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籍保平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5人 (其中 2012级:1 2013级:2 2014级:1 2015级:1) 硕士研究生6人 (其中 2014级:3 2015级:3)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19人 (其中 2004级:3 2005级:5 2006级:2 2007级:2 2008级:3 2009级:2 2010级:2) 硕士研究生31人 (其中 2005级:5 2006级:4 2007级:3 2008级:4 2009级:3 2010级:3 2011级:3 2012级:2 2013级:4)
个人简历
植物源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多个部门项目评审专家。近年来,已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863重点课题及其它省部科研课题16项,承担企业委托课题60多项,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论文70多篇,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省部高新技术产品2项。
从事果蔬加工研究近30年。研究涉及果蔬高效榨汁、膜滤、稳定、浓缩、杀菌等技术,果渣中多酚-果胶-纤维分离联合单细胞蛋白发酵全果综合利用技术,果酒低温发酵工艺调控、SO2控制、苹-乳发酵等技术,蔬菜发酵亚硝峰形成机制与调控技术、蔬菜多段高效脱水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与水果分级技术,近红外快速无损探测及食品掺假快速识别技术等方面,理论和实践上积累深厚,成果丰硕,填补了多项国内研究空白。加工原料包括苹果、梨、葡萄、柑橘、柚子、桃、杏、山楂、大枣、蓝莓、树梅、黑加仑、核桃、花生、胡萝卜、芦笋、紫山药、大蒜、佛手、枸杞、肉苁蓉、五味子等几十种,为上百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从事功能食品研究近20年,研究涉及天然产物功效成份提取纯化、功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功效成分的功能评价与结构鉴定、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及协同作用,抗氧化、调节免疫、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眼睛疾病、肥胖、肝损伤等疾病风险的功能食品的组方设计、功能评价、核心工艺等研究方面。首次建立了脂糖联合诱导的糖调节受损动物模型和多细胞联合培养评价模型,发现果糖具有显著促进小鼠糖调节受损作用;建立了基于自由基的量子化学、电化学和细胞抗氧化评价方法,发现抗氧化物质具有显著抑制肝脂肪堆积的功效;建立了青紫蓝兔光损伤动物模型、视网膜上皮细胞光损伤模型、衰老复制细胞模型、黄斑病变细胞模型等用于眼睛保护研究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多靶位作用机制结合中医思想进行功能性食品组方设计的思想;多方面研究获得重要突破并处于国际前沿。开发了各种功能食品数十种。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承担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