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冯喜春主持论坛
此次论坛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和临床部分学院承办。论坛以“四方辐辏 共筑健康”为主题,旨在为海内外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成果展示舞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线上和线下交流方式,聚焦学术前沿,探讨学科热点,开拓学术视野,促进****交流合作,同时也向参与者展示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强大的科研平台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共同促进生命科学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

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致辞
论坛上,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对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全世界的人民已经形成广泛共识,认识到医学和医学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希望未来,在中国、在北京、在首都医科大学构建新的平台,以新的体制引进资源,吸引和支持一批新的优秀医学科学人才,与现有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努力,推动首医、北京乃至中国的医学科学进入新的更高水平,以满足未来北京和中国的各种医学需求,达到人们预期的程度。人才是构建首都科学高地的核心工作,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希望与大家共同做好这项工作,通过此次论坛选拔出更多优秀年轻人才,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奋斗。

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雷平教授致辞
随后,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雷平教授致辞。他表示,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有着得天独厚的协同发展优势,三地在高等教育协同医学领域早有合作。早在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就签署过三地四校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推进京津冀高等医学教育协同合作模式。此次论坛的联合举办,更是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主体,构建高水平医学人才高地的又一次新的探索与尝试。期待此次论坛能够充分展示京津冀地区医学院校的综合实力,为海内外青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吸纳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加盟,共同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倪铁军致辞
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倪铁军致辞。他表示,新医科呼唤新力量,学科交叉融合的迅猛发展,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都不断发出对医学人才的渴求。新冠肺炎疫情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广大青年才俊在“四方辐辏 共筑健康”的号召下,齐聚首都医科大学,共同研讨,相互交流。相信在大家的携手努力下,论坛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致辞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致辞。他介绍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不久前,北京市委出台了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与国际科创中心战略行动计划构成姊妹篇,凸显了对于青年人才的重视。围绕如何做好人才的“育、引、用”,他指出,一是全方位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搭建国际一流人才发展平台;二是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三是全方位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加速提升北京全球人才竞争优势;四是全方位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五是全力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通过系列举措,集聚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勇闯科技“无人区”、具有探索钻研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面向未来储备科技力量。刘敏华副局长充分肯定了论坛召开的意义,他指出此次论坛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疾病预防、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基因技术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医学科技的自立自强;二是面向国际青年人才,促进青年国际交流,以“双循环”促进“大循环”,以学术无国界推动国际合作交流有平台;三是京津冀携手,促进三地医学资源协同融合,推动三地生命科学和医药卫生事业融合发展;四是论评结合,依托论坛,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引进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后他表示,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会同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将努力为广大的青年才俊做好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北京大学汤超院士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王松灵院士作报告
在论坛主题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汤超院士和首都医科大学王松灵院士分别作题为《发育中的尺度不变性》和《从口腔走向全身的使者——硝酸盐》的学术报告。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院士们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令人大开眼界,报告深入浅出,很有启发性,进一步开阔了研究思路,受益匪浅。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论坛现场
据悉,在未来两天里还将围绕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相关话题举行27个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