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ESS: 热带森林旋翼型无人机大气化学采样技术优化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大气化学成分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由百米水平尺度的空间异质性景观构成,包含高地、山丘、谷底等,不同森林地貌可能导致不同植被种类分布,从而造成大气化学成分的在树冠层上的非均一分布。考虑现有地基通量塔、雷达、飞机航测、卫星遥感等探测技术在热带雨林百米水平尺度上外场探测的局限性,旋翼型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成为一种可有效捕集百米尺度大气化学成分分布的新兴手段。
  在我所辛金元研究员课题组和哈佛大学Scot T. Martin教授课题组的合作支持下,马永敬博士使用大涡模型DALES(Dutch Atmospheric Large-Eddy Simulation),模拟分析了亚马逊热带森林晴朗天气条件下不同寿命化学成分(短寿命成分102s到长寿命成分108s)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化学反应影响,短寿命和中等寿命成分浓度随海拔高度显著下降(图1d,1e)。因此,对于短寿命和中等寿命成分建议在森林冠层附近采样。这一建议适用于干沉降较弱的成分。对于干沉降较强的成分,其许多复杂的情况可能取决于排放速率、风速和上风向排放的局地异质性等因素,未来需要进行更系统的探索研究。对于异质排放景观的采样,混合高度随下垫面异质性尺度的增加而增加(图2),这种关系直接影响最高建议采样高度,其上限为行星边界层高度。例如,亚马逊热带雨林典型的森林异质性尺度为200m,模拟混合高度为210m;当异质性尺度增加一倍,即达到400m时,混合高度增加到700m。在混合高度以下,无人机采样高度越高、水平风速越快、物质化学寿命越长,逆风森林排放的影响长度越长、水平位移越大(图4)。例如在50米高度采样时,水平位移为70米,63%影响长度为540米,而当采样高度上升到200米时,水平位移为300米,63%影响长度为1740米。对于长寿命成分,如果其排放速率较高,足以干扰近森林冠层浓度,建议采用与短寿命和中等寿命成分类似的采样策略;如果排放速率较低,通量塔的近森林冠层采样结果即可以具有很好的区域代表性。
  湍流分析结果揭示了足够的采样时间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短寿命和中等寿命成分(图3)。较长的采样时间可抵消掉大气湍流脉动对无人机在特定时空点悬停采样的干扰。模拟结果显示对于短寿命和中等寿命物质,采样时间分别设定10分钟和5分钟为最佳。当然,该建议同样需要考虑物种浓度和仪器采样灵敏度的影响。例如,短寿命物质一般具有较低的浓度,因此可能需要较长的采样时间,如>10分钟。而在一天或不同季节,采样时间也应根据大气湍流的强度进行调整。
  该研究为热带森林晴朗天气条件下无人机采样策略制订提供了有效参考,研究方法可扩展到其他生态系统(如寒带针叶林、温带森林)与城镇地区无人机探测技术研究。

图1. 化学寿命为(a)102 s(短寿命),(b)105 s(中等寿命),(c)108 s(长寿命)物质浓度空间分布。(d)、(e)和(f)为每种成分水平平均浓度的垂直廓线。该结果为均质排放0.5 ppb m s-1场景模拟设定,对应1.2 × 1010 mol m-2 s-1 [Gu et al., 2017]。

图2. 点源模型模拟单一下垫面排放对大气总浓度的贡献。(a)-(d)代表不同尺度下垫面的异质性:(a)100 m、(b)200 m、(c)400 m和(d)800 m。(e)为混合高度(y)与下垫面异质性尺度(x)的关系。虚线表示大气边界层高度(PBLH, h)。图中物质的化学寿命为103 s。

图3. 均质模拟区域任意相距1000米的两点近地面浓度比值R的概率密度函数。 图中红色代表短寿命物质(τ = 102 s),蓝色代表中等寿命物质(τ = 105 s)。(a)-(f)分别对应60 min,30 min,20 min,10 min,5 min和20 min(随机挑选4个5分钟采样)。实线代表高斯拟合。

