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鹅豁眼性状H基因座候选基因FREM1的验证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于金成, 于宁, 赵辉, 李喆. 鹅豁眼性状H基因座候选基因FREM1的验证分析[J]. , 2017, 50(12): 2371-2379 https://doi.org/10.3864/j.issn.0578-1752.2017.12.017
YU JinCheng, YU Ning, ZHAO Hui, LI Zhe. Validation of Candidate Gene FREM1 of H Locus of Huoyan Trait in Goose[J]. Scientia Acricultura Sinica, 2017, 50(12): 2371-2379 https://doi.org/10.3864/j.issn.0578-1752.2017.12.017

0 引言

【研究意义】鹅豁眼性状呈伴性遗传,其形成主要受H和M两个基因座影响,其中H基因座位于Z染色体上,该基因座与眼睑发育有密切的关联[1]。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鹅豁眼性状的遗传基础,阐释眼睑缺失表型形成的原因,对豁眼鹅遗传资源保护以及在肉鹅配套系中的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此外,眼睑发育异常也出现于两类罕见的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Manitoba-oculo-tricho-anal(MOTA)综合征和Bifid nose and anorectal and renal anomalies(BNAR)综合征[2-4]。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人们找到了一些与眼睑缺陷病症相关的染色体区域、关键通路和基因[5-10],但该病症的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开展豁眼性状候选基因研究,既可阐明该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又为人类眼睑异常病症研究提供参考。【前人研究进展】ALAZAMI等[11]通过连锁分析,将MOTA综合征关联基因精细定位于人类染色体9p22.3,该区域FRAS-related extracellular matrix1(FREM1)基因与上眼睑发育相关[7]。基因FREM1编码基底膜的细胞外基质组份,与Fras1、Frem2共同组成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蛋白, 从而调节胚胎发育过程中表皮基底膜和底层真皮之间的粘合;FREM1蛋白拥有典型的12个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重复结构域、氧化钙β(Cax-β)结构域和C型植物凝集素(C-type lectin)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在ECM蛋白家族都很保守,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12]。通过研究模型动物和人类MOTA综合征家族的基因FREM1序列信息,发现该基因的移码、外显子删除和错义突变均导致上眼睑残缺表型的出现[13-18]。【本研究切入点】检索GenBank和Ensemble等数据库,发现鸡、鸭、火鸡和斑胸草雀等禽类的FREM1基因均位于Z染色体上,而且像人类一样,FREM1 与CER1、ZDHHC21基因一起连锁[7],表明FREM1基因在各物种中保守性强,发挥的生物学作用比较相似。虽然鹅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尚未公布,但禽类基因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保守性和一致性[19-20],且禽类Z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序非常相似[21-22],尤其鸡、鸭和鹅Z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其位置顺序高度一致[23]。据此,假设基因FREM1是决定鹅上眼睑性状的H基因座,则与正常眼睑鹅相比,豁眼鹅基因FREM1编码区序列存在纯合型变异,使得鹅豁眼性状资源群中带有该变异信息的FREM1基因呈现Z染色体连锁模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实验以鹅豁眼性状资源群为主要材料,克隆豁眼鹅和四川白鹅的FREM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该基因的结构和变异信息,结合其mRNA在不同基因型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确证基因FREM1是豁眼形成的原因之一,为全面揭示眼睑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6年3—9月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中心分子实验室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彰武隆江牧业种鹅场进行。

1.1 试验动物和组织采集

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彰武隆江牧业种鹅场的鹅豁眼性状F2资源群中挑选出成年纯种豁眼鹅母鹅3只、四川白鹅6只(雌雄各半)、♂豁眼×♀四川白鹅F1代公鹅3只,颈动脉放血处死后,取其上眼睑和肾组织,立即投入液氮中,-80℃保存备用。
挑选出成年纯种豁眼鹅公鹅、四川白鹅公鹅和♂豁眼×♀四川白鹅正反交F1代公鹅各30只,翅静脉采血2mL,肝素抗凝并置于-20℃保存备用。

