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随机机动模型和落点预测的制导律设计*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对于非自旋弹体的制导武器,比例制导律是一种有效且广泛使用的制导律[1-2]。但对于自旋弹体而言,该制导律有可能出现制导性能下降、落点误差增大等问题[3]。为了提高自旋弹体的制导性能,迫击炮弹[4]、制导炮弹[5-8]、火箭弹[9-11]等自旋弹体采用了基于落点预测的制导律。这种制导律一般需要根据弹体的气动参数和运动方程,通过常微分方程数值求解方法在线求解落点预测值,通过落点预测值与目标间的偏差生成制导指令。显然,气动参数和弹体运动方程的精度和复杂程度越高,落点预测值的精度越高,在线计算的成本也越大[12]
国内****在基于落点预测的制导律设计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普承恩等[13]根据弹箭质点模型,考虑气动参数对弹道的影响,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落点偏差并生成制导指令。杨泗智等[14]针对高旋火箭弹,采用保留弹体滚转动力学方程的四自由度修正质点模型,预测火箭弹落点并生成弹道修正控制量。钟扬威等[15]基于扩展质点弹道模型,通过2次落点预测(即一次弹体无控状态的落点预测和一次弹体有控状态的落点预测),设计了一种用于旋转稳定弹体的二维落点预测制导方法。何子达等[16]根据弹体气动参数,建立了二维弹道修正弹的有控滤波模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落点,进而生成弹道修正指令。赵江等[17]考虑了禁飞区对航迹的约束条件,根据飞行器三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落点误差预测和指令校正相结合的方法,修正飞行器纵向航迹。王青等[18]根据飞行器气动参数,建立了以能量为自变量的飞行器再入模型,设计了满足再入约束条件的在线预测校正制导方法。梁子璇和任章[19]采用飞行器气动参数在线修正的方法,根据再入滑翔飞行器的三自由度运动方程预测飞行器落点,通过落点偏差生成制导指令。王俊波等[20]采用飞行器平面再入段运动方程,基于模糊逻辑预测飞行器落点,生成飞行器制导指令。
根据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现有基于落点预测的制导律均依赖于弹体/飞行器的气动参数和简化运动方程,需要通过常微分方程在线求解或运动状态估计方法预测落点。显然,用于落点预测的数学模型越精确,落点预测结果也越精确,可以提高制导律的性能,但是制导律在线计算成本将随之提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落点预测的新型制导律设计方法,采用目标跟踪问题中常用的随机机动模型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弹体的飞行状态,根据代数方程的解析解预测弹体落点,进而生成制导律。该制导律不依赖于弹体气动参数和运动方程,避免了在线求解常微分方程所带来的计算成本。通过数值仿真检验了所提制导律的制导性能,根据自旋火箭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研究了所提制导律在标称参数条件下的落点误差,检验了在参数受扰条件下的火箭弹落点散布,并与比例制导律进行制导性能对比。
1 基于落点预测的制导律设计 本文研究基于落点预测的制导律设计,采用随机机动模型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弹体的平动运动状态,在不依赖于弹体气动参数和弹体运动常微分方程在线求解的条件下预测弹体落点,根据落点与目标间的偏差设计制导律。
1.1 随机机动模型 考虑图 1所示的弹体和目标,为了提高弹体的精度,可以通过预测弹体落点与目标间的偏差,设计用于控制和修正弹体轨迹的制导律。对于射程较近的弹体,地球曲率和地球自转对弹体飞行的影响较小,可以采用平面地球假设,并将地面上任意一点视为惯性原点。本文采用的惯性参考系O-x1x2x3图 1所示原点选在弹体的发射点,Ox1轴指向弹体发射方向,Ox3轴垂直于地面向下,Ox2轴根据右手定则确定。
图 1 参考系定义 Fig. 1 Definition of reference frames
图选项




