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JC: 青藏高原和北极冬季降水的联动性:北极-北非及欧亚大陆经向三极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青藏高原冬季降水是青藏高原水资源存储的关键时间,对维持高原冰雪圈的物质平衡、水循环及周边地区水资源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生刘肖林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博士后),联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吕建华教授, LASG实验室刘屹岷研究员和吴国雄研究员从北半球冬季降水角度出发,发现北极和青藏高原冬季降水具有明显联动性,揭示了半球尺度的冬季降水的北极-北非及欧亚大陆经向三极型,指出北半球冬季存在从北极-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北非、欧亚大陆副热带(包括青藏高原)的三极型降水模态(图1)。
  通过系统诊断大气环流、波-流相互作用和水汽输送特征,研究发现:三极型降水正位相时,横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急流增强南移,并与中东急流连接(图2),有利于副热带大西洋增强的斜压不稳定沿着急流向北非-中亚-青藏高原传播;与急流南移相一致的,北半球瞬变天气活动南移,同时极涡偏弱而北纬60度附近环流气旋性增强。此外,还伴随经圈Hadley环流收缩、Ferrel环流减弱;欧亚大陆副热带地区出现异常上升运动,伴随着更多的水汽从副热带大西洋输送,有利于促进降水的产生。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与之相反,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伴随着偏少的水汽从副热带大西洋输送,从而抑制降水的产生。E-矢量诊断显示瞬变活动对平均流的维持起到了正反馈的作用。三极型降水负位相时,大气环流表现与之相反。研究发现该三极型降水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和热带纬向带状的海温显著相关。利用二元线性回归重构的三极型降水指数与原降水指数相关达到0.79。因此,可以初步推断三极型降水可能受NAO和热带海温影响,是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开展青藏高原和全球尺度气候相互影响的研究,有利于从大气环流整体性和内在统一性出发,更深入理解包括极地和高原在内的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内在联系,提升对未来气候的预测能力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Climate,题目为 “Meridional Tripole Mode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Arctic and Continental North Africa–Eurasia”。相关文章还发表在2020年JGR-A。
  相关文章:
  Liu, X., Lu, J.*, Liu, Y.*, & Wu, G. (2021). Meridional Tripole Mode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Arctic and Continental North Africa–Eurasia. Journal of Climate, https://doi.org/10.1175/JCLI-D-21-0212.1
  Liu, X., Liu, Y.*, Wang, X., & Wu, G. (2020). Large-scale dynamics and moisture sources of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in boreal winter.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25, e2019JD032133. https://doi.org/10.1029/2019JD032133

图1 对 (20°N– 90°N, 30°W– 130°E)区域降水进行EOF分解后第二主成分回归得到的降水。星号表示北极站点NY ALESUND (78.9°N, 11.9°E) 位置,蓝色方框表示本研究关注的北极地区、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所在纬度地区。红色虚线表示2000米地形线。

图2 标准化后的三极型降水序列回归得到的西风异常(阴影,单位: m s-1)。黑色等值线表示气候态西风急流,白色等值线表示三极型降水正位相对应的西风急流。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大气 系统 运动 中山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GMD: 大气所25km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H更好再现全球热带气旋活动
    热带气旋(TC)/台风/飓风带来的极端天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图集》,该书指出,在过去50年中,在死亡人数上全球十大灾害中有三起是热带气旋造成的,而经济损失排名前十的灾害中有七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大气河在2020年梅雨期极端降水背后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而强劲的水汽输送带,宽度大约数百公里,可绵延5000~6000公里,其输送的水汽量可与陆地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的流量相匹敌,故得名。在中纬度地区,尽管大气河只占所在纬圈长度的10%,却对向北的水汽输送的贡献达到90%以上。研究也表明,位于北太平洋的冬季大气河活动,对美国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大气科学: 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
    中国西北地区是最大的欧亚干旱区,也是气候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降水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对干旱环境及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都具有特殊的指示意义。施雅风根据当地气温、降水量、冰川消融量等指标,提出中国西北地区正在经历着一次暖干向暖湿的转变,并推断西北东部在21世纪上半期也会向暖湿转变。从推断至今,已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CD: 评估不同陆面模式中青藏高原地表和土壤温度初始化异常的记忆
    2019年,GEWEX(Global Energy and Water Exchanges)和GEWEX/GASS(Global Atmospheric System Study)支持了一个新的项目,名叫“Impact of initialized land temperature and snow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 青藏高原地表位涡影响东亚夏季降水
    东亚地区为典型的季风区,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受东亚夏季降水异常影响,高温、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发生往往给东亚地区的经济,生态带来重创。因此,深入理解东亚夏季降水异常的发生机理至关重要。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大、广阔的高原,其不仅是亚洲大陆中纬度地区重要的强迫地形源,同时亦是全球大气重要的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P: 城市草地是被忽视的大气N2O、NO排放源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面积也在迅速增加。城市草地,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外,还有可能因为高度的人工管理(如灌溉、施肥)而对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和污染气体一氧化氮(NO)排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的大气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JGR-A: 对流解析模式对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过程的模拟增值
    大气水循环是气候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但是如何提高大气水循环的模拟能力是气候模式研发领域的挑战性问题。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地区尤为突出。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降水对局地和下游的生态及环流皆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的降水模拟普遍存在显著湿偏差。  此前研究认为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TETON: 城市群上层大气存在高浓度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臭氧和颗粒物的协同防控,含氧类挥发性有机物(OVOCs)作为颗粒物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迫切需要对其来源、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变开展研究。但目前大部分观测都集中在近地面,针对其垂直演变鲜有研究。  大气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AAS专刊: 大气氧化能力,臭氧和PM2.5污染:定量表征方法,形成机制,模拟和控制
    地球诞生之初,大气以还原性物质为主。随着地球的演化,大气中的还原性物质逐渐被氧化,演变成现在氧化性为主的大气环境。在氧化性环境中,人为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发生类似于人体排异反应的现象,被各种氧化剂氧化为二次污染物并逐渐从大气中去除。影响大气污染物去除速率的指标被称为大气氧化能力(AOC)。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ES: 大气所利用闪电资料改进局地降水短临预报取得重要进展
    当前困扰数值预报模式在短时临近降水预报(0-6h)中应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平衡调整(Spin-up)问题,平衡调整阶段中模式不能产生足够的上升运动,导致前几小时的预报无效,即使成熟的快速更新雷达资料同化也仍需要1-4小时的平衡调整时间。  闪电是强对流发展的产物,可有效指示雷暴云中的上升运动和冷云微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