1.2 总RNA 的制备和反转录cDNA合成

鹅的上眼睑和肾组织,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状,加入TRIzol裂解液裂解组织,用氯仿/异戊醇、异丙醇抽提,75%乙醇洗涤,适量无RNA 酶的水溶解。NanoDrop2000分光光度计测定总RNA的纯度和浓度,冻存于-80℃。
采用PrimeScript™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进行cDNA反转录,实验操作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将所得的cDNA置于-20℃保存。

1.3 FREM1基因cDNA克隆与测序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鹅FREM1基因序列(XM_013193557)设计8 对引物(表1图1),以合成的鹅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25 μL):1.0μLcDNA、上下游引物各1.0 μL、2.5 μL dNTP Mix、0.25 μLKODFX、加ddH2O至 25 μL。
反应条件:95°C 5 min;94°C 1min,53°C 1min,72°C 1.5min,35个循环;4℃保存。将扩增产物在1.0%琼脂糖凝胶中电泳,DNA磁珠法回收纯化试剂盒将PCR产物纯化,送北京华康同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

1.4 鹅血红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采用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鹅基因组DNA。用1%琼脂糖检测提取DNA的质量。全波长紫外/可见光扫描分光光度计Nanovue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并置于-20℃保存备用。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RT-PCR扩增鹅基因FREM1片段所用引物示意图
-->Fig.1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imers used for amplication of the gene FREM1 by RT-PCR
-->

1.5 PCR扩增与突变位点检测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鹅FREM1基因序列(Anser cygnoides domesticus breed Zhedong scaffold203_32, NCBI)设计引物(表1),以鹅总DNA为模板进行扩增。反应体系为:2×Taq PCRMaster Mix10μL,模板DNA2.0μL,引物F11的上下游引物各2.0μL,加灭菌蒸馏水至25μL。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60℃退火30s,72℃延伸2min,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PCR产物。PCR产物送北京华康同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直接测序。
Table 1
表1
表1各引物基本信息
Table 1Descriptions of the 11 primers used in this study
基因 Gene引物 Primer引物序列 Primer sequences产物长度 Product size(bp)目的 Purpose
FREM1F1F:TGTAAATCTGCTGGCGGAGG502cDNA克隆
cDNA cloning by RT-PCR
R:CTCGGGAGCGCATTTTGATG
F2F:ACAAGGTCATGCTCAAGCTGT948
R:ATGAAACCCGGGGAGCATTT
F3F:GTTGTTAAGGAGACTGAGAT1057
R:GAACTGGAGGAGGAAGAG
F4F:TATGCCACAGATGCAGACAG1160
R:CTGACAGAACAGCACTAGAAAT
F5F:ACCAGTGCTGAGCAAGAAG991
R:CACGATGAAGCCTTGATTAGT
F6F:ACTCCTTTCTCCTGATGT1067
R:GCACTGACCTCCTTTTGA
F7F:TGAACTCCCCTGTGAATGCT811
R:GCCACACTTGCTAGACTCCC
F8F:ACACCAGATTTGAAGGGGCTC769
R:AGGCCTAGCTCTTTGGTGTG
FREM1F9F:TGAATTCAGACAACTTGGAGTTTCA163相对定量分析
Real-time PCR
R:TGTCCTGCCCTGGTGATTTTC
ACTBF10F:GACACAGATCATGTTTGAGACCTTC112
R:ACCAGAGTCCATCACAATACCAGT
FREM1F11F:ATACATCCACCCCACAGACT294多态性检测
Polymorphism test
R:ACCATAGCACCTTCCACTAA