目标在参考系O-x1x2x3中的坐标为x1TGTx2TGTx3TGT。相对于弹体速度向量V的弹体法向和横向过载向量分别定义为nznynzVOx3轴构成的平面内垂直于V并指向上,ny垂直于Vnz并指向V右侧。弹体速度为V=||V||,法向和横向过载分别为nz=||nz||和ny=||ny||,||·||为欧几里得范数。
由于弹体落点与弹体在参考系O-x1x2x3中的平动运动有关,本文采用“当前”随机机动模型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弹体当前的平动运动状态[21]。该模型采用Rayleigh密度函数对弹体在惯性参考系Oxi轴的平动加速度ai(t)(i=1, 2, 3)进行建模,ai(t)的期望和方差分别为E(ai)和σ2ai,弹体在Oxi轴的平动运动方程可写为
(1)

式中:αi为机动时间常数,用于衡量弹体的机动能力,一般而言,对于机动能力较高的弹体,αi可取为αi=1/20,对于机动能力较低的弹体,αi可取为αi=1/60[22]ai为平均加速度,在一个采样周期内认为是常数;wi(t)为零均值且方差为σ2wi=2αiσαi2的白噪声信号。
当采样周期为T,每个采样时刻仅测量弹体在Oxi轴的位置xi(t),式(1)的离散形式可表达为
(2)

式中:vi(k)代表测量噪声,为零均值且方差为ri(k)的白噪声信号;yi(k)为测量输出;Wi(k)为激励输入[21-22];状态变量Zi(k)和矩阵Hi分别为
(3)

其中:xi(k)、(k)和(k)分别为弹体在Oxi轴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第k个采样值。
矩阵Φi和向量Ui分别定义为
(4)

(5)

根据式(2)中的离散状态方程,可根据如下所示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确定弹体平动运动状态的估计值
(6)

式中:I为单位矩阵;Qi(k)和ΦiN分别为
(7)

矩阵Qi(k)的每个元素可分别定义为
(8)

(9)

(10)

(11)

(12)

(13)

1.2 落点预测与制导律设计 若第kc个采样点对应的时刻为tc(即tc=kcT),可根据式(6)中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获得弹体当前的位置估计值(tc)、速度估计值(tc)、加速度估计值(tc),即(kc|kc)的各个元素。当t>tc时,在Oxi轴的弹体平动运动方程可写为
(14)

式中:ai0为在Oxi轴上的弹体恒定加速度;aiM(t)为制导阶段弹体机动所产生的加速度。本文中各个参数取为a10=0、a20=0、a30=gg为重力加速度。
从最优控制的角度而言,希望在制导阶段弹体进行尽可能少的机动,因此可将aiM(t)表达为
(15)

式中:tIP为落点时间。式(15)中aiM(t)的定义表明,仅希望弹体在当前采样周期内进行机动。根据式(14)和式(15),弹体预测轨迹的解析表达式可写为
(16)

根据式(16),落点时间的预测值tIPP可通过求解代数方程x3P(tIPP)=x3TGT的解析解得到。在O-x1x2平面内的落点坐标预测值为x1IPP=x1P(tIPP)和x2IPP=x2P(tIPP)。待飞时间tgo可表达为tgo=tIPPtc。根据落点坐标的预测值x1IPPx2IPP,制导律可写为
(17)

式中:nzcnyc分别为相对于弹体速度的法向和横向过载指令; KzKy为控制增益。式(17)中tgo为用于调整落点偏差预测值对控制指令的影响:当tgo较大时,弹体距目标较远,式(17)给出的落点预测值的精度较低,tgo的引入可以避免落点预测误差产生过大的过载指令;弹体接近目标且tgo较小时,落点预测值精度较高,tgo的引入可等效地增大控制增益,从而提高末端制导性能。当tgo < 1时,可将tgo设为1以避免过大的过载指令。
2 数值仿真 采用自旋火箭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制导律在标称参数条件和参数受扰条件下的制导性能。火箭弹的前端装有4个对称分布的控制舵面,每个舵面的舵偏角为δi(i=1, 2, 3, 4),火箭弹构型和舵面偏转角正方向定义如图 2所示。
图 2 火箭弹构型 Fig. 2 Configuration of an artillery rocket
图选项




