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简介(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0-05-10

发表的主要论文和专著(*为指导的研究生):

[1] 董文杰,封国林,韦志刚等,2005: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北京:气象出版社。
     [2] 董文杰,江静等,2004:人类对北方干旱化的有序适应—观测、虚拟试验和实验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
     [3] Dong WJ,Chou JM, Feng GL,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retrospective numerical scheme and the climate      prediction, Acta Mechanica Sinica,2004,20(5): 455-464(SCI)
     [4] Dong WJ, Feng GL, Dynamics behavior and unstructured state evolution of Fokker-Planck equation,Acta Meteorologica Sincia,2005,63(6)
     [5] 董文杰, 韦志刚, 丑纪范,一种改进我国汛期降水预测的新思路,高原气象,2001年(1)
     [6] 董文杰, 韦志刚,范丽军,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高原气象,2001年(4)
     [7]*Feng GL, Dong WJ,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a retrospective scheme based on comparison with several difference schemes,Chinese Physics, 2003,12(10):1-11(SCI)
     [8]*Feng GL,Dong WJ,On physical basis of ensemble prediction,物理学报,2003,52(9):241-245 (SCI)
     [9]*Zhang JY, Dong WJ, Fu CB, Wu LY,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over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NDVI and climate dat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 20(6): 1002-1006. (SCIE)
     [10]*Feng GL, Dong WJ, Jia XJ, Application of retrospective time integration scheme to the prediction of torrential rain, Chinese Physics, 2004,13(3): 413-422(SCI)

 


张义军,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大气物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1年11月在美国新墨西哥矿业技术学院Langmuir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12月至2003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所所长、“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研究协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雷电物理、雷暴电学、雷暴起电和放电数值模拟、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护技术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并获得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科技二等奖,赵九章青年科学奖和刘永龄科技一等奖等。

    目前负责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地区雷电特征和雷暴电荷结构研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专题“雷电预报模式研究”、科技部攻关项目课题“雷电预警预报方法研究”。

    该导师从事大气电学研究工作多年,利用全球大气电路概念建立了一个准稳态的全球大气电路模式,首次讨论了雷暴动力和电力的相互耦合问题。提出了利用闪电先导静电场的变化波形研究闪电接地前通道的倾斜弯曲及传播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倾斜、弯曲特征;发展和完善了人工引发雷电电流的直接测量手段,讨论了人工引发雷电对雷暴特性的可能影响以及人工引发雷电后降雨增强的可能物理机制;完善了雷暴动力-电二维时变轴对称模式,并以参数化的方法引入了放电过程,完整系统地描述了雷暴的动力和电过程,研究发现雷暴中起电过程对冰相作用有较强的依赖性,闪电活动是对雷暴监测预警的一个重要参数;发现了在具有正常三极性电荷结构的雷暴云中,云内放电不仅发生于上部正电荷区与中部主负电荷区之间,还存在着反极性放电过程,进一步证实雷暴下部正电荷区的存在并参与放电过程,以及反极性电荷结构的存在;通过实际观测给出了青藏高原雷暴和雷电的主要特征。

    研究方向:大气电学、雷电物理与雷暴电学

 


赵平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赵平:博士,研究员,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与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气象厅、美国北极国际研究中心和加拿大气象局等开展合作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征时期东亚季风、水文、生态相互作用”以及“中国近千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规律研究”等,参加过多项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

在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提出的“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tion)”于2009年被美国国家环境教育基金(NEEF)与美国气象学会(AMS)联合创建的网站(www.earthgauge.net)作为“Climate Fact”收录为100个“Atmosphere Tips”之一。

该导师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在《Climate Dynamics》、《Journal of Climate》、《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Atmospheric Research》、《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1994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获得“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和技术工作奖—杰出青年奖”,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研究方向:东亚季风和气候、暴雨机理研究

 

 


