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IJC: 全球三维位涡方程及青藏高原地区表面位涡及其收支特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位涡是一个综合了大气动力和热力信息的物理量,通过对其守恒性,不可渗透性和可反演性的研究和应用,一系列复杂天气气候事件背后的物理机制得以揭示。在位涡动力学以往的研究中,大气内部位涡的再分布状况及其气候效应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重点。然而,位涡的不可渗透性定理表明,尽管位涡可以沿等熵面进行再分布,但驱动全球大气运动的位涡源汇只能位于地表(图1)。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为高大的高原,由于其高耸的地形与等熵面强烈地相交,使其成为驱动全球大气运动的重要地表位涡源区。然而由于低层的等熵面和等压面无法刻画地表特征(图1),因而在传统的理论框架内,对地表位涡及其收支的表征面临巨大的困难。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团队从理论推导了全球三维位涡方程并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坐标系下的一般形式,他们进一步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表位涡及其收支的特征。研究表明,由于科氏效应,地表位涡随纬度增加。冬季地表位涡强,夏季地表位涡弱。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地表位涡的垂直项主导了地表位涡的分布,但再分析和模式资料均表明位涡水平项在陡峭的高原南北坡十分重要,水平项甚至可达垂直项的3倍左右(图2)。这主要是由于强烈的位温经向梯度所致。地表位涡收支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地表位涡存在显著的日变化,该日变化主要受制于加热的日变化,这种日变化导致的位涡收支变化对于高原涡的产生,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为位涡边界效应(boundary effect)的数据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一作者生宸说:“在此基础上,全球大气位涡变化的地表强迫源、赤道侧边界强迫源的分析及气候效应等后续研究工作得以开展。”
  上述研究于2021年正式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上。论文受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Y-SSWDQC01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963, 91637312, 91737306, 91837101)的共同资助。

图1. 等熵面示意图。红黑实线表示等熵面,断线表示对流层顶,蓝色圆圈表示地球,褐色三角表示青藏高原。底图为欧亚大陆地形图。

图2. 85°E–95°E平均的位涡水平项与垂直项之比的经向分布。(a) MERRA2再分析资料; (b) FAMIL2模式结果。
  文章链接:
  https://rmet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oc.6629
  参考文章:
  Sheng C, Wu GX*, Tang YQ, He B*, Xie YK, Ma TT, Ma T, Li JX, Bao Q, Liu Y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tential vorticity and its budget in the surface laye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t J Climatol. 2021; 41: 439–455. https://doi.org/10.1002/joc.6629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大气 青藏高原 运动 中国科学院 论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RS: 北极与青藏高原上空云微物理对云辐射效应垂直结构的影响
    青藏高原(TP)和北极地区都是寒冷、脆弱的地区,对全球变暖十分敏感。然而,两个地区的云辐射效应(CRE)有何异同呢?两个地区云微物理分布对CRE的垂直结构又有何影响呢?  近期,上海师范大学燕亚菲博士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屹岷研究员、王晓聪研究员联合中山大学刘肖林博士采用CloudSat/CAL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C: 青藏高原和北极冬季降水的联动性:北极-北非及欧亚大陆经向三极型
    青藏高原冬季降水是青藏高原水资源存储的关键时间,对维持高原冰雪圈的物质平衡、水循环及周边地区水资源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生刘肖林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博士后),联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吕建华教授, LASG实验室刘屹岷研究员和吴国雄研究员从北半球冬季降水角度出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GMD: 大气所25km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H更好再现全球热带气旋活动
    热带气旋(TC)/台风/飓风带来的极端天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图集》,该书指出,在过去50年中,在死亡人数上全球十大灾害中有三起是热带气旋造成的,而经济损失排名前十的灾害中有七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大气河在2020年梅雨期极端降水背后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而强劲的水汽输送带,宽度大约数百公里,可绵延5000~6000公里,其输送的水汽量可与陆地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的流量相匹敌,故得名。在中纬度地区,尽管大气河只占所在纬圈长度的10%,却对向北的水汽输送的贡献达到90%以上。研究也表明,位于北太平洋的冬季大气河活动,对美国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大气科学: 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
    中国西北地区是最大的欧亚干旱区,也是气候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降水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对干旱环境及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都具有特殊的指示意义。施雅风根据当地气温、降水量、冰川消融量等指标,提出中国西北地区正在经历着一次暖干向暖湿的转变,并推断西北东部在21世纪上半期也会向暖湿转变。从推断至今,已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CD: 评估不同陆面模式中青藏高原地表和土壤温度初始化异常的记忆
    2019年,GEWEX(Global Energy and Water Exchanges)和GEWEX/GASS(Global Atmospheric System Study)支持了一个新的项目,名叫“Impact of initialized land temperature and snow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青藏高原地表位涡影响东亚夏季降水
    东亚地区为典型的季风区,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受东亚夏季降水异常影响,高温、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发生往往给东亚地区的经济,生态带来重创。因此,深入理解东亚夏季降水异常的发生机理至关重要。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大、广阔的高原,其不仅是亚洲大陆中纬度地区重要的强迫地形源,同时亦是全球大气重要的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城市草地是被忽视的大气N2O、NO排放源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面积也在迅速增加。城市草地,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外,还有可能因为高度的人工管理(如灌溉、施肥)而对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和污染气体一氧化氮(NO)排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的大气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GR-A: 对流解析模式对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过程的模拟增值
    大气水循环是气候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但是如何提高大气水循环的模拟能力是气候模式研发领域的挑战性问题。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地区尤为突出。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降水对局地和下游的生态及环流皆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的降水模拟普遍存在显著湿偏差。  此前研究认为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TON: 城市群上层大气存在高浓度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臭氧和颗粒物的协同防控,含氧类挥发性有机物(OVOCs)作为颗粒物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迫切需要对其来源、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变开展研究。但目前大部分观测都集中在近地面,针对其垂直演变鲜有研究。  大气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