控制和制导过程中, 主要测量火箭弹的位置和滚转角,火箭弹的当前位置根据GPS接收器测量,火箭弹的滚转角通过磁传感器和加速度计的综合测量得到。该自旋火箭弹是动稳定的,可采用开环控制方式控制火箭弹轨迹,舵面偏转规律为
(18)

式中:?为火箭弹滚转角;δcδs分别为纵向和横向等效舵偏角,分别用于火箭弹法向和横向过载控制。针对该火箭弹的开环控制方式,式(17)中的制导律可改写为
(19)

火箭弹的制导律采用离散控制方式实现,制导律和卡尔曼滤波器的采样周期为1 s,与GPS更新速率一致。目标距离发射点20 km,目标在参考系O-x1x2x3中的坐标为x1TGT=20 000 m、x2TGT=0 m、x3TGT=0 m。数值仿真中采用的火箭弹参数如表 1所示。
表 1 火箭弹仿真参数 Table 1 Parameters for artillery rocket simulation
参数 数值
初始速度/(m·s-1) 26.7
初始高度/m 40.0
初始自旋速率/(rad·s-1) 5.8
发射仰角/(°) 50.0
发射方位角/(°) 0
GPS更新频率/Hz 1.0
滚转角更新频率/Hz 50.0


表选项






2.1 标称参数条件下的制导性能 在标称参数条件下的制导火箭弹和非制导火箭弹轨迹对比结果如图 3所示。可以看出,非制导火箭弹的落点明显偏离目标,而式(19)中的制导律能够显著减小制导火箭弹落点与目标之间的偏差。非制导火箭弹的落点误差为91.27 m,而制导火箭弹的落点误差可降低至1.94 m。显然,本文提出的制导律在标称参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制导性能。
图 3 制导和非制导火箭弹轨迹对比 Fig. 3 Trajectory comparison between guided and unguided artillery rockets
图选项




图 4为火箭弹纵向和横向等效舵偏角。可以看出,纵向等效舵偏角δc在制导阶段的初期存在相对较大的偏转,但最大舵偏角未超过25°;在制导阶段末期,δc的偏转较小,最大舵偏角小于10°。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于制导阶段初期火箭弹距落点较远,随机机动模型给出的落点估计值的精度较低,制导律将给出相对较大的舵偏角以修正火箭弹轨迹。
图 4 制导火箭弹等效舵偏角 Fig. 4 Equivalent canard deflections of guided artillery rocket
图选项




图 4中的横向等效舵偏角δs在制导阶段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于制导律是在火箭弹在达到弹道最高点后开始工作的,在弹道最高点处弹体与目标之间已存在较为明显的横向偏差(见图 3所示的火箭弹轨迹)。因此,在制导阶段的初期,随机机动模型给出的预测落点与目标之间也会出现较大的横向偏差,导致δs的偏转增大,用以修正火箭弹轨迹。随着制导律的持续工作,火箭弹轨迹与目标之间的横向偏差逐步减小,所以δs偏转也随之减小。总体而言,δs的偏转较小,最大舵偏角未超过1°。显然,式(19)中制导律所生成的舵偏角指令是合理的,能够避免制导过程中火箭弹舵面的大幅偏转。
图 5为随机机动模型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给出的火箭弹位置估计误差。可以看出,火箭弹在Ox1轴位置的估计误差ex1和高度的估计误差eh较小,分别在±2 m和±5 m以内。火箭弹在Ox2轴位置的估计值较为准确,估计误差ex2在±0.5 m以内。这些估计误差是可接受的,对制导火箭弹落点预测和制导性能的影响较小。
图 5 制导火箭弹位置的估计误差 Fig. 5 Estimation errors of guided artillery rocket locations
图选项