张小曳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张小曳,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获博导资格,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WWRP/国际沙尘暴计划 (SDS) 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环境污染和大气化学计划 (EPAC)/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球大气观测 (GAW)/气溶胶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IPCC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执笔人之一,国际 SCI 期刊 “Tellus B” 编委,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主任, 中国颗粒物学会/气溶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及其对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是973计划“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首席科学家,并主持“京津气溶胶对云…降水影响及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体系”等大气行业专项和科技部基础平台项目等。共发表学术论文 130 余篇,其中63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1200余次。

 

 


王辉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9年7月和1992年7月在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系物理海洋学专业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4年6月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6月至2004年5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工作,先后任海洋科学学科副主任和主任。于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2年曾先后在德国汉堡大学海洋研究所、英国普利茅茨海洋实验室、美国佐治亚大学海洋学院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气候中心从事短期合作研究工作。2004年5月起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术任职有: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海洋学报》编委、《热带海洋》编委、《海洋科学进展》编委;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计划(GLOBEC)中国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和副秘书长;中国综合大洋钻探(IODP)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海洋动力学与物质输运过程研究、海洋环流数值模拟、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与气候变化、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通量研究。先后在《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和《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等刊物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2部,译著1部。

    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东、黄海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及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中的生物-物理相互作用研究的部分内容和担任973计划“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项目专家;

   研究方向:海洋动力学、海洋生态动力学、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

 


马建中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于1986年、1989年和1992在北京大学分别获得化学专业学士学位、环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和Utrecht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回国后,开始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大气化学和区域大气环境的模式模拟研究,目前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与环境变化中的物理化学过程研究领域首席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化学输送数值模拟研究关键岗位研究员,还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分会委员、中国环境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委员、《科学通报》特约编辑、《自然科学进展》、《气象学报》和《应用气象学报》编委等职。2000年12月至2001年3月,美国纽约州里大学Albany分校大气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3年4-5月、2005年3月和11月、2007年1月、6-7月和11月,德国马普化学所访问学者。曾获2003年中国气象局青年科学奖。

马建中博士长期从事大气化学观测资料分析与模式模拟研究工作,在平流层臭氧减少与大气紫外辐射、对流层臭氧光化学、区域臭氧的收支和源贡献、大气硝酸盐气粒平衡、污染物源排放清单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上有10余篇论文发表。曾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科技部国家重大基础规划研究项目(973)"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原理"和科技部重点研究专项"亚洲棕色云影响及我国应对战略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地区上空飞机的NOx排放对大气臭氧影响的数值模拟"和"长江三角洲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对气溶胶区域分布的影响"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沙尘气溶胶对对流层臭氧及其光化学过程影响的观测数据分析与模式模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北地区大气污染对气溶胶和云微物理特征的影响"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大气化学-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主要论文

1.Ma, J., and Guicherit, R. (1997). Effects of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and tropospheric pollution on UVB radiation in the troposphere.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66(3), 346-355.

2.Ma, J. and Van Weele, M. (2000). Effects of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on the net production of ozone in polluted rural areas. Chemosphere: Global Change Science, 2(1), 23-37.

3.Ma, J. and Zhou, X. J. (2000). Development of a three-dimensional inventory of aircraft NOx emissions over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4(3), 389-396.

4.Ma, J., Li, W. L. and Zhou, X. J. (2000). Improvement of the RADM1 gas-phase chemical mechanis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A35(10), 1931-1939.

5.Ma, J., Tang. J., Zhou, X. J. and Zhang, X. S. (2002). Estimates of the chemical budget for ozone at Waliguan Observatory. 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41(1), 21-48.

6.Ma, J., Liu, H. L. and Hauglustaine, D. (2002). Summertime tropospheric ozone over China simulated with a regional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1. Model description and evalu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7(D22), 4660, doi:10.1029/2001JD001354.

7.Ma, J., Zhou, X. J. and Hauglustaine, D. (2002). Summertime tropospheric ozone over China simulated with a regional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2. Source contributions and budge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07(D22), 4612, doi:10.1029/ 2001JD001355.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