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研究意义】农业的环境友好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生态文明的关键,需要持续的、较高的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来支撑[1-4]。然而在当前的农业实际生产中,由于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如偏施氮肥、轻有机肥,不仅造成了氮肥资源的极大浪费,氮肥利用率、产量稳定性和增产效益下降,同时,过量施肥还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退化、地表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3, 5-11]。因此,研究施用腐殖酸、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对实现农业的环境友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腐殖酸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新型肥料品种[12],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13]。由于腐殖酸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如羧基、羟基和甲氧基等,其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14]。腐殖酸与氮肥结合施用能促进作物生长,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提高肥效[15-16]。郝青等[17]研究表明,腐殖酸配施不仅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升夏玉米产量,还能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肥效;孙建好等[18]相关研究表明,腐殖酸与氮、磷配施能够提高冬小麦产量,增产305.60 kg·hm-2,腐殖酸与磷肥配施能提高大豆产量,增产261.90 kg·hm-2,施用腐殖酸还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19-20]。配施一定量的腐殖酸不仅可以提高肥效达到活化、改良土壤的作用,还能刺激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在农田生态系统上有巨大应用的潜力[21-24]。【本研究切入点】河南潮土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夏玉米是最主要的种植作物。已有的腐殖酸研究多集中于叙述性论述或者机理性研究,鲜有关于腐殖酸直接配施无机肥对玉米生产上的报道,尤其是在河南潮土区的研究至今仍未有报道。同时,中国人多地少国情决定了中国新型现代农业必须走集约化、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必须探究既能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获得作物高产,又能减轻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减氮增效技术模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施用腐殖酸的基础上减少氮肥用量的氮肥运筹模式,在保证玉米稳产、增产及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探求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的合理施氮措施,以期为实现农业生态系统高产、高效和促进农业环境友好发展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4—2015年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坞庄村进行,供试土壤为潮土。作物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试验点地势平坦,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分别为pH 8.2(1:5水提),碱解氮126.81 mg·kg-1,速效磷32.56 mg·kg-1,速效钾164.63 mg·kg-1,有机质18.08 g·kg-1。1.2 试验设计
在前茬小麦秸秆还田的条件下,试验设5个处理,如表1所示。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48 m2(6 m×8 m),同时设置保护行和观察道。供试玉米品种为豫安3号,供试肥料品种分别为尿素(46%),过磷酸钙(12%),氯化钾(60%)。试验中所使用的腐殖酸均由南阳市沃泰肥业有限公司提供。Table 1
表1
表1试验各处理施肥情况
Table 1The state of fertilization in various treatments (kg·hm-2)
处理 Treatment | 氮 N | 磷 P | 钾 K | 腐殖酸 Humic acid |
---|---|---|---|---|
不施氮肥 No N fertilizer (T1) | 0 | 135.00 | 60.00 | 0 |
常规施肥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T2) | 225.00 | 135.00 | 60.00 | 0 |
常规施肥+腐殖酸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Humic acid (T3) | 225.00 | 135.00 | 60.00 | 3000.00 |
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and nitrogen reduction 15%+Humic acid (T4) | 191.25 | 135.00 | 60.00 | 3000.00 |
常规施肥减氮30%+腐殖酸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and nitrogen reduction 30%+Humic acid (T5) | 157.50 | 135.00 | 60.00 | 3000.00 |
新窗口打开
