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JGR-A: 对流解析模式对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过程的模拟增值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大气水循环是气候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但是如何提高大气水循环的模拟能力是气候模式研发领域的挑战性问题。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地区尤为突出。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降水对局地和下游的生态及环流皆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的降水模拟普遍存在显著湿偏差。
  此前研究认为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高估主要由南边界水汽输送偏多引起,和模式分辨率、水汽平流方案等因素有关。例如,有研究指出,提高模式分辨率后,更精细的地形刻画可以阻挡从南坡流入高原的水汽,进而减小模式模拟青藏高原降水时的湿偏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英国气象局的相关****,利用Met office Unified Model针对2009年夏季的青藏高原降水开展了两组高分辨率模拟试验,包括分辨率为13.2公里的对流参数化模拟(convection-parameterized model;LSM)和分辨率为4.4公里的对流解析模拟(convection-permitting model;CPM),发现CPM显著改善了LSM对青藏高原降水模拟的湿偏差现象(湿偏差从61%减小至14%),并从“过程导向”的大气水循环角度,揭示了CPM的模拟增值主要源于对降水过程的真实刻画及局地非绝热过程对大尺度水汽输送的“升尺度”作用,而非模式分辨率提升引起的南边界水汽输送减少。
  通过显式解析深对流,CPM模拟中分别有61%的外部平流水汽和31%的局地蒸发水汽转化为降水,而由于对深对流参数化方案的依赖,LSM模拟中水汽转化为降水的比例偏高(81%的平流水汽和40%的蒸发水汽)、降水偏多;更多的降水导致更湿的地表和更强的蒸发,因而LSM中降水再循环率(27%)也高于CPM(21%),意味着LSM模拟的青藏高原水循环过程偏强。
  CPM对降水的模拟增值亦可通过“升尺度”效应(upscale effect)作用于大尺度的水汽输送过程,进一步改善模式模拟的湿偏差。对应于湿偏差减弱的局地非绝热过程,和LSM相比,CPM中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低层有反气旋式环流,该反气旋北侧的西风增强了西边界的水汽输入和东边界的水汽输出。因此,虽然CPM中经南边界输入的水汽减少(地形更精细),但由于经西边界输入的水汽更多(大尺度环流对非绝热过程的反馈),CPM中总的外部输入水汽(8.77×107 kg s-1)略多于LSM(8.58×107 kg s-1);同时由于经东边界流出高原的水汽更多,CPM中外部水汽净通量低于LSM。CPM中更少的水汽辐合进一步改善了湿偏差。
  该工作的亮点在于从大气水循环的角度揭示了CPM模拟青藏高原降水的增值,并指出相较于模式地形,局地非绝热过程的“升尺度”效应对模式模拟的青藏高原水汽输送过程有重要影响。
  该研究工作受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批准号2019QZKK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988101、42005039、41875132)、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和“气候科学支持服务伙伴关系中国项目”(CSSP-China)共同资助。
  相关文章:
  Zhao Y, Zhou TJ, Li PX, Furtado K, Zou LW. (2021) Added value of a Convection Permitting Model in simulating Atmospheric Water cycle over the Asian Water Tower.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doi: 10.1029/2021JD034788.
  Zhao, Y., & Zhou, T. (2021).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recycle ratio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26, e2020JD033733. https://doi.org/10.1029/2020JD033733

图 LSM和CMP模拟的2009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示意图,单位:107 kg s-1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大气 过程 方案 水汽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STETON: 城市群上层大气存在高浓度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臭氧和颗粒物的协同防控,含氧类挥发性有机物(OVOCs)作为颗粒物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迫切需要对其来源、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变开展研究。但目前大部分观测都集中在近地面,针对其垂直演变鲜有研究。  大气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专刊: 大气氧化能力,臭氧和PM2.5污染:定量表征方法,形成机制,模拟和控制
    地球诞生之初,大气以还原性物质为主。随着地球的演化,大气中的还原性物质逐渐被氧化,演变成现在氧化性为主的大气环境。在氧化性环境中,人为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发生类似于人体排异反应的现象,被各种氧化剂氧化为二次污染物并逐渐从大气中去除。影响大气污染物去除速率的指标被称为大气氧化能力(AOC)。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ES: 大气所利用闪电资料改进局地降水短临预报取得重要进展
    当前困扰数值预报模式在短时临近降水预报(0-6h)中应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平衡调整(Spin-up)问题,平衡调整阶段中模式不能产生足够的上升运动,导致前几小时的预报无效,即使成熟的快速更新雷达资料同化也仍需要1-4小时的平衡调整时间。  闪电是强对流发展的产物,可有效指示雷暴云中的上升运动和冷云微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SS: 热带森林旋翼型无人机大气化学采样技术优化研究
    大气化学成分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由百米水平尺度的空间异质性景观构成,包含高地、山丘、谷底等,不同森林地貌可能导致不同植被种类分布,从而造成大气化学成分的在树冠层上的非均一分布。考虑现有地基通量塔、雷达、飞机航测、卫星遥感等探测技术在热带雨林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A:青藏高原降水的年代际可预报性
    近期气候变化预测,又称“近期年代际气候预测”,是指对未来2-10年的多年平均的气候异常状态进行预测,它能够提供发展相对成熟的季节到年际气候预测和长期气候变化预估所未能提供的气候异常信息,是国际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前沿问题,被“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列为七大科学挑战问题之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GR-A: 青藏高原及邻近季风区大气顶能量收支与云辐射效应的气候模式偏差
    云辐射过程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加热与能量收支,可引发诸多天气与气候反馈作用,与之有关的模式物理参数化过程是当前天气与气候模拟研究中的关键且不确定性极大的环节。亚洲季风区因其复杂多样的地形、海陆分布和环流条件,云辐射特性表现出很大的时空不均匀性(图1)。有效改进亚洲季风气候的模拟需要基于观测资料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C: 乌拉尔阻塞对北极增暖的非线性响应及平流层过程在其中的调制作用
    乌拉尔阻塞是乌拉尔山地区高纬度持续性大尺度的经向环流异常,其异常活跃时会在欧亚大陆中纬度造成寒潮等极端天气。近年来,北极海冰持续减少,冬季北极增暖远快于全球平均。此前有研究指出,冬季乌拉尔阻塞的活动会受到北极海冰融化和北极增暖的影响:当冬季巴伦支-喀拉海海冰较少、增暖加强时,冬季乌拉尔阻塞增多并且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R: 平流层入侵和俄罗斯野火导致青藏高原北缘对流层臭氧污染
    大气臭氧是大气能量收支的重要物质成分之一,对大气化学和辐射平衡起重要作用。平流层臭氧可以吸收大部分紫外辐射,对地表生物起重要保护作用,对流层臭氧主要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短期变化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备受关注。但是,由于高海拔和较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CP: 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中的辐射强迫污染反馈阈值与自净能力阈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气颗粒物污染与边界层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揭示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理,定量气溶胶辐射强迫对边界层结构的反馈机制对大气污染防控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专项经费资助下,辛金元研究团队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OSL: 大气磷的干湿沉降:全球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其供给能力直接影响植被生产力。传统观点认为生态系统普遍缺氮,增加氮投入会提高生产力;而最新研究发现,全球只有18%的陆地面积受氮限制,磷限制的区域却高达43%。在全球652个野外样地开展的控制实验发现,磷添加可使自然植被增产35%,高于农田施用磷肥的效果(增产仅1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