2.2 参数受扰条件下的制导性能 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制导律在参数受扰条件下的制导性能,分别对制导火箭弹和非制导火箭弹进行100次Monte Carlo仿真,对比落点分布和相对于目标的圆概率偏差(CEP)。对于每个受扰的参数,扰动误差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即对于参数v,扰动误差为Δv且Δv~N(0, σ),其中σ为均方差。Monte Carlo仿真的初始参数标称值采用表 1中所示的参数,仿真所采用的受扰参数和对应的均方差如表 2所示。
表 2 受扰参数的误差 Table 2 Errors of perturbed parameters
受扰参数误差 3σ
初始速度误差/(m·s-1) 3.5
初始滚转角速率误差/(rad·s-1) 2.0
初始俯仰角速率误差/(rad·s-1) 2.0
初始偏航角速率误差/(rad·s-1) 2.0
发射仰角误差/(°) 0.5
发射方位角误差/(°) 0.5
GPS测量误差/m 4.5
滚转角测量误差/(°) 5.0


表选项






落点分布结果如图 6所示,图中Δx1和Δx2分别为火箭弹在Ox1轴和Ox2轴的落点误差。非制导火箭弹的CEP为219.05 m,制导火箭弹的CEP可降低至8.91 m。同时,式(19)中的制导律使得制导火箭弹的落点更加密集,绝大多数落点集中在边长为40 m的正方形区域内。显而易见,本文提出的制导律在参数受扰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制导性能,能够明显提高制导火箭弹的命中精度。
图 6 制导火箭弹和非制导火箭弹落点分布 Fig. 6 Impact point distributions of guided and unguided artillery rockets
图选项




2.3 与比例制导律的性能对比 本节将式(19)中的落点预测制导律的制导性能与典型的比例制导律的制导性能进行对比。针对图 2所示的自旋火箭弹,比例制导律可表达为
(20)

式中:V为弹体速度;分别为弹目连线的俯仰角速率和方位角速率。对式(19)中的控制增益KzKy、式(20)中的控制增益KzPNKyPN在0~0.03范围内进行调整,对比2种制导律在标称参数条件下所给出的落点误差eIP。需要指出的是,当控制增益大于0.03时,2种制导律所给出的舵偏角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饱和现象,导致落点误差增大。
落点误差的对比结果如图 7所示。可以看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制导律给出的落点误差小于式(20)中的比例制导律给出的落点误差。落点预测制导律给出的最小落点误差为0.76 m,小于比例制导律给出的最小落点误差3.69 m。
图 7 本文制导律与比例制导律的性能对比 Fig. 7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proposed guidance law and proportional navigation guidance law
图选项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落点预测的新型制导律设计方法,该方法以随机机动模型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为基础,估计弹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速度、加速度,采用弹体预测轨迹的解析解得到落点预测值。具体结论如下:
1) 针对20 km处的目标,在标称参数条件下的数值仿真中,该制导律可将火箭弹落点误差从91.27 m降低至1.94 m。
2) 针对20 km处的目标,在参数受扰条件下的数值仿真中,制导火箭弹的CEP为8.91 m,远低于非制导火箭弹的CEP,即219.05 m。
3) 与比例制导律的性能对比中,该制导律的最小落点误差小于比例制导律的最小落点误差。
4) 该制导律不依赖于弹体气动参数,无需在线进行弹体运动方程的数值求解,可用于低成本制导武器的制导律设计。

