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李宝兰教授团队《Mol Oncol》发文阐述评价抗血管新生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新指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李宝兰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Oncology发表了题为" Role of aneuploi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CD31+ circulating tumor endothelial cells in predicting and monitoring anti-angiogenic therapy efficacy in advanced NSCLC"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上皮型、间质型等不同表型异倍体循环肿瘤血管内皮细胞(CTECs)和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预测含贝伐珠单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中的价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同梅主任医师、张丽娜助理研究员和高远主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宝兰教授为通讯作者。


血管新生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及复发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抗血管新生药物贝伐珠单抗成为晚期NSCLC联合治疗的最佳伴侣,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缺乏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如何更加合理选择适于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肺癌患者及有效预测、评估疗效、实时监测耐药已成为广大临床医生日益关注的焦点。


本项研究在前瞻性小样本临床研究中,综合检测外周血中CTCs和CTECs表型及核型倍体, 对接受含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方案化疗的NSCLC患者进行疗效动态监测,对同一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CTCs和CTECs细胞亚类变化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NSCLC患者若治疗前外周血中存在Vimentin+CTEC,预示对含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方案疗效不佳;治疗后外周血中出现EpCAM+CTEC和CTC,尤其是新出现EpCAM+/Vim+双阳的CTEC,是耐药的潜在标志物(PFS 3.0月);不管治疗前还是治疗后,外周血中CTEC均阴性的患者,预后最好(PFS 18.3月),从而揭示了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出现不同亚类细胞的患者的对应衍生关系和预后。


该研究为在治疗前合理选择适于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肺癌患者及有效预测疗效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与参考依据,同时对进一步开展抗血管生成治疗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课题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71100001017038)、北京通州区科技计划项目(KJ2020CX010)和第二批“通州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领军人才项目(YHLD2018026)支持。



李宝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肺癌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尤其是抗血管新生和免疫疗法治疗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5年来作为分中心PI承担肺癌和胸部肿瘤的新药临床研究50余项,参与国内肺癌领域多个指南和共识的撰写。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以上的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BC Cancer》《Respir Res》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相关话题/临床 细胞 肿瘤 北京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