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魏科团队通过改进现有的大气河筛选方法(图1),对东亚地区大气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2020年我国南方持续性暴雨与大气河的联系。2020年夏季,我国江淮流域经历了持续时间长达62天(6月1日至8月2日)的梅雨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对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以及上海等地的生命财产安全、生产生活和防疫工作造成了重大影响。

图1 改进的大气河筛选方法,对大气河轴线的识别更为准确, (a)-(d) 实线为改进前的大气河轴线,虚线为改进后大气河轴线,填色为大气河的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值,单位:kg m-1s-1。
分析表明,东亚地区也存在典型的大气河,其平均长度达5300千米,平均宽度约为630千米,其截面上的水汽输送量达到每秒34万立方米(约为长江口平均流量的10倍),方向为东偏北30度左右。东亚地区梅雨期的大气河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部,在江淮地区,大气河的轴心位于低空急流附近,与梅雨锋走向一致,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的调制。在2020年江淮梅雨期,与大气河相关的降水占总降水的50%-80%,与大气河相关的降水的强度是与大气河无关的降水的强度的6-12倍。
尽管大气河与西南低空急流密切相关,然而其长度更长,演变更为缓慢,并且结合了动力和水汽场,为大尺度降水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是湿过程的关键过程。在梅雨锋的模型里引入大气河,为梅雨和东亚夏季风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研究视角。
“由于大气河尺度大,在模式预报中较易被捕捉到,”论文的第一作者王亭说:“所以对东亚大气河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我国极端降水的预报能力。”
该研究成果已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20之夏:亚洲的强降雨—机制、可预报性与影响”专刊接收并在线发表。专刊正在陆续更新中,请查阅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en/virtualTopic?id=ccbbb0f8-fc74-46c2-bfcc-5a7f2522247d获取更多专刊文章信息。

图2 大气河与西太副高、低空急流等系统关系密切
Wang, T., K. Wei, and J. Ma, 2021: Atmospheric rivers and mei-yu rainfall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summer 2020. Adv. Atmos. Sci.,https://doi.org/10.1007/s00376-021-1096-9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