参考文献
[1] ZARCHAN P. Tactical and strategic missile guidance[M]. 6th ed. Reston: AIAA, 2012: 13-15.
[2] YANUSHEVSKY R. Modern missile guidance[M].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8: 10-19.
[3] HU X, YANG S, XIONG F, et al. Stability of spinning missile with homing proportional guidance law[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71: 546-555. DOI:10.1016/j.ast.2017.10.007
[4] PAMADI K. Aerodynamic considerations for open-loop control of a statically unstable mortar projectile[J]. 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 2014, 51(5): 1576-1586. DOI:10.2514/1.A32691
[5] COOPER G, FRESCONI F, COSTELLO M. Flight stability of an asymmetric projectile with activating canards[J]. 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 2012, 49(1): 130-135. DOI:10.2514/1.A32022
[6] OHLMEYER E, FRAYSSE J, PAMADI K.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without gyros: A gun-launched munition concept[C]//Proceedings of AIAA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Conference and Exhibit.Reston: AIAA, 2002: 1-14.
[7] FRESCONI F, CELMINS I, FAIRFAX L.Optimal parameters for maneuverability of affordable precision munitions[C]//Proceedings of 50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including the New Horizons Forum and Aerospace Exposition.Reston: AIAA, 2012: 1-22.
[8] THEODOULIS S, GASSMANN V, WERNERT P, et al. Guidance and control design for a class of spin-stabilized fin-controlled projectiles[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3, 36(2): 517-531. DOI:10.2514/1.56520
[9] FRESCONI F.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a projectile with reduced sensor and actuator requirements[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1, 34(6): 860-867.
[10] PAMADI K, OHLMEYER E.Evaluation of two guidance laws for controlling the impact flight path angle of a naval gun launched spinning projectile[C]//Proceedings of AIAA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Conference and Exhibit.Reston: AIAA, 2006: 1-11.
[11] PAMADI K, OHLMEYER E, PEPITONE T.Assessment of a GPS guided spinning projectile using an accelerometer-only IMU[C]//Proceedings of AIAA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Conference and Exhibit.Reston: AIAA, 2004.
[12] FRESCONI F, COOPER G, COSTELLO M. Practical assessment of real-time impact point estimators for smart weapons[J].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1, 24(1): 1-11. DOI:10.1061/(ASCE)AS.1943-5525.0000044
[13] 普承恩, 王良明, 傅健. 基于EKF落点预测的二维弹道修正弹制导方法[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 39(6): 52-57.
PU C E, WANG L M, FU J. A guidance method for two 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 based on impact point prediction of EKF[J]. 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 2018, 39(6): 52-57. (in Chinese)
[14] 杨泗智, 龚春林, 郝波, 等. 基于落点预测的高旋火箭弹弹道修正算法[J]. 航空学报, 2020, 41(2): 323421.
YANG S Z, GONG C L, HAO B, et al. Ballistic trajectory correction algorithms of high-spin rocket based on impact point prediction[J].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20, 41(2): 323421. (in Chinese)
[15] 钟扬威, 王良明, 国晨, 等. 旋转稳定二维弹道修正弹落点预测制导方法研究[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8, 39(3): 11-16.
ZHONG Y W, WANG L M, GUO C, et al. Study of an impact point prediction guidance method for spin-stabilized 2D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s[J]. Journal of Gun Launch & Control, 2018, 39(3): 11-16. (in Chinese)
[16] 何子达, 王亚飞, 王海川.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二维弹道修正弹制导算法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20, 43(1): 86-90.
HE Z D, WANG Y F, WANG H C. Research into guidance algorithm of 2-D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 based on extended Kalman filter[J]. 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2020, 43(1): 86-90. (in Chinese)
[17] 赵江, 周锐, 张超. 考虑禁飞区规避的预测校正再入制导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5, 41(5): 864-870.
ZHAO J, ZHOU R, ZHANG C. Predictor-corrector reentry guidance satisfying no-fly zone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5, 41(5): 864-870. (in Chinese)
[18] 王青, 莫华东, 吴振东, 等. 基于能量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混合制导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 40(5): 579-584.
WANG Q, MO H D, WU Z D, et al. Energy-based hybrid reentry guidance for hypersonic vehicle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4, 40(5): 579-584. (in Chinese)
[19] 梁子璇, 任章. 基于在线气动参数修正的预测制导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 39(7): 853-857.
LIANG Z X, REN Z. Predictive reentry guidance with aerodynamic parameter online correction[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3, 39(7): 853-857. (in Chinese)
[20] 王俊波, 曲鑫, 任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预测再入制导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1, 37(1): 63-66.
WANG J B, QU X, REN Z. Predictive guidance method for the reentry vehicles based on fuzzy logic[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1, 37(1): 63-66. (in Chinese)
[21] 周宏仁. 机动目标"当前"统计模型与自适应跟踪算法[J]. 航空学报, 1983, 4(1): 73-86.
ZHOU H R. A "current" statistical model and adaptive tracking algorithm for maneuvering targets[J].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1983, 4(1): 73-86. (in Chinese)
[22] SINGER R. Estimating optimal tracking filter performance for manned maneuvering targe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1970, AES-6(4): 473-483. DOI:10.1109/TAES.1970.310128