试验所有处理(T1、T2、T3、T4、T5)全生育期磷钾肥均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其中T2、T3、T4、T5处理的氮肥均采用基追配合的模式(30%基施,70%拔节期追施)。腐殖酸全部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所有处理的种植密度及其他水肥管理措施按照当地高产玉米栽培的管理方法进行,各项措施由专人在同一个工作日内完成。苗后 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行距60 cm,株距25 cm;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杀螟丹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螟和后期蚜虫;在玉米完熟期收获。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成熟期选择有代表性的植株,测定株高、茎粗、亩穗数等指标;收获时,收获中间2行玉米,晒干脱粒称重,以含水量14%的重量折算小区产量;另取10穗玉米考种,调查穗长、穗行数、穗粒数、行粒数和秃顶长,测定百粒重。取每个小区植株样,分为籽粒、茎、叶和其他,计算各器官生物量,并烘干粉碎,测定各器官氮含量及其累积量,计算氮肥利用效率。植株样品采用硫酸-双氧水法消煮,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18]。夏玉米收获后每个处理分别用蛇形5点采集0—100 cm耕层土壤样品,每20 cm为一层,样品风干后过1 mm 和0.25 mm筛备用。
以下参数计算公式参考彭少兵等[25]及邹娟等[26]
的方法,用以表征肥料的利用效率。
氮素积累量(kg·hm-2)=非收获物干重×非收获物氮含量+收获物干重×收获物氮含量;
氮肥偏生产力(kg·kg-1)=施氮肥区产量/施氮肥量;
氮肥农学效率(kg·kg-1)=(施氮肥区产量-不施氮肥区产量)/施氮肥量;
氮肥利用效率(%)=(施氮肥区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不施氮肥区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施氮量;
氮肥贡献率(%)=(施氮肥区产量-不施氮肥区产量)/施氮肥区产量×100%。
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 2003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表2),T1(单施PK)处理在夏玉米株高、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等各项生物学性状指标方面均低于其他各个处理。与T2(常规施肥)处理相比,T1处理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分别降低4.61%、8.55%、6.20%、26.91%,其中穗长、穗粗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T1处理夏玉米秃顶长在所有处理中最大,较T2处理增加21.60%。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夏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生物学性状的各个指标,有效降低夏玉米的秃顶长。Table 2
表2
表2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Table 2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plant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plant
处理 Treatment | 株高 Plant height (cm) | 茎粗 Stem diameter (cm) | 穗长 Ear length (cm) | 穗粗 Ear diameter (cm) | 叶面积指数 LAI | 秃顶长 Bared length (cm) |
---|---|---|---|---|---|---|
T1 | 239.17ab | 2.07a | 15.29b | 4.69b | 1.63b | 1.25a |
T2 | 241.33ab | 2.17a | 16.72a | 5.00a | 2.23ab | 0.98ab |
T3 | 247.83a | 2.18a | 16.58a | 5.02a | 2.42a | 0.86ab |
T4 | 250.33a | 2.22a | 16.74a | 5.01a | 2.48a | 0.76b |
T5 | 242.67ab | 2.12a | 15.45ab | 4.84ab | 2.22ab | 0.96ab |
新窗口打开
与T2处理相比,T3(常规施肥+腐殖酸)、T4(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处理在夏玉米株高、茎粗、穗粗、叶面积指数等各项生物学性状指标方面均高于T2处理,但是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夏玉米秃顶长指标方面,T3、T4处理较T2处理分别降低12.24%、22.45%。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在株高、茎粗、穗长、叶面积指数等各项生物学性状指标方面均高于T3处理。同时,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玉米秃顶长降低11.63%。T5(常规施肥减氮30%+腐殖酸)处理在各个指标方面均低于T3处理。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腐殖酸可以促进夏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夏玉米生长的各项指标。其中在减氮15%的基础上配施腐殖酸的效果最佳。
2.2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T1处理的穗粒数、百粒重、产量等指标在2014年、2015年所有处理中均表现最低。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在穗粒数、百粒重、产量两年平均值较T1处理分别增加8.01%、10.85%、44.45%,其中,产量和百粒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的产量构成要素,大幅度提高夏玉米产量。Table 3
表3
表3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Table 3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处理 Treatment | 2014 | 2015 | 2014年和2015年平均 Average of 2014 and 2015 | |||||||
---|---|---|---|---|---|---|---|---|---|---|
穗粒数 Grains per ear | 百粒重 100 grain weight (g) | 产量 yield (kg·hm-2) | 穗粒数 Grains per ear | 百粒重 100 grain weight (g) | 产量 yield (kg·hm-2) | 穗粒数 Grains per ear | 百粒重 100 grain weight (g) | 产量 Average yield (kg·hm-2) | 增产率Increased rate (%) | |
T1 | 568.50d | 28.25c | 7628.60d | 558.10c | 28.13c | 7324.90c | 563.30b | 28.19b | 7476.75c | — |
