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简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0-05-10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秦大河 研究员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郑国光 研究员   云和降水物理学
张人禾 研究员   大气动力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
周秀骥 研究员   环境与天气气候变化,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大气随机动力学
陈联寿 研究员   天气动力学,热带气旋,中低纬度环流相互作用(含高原影响)
徐祥德 研究员   天气气候动力学、非线性理论模型及大气环境
丑纪范 教 授   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模拟
李泽椿 正研级高工   天气与动力气象 中短期天气预报(长期从事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工作)
许健民 正研级高工   气象卫星产品的应用
倪允琪 教 授   气候动力学和中尺度气象学
卞林根 研究员   大气边界层物理,极地气象
丁一汇 研究员   中尺度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变化
程明虎 研究员   雷达卫星气象学和雷达卫星遥感
刘黎平 研究员   大气物理、大气遥感、雷达气象
赵凤生 研究员   环境参数的卫星遥感
李维京 研究员   气候预测、气候变化、东亚季风、气候模式与数值模拟、动力延伸预报的理论与方法
董文杰 研究员   气候动力学、气候理论与预测和全球变化
张义军 研究员   大气电学、雷电物理与雷暴电学
赵 平 研究员   东亚季风和气候变化机理
张小曳 研究员   大气气溶胶及其对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王 辉 研究员   海洋动力学、海洋生态动力学、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
马建中 研究员   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大气化学-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琚建华 研究员   全球气候变化、季风气象学与海气相互作用
宇如聪 研究员   数值模式的评估和发展、中国区域气候和气候变化分析
刘晶淼 研究员   次网格尺度的非均匀性问题参数化方法、陆面水文过程模式、区域尺度和大尺度水循环、多时-空间尺度生态、水文、大气相互影响作用机制、相互影响的研究
陈德辉 正研级高工   数值天气预报理论方法与模拟应用
周广胜 研究员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观测与模拟
董万胜 研究员   大气电学,雷电探测技术,雷电电磁兼容
端义宏 研究员   热带气旋数值模拟、风暴潮、海气相互作用
沈学顺 研究员   气候模式的开发和气候数值模拟;亚洲季风的诊断分析及模拟
效存德 研究员   冰芯气候环境记录、气候与冰雪圈、极地冰川
封国林 研究员   主要从事短期气候预测,数值时间积分研究,生态环境、气候与经济决策的研究
任国玉 研究员   气候变化、古气候与古环境
武炳义 研究员   主要从事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和东亚季风研究
王劲松 研究员   空间天气(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火星电离层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高学杰 研究员   区域气候模式,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张 华 研究员   气候模式中辐射参数化方案和云-辐射物理过程的改进;温室气体与气溶胶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研究;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研究;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能研究
张 鹏 研究员   卫星大气遥感及其天气和气候应用、卫星辐射和光谱定标
郭学良 研究员   云雾物理与人工影响影响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秦大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秦大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籍贯山东省泰安市,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所长、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 原中国气象局局长。

   曾任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冰川学常设工作组副主席、主席,国际雪冰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现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科学指导组成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常务副主席,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主编等职务。

    秦大河院士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亚洲腹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他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表层雪层内物理过程和气候环境记录,有关雪层变质过程、稳定同位素比率与温度的关系、水汽和杂质来源与输送等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使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跃登国际先进行列;率先在中国西部开展雪冰现代过程和雪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验观测研究,论证了我国山地冰芯中气候环境指标的适用性;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变化和冰芯记录的研究,揭示了地球最高海拔区域现代环境和近期气候变化。积极参与IPCC评估活动,主持我国气候变化和西部环境演变评估,促进我国与国际上的气候变化研究同步发展,等等,这为推动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倡导学科交叉和渗透,推动局校合作、促进数据共享;重视新技术新手段的引进和采用,带动和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骨干。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科学计划中,如ITASE计划,做出了具有国家显示度的贡献。

    迄今发表论文256篇(其中SCI论文56篇),著作11部。研究成果被国际冰川学界著名教科书《冰川物理学》和Nature等SCI刊物引用207次(他引102次),获国家和省部委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各一项。1990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郑国光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4年获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国际云和降水物理学协会委员。

    该导师一直从事冰雹形成机理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目前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80年代初,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台专门用于模拟冰雹生长的风洞,当时在国内有一定开创性和重要应用价值。1984—1989年,主持“新疆北部冬季层状云降雪的综合探测研究”,揭示了降雪的空间不均匀性、降雪增长特点和降雪机制;主持“人工防雹机理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西北降雹特征,探讨了人工防雹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应用意义。1990—1995年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实验测定了模拟生长冰雹的表面温度分布,研究了冰雹热与质量传输特征,确定了热与质量传输系数,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为冰雹增长理论和数值模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验依据。1995年底回国工作后,在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1993年所参加的“北方层状云人工降水试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独立完成的“冰雹风洞设计与建造、冰雹碰冻增长实验研究”获中国气象学会“首届涂长望青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作为主要完成者所完成的“雹云、雹谱及雹块微结构研究”获“南京气象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主持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冰雹生长物理过程参数化的研究”等。

    研究方向:云和降水物理学。

 

 


张人禾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2年2月在兰州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和1991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5月至1999年2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4月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9月起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

主要从事热带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的变异、ENSO与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过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国家和部委级研究项目。目前为止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正式出版物中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在SCI(E)收录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1993年11月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1997年11月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奖,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获得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得中国气象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曾任国际“气候变化及其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科学指导组(SSG)成员,CLIVAR太平洋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气象学会海气相互作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国际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常务委员会(SC)委员,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热带气象工作组(WMO/ CAS/ WGTMR)季风专家组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大气动力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

 

丁一汇

周秀骥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物理学家,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博士生导师


    1962年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同年获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委员。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

    周秀骥院士长期从事大气物理学研究,是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创建人之一, 先后创建了我国云雾物理、大气声学、大气湍流、大气遥感、中尺度大气物理、中层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等分支学科, 在国内是该学科的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承担了许多科研项目,在国家攀登计划“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项目中任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任首席科学家;是国家“973”项目“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中的06课题“新一代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课题负责人。

    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5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和4名博士后。并完成专著四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部委级重大科研成果奖共十二项和其他奖多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四等奖各一项。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研究方向:环境与天气气候变化,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大气随机动力学。 

 

倪允琪 

陈联寿  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1982-1984年,应邀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大气科学系从事热带气旋研究。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本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陈联寿院士长期从事天气动力和热带气旋的研究与预报工作。曾任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台风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课题主持人和“十五” 公益专项《登陆台风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研究》的项目主持人。得出了台风非对称结构对其运动影响和登陆台风强度变化机理等多项创新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对热带气旋作了系统性和开拓性研究。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对我国台风研究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担任国家攀登计划(B)青藏高原地气物理过程及其影响项目(TIPEX)的首席科学家,1998年上高原指挥和实施了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对高原大气基础研究作出了贡献。曾长期从事和负责全国范围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的制作和发布,并主持、设计和实施了电视天气预报动态显示业务系统,这对减轻国家台风、暴雨、寒潮等自然灾害和森林火灾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主持、设计并实施了天气预报会商室功能的现代化技术改造。这两项在国内具有开拓性的工程建设目前已普及到全国气象台站,改变了我国天气预报技术环境和服务方式落后的传统格局。其研究工作的论著丰硕。培养博士、硕士2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多项。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