相关话题/控制 运动 设计 比例 测量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无人集群系统时变编队H∞控制*
    近年来,无人集群系统(AirUnmannedSwarmSystem,AUSS)的编队控制由于其在协同搜索、协同侦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国内外众多研发机构的高度关注[1-4]。AUSS指由多架具有一定自主感知决策控制能力的同构或异构无人机组成的系统,相比于单架无人机,其性价比更高、生存能力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软式自主空中加油控制策略仿真*
    自主空中加油(AerialAutonomousRefueling,AAR)是在飞行过程中一架飞机向另一架或多架飞机(或直升机)转输燃油的活动,其可以加大飞机航程及作战半径[1]、增加飞机的有效留空时间、提升飞机的有效载重。自出现起,就对提升飞机/直升机的作战效能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已成为有人驾驶飞机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舰载无人机滑行轨迹控制方法*
    舰载无人机在现代海上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使用灵活和避免人员伤亡等优势,因此备受各国海军青睐[1-2]。舰载无人机滑行是航母甲板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根据具体任务要求将舰载无人机从停放位置转移到指定位置[3-5]。滑行过程中,在考虑舰载无人机地面机动能力的前提下,如何控制其滑行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欠驱动变质心飞行器的滚偏耦合自抗扰控制*
    变质心控制(MovingMassControl,MMC)技术利用内部可移动质量块使系统质心产生偏移,通过调整气动力臂的方式获得控制力矩改变运动姿态[1-5]。该控制技术相较传统气动舵面控制和喷气控制能够良好解决舵面烧蚀、气动外形保持、侧喷扰流和燃料限制等工程应用难点[6-10],充分利用气动力的作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多航天器分布式事件触发分组姿态协同控制*
    姿态协同控制是多航天器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在如航天器编队飞行等领域[1-4]。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这一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当系统内所有航天器的姿态和角速度均达到一致时,称多航天器系统达到了姿态协同。现有研究从多个方面对多航天器姿态协同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领导-跟随结构的多航天器系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双向电机驱动的四旋翼机动飞行控制*
    以四旋翼飞行器(QUAV)为代表的多旋翼飞行器由于其机械结构简单、动力学易于分析的特点,被广泛研究。但是四旋翼是典型的欠驱动系统,机动性能较为欠缺。因此,如何提高四旋翼的机动性是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也是提升其应用范围的重要研究热点。四旋翼的动力组件主要由电机、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与桨叶组成。在飞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寒鸦配对交互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
    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具有风险小、成本低、环境适应力强等优点,在民用和军事任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单个无人机由于自身资源有限,无法执行大规模任务,为适应新的任务需求,多无人机集群逐渐成为无人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多机相互协作,可实现单机资源的充分利用,完成更为复杂的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事件触发机制下的充液航天器姿态控制*
    液体燃料以其经济、可靠等优势,在航天运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而航天器执行的空间任务周期更长、要求更高,对液体燃料的需求量也就更多。部分充满的液体燃料随着航天器的机动而发生晃动,晃动的液体燃料一方面影响充液航天器的转动惯量,另一方面对系统产生干扰力、力矩,导致航天器任务的执行失败,甚至引发航天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飞行器栖落机动的轨迹跟踪控制及吸引域优化计算*
    在自然界中,大型鸟类通过拉大飞行迎角来实现快速、准确的降落,将这种降落方式称为栖落机动。如果固定翼飞行器可以模仿大型鸟类进行栖落机动,即拉大飞行迎角、快速降低飞行速度并最终栖落在目标区域,那么将极大地扩展其应用场合[1-3]。栖落机动不但能保留固定翼飞行器在续航时间、飞行范围和速度等方面的优势,还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封闭式仿生螺旋缠绕软体夹持器的设计与研究*
    末端夹持装置是机器人执行抓取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刚性夹持器不具备通用性,要实现自适应抓取,则需要复杂的结构和控制,且容易造成接触损伤。而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呈现形状尺寸多样化,并且在农业和食品行业等特殊领域,其操作对象具有质地柔软、易损坏、尺寸不一等特点[1-3],传统的刚性夹持器已不能满足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