T2 | 607.80b | 31.24b | 10743.00bc | 609.00b | 31.26b | 10857.60ab | 608.40ab | 31.25a | 10800.30ab | 44.45 |
T3 | 623.80a | 31.41b | 11509.30ab | 624.60a | 31.43b | 12410.30a | 624.20a | 31.42a | 11959.80a | 59.96 |
T4 | 601.90bc | 33.58a | 11897.30a | 603.70b | 33.74a | 12485.20a | 602.80ab | 33.66a | 12191.25a | 63.06 |
T5 | 571.20d | 30.92bc | 9755.40c | 568.20c | 30.86bc | 9700.24b | 569.70b | 30.89a | 9727.82b | 30.11 |
新窗口打开
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在穗粒数、百粒重、产量等指标方面较T2处理两年平均值分别高出2.60%、0.54%、10.74%。T4处理两年平均值在百粒重、产量方面较T2处理分别高出7.71%、12.88%。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在百粒重、产量方面两年平均值较T3处理分别高出7.13%、1.94%。然而,T5处理两年平均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均低于T2处理,较T2处理分别降低6.36%、1.15%、9.93%。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腐殖酸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其中在减氮15%的基础上配施腐殖酸的效果最佳,两年平均产量最高,达到12 191.25 kg·hm-2,但是在减氮30%的条件下会导致夏玉米大幅度减产。因此,合理的氮肥运筹是获得夏玉米高产的关键。
2.3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植株各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T1处理的夏玉米各器官氮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在籽粒、茎、叶、其他各器官氮含量分别高出6.67%、31.25%、32.61%、55.56%。其中籽粒、叶、其他器官的氮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各器官氮含量。
图1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各部位氮含量的影响
图中数据为2014年和2015年的平均值;其他为雄穗、苞叶和穗轴等混合样品;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器官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Fig. 1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nitrogen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summer maize
Data are mean value of 2014 and 2015; Others indicate for the tassel, husks and cob and other mixed samples.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under various treatments in the same organ at P<0.05
-->
T3处理在籽粒、茎、叶、其他器官氮含量均高于T2处理,较T2处理各器官氮含量分别高出1.79%、14.29%、3.28%、14.29%。T4处理较T2处理在籽粒、茎方面分别高出2.68%、28.57%。T5处理与T2处理相比,夏玉米籽粒氮含量有所上升,其他器官氮含量均有所降低。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籽粒、茎氮含量分别增加0.88%、12.50%,叶、其他器官氮含量分别降低7.94%、6.25%。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腐殖酸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各器官氮含量,并促进氮素向籽粒的转移,其中以减氮15%的处理效果最佳,较不减氮、减氮30%处理更能促进植株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进一步促进氮素由其他器官向籽粒的转移。
2.4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植株各器官氮累积量的影响
如表4所示,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各器官氮累积量均高于T1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T2处理在籽粒、茎、叶、其他器官氮素累积量和总氮累积量方面较T1处理分别高出54.07%、25.47%、26.73%、48.57%、42.44%,T2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较T1处理高出8.17%,氮素收获指数达到57.57%。施用氮肥可以大幅度提高夏玉米各器官氮素累积量,提高夏玉米的氮素收获指数。Table 4
表4
表4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植株氮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Table 4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N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summer maize plant (kg·hm-2)
处理 Treatment | 籽粒 Grain | 茎 Stem | 叶 Leaf | 其他 Others | 总累积量 Total accumulation | 氮素收获指数 Nitrogen harvest index (%) |
---|---|---|---|---|---|---|
T1 | 78.51d | 15.55b | 44.71b | 8.75c | 147.52c | 53.22a |
T2 | 120.96b | 19.51a | 56.66a | 13.00a | 210.13ab | 57.57a |
T3 | 138.73ab | 21.81a | 54.26a | 14.54a | 229.34a | 60.49a |
T4 | 152.39a | 18.36ab | 48.32a | 13.53a | 232.61a | 65.51a |
T5 | 109.92c | 20.08a | 52.01a | 10.16b | 192.17b | 57.20a |
