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简介(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0-05-10

毕业时间与学校:1987年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时间与学校: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生态学硕士学位;

毕业时间与学校:1992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

访问与进修:1996年11月~1997年11月,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客座副教授;2000年7月~2000年9月,日本歧阜大学流域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日本振兴学会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12月~2001年6月,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遥感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观测与模拟

主要主持研究课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625015,“中国东北典型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综合观测与模拟研究”,2007年1月-2010年12月,200万元,负责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06CB400502,“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子项目“半干旱区地表生态和水文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2006年1月-2010年12月,450万元,负责人。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课题,2006AA10Z225,“北方草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及优化管理决策系统研制“,2007年1月-2010年12月,50万元,负责人。

Email地址:gszhou@ns.ibcas.ac.cn


董万胜:博士生导师

董万胜,1964年2月生,甘肃兰州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张掖师范学院物理系。1993年在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论文于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于2001-2003年在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其间曾在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雷电物理、雷电探测技术、雷电电磁兼容及防护技术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大气电学、人工引发雷电、雷电电磁脉冲及其防护方面的研究工作。负责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的研究。目前正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院重大项目专题及横向课题;完善了人工引发雷电技术,设计完成了闪电宽带干渉仪系统,在雷电电磁脉冲探测和防护方面有较深的研究。

     研究方向:大气电学,雷电探测技术,雷电电磁兼容

 


端义宏:博士生导师

端义宏,男,1963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台风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热带气旋数值模拟、海气相互作用等研究工作。

现为“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项目“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机理研究”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完成40余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主持的主要课题包括“非对称结构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等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台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等两项国家科技部公益性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等。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高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收录于SCI(E)10余篇。
 


沈学顺  博士生导师

1967年10月出生。1987年6月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气象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6月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去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留学、1996年6月在兰州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中日联合培养)。1994年10月到2000年6月在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员、文部教官。2000年7月到2002年10月在日本(财团法人)高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任招聘研究员。2002年11月起在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任研究员,2003年2月被聘为首席研究员。2004年7月任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气候模式的开发、改进及试验;亚洲季风数值模拟;季风变化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来曾独立参加过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科学技术事业团和东京大学的5项研究项目,目前为止已发表近40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6篇。曾与东京大学的合作者一起成功开发了一个用于研究热带大气海洋平均季节循环及年际变化的海气耦合模式,同时参加了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的大气环流模式(CCSR/NIES AGCM)的部分建立和调试并作了大量的工作。2000年至2002年,利用现存的区域模式及一个新型的并行计算方案,独立成功地开发了一个高分辨率非静力准全球大气模式。该模式首次实现了3维准全球的可分辨云的大气环流模式计算,并用之研究了当显式计算云而不采用既往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情况下热带积云对流的发生、发展和组织化,提出了热带大气中层云和积云的相互作用在热带大规模积云对流组织化和向东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模拟亚洲季风气候及其变异方面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其中用数值试验所作的热带海温距平和欧亚大陆陆表过程扰动对季风年际变化相对贡献的研究被SCI论文广泛引用。在季风变化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方面、也做出了独创性的研究。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开发

研究方向: 气候模式的开发和气候数值模拟;亚洲季风的诊断分析及模拟。


效存德  博士生导师

效存德,男,1969年生。理学博士。199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其中2002年-2003年在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4年11月起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 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持和参加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项目共1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引文类(SCI)论文10篇,发表论文总数67篇。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气候与冰冻圈计划(CliC)”成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气候生态委员会理事、《第四纪研究》编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委。2004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世界气象组织(WMO)青年科学家奖”。

    长期从事南北极和青藏高原雪冰气候、环境记录研究。执行“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ITASE)”, 以及中澳、中美和中韩南极冰川学、气候学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冰芯气候环境记录、气候与冰雪圈、极地冰川。

 


封国林  博士生导师

封国林 研究员/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1991年在江苏农学院工作;1991-199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和中国气象科研院攻读非线性系统学专业(导师:卢志恒教授,曹鸿兴研究员),获硕士学位。2002年5月毕业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导师为丑纪范院士),获博士学位。2002年5月-2004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先后参加了八五国家科委攻关项目“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中国气象局八五气候重点项目“短期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两课题的研究。已主持和主要完成了“短期气候预测的自忆模型(49475263)”、“全球自忆谱模式的研究(49675262)”、“数值模式中的时间积分研究(49875025)”、“数值预报提为概率密度随时间演化问题的研究(40175024)”、关于数值气候预测提为概率密度随时间演化问题的研究 (40275031)和“观测数据的时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识别(90411008)”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现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承担第三课题,任课题组长;主持2008年度行业专项“由历史资料改进动力季节预测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非线性气候系统复杂网络的构建(40675044)”,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06)。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短期气候预测,极端气候事件、计算物理、气候复杂网络和气候与经济决策的研究。目前在学报级刊物发表了近100篇科研论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60余篇,在SCI收录库中被他人引用160多次。能承担物理学、气象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秀。主要成果:

1.  初步建立了观测数据的非线性时空分布理论和新方法。利用数学、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了在不同初始扰动下各阶次信号的分离,运用于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归因:揭示了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20世纪70年代末华北持续干旱可能是其动力学突变所致,而引起动力学突变的原因与青藏高原大地形有关;青藏高原降水和温度的动力学突变与华北和东北同步发生,青藏高原在动力-热力的作用激发出遥相关波列向下游频散,引起传播方向上区域气候系统异常,如华北持续干旱;首次揭示出长江中下游的温度与降水与青藏高原、华北和东北可能遵循不同的动力学系统。

2.  基于动力与统计“内结合”,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回溯时间差分格式。该方法突破了传统上将气候数值预测提为一个初值问题的基本框架,应用多时次观测场代替单一的初始场,对认识气候变化的内在机理和开辟具有我国特色的短期气候预测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3.  首次给出了集合预报的物理基础。将集合预报中的每次积分算程视为非平衡统计物理理论中的准粒子轨迹,并采用Lorenz模型进行了数值试验,从理论上证明了做大量积分算程的集合预报其效果明显好于单一初值。

4、  利用Fokker-Planck方程进行海气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理论研究。由于海-气之间的强非线性,从理论上解释海-气相互作用机制,非常困难。目前数值模拟成为揭示ENSO时空演变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但很难反映出清晰的物理过程。把合理简化的动力学方程转换成Fokker-Planck方程后,首次从理论上论证海-气振荡子模型存在一个极限环,论证了ENSO的演化平均周期为31.2月,为ENSO的预测研究提供了数理基础。

任国玉  博士生导师

基本信息:任国玉,男,辽宁省康平县人,汉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1985-91年在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讲授区域自然地理和全球变化等课程;1991-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攻读自然地理专业博士学位;1994-2008年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古气候。1998-2000年间作为洪堡学者(Humboldt Fellow)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从事古生态和古气候学研究一年。

兼任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气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影响评价与对策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环境咨商委员会委员,“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灾害学”和“干旱区研究”等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

近20年来承担20余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合著教科书1部,主编文、图集4部。

主要课题: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测研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课题,2001-2005年。联合主持),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科学院联合资助项目,2003-2005年。课题联合主持,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领衔专家),Sustainable Wat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East Route in the South-North Transfer Project (SWIMER)(Sino-Italian Cooperation Project, 2005-2006, Chinese-side Chief Expert),东北地区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中国工程院“我国东北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咨询项目课题,2004-2006年,主要参加),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5-2008年,主持),中国主要江河流域气候变化分析(水利部流域规划修编研究专题,2007-2009年,主持),中国地面气候与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检测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估技术研究”专题,2007-2100年,主持)。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