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简介(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0-05-10

长期从事天气气候动力学、非线性理论模型及大气环境,主持实施了多项重大综合大气科学研究试验。先后任六项国家科技部重大计划首席科学家或项目实施执行人,包括“八五”攻关项目“黄河暴雨科学试验”,国家攀登项目“青藏高原观测和理论研究”,“九五”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首期工程、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城市大气环境研究项目、中日政府间技术合作JICA项目重大计划高原新一代监测预警工程等。

提出有关高原影响应用研究理论,设计并实施青藏高原及其东缘区域新一代综合气象监测工程,发展了高原关键区气象综合预警技术系统;实施了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试验工程,解决城市群区域大气污染源综合追踪分析平台,发展空气质量模式源同化关键新技术。先后联合主持设计,分别在七个部委与十三个部门发布《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以及《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十年规划》。

论文发表在“BAMS”、“GRL”等国内外SCI、核心以上刊物共179篇,专著8部、编著9部;成果被美国有关科学出版社(Nova Science Publishers)两次特邀为国际发行专著主要作者,并多次获国家科技部“973”、野外科技工作等先进个人与中科院、省、部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励;城市环境项目被科技部评为“973”“十五”重大科技成果;主持联合设计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与城市大气环境观测科学试验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列入国际范例,技术成果获“神舟五号”着陆保障,奥运服务等表彰。

 


卞林根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8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从1997年担任硕士生指导教师,已指导毕业硕士生3名,1998年为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2003年为南京气象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
 
    1981年以来一直从事极地气象和高原气象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先后10次赴南北极进行度夏或越冬考察,2次赴青藏高原考察。1996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在发表的论文中被SCI收录的有10余篇(第一作者6篇)。主编考察资料报告7本,参加专著编写3本。1985-1990年主持完成了“南极气象考察与研究”,获1992国家气象局气象科技进步二等奖,“85”期间负责完成了南极在全球变化中作用的子专题,获1996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进步特等奖,2002年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1999年主持完成了国家攀登-B项目中的“青藏高原昌都地区大气边界层观测与研究”专题。 2000-2003年主持完成暴雨973边界层观测专题。

    目前从事国家基础理论研究“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项目,任首席科学家助理。主持“十五”国家公益性研究项目中的“南极地全的响应和反馈作用研究”中的专题。

    研究方向:大气边界层物理,极地气象


 
丁一汇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系气象专业,1967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生毕业。1979年至1981年、1985年至1986年、1993年至1994年先后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中心作为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从事研究工作。长期担任研究生教学工作,被我国许多大学和研究生院聘任为兼职教授。原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现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顾问、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计划主席、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季风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亚洲季风区能量和水循环试验计划国际科学委员会副主席、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

    该导师长期从事季风动力学、灾害性天气以及候变化研究工作。在国内是该学科的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出版中英文专著9本,主编专集11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7篇,其中22篇论文被SCI收录,33篇论文被SCI刊物引用122次,国内核心刊物引用330余次。被中国科学技术情报中心评为1997年被引用最多的前20名国内科技工作者之一。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4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曾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四项,部委级奖十一项,其中:“中国卫星气象学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五);“东亚季风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暴雨的研究”,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西太平洋台风形成和结构问题的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北京地区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1998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西太平洋台风概论”,1980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 我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研究方向:中尺度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变化。

 


程明虎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2年提前1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硕士研究生,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先后任实习、助理研究员。1988—1991年以同等学历身份获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研究基金(Royal Fellowship),在英国气象局工作。1991—1995年在英国Bristol大学任Research Associate,并获该大学博士学位。1995—1996年在英国里丁大学任Research Fellowship。1996年至今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2001年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聘为一级研究员。2001年被中国气象局聘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事会理事和中国水利协会选为常务理事。

该导师是我国科技部批准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我国重大灾害性气候和天气机理和预测理论”的倡议人之一,现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助理。曾负责筹建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五大研究中心之一的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现领导一个有研究员、博士和研究生等10余人组成的遥感和遥感资料应用研究组,负责承担了11个研究项目。已完成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80余篇,专著一部。

研究方向:雷达卫星气象学和雷达卫星遥感

 


刘黎平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刘黎平,1963年生,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近五年开展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雷达新技术及其在灾害性天气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工作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质量控制、资料格点化处理、定量估测降水等方法研究,形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和三维基数据拼图软件系统,并应用于北京2008奥运会气象保障、实验室四个外场试验基地、浙江等气象局、推广到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软件系统和临近预报系统中。

在国内领先系统开展了双多普勒雷达、双线偏振雷达、毫米波雷达、多基地多普勒雷达、激光雷达等雷达新技术的遥感理论、方法及在灾害性天气如暴雨、雷暴等中尺度动力、热力和微物理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等。建立了双多普勒雷达、多基地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系统、双线偏振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和识别降水粒子相态方法和软件系统,部分结果已应用或正在应用到雷达系统中,为这些探测技术的业务应用提供了基础。

开展了中尺度暴雨和雷暴动力结构和热力结构的分析,利用双多普勒雷达探测中尺度暴雨的方法,得到了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风场结构及演变特征;参加了我院牵头的两个973外场试验,主要工作包括:外场试验的设计、雷达资料分析和处理等工作。

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2项、气象行业专项1项、科技部专项1项、技术改造项目1项、中国气象局重点项目1项,横向课题6项;参加973项目2项、参加科技部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项。

近5年在核心及其以上发表论文和即将发表38 篇,其中SCI 1篇,SCIE 2篇,以第二作者出版专著2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奖励。

建立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雷达研究科研群体,在研究生培养、访问学者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7名,在校硕士研究生2名,在校博士4名。

 

 


赵凤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位,1990-1994分别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和日本东京大学作博士后,从事气候变化和大气卫星遥感研究。主持并完成了总装备部目标特性专业组的大气光传输‘九五’重点研究项目863-308云和降水遥感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海域水色卫星遥感大气修正》等课题。

    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发表在Appl.Opt.的关于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和CZCS大气修正方法的研究论文受到有关专家的较高评价。

    目前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大气和沿海区域气溶胶特性的卫星遥感研究》;《卫星遥感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863-103 A类课题。《云特性的卫星遥感研究》—总装备部卫星应用子专题。
   
    研究方向:环境参数的卫星遥感

 


李维京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李维京,男,博士、研究员、博士导师,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兼职教授。1998-2006年担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会主任,2001-2005年担任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管理组成员。《应用气象学报》、《大气科学》、《气象》编审委员会常务编委,《气象学报》、《高原气象》等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气候预测、气候变化、东亚季风、气候模式与数值模拟、动力延伸预报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我国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是目前月气候预测主要参考方法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为我国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气候预测综合业务系统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气候业务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地预测了1998我国长江流域夏季洪涝,被国家防总、人事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抗洪模范,同时被科学技术部评为1998年全国科技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九五”参加了96-908-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我国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业务系统,被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作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 负责的“短期气候预测综合动力模式预测业务系统的业务化应用”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应用二等奖。

 


董文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WMO气候学委员会 OPAG4(气候应用和服务)主席,全球变化亚太研究网络(APN)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生态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3.9~1987.6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气象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9~1990.6于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天气动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9~1996.6 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1~1995.1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动力World Laboratory Scholarship;2000.3~2000.6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水文系留学基金项目客座研究员。2005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及导师科研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动力学、气候理论与预测和全球变化,曾主持的主要重大科研项目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多因子自然配置信息改进我国夏季降水预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植被大气双向耦合的区域环境集成模式系统的研制和应用”;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一种新的降尺度模式的研制及其在中国区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参加的重大项目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十多篇。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