新窗口打开
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籽粒、茎、其他器官氮素累积量和总氮累积量较T2处理分别高出14.69%、11.79%、11.85%、9.14%,氮素收获指数较T2处理增加5.07%,达到60.49%;T4处理与T2处理相比,籽粒、其他器官氮素累积量和总氮累积量分别增加25.98%、4.08%、10.70%,茎、叶氮素累积量较T2处理分别降低5.89%、14.72%,T4处理氮素收获指数达到所有处理最大值,较T2处理高13.79%。与T2处理相比,T5处理的各器官氮素累积量均低于T2处理,氮素收获指数也有所降低。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腐殖酸,在提升夏玉米地上部的总氮素累积量同时,降低植株茎、叶和其他部分的氮素累积量,提升植株籽粒氮累积量,提升氮素的收获指数。在所有处理中,T4(减氮15%)处理效果最佳,不仅能促进植株对氮素的累积,提高氮素的收获指数,更能进一步促进氮素在籽粒中的累积。
2.5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肥料利用状况是肥料运筹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一般的研究用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肥料利用效率和肥料贡献率等参数来表示。表5表明,腐殖酸配施无机肥处理(T3、T4)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贡献率、氮肥利用率均高于T2处理,其中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T2处理相比,T3、T4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27.76%、57.46%,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7.79%、28.84%,氮肥贡献率分别增加18.49%、22.23%,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30.69%、59.86%。与T2处理相比,T5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较T2处理分别高出30.02%、1.87%。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腐殖酸能提高氮肥的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在所有处理中,T4处理效果最佳,在减氮15%的条件下,氮肥利用效率、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均达到最大值,在减氮30%的条件下氮肥利用效率有所降低,但是仍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able 5
表5
表5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Table 5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nitrogenous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summer maize
处理 Treatment | 氮肥农学效率 Agronomic N use efficiency (kg·kg-1) | 氮肥偏生产力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N fertilizer (kg·kg-1) | 氮肥贡献率 Nitrogen contribution efficiency (%) | 氮肥利用率 Recovery efficiency of N fertilizer (%) |
---|---|---|---|---|
T1 | — | — | — | — |
T2 | 13.33b | 47.50c | 28.07ab | 27.83c |
T3 | 17.03ab | 51.20b | 33.26a | 36.37b |
T4 | 20.99a | 61.20a | 34.31a | 44.49a |
T5 | 12.95b | 61.76a | 20.96b | 28.35c |
新窗口打开
2.6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6可知,较T1处理相比,其他处理产值、纯收益等指标均高于T1处理,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T2处理产值、纯收益、产投比较T1处理分别增加44.45%、59.80%、43.84%,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值、纯收益和产投比。Table 6
表6
表6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Table 6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economic benefits of summer maize
处理 Treatment | 产量 Yield (kg·hm-2) | 产值 Yield value (yuan/hm2) | 农资投入 Agricultural inputs (yuan/hm2) | 其他投入 Other inputs (yuan/hm2) | 总投入 Total inputs (yuan/hm2) | 纯收益 Net income (yuan/hm2) | 产投比 Ratio of output to input |
---|---|---|---|---|---|---|---|
T1 | 7476.75c | 13458.15c | 1323.00 | 2900.00 | 4223.00 | 9235.15c | 2.19c |
T2 | 10800.30ab | 19440.54ab | 1683.00 | 3000.00 | 4683.00 | 14757.54ab | 3.15a |
T3 | 11959.80a | 21527.64a | 2883.00 | 3100.00 | 5983.00 | 15544.64a | 2.60b |
T4 | 12191.25a | 21944.25a | 2829.00 | 3080.00 | 5909.00 | 16035.25a | 2.71b |
T5 | 9727.82b | 17510.04b | 2775.00 | 3060.00 | 5835.00 | 11675.04b | 2.00c |
新窗口打开
与T2处理相比,T3、T4处理在产值、纯收益等指标方面均高于T2处理,较T2处理产值分别增加10.74%、12.88%;纯收益分别增加5.33%、8.66%;在产投比方面,T3、T4处理较T2处理降低,分别降低17.46%、13.97%。T5处理在产值、纯收益、产投比等指标方面均低于T2处理,较T2处理分别降低17.87%、20.89%、36.51%。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腐殖酸可以明显增加夏玉米的产值和纯收益。在所有处理中减氮15%配施腐殖酸的处理产值和纯收益最高,但是减氮30%的条件下会导致夏玉米降低产值和收益。由于施用腐殖酸增加了农资投入和其他投入,其产投比显著低于単施化肥即常规施肥处理。综上可知,T4处理即减氮15%配施腐殖酸在生产中最具有实用价值。
