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AAS: 1981–2020年江淮流域持续降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和形成机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持续性暴雨降水时间长、累积雨量大,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江淮流域是我国暖季持续性暴雨的高发地区之一,该地区气象史上的特大洪涝均与持续性暴雨密切相关,2020年暖季更是发生了多次持续性暴雨事件。

图1 1981-2020逐年暖季持续性暴雨事件个数(柱状)及持续天数(曲线)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建华研究员率领团队对1981-2020年暖季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事件进行了客观筛选和分类研究,揭示了各类事件的环流特征及维持发展机制,并与2020年的持续性暴雨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指出:在1991、1998年等江淮流域遭遇大洪水的年份均发生了两次以上的持续性暴雨,2020年的持续性暴雨事件次数和持续天数都是近40年最多的,位列第一(图1)。

图2 2020年四次持续性暴雨事件的500 hPa平均高度场(黑色实线,gpm)及其标准化异常(阴影)。黑色粗线和蓝色虚线分别标示事件平均和分类合成的5880-5920 gpm等值线,粉色虚框为江淮区域。(a) 6月2–6日(A类), (b) 6月12–23日(B类), (c) 7月15–20日(B类), (d) 7月2–10日(C类).
  江淮区域持续性暴雨可按照雨带客观分为A(江南)、B(江北)、C(沿江)三种类型,其中A类事件中,源于北大西洋东部对流层中高层的东传Rossby波列与西太平洋对流层中低层的北传Rossby波列在江淮地区南部交汇,气旋性扰动在该地区得以维持和加强,有利于持续性暴雨的发生。B类事件的纬向和经向波列都比A类事件更为显著,且亚洲地区的高度场异常呈经向带状分布。C型事件在欧亚高纬度地区为“两槽一脊”的典型环流形势,但中低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江淮低槽的强度均比A、B两类弱。2020年江淮流域的四次持续性暴雨事件(1次A型、2次B型和1次C型)分别具备所属类型的环流基本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致表现为比合成环流更为偏西偏北的异常特征。与各类型合成水汽通道对比发现,2020年未出现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通道,这可能正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所致。以上结论为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的机理研究和延伸期预报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支撑。
  该研究成果已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20之夏:亚洲的强降雨—机制、可预报性与影响”专刊接收并在线发表。专刊已正式出版,查看更多专刊文章,请点击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en/article/2021/12
  Citation: Wang, H. J., J. H. Sun, S. M. Fu, and Y. C. Zhang, 2021: Typical circulation patterns and associated mechanisms for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events over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during 1981–2020. Adv. Atmos. Sci., 38(12), 2167-2182, https://doi.org/10.1007/s00376-021-1194-8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高压 持续性 大气 气象 中国科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GMD: 大气所25km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H更好再现全球热带气旋活动
    热带气旋(TC)/台风/飓风带来的极端天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图集》,该书指出,在过去50年中,在死亡人数上全球十大灾害中有三起是热带气旋造成的,而经济损失排名前十的灾害中有七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大气河在2020年梅雨期极端降水背后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而强劲的水汽输送带,宽度大约数百公里,可绵延5000~6000公里,其输送的水汽量可与陆地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的流量相匹敌,故得名。在中纬度地区,尽管大气河只占所在纬圈长度的10%,却对向北的水汽输送的贡献达到90%以上。研究也表明,位于北太平洋的冬季大气河活动,对美国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大气科学: 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
    中国西北地区是最大的欧亚干旱区,也是气候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降水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对干旱环境及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都具有特殊的指示意义。施雅风根据当地气温、降水量、冰川消融量等指标,提出中国西北地区正在经历着一次暖干向暖湿的转变,并推断西北东部在21世纪上半期也会向暖湿转变。从推断至今,已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城市草地是被忽视的大气N2O、NO排放源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面积也在迅速增加。城市草地,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外,还有可能因为高度的人工管理(如灌溉、施肥)而对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和污染气体一氧化氮(NO)排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的大气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GR-A: 对流解析模式对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过程的模拟增值
    大气水循环是气候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但是如何提高大气水循环的模拟能力是气候模式研发领域的挑战性问题。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地区尤为突出。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降水对局地和下游的生态及环流皆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的降水模拟普遍存在显著湿偏差。  此前研究认为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TON: 城市群上层大气存在高浓度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臭氧和颗粒物的协同防控,含氧类挥发性有机物(OVOCs)作为颗粒物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迫切需要对其来源、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变开展研究。但目前大部分观测都集中在近地面,针对其垂直演变鲜有研究。  大气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专刊: 大气氧化能力,臭氧和PM2.5污染:定量表征方法,形成机制,模拟和控制
    地球诞生之初,大气以还原性物质为主。随着地球的演化,大气中的还原性物质逐渐被氧化,演变成现在氧化性为主的大气环境。在氧化性环境中,人为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发生类似于人体排异反应的现象,被各种氧化剂氧化为二次污染物并逐渐从大气中去除。影响大气污染物去除速率的指标被称为大气氧化能力(AOC)。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ES: 大气所利用闪电资料改进局地降水短临预报取得重要进展
    当前困扰数值预报模式在短时临近降水预报(0-6h)中应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平衡调整(Spin-up)问题,平衡调整阶段中模式不能产生足够的上升运动,导致前几小时的预报无效,即使成熟的快速更新雷达资料同化也仍需要1-4小时的平衡调整时间。  闪电是强对流发展的产物,可有效指示雷暴云中的上升运动和冷云微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SS: 热带森林旋翼型无人机大气化学采样技术优化研究
    大气化学成分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由百米水平尺度的空间异质性景观构成,包含高地、山丘、谷底等,不同森林地貌可能导致不同植被种类分布,从而造成大气化学成分的在树冠层上的非均一分布。考虑现有地基通量塔、雷达、飞机航测、卫星遥感等探测技术在热带雨林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GR-A: 青藏高原及邻近季风区大气顶能量收支与云辐射效应的气候模式偏差
    云辐射过程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加热与能量收支,可引发诸多天气与气候反馈作用,与之有关的模式物理参数化过程是当前天气与气候模拟研究中的关键且不确定性极大的环节。亚洲季风区因其复杂多样的地形、海陆分布和环流条件,云辐射特性表现出很大的时空不均匀性(图1)。有效改进亚洲季风气候的模拟需要基于观测资料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