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JGR: 高塔上行闪电的产生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通常地闪是从云到地下行发展的,即从雷暴云内始发并以梯级先导的方式向下发展到达地面,形成一次云对地放电过程。上行闪电是指雷暴条件下,在高建筑物或高塔上始发上行先导并向雷暴云中发展的一种地闪放电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城市高建筑物、输电线路铁塔、通讯塔、以及风力发电风车不断增多,由此触发的上行闪电也逐年增加。上行闪电的始发机制和高建筑物的闪电防护问题成为闪电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科院大气所郄秀书团队自2012年以来,以325米气象铁塔为主要观测目标,建设了光学、电磁、电流和射频闪电通道三维定位综合观测平台,并持续开展了近十年的高塔上行闪电综合观测实验。之前的研究发现,上行闪电经常被周围的其他闪电活动(大多数为正地闪)所诱发,但是对诱发的机理和过程认识较少。大气所袁善锋博士通过发展高精度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算法,实现了对母体正地闪云内先导发展通道的精细刻画,据此将正地闪分为云闪始发型和预击穿始发型,提出了高建筑上行闪电的触发机制:
  (1)触发上行闪电的正地闪38%具有多次回击过程,而一般正地闪(90%)仅有一次回击过程;(2)在云闪始发型正地闪上正下负的典型先导网络中,低层水平发展的云内负先导被正回击重新激活并经过高建筑物顶时,容易诱发上行闪电;(3)大多数正地闪是预击穿始发型,上负下正的典型先导网络,其中低层的水平正先导会阻碍上行先导的始发。上行闪电的触发机制具有普遍意义。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005073)、重点项目(41630425)和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的资助。
  文章信息:
  Yuan Shanfeng, Qie Xiushu*, Jiang Rubin, Wang Dongfang, Wang Yu, Wang Caixia, Srivastava Abhay, Tian Ye (2021). In-cloud discharge of positive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initiation of tower-initiated upward lightning.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26, e2021JD035600. https://doi.org/10.1029/2021JD035600

图1. 云闪始发型正地闪触发上行闪电的概念图。红色和蓝色实线表示正、负先导,红色“+”和蓝色“-”表示正、负电荷。给出了三种触发情境,(a-b)云闪过程中水平靠近高塔的负先导诱发,占5%;(c-d)当经过高塔的水平负先导被正回击重新激活而触发,占43%;(e-f)正回击后负先导继续发展经过高塔而触发,占52%。

图2. “预击穿始发型正地闪”没能成功触发上行闪电的概念图。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过程 观测 综合 大气 网络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GRL: 耦合大气海洋模式中双赤道辐合带模拟在CMIP6中的改善
    赤道辐合带 (ITCZ) 是位于赤道的一条纬向最大降水雨带。在中东太平洋,年平均ITCZ位于北纬6度且仅在北半球春季存在东南太平洋的雨带。然而,现有的耦合大气海洋模式,例如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CMIPs) 中的模式,大部分都存在东南太平洋的虚假雨带,被称之为“双赤道辐合带偏差”。  近日,中国科学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1981–2020年江淮流域持续降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和形成机理
    持续性暴雨降水时间长、累积雨量大,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江淮流域是我国暖季持续性暴雨的高发地区之一,该地区气象史上的特大洪涝均与持续性暴雨密切相关,2020年暖季更是发生了多次持续性暴雨事件。图1 1981-2020逐年暖季持续性暴雨事件个数(柱状)及持续天数(曲线)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空气质量改善过程中区域传输贡献量的观测估算方法
    2013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空气质量的治理力度。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级各地政府在能源消耗总量控制、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改善空气质量。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近40%。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MD: 大气所25km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H更好再现全球热带气旋活动
    热带气旋(TC)/台风/飓风带来的极端天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图集》,该书指出,在过去50年中,在死亡人数上全球十大灾害中有三起是热带气旋造成的,而经济损失排名前十的灾害中有七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大气河在2020年梅雨期极端降水背后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而强劲的水汽输送带,宽度大约数百公里,可绵延5000~6000公里,其输送的水汽量可与陆地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的流量相匹敌,故得名。在中纬度地区,尽管大气河只占所在纬圈长度的10%,却对向北的水汽输送的贡献达到90%以上。研究也表明,位于北太平洋的冬季大气河活动,对美国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EODERMA: 碳输入通过激发效应和影响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等过程进而改变土壤固碳的效率
    土壤是陆生植物的天然载体,其存储了大气中近三倍的碳。农田土壤固碳(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对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提高碳输入(carbon input)可有效促进土壤固碳。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碳输入本身也改变原始土壤有机碳(soil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大气科学: 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
    中国西北地区是最大的欧亚干旱区,也是气候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降水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对干旱环境及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都具有特殊的指示意义。施雅风根据当地气温、降水量、冰川消融量等指标,提出中国西北地区正在经历着一次暖干向暖湿的转变,并推断西北东部在21世纪上半期也会向暖湿转变。从推断至今,已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城市草地是被忽视的大气N2O、NO排放源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面积也在迅速增加。城市草地,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外,还有可能因为高度的人工管理(如灌溉、施肥)而对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和污染气体一氧化氮(NO)排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的大气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GR-A: 对流解析模式对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过程的模拟增值
    大气水循环是气候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但是如何提高大气水循环的模拟能力是气候模式研发领域的挑战性问题。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地区尤为突出。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降水对局地和下游的生态及环流皆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的降水模拟普遍存在显著湿偏差。  此前研究认为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TON: 城市群上层大气存在高浓度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臭氧和颗粒物的协同防控,含氧类挥发性有机物(OVOCs)作为颗粒物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迫切需要对其来源、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变开展研究。但目前大部分观测都集中在近地面,针对其垂直演变鲜有研究。  大气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