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全宏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3人 (其中 2013级:1 2014级:1 2015级:1) 硕士研究生6人 (其中 2014级:3 2015级:3)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6人 (其中 2007级:1 2008级:1 2009级:1 2010级:1 2011级:1 2012级:1) 硕士研究生23人 (其中 2005级:4 2006级:2 2007级:2 2008级:3 2009级:2 2010级:2 2011级:4 2012级:2 2013级:2)
个人简历
李全宏,男汉族,1966年出,山东青州人。1987年9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获“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硕士学位。同期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营养硕士学习。2002年7月获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87—2002年在莱阳农学院任教,2002年至今在中中农业大学任教,期间,于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任河南省开封市市长助理,党组成员(挂职)。现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兼校会秘书长,兼任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功能性食品评审专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认证技术委员会检测技术分委会委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LDO)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中国儿童食品专业学会常务理事等。
长期从事植物性食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天然功能成分结构与功能及高效提取理论与技术,功能性糖类制备与功能食品产业技术;农品保鲜与商品化处理技术应用研究,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等20余项。主要的学术贡献有:①开展了植物性降血糖功能成分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系统研究了从植物性天然产物中提取水溶性多糖,微生物酶法制备特定上分子量低聚糖,酶法制备戊糖及糖醇的稳态化技术,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糖化合物对动物模型血糖,胰岛素水平的调控,揭示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为理关降血糖药物与保健食品的开发奠定了研究基础,②采用不同产业化技术集成制备、分离、纯化天然功能成分,利用微生物酶解制备、得取特定分子量功能成分的关键技术与工艺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③在学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对接、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整合与延伸、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产业结构调整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被开市人民政府聘任为开封市农业发展总顾问。
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对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行动奖1项。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刑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L收录2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编著《食物,营养与卫生》、《植物油脂制品安全产与品质控制》、《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等著作3部,培养博士、硕士生40余名。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1995年主编农业高校教材《食物营养与卫生》;2005年主编了化工出版社食品放心工程丛书《植物油脂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2008年主编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农副产品综合利用》。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1.2006-2008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不同分子量南瓜蛋白结合多糖的降血糖功能与结构研究。
2.2006-2008年参与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重点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苹果果胶系列产品与优质苹果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2006BAD05A13)。
3.2006-2007主持了北京市农委科技项目:鲜切蔬菜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经费总额20万元,课题已验收,并产业化推广应用。
4.2007-2008年主持完成了农业部行业标准:鲜切蔬菜加工技术规范的标准制定。
5.2007-2008年主持完成了雀巢公司研究项目:速溶南瓜粉加工技术研究5。
6.2008-2010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与示范”中的子课题: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与保鲜储运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
7.2010-201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降解南瓜多糖为低聚糖的生物转化研究。
8.2010-2012年承担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国外豆科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应用。
9.2011-2014年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3B01):“食品香料香精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11BAD23B01”。
10.2010-2011年主持卫生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制订项目(spaq-2011-36)。
承担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