新窗口打开

1.6 qRT-PCR检测不同基因型鹅FREM1基因的表达水平

以梯度稀释的含有目的片段的质粒为标准品,做标准曲线,每个样品设置3个重复,对FREM1和ACTB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根据所获得的鹅FREM1基因序列设计定量PCR引物(表1)。反应体系(20 μL):模板cDNA 2.0 μL,2×Power SYBR® MasterMix 10.0 μL,上游引物0.5 μL,下游引物0.5 μL,加ddH2O至20 μL。反应条件:95℃ 30s;95℃ 5s,60℃ 40s(收集荧光), 45个循环;熔点曲线分析60—95℃。以鹅ACTB(XM_013174886)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作内标,通过Ct值与标准曲线,计算的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和标准差,用 Excel 作图。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Primer 6.0和Beacon designer 7.8软件设计PCR、RT-PCR和qRT-PCR引物。获得的序列利用DNAMan软件、MEGA4.0和NCBI的Blastn等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8.0软件处理试验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2.1 鹅FREM1cDNA 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以豁眼鹅和四川白鹅肾脏组织 cDNA 为模板,利用引物 F1-F8 (表1)进行 PCR 扩增。通过拼接多次RT-PCR序列获得了豁眼鹅和四川白鹅两个品种鹅的FREM1cDNA序列7 305 bp,该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CDS区,编码2 184个氨基酸。
与正常眼睑表型的四川白鹅和浙东白鹅[24](XM_013193557.1)序列相比,在豁眼鹅FREM1基因CDS序列上发现10个单核苷酸突变,其中1个是错义突变,为第4 514 P:T>C(位于外显子24上)(图2-A),第1 505aa:缬氨酸(Val)>丙氨酸(Ala)变化(图2-B),位于FREM1蛋白的CSPG重复结构域中第10个CSPG上(图2-C)。利用在线工具SIFT (http://sift.jcv.org)预测氨基酸替代对蛋白功能的影响(预测阈值小于0.05则为有害)p.1505V>A位点预测值为0.51,表明该氨基酸替换对蛋白功能的影响较小[25]。由于检测到人类FREM1基因移码、外显子删除和错义突变等影响蛋白功能的变异情况,使得相应病例不但有眼睑缺失的表型,同时带有异常的发际线,隐眼、鼻裂、肾发育不全等症状,甚至有些不到成年就夭折[13-18],表明FREM1蛋白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极其有害的突变会降低该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适合度,因而,从另一个角度提示,豁眼鹅FREM1基因p.1505V>A的突变虽然可能是导致豁眼表型的原因之一,但是其影响的程度是比较温和的。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基因FREM1突变导致鹅豁眼性状示意图。
-->Fig. 2Mutation in FREM1 is responsible for Huoyan trait of goose.
-->

由于众多致病性的错义突变都会引起蛋白稳定性的变化,利用在线工具分析p.1505V>A位点氨基酸变化是否导致了FREM1蛋白稳定性的降低[26-27]。通过I-Mutant ΔΔG程序(http://gpcr2.biocomp. unibo.it/cgi/predictors/I-Mutant3.0/I-Mutant3.0.cgi; Tem.25℃, pH 7.0)分析,结果显示,p.1505V>A位点的自由能变化为-1.95Kcal·mol-1,表明该氨基酸替换大幅度降低了FREM1蛋白的稳定性[26,28]。利用MUPro(http://mupro. proteomics.ics.uci.edu)在线工具分析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29],其中,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分析得分是-1,表明蛋白稳定性降低;基于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W)方法分析得分是-0.95,表明蛋白稳定性降低。

2.2 鹅眼睑和肾脏组织FREM1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

人类MOTA综合征表现为眼睑部分缺失,异常的发际线,隐眼、鼻裂、肾发育不全等[3-4],而基因FREM1也主要在人类和小鼠的表皮、眼部、肾脏和肺脏中表达[30],检测鹅基因FREM1在眼睑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验证该基因是否存在性别和不同表型之间的差别。
FREM1基因在四川白鹅公、母鹅的眼睑和肾脏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肾脏组织表达水平远远高于眼睑,更为重要的是,公鹅FREM1基因的组织表达正好是母鹅的2倍(图3),表明鹅基因FREM1表达可能与性别关联,即公鹅有2个FREM1基因,而母鹅只有1个。根据鹅FREM1基因变异和H基因座情况[1],定义c.4514T>C位点为H基因座重要的分子标记,其中,定义野生型(T)为H基因座的H等位基因,突变型(C)为H基因座的h等位基因。
根据鹅豁眼性状遗传模式分析[1],四川白鹅母鹅(正常眼睑)、豁眼鹅母鹅(上眼睑部分缺失)及其杂交F1代公鹅(正常眼睑)H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别为ZHW、ZhW和ZHZh图4显示了FREM1基因在不同基因型鹅眼睑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ZHW和ZhW基因型鹅的FREM1基因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ZHZh基因型鹅的FREM1基因相对表达量是ZHW和ZhW基因型鹅的2倍,这可能是不同性别鹅带有FREM1基因的数量不同所致(图3)。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FREM1基因在公母鹅眼睑和肾脏中的表达情况
-->Fig. 3Relativ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FREM1 gene in eyelid and kidney of male and female geese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FREM1基因在不同基因型鹅的上眼睑组织中表达情况
-->Fig. 4Relativ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FREM1 gene in upper eyelid of different genotype of goose
-->