3 讨论
氮素是玉米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其一般被认为是玉米生长发育最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氮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其成产要素[27-28]。徐钰等[29]研究表明,施用氮肥能明显改善夏玉米的生物学性状,且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但优化施肥和控释氮肥处理优于高量施氮处理,说明氮肥投入需要一个适宜量。刘恩科等[30]研究认为,长期均衡施用NPK或NPK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改善玉米植株的生物学性状和提高玉米产量。孙占祥等[31]研究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但当施氮量高于200 kg·hm-2时玉米产量不再增加。王友华等[32]研究表明,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在施氮量低于270 kg·hm-2时,其玉米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氮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改善。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夏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生物学性状的各个指标,有效降低夏玉米的秃顶长,其中以减氮15%的基础上配施腐殖酸的效果最佳。施用腐殖酸的基础上,实现减氮增效的氮肥减量具有一定的适宜量,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玉米生长发育受养分吸收积累的直接影响,掌控玉米植株的氮素吸收积累规律有助于合理运筹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玉米产量[33]。腐殖酸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施入土壤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另外腐殖酸中还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如羟基、羧基、甲氧基等,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起到改良土壤,释放养分,土壤肥力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和累积,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陈振德等[34]研究表明,腐殖酸能明显促进玉米植株对N、P、K养分的吸收,但运转分配到籽粒中氮素的相对量较常规施肥低即腐殖酸对氮素的运转分配并未受到同步促进。本研究发现,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各器官氮含量,进而提高夏玉米各器官氮素累积量,提高夏玉米的氮素收获指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腐殖酸更能显著提高夏玉米各器官氮含量,进而提高夏玉米各器官氮素累积量,并能促进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降低植株茎、叶、其他部分的氮素累积量,提升植株籽粒氮累积量,提升氮素的收获指数。
肥料利用率是表征合理施肥的重要指标,通常用肥料利用率、肥料功效率、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等参数来表示。本试验中氮肥利用率为氮肥农学效率12.95—20.99 kg·kg-1、氮肥利用率27.83%—44.49%、氮肥偏生产力47.50—61.76 kg·kg-1和氮肥贡献率20.96%—34.31%,较其他研究相对偏高[35-39],与陈振德等[34]对腐殖酸的研究一致,施用腐殖酸能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这同时也反映了目前本研究区域氮肥利用效率有走高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本试验区的施氮量在腐殖酸的配施下相对较低,在157.5—225 kg·hm-2之间,腐殖酸促进了氮素的吸收利用,再加上本试验下不施氮肥区的玉米产量和养分积累量相对较低,用差减法计算出的农学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势必较高。这也说明了施用氮肥是夏玉米获得高产的保证,降低施氮量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腐殖酸配施化肥具有兼顾玉米高产、高效、节肥而不导致土壤养分降低的重要措施。
评价某项技术的社会实际应用价值,不但要有增产效果,最重要的还是经济效益。本研究中,所有施氮处理均获得了较高的夏玉米产值和纯收益,说明施用氮肥是获得高产值和高收益的保证。减氮15%配施腐殖酸的处理产值和纯收益获得了最高,但是减氮30%的条件下会导致夏玉米产值和收益降低。这也充分说明了在施用腐殖酸的基础上适宜的氮肥用量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值和收益。
4 结论
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夏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植株性状的各个指标,有效降低夏玉米的秃顶长。施用腐殖酸可以促进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可以有效改善夏玉米的农艺性状、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累积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其中,以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3 00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最高达12 191.25 kg·hm-2,增产幅度达12.88%,籽粒氮含量、籽粒氮累积量、地上部总氮累积量分别增加1.79%、25.98%、10.70%,氮肥利用效率增加59.86%,纯收益增加8.66%。而减氮30%的条件下会导致夏玉米大幅度减产,夏玉米产值和收益降低。因此,合理的氮肥运筹是获得夏玉米高产高效生态的关键。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