地震成像研究,集前人地质、地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郭顺等-JGR:彩色宝石揭秘造山带的脱碳方式和过程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脱碳作用(碳源)和碳吸收作用(碳汇)共同制约着地球碳循环和长期的气候-环境演化。碳吸收过程主要涉及大陆地壳的风化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风化作用等;脱碳过程则主要包括洋中脊火山活动、裂谷去气和岛弧环境的变质-岩浆活动以及碰撞造山带的变质作用。近年来,造山带的碳释放和迁移过程受到了国际学术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胡方泱等-GRL:利用全岩Sr/Y和La/Yb比值定量估计青藏高原白垩纪至今的古高度变化
造山带的古高度研究一直是造山带演化和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的古高度计算方法是通过古生物化石记录和稳定同位素,如古动物和古植物化石,碳酸盐的氢-氧同位素或团簇同位素等。然而这两种方法均依赖于沉积岩,因此难以获得与古高度直接对应的年代学数据,且难以应用于前新生代的古老造山带。近年来,一些**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