图4. 受体模型表征影响长度λ(黄色条:表示无人机采样浓度贡献0-63%的上风向区域)和水平位移δ(蓝色条:表示与水平平流相关的零影响区)与无人机不同采样高度的关系。森林树冠层高度为30米。图中以化学寿命为103 s的物种为例。
  Citation:
  Yongjing Ma, Jianhuai Ye, Igor Oliveira Ribeiro, Jordi Vilà-Guerau de Arellano, Jinyuan Xin, Wenyu Zhang, Rodrigo Augusto Ferreira de Souza, and Scot T. Martin* (2021). Optimization and representativeness of atmospheric chemical sampling by hover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over tropical forests.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8, e2020EA001335. https://doi.org/10.1029/2020EA001335.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大气 物质 化学 干扰 空间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JGR-A: 青藏高原及邻近季风区大气顶能量收支与云辐射效应的气候模式偏差
    云辐射过程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加热与能量收支,可引发诸多天气与气候反馈作用,与之有关的模式物理参数化过程是当前天气与气候模拟研究中的关键且不确定性极大的环节。亚洲季风区因其复杂多样的地形、海陆分布和环流条件,云辐射特性表现出很大的时空不均匀性(图1)。有效改进亚洲季风气候的模拟需要基于观测资料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OTEN:北京地区气溶胶化学成分消光贡献演变特征
    气溶胶消光引起的大气能见度下降是气溶胶污染的一个显著环境效应,量化气溶胶化学成分的消光贡献是大气污染防控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辛金元研究员团队利用2012-2013年北京地区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和黑碳仪的长期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季节与不同气团来向控制条件下气溶胶化学成分消光贡献演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CP: 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中的辐射强迫污染反馈阈值与自净能力阈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气颗粒物污染与边界层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揭示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理,定量气溶胶辐射强迫对边界层结构的反馈机制对大气污染防控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专项经费资助下,辛金元研究团队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OSL: 大气磷的干湿沉降:全球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其供给能力直接影响植被生产力。传统观点认为生态系统普遍缺氮,增加氮投入会提高生产力;而最新研究发现,全球只有18%的陆地面积受氮限制,磷限制的区域却高达43%。在全球652个野外样地开展的控制实验发现,磷添加可使自然植被增产35%,高于农田施用磷肥的效果(增产仅1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Chemosphere&AR: 华北大气富氨和强氧化性环境促发新粒子成核及快速增长
    新粒子成核和增长机理是揭示我国复合污染条件下二次颗粒物转化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传统的新粒子生成机制主要来源于国外较为清洁的大气环境,在我国人口密集、工业集中和交通发达的超大城市,仍缺乏成熟的成核机理来阐释高污染背景下的成核及新粒子快速增长,进而形成复合污染的现象。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tmos: 华北农田大气重金属沉降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堪忧,耕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重金属超标点位数占比高达82.8%。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国十条),旨在逐步消除影响我国“菜篮子”和“米袋子”安全的重大隐患。  大气沉降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 大气所首次提出构建大气氧化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
    大气氧化能力(AOC)决定着臭氧和PM2.5中二次成分的转化强度,是大气中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驱动力。目前,对AOC均相气相化学过程认识仍然不清,对其在非均相化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更是匮乏,对AOC的定量研究成为当前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高NOx和VOCs排放、SO2尚未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pj Clim Atmos Sci: 局地排放加剧区域尺度的大气污染与粒子增长
    近些年,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区域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复杂城市边界层内,气象条件、排放、新粒子生成及其增长对污染形成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大气所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赫尔辛基大学大气地球系统研究院(INAR),共同开展了《A 3D study on the 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大气污染治理背景下北京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混合态的变化和潜在影响
    黑碳气溶胶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之一,并能通过强烈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影响大气稳定度,进而加剧空气污染。黑碳气溶胶的气候环境效应由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主导,但也会受到粒径、混合态等微物理特性的显著影响。  大气所武云飞副研究员利用单颗粒黑碳气溶胶光度计、多波段黑碳仪等仪器,在北京城区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大气所联合全球13家单位发布全球海洋变暖2020年度报告
    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3个研究单位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Prof. M. Mann、AAAS/AGU/AMS会士Prof. K. Trenberth等),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以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