这些结果提示,FREM1基因两个外显子的错义突变可能并未影响该基因的表达,证实了豁眼鹅FREM1蛋白氨基酸序列变化可能只是影响了该蛋白稳定性的预测。

2.3 鹅豁眼性状资源群基因FREM1变异及基因型频率情况

由于H座位呈伴性遗传,检测豁眼鹅、四川白鹅和其正反交F1群体中公鹅的基因型更具代表性。检测结果显示(表2),豁眼鹅H基因座上基因型HH、Hh和hh的频率分别是0、0和1.0,等位基因H和h的频率分别是0和1.0,杂合度为0;四川白鹅H基因座上基因型HH、Hh和hh的频率分别是1.0、0和0,等位基因H和h的频率分别是1.0和0,杂合度为0;F1代H基因座上基因型HH、Hh和hh的频率分别是0、1.0和0,等位基因H和h的频率分别是0.5和0.5,杂合度为1.0。结果表明,豁眼鹅群体是h等位基因纯合型,四川白鹅群体是H等位基因纯合型,这与鹅豁眼性状遗传模式分析的理论推理一致[1]
Table 2
表2
表2鹅豁眼性状资源群H基因座变异情况
Table 2Current statu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the H locus in F2 resource population with Huoyan trait
群体
Populations
样本数
No
基因频率 Allele frequency基因型频率 Genotype frequency杂合度 (%)
Heterozygosity
hHhhHHHh
♂豁眼鹅 ♂Huoyan Goose301.001.0000
♂四川白鹅 ♂Sichuan White Goose3001.001.000
♂豁×川杂交后代
♂F1 population of Huoyan Goose mated reciprocally with Sichuan White Goose
300.50.5001.01.0


新窗口打开

3 讨论

本试验克隆了鹅FREM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通过与正常眼睑鹅FREM1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在豁眼鹅群体中发现纯合型错义突变c.4514T>C(图2-A),通过I-Mutant ΔΔG程序和MUPro在线工具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对蛋白功能影响较小,可能只是导致了蛋白稳定性的降低,这需要进一步的验证。通过对FREM1基因在不同基因型鹅组织中的实时定量分析(图3图4),表明鹅FREM1基因与Z染色体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同时,结合鹅豁眼性状资源群中基因FREM1变异分析(表2),笔者初步认为基因FREM1是鹅豁眼性状H座位的候选基因,其编码区c.4514T>C突变可作为鹅豁眼性状重要的分子标记。
FREM1蛋白拥有典型的12个CSPG重复结构域、Cax-β结构域和C-type lectin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在ECM蛋白家族都很保守,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12]。众多研究表明,带有CSPG结构域的蛋白家族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胶原蛋白V(collagen V)和胶原蛋白VI(collagen VI)等因子有互作效应[31-33],提示FREM1蛋白可能也有类似的作用[34]。豁眼鹅基因FREM1的氨基酸替换位于FREM1蛋白高度保守的CSPG重复结构域中第10个CSPG上(图2-C),通过在线工具预测,表明该位置的突变大大降低了蛋白的稳定性。由于豁眼性状是由H和M两个基因座互作而形成[1],推测豁眼鹅H基因座的FREM1氨基酸序列p.1505Val>Ala变化可能影响了与之有互作效应的因子,而该因子可能是M基因座[1],这为开展豁眼性状另一个常染色体上基因座研究指明了方向。

4 结论

基因FREM1是决定鹅上眼睑性状的H基因座,该基因编码区1个纯合型错义突变导致了FREM1蛋白第10CSPG结构域的变化,基因FREM1的c.4514T>C突变可作为鹅豁眼性状重要的分子标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相关话题/基因 序列 组织 四川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